情緒是人和動物一種生理現象,它和大腦神經遞質,如腎上腺素 、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的影響有關。人有那麽一點兒情緒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關於情緒對工作和生活的影響,網上有太多的論述。這裏隻想談談我的一些觀察和思考。
蘇洵所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隻能是一個美好的願景,沒有人能做得到,除非他是一個死人。山崩於前,激增的腎上腺素會讓你逃離。人控製情緒的能力有大小,但無法做到不讓情緒發生。
巴爾紮克對人性有深刻的觀察,他認為的確有人對情緒有強大的控製能力。在小說《高老頭》中,伏脫冷被捕的場麵曾給了我深深的震撼:“特務長筆直地走過去,對準他的腦袋狠狠地打了一巴掌,把假頭發打落了。……全身的血都湧上了他(伏脫冷)的臉,眼睛象野貓一般的發亮。他使出那股狂野的力抖擻一下,大吼一聲,把所有的房客嚇得叫起來。一看見這個猛虎般的動作,暗探們一齊掏出手槍,高楞(伏脫冷)一看見槍上亮晶晶的火門,馬上明白了自己的危險,便突然一變,表現出人類最高的精神力量。多可怕又多有氣慨的場麵!他臉上的表情隻有一個譬喻:仿佛一口鍋爐貯滿了足以翻江倒海的水汽,而一眨眼之間這股水汽被一滴冷水化得無影無蹤。而消滅他一腔怒火的那滴冷水,隻是疾如閃電的一個念頭而已。他微微一笑,瞧著自己的假發對特務長說:“哼,你今天不客氣嗬。” 他向那些憲兵點頭示意,把兩隻手伸了出來。“來吧,憲兵,拿手銬來吧,請在場的人作證,我並沒有抵抗。”
巴爾紮克對情緒的描述十分精準,首先,情緒的產生是無法避免的。其次,情緒是可控的,高手如伏脫冷當意識到危險時,能瞬間從情緒中解脫出來,處理得如此精彩。
伏脫冷
有那麽一個故事,一個項目經理剛出差回來就聽說,領導準備將一直由他負責的項目轉由他人負責。一聽到這消息他的火立馬躥了起來,他為這個項目嘔心瀝血,眼看快有眉目了,現在卻要拱手讓給他人。他隨後怒氣衝衝地找到領導當麵質問,言詞頗為激烈。領導開始態度挺好,但後來兩人越扯越遠,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全翻了起來了,當他第三次說這活沒法幹了的時候,領導也冷冷地甩出一句:如果你覺得幹不了,那請另謀高就吧!問題在於,他錯把故事當成事實,而讓故事成為了事故。事實是公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型項目需要秘密推進,所以公司把各個項目組的精英調入該項目組。而他當時在外出差,公司還沒來得及與他溝通。他如此沉不住氣,讓領導頗為失望,也懷疑他未來難堪重任。
人可以表達情緒,但千萬不要情緒化表達。當你陷入情緒化的時候,不妨讓情緒“飛一會”,不要急於作出反應。
在日常生活中,負麵情緒長期得不到釋放,會造成極大的精神困擾。在家庭生活中常見一些驅散負麵情緒的例子,也十分有趣。一位朋友的母親脾氣不好,人卻很長壽。她心裏一不高興,就把脾氣發到子女頭上,隨後自己就釋懷了。後來我看到馮唐的一個貼子:“我媽有一種神奇的能力,她自己煩了,就跟我們三個人每人說一遍,然後我們三個人都煩了,她自己就開心了。 ” 不禁會心一笑。
細究起來,發怒正是脾氣不好的人情緒得到釋放的最好途徑。一通雷霆之怒相當於熱跑,相當於健身。當然,最重要的是,你還得有親人和朋友包容你,忍耐你,體貼你,關愛你。
據報道,德國耶拿大學的研究發現,適當地用發脾氣來宣泄負麵情緒,有助維持身體健康,壽命也會增加。為愛發脾氣的人提供了正麵依據。
最後,談談情緒的鬱結。一位網友說,有一個認識的人,因為退休, 因為家庭的不理解,原來高高在上,可以指揮很多人的他, 變得很落寞。然後, 家人就認為他得了抑鬱症, 然後各種治療, 包括去精神病院的治療。醫生用了大劑量的嚴重傷害神經的藥物。 家人繼續的不理解,讓他的行為越來越接近“重度抑鬱症” 。最後, 在一個淩晨, 在人身體最脆弱的時間段, 他決定自己了結自己的生命。 其實, 他根本不是病了, 他沒有病。 他隻是心理有落差,一下子無法適應新的生活。 如果家人支持他, 給他溫暖,理解, 那麽, 也許過幾個月,1年, 他就可以健康過度到退休的老年生活了。 但是, 相反, 家人不理解,甚至厭惡他。 本來備受尊重的人, 現在被遺棄了,孤立了。接下來的各種治療, 加重了這個結果。 …直到最後的了斷。
人生之路絕非坦途,既有高峰,也有低穀。每一個人都可能有情緒鬱結的時候,隻是輕重不同。我也有過鬱結的時候,主要依靠自己心理上的調整,渡過了那段陰鬱的日子。一旦過了這個坎,就會發自內心地感慨:原來生活是那樣美好,活著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