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叩開地學之門(一)

(2018-08-14 17:19:02) 下一個

初入校門

一九七三年,從邊疆來到昆明工學院地質係攻讀地質專業。我們年級分為三個班,兩個普查班,一個勘探班,所學大同小異。我在普查二班。這一屆工農兵學員大多經過考試,雖“白卷英維”張鐵生插了一杠子,進校的學員多少還是有些基礎。最可貴的是大家深知讀書的機會難得,刻苦鑽研的精神蔚然成風!

地質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如果說文學、經濟、數理化尚可自學成材,地學知識卻一定要親臨大自然,非老師耳提麵授而不可得。 普通地質學由地質經驗豐富的溫傑史教授和戴清明老師主講,是全年級的大班課。給我印象深刻的是易定容老師的古生物課,易先生授課條理清晰,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抑揚頓挫,十分好聽。配以各種古生物化石標本,在我們心中構建起古生物學的基本框架。值得一提的是,那兩本油印的古生物教科書非常漂亮,字體清秀,插圖精美。那三葉蟲、菊石、腕足畫得栩栩如生,立體感十足,叫人不敢相信這是自臘紙刻出!後來得知,這是一個已被清出教師隊伍的右派的手筆,當年如此糟蹋人才真是令人扼腕痛惜。遺憾的是這兩冊堪稱文物的古生物教材在後來的多次搬遷中丟失了。 易先生對教學十分認真,經常進行晚自習輔導。並且利用周末休息時間親自指導我們在筇竹寺寒武、奧陶係地層中采集三葉蟲化石,在二迭係灰岩地層中觀察“ Tin科”化石。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老師!

進校第一年最讓人興奮的是配合普通地質教學的野外認識實習,那一次實習無論是時間地點安排或經費支出,在地質係曆史上都是少見的。據後來留校並曾擔任係副主任的楊合榮老師回憶,當年搞開門辦學,比較重視野外實踐教學,認識實習實際內容已遠超普地而且學得也比較紮實。後來的認識實習由於教學計劃、指導思想的變化特別是實習經費的限製,時間縮短了(僅兩周),內容壓縮了,僅在昆明附近安排(西山筇竹寺)。有一段時間安排去大理,但要學生自己負擔部分費用。

那時全年級學生分乘幾輛大客車,在幾位老師帶領下,穿越滇川,飽覽各種地質景觀。 在武定地質基地,古生界各類地層齊全,古生物化石繁多,是章浩如老師言傳身教,使我們大開眼界;在元謀朱布鉑礦,觀看岩漿岩礦床地質剖麵,是徐守德老師循循善誘,讓我們了解岩漿熔離礦床的形成機製;元謀土林的形成反映了地殼緩慢上升與流水沿垂直裂隙長期侵蝕的相互作用;西昌邛海及安寧河則展示了湖泊與河流地質作用的魅力;西昌螺髻山冰川U形穀、冰磧物、冰川擦痕更是令我們遙想那遠古的冰河時代……。

元謀土林
 
西昌邛海
 
西昌安寧河
 
西昌螺髻山冰川角峰和冰川刻槽
 
元謀土林
 
元謀土林
 
西昌安寧河
 
實習中普查二班部份同學合影
 
勘探班女地質隊員英姿(李克敏供稿)

實戰之前

在學習了地層、岩石礦物和構造等專業基礎課程之後開始準備第二次野外實習,如果說認識實習向我們打開了地學的大門,野外教學實習則是一場實戰練兵,是書本與實際相結合,是探索地學迷宮的奠基禮。係裏聯係到地質局省區調一隊,安排了普查二班的野外地質實測的具體工作。由陸兆臻、章浩如老師帶隊,同去的還有七四級留校的鄭益生老師。

74年4月初,我與徐健打前站,押大卡車先行前往板橋,車上裝滿全班同學的行李舖蓋。大隊人馬隨後趁長途汽車前往保山。

在板橋實習基地,由實習的接待方區調隊介紹情況,下關幅百萬分一的技術負責李國華介紹了滇西地質剖麵;技術員洪雨講解了火成岩區工作方法,洪雨畢業於昆工,為人恢諧開朗,身體很好,曾在省軍區獲得手榴彈和鐵餅的投擲冠軍。王義召也畢業於昆工,是有多年經驗的區測隊員,他簡明扼要地介紹了本區工作的一些地層構造問題。

