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你好嘢!》劇照
2018年蔣經國逝世30周年時,台灣地區曾做過一項民意調查:評價過去台灣卸任的6位領導人蔣介石、嚴家淦、蔣經國、李、陳、馬,誰對台灣的貢獻最大?
結果顯示,53.3%的民眾認為,蔣經國貢獻最大,13.7%的人認為是李, 9.4%的人認為是蔣介石。
更神奇的是,這次民調數據還顯示,蔣經國不分政黨與地區,不分男女老幼,都獲得高度肯定,包括自認泛綠的民眾中,也獲得44%的支持,遠超其他5人。
蔣經國對台灣有哪些貢獻,能獲得這麽多人的認同?
蔣經國
一言以蔽之,經濟建設和政治解禁。
落後國家或地區,都麵臨兩大曆史任務,即經濟現代化和政治民主化。
蔣經國治台16年,大搞經濟建設,基本實現了經濟現代化,晚年解除戒嚴,為接班人推動政治民主化奠定了基礎。可以說,他是台灣地區政治、經濟轉型最關鍵的人物。
蔣經國時代的經濟建設中,影響最大的是“十大建設”——這也是台灣經濟騰飛的關鍵性大手筆。
70年代台灣街景
01
先簡單回顧一下戰後台灣曆史。
1945年日本投降後,蔣介石特任陳儀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兼台灣省警備總司令,負責從日本人手中接管台灣。陳儀集行政、立法、司法以及軍政大權於一身,權力不亞於日治時期的日本總督。
執掌台灣期間,陳儀一手遮天,手下人馬也無法無天,各種騷操作,比日本人統治還垃圾,引得台灣本土人側目,終於在1947年釀成了“二二八事件”。
事後,蔣介石將陳儀免職,把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組為台灣省政府,以魏道明為省主席,收拾陳儀留下來的爛攤子,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魏明道穩定了政治局麵。
不過,此時國民黨在大陸的戰爭已經無可挽救,蔣介石為了留條後路,於1948年底任命陳誠為台灣省主席。
陳誠,雖然打仗不行,但有殺伐決斷的果敢,也有從善如流的氣度,更難得的是清廉自律
陳誠的主要任務,是控製住局麵,保持台灣安定。
他規定大陸民眾撤到台灣必須憑“入台證”才準入境,軍隊撤到台灣必須繳械才能上岸。1949年5月20日,解放軍打到長江以南後,他又宣布台灣戒嚴——直到1987年7月蔣經國宣布解除,這個戒嚴令持續了38年。
這一係列“防火牆”措施,避免了國民黨在大陸崩潰的混亂局麵蔓延到台灣。
蔣介石退到台灣後,把“確保台灣,準備反攻”作為施政總目標。然而誰都明白,沒有強大的經濟支持,反攻就是一句口嗨。
1953 年,陳誠、譚祥、胡適視察農田
此前,為了支援戰爭,當局將大量稻米運往大陸作為軍糧,以致台灣米價飛漲,又將樟腦、火柴、煙酒、鹽、糖等物資納入政府專賣,導致大批民間企業破產。
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時,台灣經濟已到了崩潰的邊緣。
除此之外,大量軍隊和逃難平民湧入島上,使得台灣經濟雪上加霜,濫發紙幣、惡性通貨膨脹、物價飛漲,這些末路征兆,又出現在了台灣。這時候談反攻,簡直是笑話。
不是帶走了很多黃金嗎?
