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文宜,眼前就浮現出他那挺拔的身姿,那永遠挺胸抬頭的樣子。
同學小川說:“文宜是個本分的老實人,對人和善。記得高一35班時,他坐在我的前排。有一次我跟同桌在討論一道題,鄔文宜突然轉過頭來,小聲告訴了我們答案。他那友好善良的態度讓我們一陣感動,因為那時男女生之間是不太講話的。”
高一那年,文宜一篇抒情作文《櫻花讚》大獲丁靖亞老師的讚賞,作為範文在全班宣讀。隻感覺詞藻華麗,熱情漾溢,令人讚歎不已!
文宜早我下鄉半年,我到雷弄第一天的勞作,是和文宜下山護田。文宜帶著我沿一條崎嶇的小路下到格納壩子,用長刀斬除田邊坡腳的茅草。晚上,我們和景頗人爽木納、勒庸一起住到格納壩窩棚裏。文宜悄悄告訴我,爽木納是貧農而勒庸是富農。老爽不拘言笑,出工前一聲不響,拿起我的長刀就磨。我的刀還真不快,初到鄉下也不會打磨。文宜笑笑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嘛!” 收工回棚,勒庸笑嗬嗬地捧著幾條田溝裏抓來的小魚,放進鍋裏拌上魚腥草烹炒。對此“美味”,我有些猶豫,勒庸畢竟是富農。文宜說:“沒關係,吃吧!” 一旁的老爽也毫不介意。原來邊疆無忌憚,貧農富農本一家啊!
我與文宜在山頂的大青樹下留影
文宜喜交遊,重友情。常外出訪友論道。每次歸來總能帶來一些“小道”消息和當時流行的革命現代“鬼故事”,給平淡枯燥的農耕生活帶來一些歡樂。下鄉早期,先是雲南主政大員暴斃,後是林彪折戟沉沙,許多相關傳聞,經過文宜繪聲繪色的一番加工,就像是聽一部驚險小說,讓人 忘掉了現實的存在。
文宜對大家的事十分熱心,下鄉早期,公社知青宣傳隊到雷弄演出,其中大諸、西平和高明等熟悉的同學朋友都在宣傳隊中。文宜肩挎步槍,全程陪護,沿山間小道送進送出。
有一次他竟帶回一位軍人,一看是早先雷弄山頭駐軍部隊的事務長,老熟人。現在孟休營地,足足有一天半的山路,也不知道文宜是怎麽聯係上他的。事務長聽說我們對南宛河的魚情頗為熟悉,特地帶來一些雷管炸藥,想為部隊改善夥食。我們當即出發,也是運氣使然,那天竟收獲了滿滿兩簍子大魚。事務長背上一簍,高高興興走了。家裏還有一頭豬,加上一簍魚,文宜和我商量,趁過年請山下的朋友一起來吃一頓。我在家準備,文宜則動身前往等嘎招呼小曹先過來幫忙,隨後進城邀友。第二天一早,小曹趕了過來和我殺豬剖魚。傍晚時分,文宜帶著大隊人馬出現在山梁之上。計有姐東萊、邦養和三排的一、二十位朋友,大家玩得十分盡興,使大山裏也充滿了濃濃的年味!
文宜喜歡歌唱,在邊疆的景頗山,無論中外名曲,甚至景頗山歌都能開口就來。朋友祖濬說:“文宜是個樂天派,一唱歌就聲情並茂,留給我很深的印象。”
回昆後的一天,他神神秘秘地找到我,說他哥文津處有一些貝多芬的古典唱片,去不去聽?那時真不懂,純屬好奇,幾個朋友擠在一間小屋,聽得昏昏欲睡。
更開心的是,朋友聚會,文宜常叫上他弟弟鄔明。鄔明的手風琴十分地道,《藍色的多瑙河》,《黑龍江的波濤》,《馬刀舞曲》,……,給大家帶來無盡的快樂!
我下勘探隊,又去長春讀書,很長一段時間不見文宜了。後到昆工教書又回春城。當時我住在第二十四中學,一次文宜來訪,多日不見,令人刮目。他見我沒啥家俱。就帶我去采買了木料、鋼絲彈簧、極粗的鐵絲,要幫我做一個軟邊長沙發。隻見他在院裏一陣忙乎,下木料,固定彈簧,最神的是以粗鐵絲為邊做成軟邊沙發。“嗨,你老兄也太能幹了!” 我發自內心地說。這沙發真是十分舒適,我一直用了很多年。
文宜返昆後通過市教育局的考核,在昆明第二中學任曆史老師,又到師專上了物理專科,回二中後改教物理。做一名合格教師,以他的學識和口才,應該是沒什麽問題的。文宜卻不甘於此,決心下海一搏。他辦過木工廠、養雞場,學過中醫,會針灸和按摩,甚至到泰國做餐館廚師,……
小川回憶說:“文宜做人能上能下,既可以在課堂上育人教書,也能在小鋪裏賣東西。94年我回昆明,文宜和兆南在昆師旁開了一個包子鋪,賣破酥包子。一間淺淺的鋪麵,裏麵擺兩張方桌,四條木凳,供人堂食,靠門口一邊擺著幾層大蒸籠,裏麵是熱氣騰騰的包子。旁邊還有個小風爐,上麵燉一口深鍋,裏麵煮著做包子餡的肉和香菇。他們的包子做得很地道,就是我小時候在金碧路上吃過的破酥包子口味。兆南帶著兩個小工晚上睡在鋪子樓頂上,清震四點就起來做包子,蒸包子。文宜則白天守在鋪子裏賣包子,專賣給中小學生做早點和放學後的午點。我太喜歡他們的包子了,又去了兩次,每次文宜都盡力挑大的給我,讓我很不好意思。”
後來聽說他病了。每次回國都會在小曹的陪伴下去看他,一次是與祝林弟一起去的。有一次和衍順、小川一起去,時值正午,文宜和兆南執意要留我們吃飯。他們卷袖下廚,做了幾個菜都十分可口好吃,算是見識了文宜的廚師本事。還有一次是與洪剛、西平和衍彭一起去的。那天文宜興致頗高,拿出幾件自己多年收藏的瓷器讓我們觀賞,大家讚口不絕。回想起來,那天歡笑的場麵還如在眼前。
文宜身體不好,因腎衰竭一直在做透析,最後還是走了。據說是在睡夢中走的,走得安靜而從容。
人生不易,不報怨,不氣餒,為己之所為,行己之所欲,這就是文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