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從大洋路到袋鼠島

(2017-10-20 16:43:58) 下一個
 
2014年至2015年聖誕新年期間,我們與小朱、小單和小段四個家庭,驅車由維卅大洋路到南澳袋鼠島,風歺露營,浴身大自然,訪民俗、賞美景、品佳肴,可謂是平生一大快事!
 
上圖由家前往大洋路十二門徒石;中圖由大洋路往南澳袋鼠島;下圖從袋鼠島經阿得萊德往德國小鎮、龍蝦鎮、藍湖返大洋路。最後由大洋路原路返回。
 
從墨爾本向西過吉朗(Geelong)再向南就進入一條沿南太平洋海岸延伸的車路—大洋路。大洋路北原南海、沿途海景美不勝收。路邊小鎮洛恩(Lorne)和阿波羅貝(Apollo Bay)都是度假勝地。最值一提的就是海岸地貌奇景十二門徒石(Twelve Apposile)。為了欣賞它那晚霞夕照的壯麗景觀,臨近黃昏我們就趕到附近的營地駐紮。
 
峭壁、孤峯、海浪、夕陽和那空闊無邊的大洋造就了十二門徒石奇觀。曾經多次光顧此地,但毎次都會被這大自然的美景震撼。
 
 
大麵積沉積的灰岩,舒緩的褶皺和垂直層麵的斷層和節理是奇觀形成的地質基礎,海浪衝擊及充沛的雨水則是必不可少的外部條件。海水衝擊形成溶洞可深入大陸數裏,雨水沿斷裂和節理的浸蝕形成陡崖和孤峯並使海岸線不斷後退。
 
清晨收拾完帳蓬又去十二門徒石作最後的告別巡禮。乘著上午明媚的陽光,驅車7、8百公裏,抵達南澳袋鼠島對麵的口岸傑維斯角(Cape Jervis)時已是夜色濃鬱。加油、找宿點,一夜好眠。
 
 
第二天一早,駕車上船輪渡袋鼠島在潘尼蕭(Penneshaw) 登岸。袋鼠島麵積約4400平方米,相當海南島的八分之一。全島三分之一為國家公園或自然保護區,蒼綠悠然的原始森林,寧靜清澈的內陸湖泊,珍貴稀有的野生動物。由於與大陸隔海相對,人煙稀少,袋鼠島的原始自然生態係統得以完整地保存。我們登島時正值盛夏,袋鼠等動物多在晚間出來活動,如果夜行一定要十分小心,路上常見被車撞死的袋鼠。一次趕夜路忽見一考拉呆立路中不動,兩隻大眼睛在夜色中閃著幽光,停車息燈之後,它才慌忙奔向路邊叢林。原來是被汽車的遠光燈嚇呆了。
 
 
上岸後直驅島中腹地潘達那(Parnadana)小鎮營地,紮下帳蓬。該營地有廁所和沐浴設施,水電十分方便。 早上見旁邊帳篷裏一對澳洲老夫妻,paul和Susies,正在桌前享用英式早歺火腿煎蛋和香味撲鼻的咖啡,不由得和他們交談起來。二位老人身體硬朗,熱情而健談,原來他們都已是75歲高齡,家居布裏斯班,用六個月環遊澳洲。在袋鼠島駐三周。老夫老妻自駕遊,一輛柴油驕車拉一拖車,上麵是一套簡易的太陽能發電係統,拖車上冰箱、帳篷、活動座椅...應有盡有。一看即知是老資格的驢友。二位老人,一切自助,自備三歺,令人動容。如此高齡仍精力旺盛,身體健康。反映出高齡澳洲人樂觀而年輕的心態。
paul和Susies的帳蓬和拖車
 
海豹灣(Seal Bay)大片的細沙灘是澳洲海獅家族理想的棲息地。幾天的出海覓食之後,海獅在溫暖的陽光下懶洋洋地躺臥在潔白的沙灘之上,一休息就是一個月。澳洲海獅為稀有物種,全球約15000頭,主要沿南澳至西澳南岸分布,海豹灣約1000頭,佔6-7%。海豹灣地處袋鼠島南岸,海麵之下暗礁重重,也是當年海獅能逃避捕獵得以生存下來的避難之所。圍繞沙灘周圍的坡地設置了棧道以方便遊人觀賞。如付足費用還有專人帶你去與海獅親密接觸。
 