的確,蔣介石一共帶了450萬兩黃金去台灣,這批黃金大致有三個用途,一是作為發行新台幣的準備金,穩定金融;二是維持80萬國軍的軍費以及應對解放軍渡海作戰;三是維持100萬公教人員和難民的生活所需。
撤退到台灣的國民黨軍隊
保守估計,這批黃金隻能支撐2年。
不過,一年後朝鮮戰爭爆發,美援又來了——1年約1億美元,連續給了15年,占這一時期台灣進口總金額的40%,這對國民黨化解危機、穩定經濟,起了很大作用。
然而,不管是黃金還是美元,都是不可持續的,自己沒有造血功能,遲早玩完。
02
有鑒於此,陳誠(先任台灣省主席,後任“行政院長”)主導了三大新政振興台灣經濟,這三大新政分別是:台幣改革,土地改革,扶持民營企業。
台幣改革,就是台幣不再與金圓券掛鉤,直接與美元掛鉤,實行固定匯率。
舊台幣4萬元兌換新台幣1元,新台幣5元折合1美元,以80萬兩黃金(大陸帶來的黃金)做準備金,新台幣可直接兌換黃金,信用杠杠滴。
“三七五減租”紀念郵票
土地改革,一是“三七五減租”,規定地主收地租,不得超過總收成的37.5%。
二是“公地放領”,將政府持有的公家土地發給佃農,價格是土地主要作物年收成的2.5倍,分期10年償還。
三是“耕者有其田”,地主最多隻能保留水田3甲、旱田6甲(1甲約等於14.55畝)。超出的土地由政府有償征收,但不給現金,7成用實物債券分10年償還,3成用公司股票一次性付清。
政府征收的土地,發放給佃農和自耕農,發放條件和“公地放領”一樣。
扶持民營企業,這個不解釋。
陳誠的三大新政,幣製改革穩定了金融秩序,擺脫了通貨膨脹,土地改革提高了農民生活水平,促進了農業快速發展,扶持民營業企業增加了就業率,改善了民生。
50年代台灣街頭
這些成就,幫助國民黨在台灣站穩了腳跟,也使台灣經濟走上了正軌,為之後發展奠定了基礎。
從1953年開始,台灣當局製定了“四年經濟建設計劃”,集中精力發展農業,通過四個四年計劃,不僅實現了糧食自給,還通過出口農產品賺取了大量外匯,為發展輕工業積累了資金。
台灣當局還利用廉價勞動力和比較優勢,實施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即進口原材料——加工出口的模式,發展如紡織業、食品加工、橡膠製品以及日用百貨等。這些勞動密集型產業投資少,見效快,能帶動就業,解決民生,積累外匯。
1966年台中公園
當時,政府嚴格控製消費品生產/進口的投入(連蘋果進口都實行管製,隻有富人才吃得起),使每一分錢都成為增加經濟發展的動力,以犧牲民眾生活水平為代價,換來了經濟的快速發展。
1963年,台灣工業產值超過農業產值,1973年工業就業人口超過農業就業人口,完成了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轉變。
03
1963年陳誠辭去“行政院”院長兼職,嚴家淦接任,1972年嚴家淦請辭“行政院”院長兼職,羽翼豐滿的蔣經國接任“行政院長”院長。
台灣正式進入蔣經國時代。
此時蔣介石雖然還活著,但已86歲高齡,年老體衰,具體政務都交給了蔣經國,所以1972年至1988年這16年,可視為蔣經國主政台灣的時代。
蔣氏父子
蔣經國上台時,經過一二十年快速發展,台灣產業模式遇到了瓶頸,經濟發展出現了困難。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為了報複西方世界支持以色列,大幅度提升石油價格,造成了資本主義世界性經濟危機,很多國家能源短缺,物價波動,外匯枯竭,赤字擴大,國家幾近破產。
當時,為了節省能源,日本政府要求公務員穿短袖襯衫上班,韓國總統樸正熙撤了青瓦台的空調,搖起了扇子。
高度依賴對外貿易的台灣也受到了很大影響——油價上漲使台灣物價上漲22.9%,通貨膨脹漲到40.6%,經濟增長率也從1973年的12.8%陡降到了次年的1.1%,創曆史新低。
石油危機期間等候加油的汽車
經濟危機又刺激了貿易保護主義,歐美經濟大國為保護本國經濟,大打貿易戰,對輸往本國的商品,設置各種障礙,貿易摩擦激增,這極大地打擊了台灣的出口型經濟。而且,台灣重工業落後,鋼鐵、石化等產品嚴重依賴美國、日本,在貿易戰中受製於人,損失很大。