學習工作之餘與同來實習的昆明地質學校常有籃球賽,一場球賽下來,有同學說:“你打起球來還真象頭野牛!” 他們不知道的是,畢業後分到311隊一分隊,那時的球技和體力達到高峰,無論上籃或遠投命中率都很高,在一次總隊舉辦的球賽中成了得分率最高的前鋒。據隊裏的朋友後來告知,78年我若沒考上研究生,準備將我調總隊綜合組,球技也是考慮的因素之一(因為總隊也是一個參賽單位)。

野外是地球科學最佳實驗室,也是地學思想的源泉。野外地質考察是艱苦的,同時又充滿樂趣,它使我們有機會去一般戶外旅行無法涉足之地,從而體驗到不一樣的樂趣! 測製和編繪地層剖麵是最基本的野外地質工作。是開展區域地質調查的基礎。區調隊早就為我們準備好一些露頭好,地層岀露較為齊全的地段讓我們參觀和實測。其中包括孔雀寺至蒲縹的奧陶係地層;大官山至冷水菁的上寒武地層;雲端街石炭係剖麵,有意思的是,在這個點上,就一個侵蝕麵問題,幾個區調隊的地質隊員爭執起來,互不相讓。大家並不在乎對方的態度,而隻注重事實與論據,讓我感受到他們的直率和心胸的開闊,這就是是長年與大自然打交道而造就的地質人。

更遠的剖麵需要在施甸縣紮營,為此學校在縣招待所定了一周的床位。施甸壩子風光綺麗,大青樹與鳳尾竹又讓我想起久別的瑞麗。一條公路從狹長的壩子中貫穿,路邊就是蜿蜒的大溝。施甸人很不一般,街道十分整潔,路邊的專欄上寫滿簡短風趣的打油詩。見這裏的鱔魚粗大且十分便宜,大家每人湊上一兩毛錢,燴了一鍋鱔魚羹使夥食大為改善。

在與施甸中學一場球賽中因相互衝撞傷了大腿,從丁家寨看剖麵回來的路上,段紹龍特意帶我去由旺街醫院要了些止痛膏,同學無意間的關切卻使我的內心感到格外溫暖! 以施甸為基地在仁和橋看奧陶-誌留係剖麵,打到不少角石、海林檎和筆石化石;在丁家寨剖麵,雲淡風輕,一路登高,興致盎然。從上石炭至下二迭夾了一層玄武岩,多見長石斑晶和杏仁狀構造。

響水凹水庫剖麵上的上奧陶統厚度遠小於仁和橋,雖岩性相似,但鈣質及鈣質結核在頂部泥岩、砂岩中顯著增加。與李國華老師談起,李老師說,各個時代沉積都有自己的特點,空間上也有不同,沉積環境不同在空間上也會形成相變。

奧陶係頂部有一套淺色粉砂岩-筆石頁岩-矽質頁岩,厚度不大可作為標誌層。向上即為誌留係地層。

實習在施甸縣

最後幾天,在由旺實測剖麵後回到板橋,準備下階段的野外填圖。王義召老師將親自指導我們進行野外填圖工作。他親手教我們如何將五萬分一的地形圖裁為四張,浸濕,再將襯紙浸濕刷上棉紙,最後再貼上裁開的圖紙,風幹、編號、壓平。我特意找了兩位踏實細心的夥伴,忙了一整天,才將十八張五萬分一的地形圖裱好,折疊後以便於野外使用。

五.一來臨,為準備晚上與地校的聯歡,來自盈江的知青餘菁編導了一段舞蹈,實在湊不夠人,就來找我,隻好勉為其難。這段藏族風格的《各族人民歌唱毛主席》雖然跳得不好,倒也使大家高興。野外地質生活中,大家都無拘束,拉到節目就大大方方上台,歡樂的氣氛一直持續到夜裏10點半過了才散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金秋2017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噢顏顏' 的評論 : 謝謝關注,很高興又交一個同行朋友!
金秋2017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家宴' 的評論 : 同行朋友共勉!
噢顏顏 回複 悄悄話 多謝前輩分享。
前輩去上學的那年我是出生,後來是從博士開始從事此專業,轉專業並不容易,因為感興趣,期間也竭盡所能學習新知識,包括野外。完成了博士後項目之後,還在慢慢繼續學習一些相關知識(順序倒過來了)。
您寫的這個係列更加豐富了那些地學知識,再次多謝。
家宴 回複 悄悄話 嗬嗬,這些照片都似曾相識,77級學地質的同行。
金秋2017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va_landlord' 的評論 : 是的, 那是我們共同的大地母親。
va_landlord 回複 悄悄話 非常好! 我是學地理的。 和地質沾點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