 
島西南是以著名英國探險家Flinders命名的弗林德獰獵國家公園(Flinders Chase National Park),西南角是天涯海角懸崖,懸崖之下則是令人歎為觀止的海蝕溶洞景觀“Admirable Arch",意譯為“令人欽佩的拱門”,望著岸邊緩傾斜的岩層,如潛艇突出海麵,我知道為何要將它中譯為“旗艦拱門”的原因了。微微傾斜的岩層成了新西蘭毛皮海豹的聚居之地,向西傾斜的岩層在斜陽下暖暖的,對貪睡的小海豹十分眷顧。石上凹槽也成了小海豹的戲水之地。
 

 
矗立於島西北角的博達燈塔(Cape Borda Lightstation)已有160多年的曆史,是少見的方形矮胖型燈塔。當年燈塔前19世紀的加農炮可以在霧天用炮聲為來往的船隻導航,如今每天12:30仍有鳴炮儀式供遊客觀賞。博達燈塔與東邊威洛比角燈塔(Cape Willoughby Lightstation)一西一東,遙相呼應,共同為進入南澳的船隻指引航向。沿當年燈塔看守人運送補給的小徑可下到落差達200米的小碼頭,窄小沙灘旁的台地上有一條廢棄的軌道,禁不住暇想當年燈塔守望者的艱辛。當你發現岸邊被海水衝刷出的岩石沉積韻律及褶皺,不能不感歎大自然之美隨處可見。
 
 
返回島西南,那頻海而立的花崗岩巨岩,展現了曆經億萬年的海蝕地貌景觀,這就是島上最著名的“神奇岩石”(Remarkable Rocks)。雖是幾塊巨大的,在風刀雨劍和海浪衝擊下磨園了的巨石,當你移步換景時盡顯千姿百態,給你以無盡的韻味。隨時間和光照方位的變遷,岩石表層鐵鏽色地衣使巨石色彩斑斕,瑰麗無比!方寸之地,卻讓人流連忘返,不忍離去,直到日頭西斜,落入蒼茫的大海。
 
 
告別袋鼠島的時候,想起一段故事:庫克船長登陸澳洲時,見到袋鼠便向土著詢問:“這是什麽?” 土著人連聲說:“坎格魯、坎格魯。” 船長用英文記下 “Kangaroo",使袋鼠從此有了英文名。日後與土著有了更深入的交流,才知道,在土著語中,坎格魯的原意是“不知道”。是嗬,離開的時候,我們對這神秘的袋鼠島還是“不知道”。
 
出了袋鼠島,繞路去南澳首府阿得萊德一遊,傍晚在德國小鎮漢道夫(Hahndorf)附近紮營。
 
 
第二天一早用半天時間閑逛異國風情小鎮漢道夫。該鎮在1839年由德國移民所建,從房屋式樣到街道設計都有濃鬱的德國風味。上午溫暖的陽光下,綠蔭中的小鎮幹淨整潔,信步走去感覺非常好。主街兩邊是各種店鋪及歺飲,一家賣皮諾曹玩偶的商店十分有趣,午歺當然少不了德國豬蹄、香腸和黑啤酒。
 
 
最後一站營地紮在位於接近維卅的南澳芒特甘比爾(Mt Gambier)。從甘比爾向南20公裏,就是著名的漁業勝地龍蝦鎮 Port MacDonnell。近海的沙灘上常可揀到小海螺,海景可見海中駱駝石,海邊小石林......最後便是那傳統的龍蝦美味。
 
 
甘比爾附近原有四個火山口湖,兩個已經枯幹,還剩下山穀湖( Valley Lake)和藍湖(Blue Lake),其中以藍湖最為著名。正值夏季,湖水一片醉人的湛藍。看了湖邊的解說牌才知道,到了四月,進入秋冬季節,湖水就會逐漸變為鐵灰色。藍湖平均水深72米,水體因溫度不同而分層。藍湖周邊以富含碳酸鈣的灰岩為主。夏季表層水溫可達攝氏20度,使水中碳酸鈣形成極小的方解石微晶,陽光經微晶散射使湖麵呈湛藍色。冬季湖水充分混合,湖內丹寧酸與碳酸鈣反應沉澱。此外,由於湖底水循環攪動腐藻上升至表層,大量吸收藍色光,致使湖麵呈鐵灰色。
 
藍湖是甘比爾的飲用水源,受到隔離保護。但旁邊山穀裏另一湖泊 山穀湖(Valley Lake )則陽光和煦,涼風習習,可在湖麵滑水,湖中遊泳,也是散步、野歺和休息的好地方。
 
 
遊湖之後,驅車上路,天黑前到家,結束了曆時十來天的旅行。
 
最後再曬幾張旅途中所攝的澳洲大地風光照:
說明:文中圖件部份由朱誌誠提供,少數引自網絡,特此致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