另一方麵,韓國、新加坡、香港,以及後起的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也先後實行出口導向型經濟,彼此之間激烈競爭,形成了嚴重內卷。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台灣的工、農、商、貿業獲得了長足進步,但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卻基本上還是20年前的樣子,壞了就修修補補,沒有搞過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
1971年台北街頭
比如,一到枯水期就限電,機動車輛增加幾十倍,道路長度卻隻增加了7%,港口排滿了等待裝卸貨物的船舶,且等待時間一年比一年長。城市化迅速發展,住宅、水、電、氣、暖等設施也跟不上。
最後,當時的世界政治局勢變動,也對台灣經濟非常不利。
先是1971年被聯合國逐出,之後1972年中美和解,中日建交,台灣在國際上的活動空間被極大地擠壓,對外貿易受到了很大幹擾,而退出關貿總協定,又削弱了台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人們對前途很迷茫,人心惶惶,亞細亞孤兒似乎正在被世界拋棄。
蔣經國視察
盡管“經濟部長”孫運璿和“財政部長”李國鼎(尹仲容、李國鼎、孫運璿被譽為台灣“經濟發展三傑”),采取了各種經濟和財政手段,來應對經濟危機,但這些措施都屬於守勢作為,無法從根本上扭轉經濟低迷。
種種現象顯示,台灣經濟到了轉折點,需要一場進攻性的大變革,來實現產業升級,實現脫胎換骨,進入更高層次的發展軌道。
04
1973年12月,蔣經國在國民大會宣布:將以五年為期,克服萬難,加速完成南北高速公路,鐵路電氣化、北回鐵路、中正國際機場、台中港、蘇澳港、大鋼鐵廠、大造船廠、石油化學工業等九項建設。
十大建設示意圖
第二年,又加上了興建核能發電廠,這些項目被統稱為“十大建設”。
十大建設中, 6項是交通建設,3項是重工業,1項是能源,這其實是台灣版的重工業五年計劃。蔣經國認為它不僅能帶動就業,擴大內需,更能改善工業結構,奠定台灣重工業的基礎,將台灣帶入工業化時代。
這個雄心萬丈的龐大發展計劃,初步估計需要投資美金50億以上,即1974至1978年間平均每年10億美金。
50億美元是什麽概念?相當於當時台灣年度財政支出的2.5倍。再舉例子,1966年到1972年,樸正熙把幾萬韓國軍人送到越南打仗,流血流淚,苦哈哈掙了8億美元的外匯,這筆錢是韓國重工業化起步資金的重要來源之一。
歡送韓國軍人去越南
蔣經國如此豪橫的大手筆,撲麵而來的是各種質疑和反對。
經濟本來就不景氣,投資的錢從哪來?會不會把財政拖垮?而且,台灣在國際上日趨孤立,建設經費籌集風險較高,很難吸引到國外投資。
民眾認為“十大建設”勞民傷財,是形象工程,以南北高速公路為例,這條公路貫穿台灣島南北,但當時台灣私人汽車很少,民眾認為這是專門給富人修來觀光旅遊的。
不少專家也對“十大建設”持保留態度,以大鋼鐵廠為例,他們評估後認為鋼鐵廠投資大、周期長,不可控因素太多,而且台灣市場規模很小,得不償失。
連蔣介石也不支持蔣經國,蔣介石認為十大建設的規模,超出了台灣經濟承受能力,可能會動搖“國本”,影響“複國大計”。
蔣經國與蔣介石
但是,蔣經國下定決心要做,他說過一句名言: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
05
蔣經國接任“行政院長”時,已經62歲了。他年輕時在蘇聯當工人,見證了蘇聯工業化奇跡,回國後當縣長,在抗日烽火中推行“贛南新政”,1948年國民黨經濟崩潰之際,受命去上海“打虎”,到台灣後,又在黨、政、軍、特等部門長期“實習”。
40多年的工作磨礪,不管成功還是失敗,足以讓一個人成熟穩重。
蔣經國清楚地知道台灣的實際情況,重視以組織計劃的方式搞建設,強調政策與行政的功能,不易被口號、理想所左右。
蔣經國一生親民務實,實事求是,厭惡弄虛作假。他曾說過:空想主義是荒謬的,任何事情的成功,不能寄希望於出現奇跡,唯有踐踏實地、努力不懈才可變不可能為可能。
蔣經國推行“”贛南新政
蔣介石不同意,那就反複勸說,為了說服頑固的蔣介石,蔣經國甚至讓智囊在孫中山的著作中找理論依據,蔣介石不是總是自詡總理信徒嗎,總理的話你不聽?
對於民眾,蔣經國不僅讓官員們下鄉反複勸說,曉之以理,自己也走遍各地,召集地方財主、意見領袖,親自做他們的思想工作和募捐工作。
當時桃園縣縣長吳伯雄,為了征地修高速公路,用無限的耐心與農民溝通,精誠所至,在最短的時間完成該縣的土地征收工作,獲得了蔣經國的賞識。吳伯雄後來當上了國民黨主席。
資金不到位,那就一邊建設一邊籌集,有時候甚至是先著手建設,再想辦法籌錢。總之。不能等萬事俱備再行動,這很考驗技術官僚的專業水平和執行能力。
蔣經國
十大建設最終總投資2580億(單位:新台幣,下同),相當於1973年財政總支出的3.2倍。其中898億來自外國貸款,主要是沙特等土豪國家,財政撥款655億,省內貸款428億,其餘來自於發行債券、單位自籌、關稅記賬、民間投資。
由於財政撥款隻占總投資的約1/4,十大建設沒有對財政造成重大壓力,也沒有影響經濟的穩定。
06
南北高速公路,即中山公路,北起基隆,南至高雄,全長373公裏,是縱貫台灣南北的交通大動脈,把南北車程從原來的8小時縮短到4小時,將台灣島的運輸,從鐵路時代拉入到了公路時代。
南北高速公路
鐵路電氣化,就是升級鐵路係統,以電力代替柴油,加固軌道,裁彎取直,更換陳舊設備,此舉使鐵路運力增加了約30%。
北回鐵路,台灣島東部以山地為主,交通不便,貧窮落後,北回鐵路可以改變東部交通狀況,開發山區的礦產資源和森林資源。
台中港,興建台中港可以疏解高雄、基隆兩大港口的貨運壅塞,還可以帶動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
蘇奧港,作用與台中港類似。
桃園中正機場,1979年啟用,是當時遠東首屈一指的現代化國際機場,也是很多國家或地區修建機場的樣板。
蔣經國視察桃園機場工地
鋼鐵廠,興建高雄一貫作業鋼鐵廠,一期工程1977年完工,年產鋼鐵150萬噸,可以減少對國際鋼鐵進口的依賴,實現鋼鐵自給自足,節省外匯,帶動下遊的汽車、造船、機械製造等產業發展。
造船廠,在高雄興建造船廠,1976年完工,年造船量150萬噸,修船量250萬噸,1977年造出了44.5萬噸的巨型油輪“白瑪麗奮進號”,造船業不僅能促進航運業發展,也能帶動鋼鐵、機械、電子等一係列產業發展。
石油化學工業,在高雄設立兩處石油化學工業園,並興建高雄煉油總廠,實現自己煉油的同時,還能帶動塑膠、合成橡膠、合成纖維以及化學品工業的發展。王永慶的台塑集團,就是這一時期飛速崛起的。
1974年,蔣經國視察工地
核電廠,核能一廠1977年完工,年發電量81.26億千瓦,可以節省發電成本,不受枯水期影響,減少對石油、煤炭等能源的依賴。
十大建設直到1981年底才徹底完工,超出了最初預想的5年。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台灣的發展速度,因為1977年9月,蔣經國在十大建設的基礎上,又宣布了“十二項建設”。
十二項建設更為雄心勃勃,預計總投資4000億新台幣,它是十大建設的補充和升級,涵蓋麵更廣,包括修建海堤河堤、普及農業機械化、興建市鎮住房、修建文化活動中心等等,於1978年全麵啟動。不過,這不是本文要說的重點。
07
十大建設對台灣經濟的發展,效果立竿見影。帶動就業,擴大內需,完善基礎設施,刺激經濟複蘇等自不必多說。
1979年,台灣街頭的私家車
在產業結構上,1978年台灣重工業產值占製造業的51.6%,超過了輕工業,此後重工業的比重逐年上升,基本實現了重工業化,跨過了工業化進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
基礎設施的完善升級,以及重工業化的實現,為台灣經濟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進入80年代,台灣經濟再次轉型,發展資本和技術密集型高科技產業,向能源、光電、自動化、新材料、生物工程、食品科技等領域進軍,90年代,又全力發展通信、信息、電子半導體、航天等科技新興工業。
一路走來,台灣經濟的發展,幾乎每一步都踩準踩實了,緊跟世界發展潮流。蔣經國當初“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的預言,毫無疑問是正確的。
80年代初的台灣街頭
1972年蔣經國剛主政台灣時,台灣的人均國民所得(人均國民收入)為482美元, 1976年1053美元,1988年蔣經國去世時,已達到5829美元。
同時,最高所得1/5家庭與最低所得1/5家庭的收入差距,從4.49倍微變為4.85倍。這意味著人均國民所得增加了12倍,但貧富差距的變動卻控製在8%以內,財富分配比較合理。
作家江南,因在《蔣經國傳》寫了很多對蔣經國不利的內容而被刺殺,但是他批評歸批評,對蔣經國在經濟上的貢獻持肯定態度:“經國掌舵,經濟上可得滿分,殆無疑問。”
反對者的讚語,或許才是最佳讚語。
【參考資料】
《台灣“十大建設”的啟示和思考》
《親曆蔣經國改革之路》
《蔣經國時期台灣經濟政策研究》
《台灣戰後70年》
《論台灣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