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學術界已容不下純粹的學者

(2023-12-03 14:03:49) 下一個
局內人的警告:中國學術界已容不下純粹的學者
 
文化縱橫 |2023-12-03        
 
站在智力探索的高峰,本是學術從業者的榮耀時刻。但不幸的是,如今頂峰的空間越來越狹窄,向上攀登愈發艱難。博士生作為龐大的學術後備軍,處境十分微妙,他們對頂峰的憧憬最熱忱,卻也最易被擊碎。無論是轟動全國的某高校教師怒襲領導案,還是高校層出不窮的碩博抑鬱、自盡事件,學術眾生的困窘受到愈來愈多的關注。本文則直指一個更深層的困境:在學術考核和非升即走製度的高壓下,“搞關係”“攀圈子”“混會議”等人情之風盛行,催生出大量無營養的快文,使學術界被平庸之作淹沒。
 
作者指出,現在的學術主流,大都忙於思考如何蹭國家大政策和大政策促成的社會大熱點,多數學者打一槍換一陣地,而不是撰寫自己真正深度思索過的、意向係統性表達的觀點。與之相連的是,發表文章不再是給社會看的,不再是用來呼籲問題號召同行一起關注的,也不是旨在揭示問題、解決問題的,而是為了給期刊帶來更多引證率、轉載率或增加期刊多元性,或是為了將其他同行的內容引入論文,以互幫互助並證明有學術對話。而如今在高校雙一流和青年教師非升即走的考核下,需要發表的文章已遠超過期刊容量,博士生難以獨自發表論文,導師的提攜、所在高校的名氣、期刊編輯的人脈,都有可能比文章的質量更重要。
 
種種怪象之下,作者坦言,寫作的初衷是給廣大博士預讀生一個提醒,不忍純粹的理想主義者在其中飽受摧殘。因為學術界現在不太容得下純粹的學者。而如果考慮賺錢、權力這類東西,學術界的性價比實在是不高,不僅要運作與商界政界一樣的潛規則,還要多出四年的博士投入,和大量靠頭發換過來的論文寫作。對於誠摯熱愛學術甚至期待靠文字救國救民的人們,看罷此文宜三思。
 
文科學術圈的現實與讀博的注意點
 
——致文科博士預讀生的告誡與建議
 
本文專門寫給對讀博還有迷茫的人,不了解學界真實情況的人,以及(尤其)抱有理想主義念想的人。
 
與很多博士生聊天,會發現他們曾經都存在同樣的困惑與迷惘。大量的人開始讀博士之後才意識到這與自己預期的不同,對讀博的選擇產生悔意卻又騎虎難下,畢業之後又因為這幾年的投入而嚴重局限了後續的人生規劃,最終走向不受自己控製的人生。我不忍心看到更多的人前赴後繼重複同樣的錯誤,尤其不忍心看到純粹的理想主義者在其中飽受摧殘。如果可以,我希望能通過介紹文科學術圈的現實和讀博的注意點,來給廣大的博士預讀生一個提醒,至少能夠給各位提供一個可以慎重考慮的機會。
 
▍文科學術圈的現實
 
長期看知名學者的作品,會讓我們對學術圈產生誤解。一方麵,知名學者們已經過了在學術圈裏摸爬滾打的時候,憑著自身的名氣,說出來的觀點自會備受尊重甚至奉為權威,成為新的熱點的方向,不存在發表不出來的問題。另一方麵,我們必須認識到,現在的這些知名學者的學術上升期基本都是上世紀到本世紀2010年以前的事情,而那段中國學術黃金期和現在的學術情況決不可相提並論。我們做學術積累的時候都應該會有感受,大量經典的著作和誠意的譯作,都誕生於那段學術黃金期,而如今出現的著述(尤其譯)多數都慘不忍睹。如果從知名學者身上移開視線,轉而去關注現在的青年教師們,去關注幾個教人申請課題和寫論文的公共賬號,就能夠認識到,那些純粹的學術氣息,隻停留在學術黃金期塑造出來的學術大家身上。而現在的學術主流,都忙於思考如何蹭國家大政策和大政策促成的社會大熱點,發表短平快的文章來應付非升即走的考核。多數的學者打一槍換一陣地,思考著如何蹭最新的熱點,如何套上高大上理論來獲取項目課題,或如何針對特定期刊量身定做論文。寫文章基本是為了評職稱評各類學者,而不是因為自己想寫自己的觀點,想與其他學術同仁進行思想交流和專業對話。由於所有人的發表都是功利驅動的,所以在現有的考核體製下,出現了多論文、少論著、幾乎無譯著的現狀。
 
(一)什麽樣的文章可以發
 
中國的文科學術界,究竟什麽樣的文章可以發?我們大概早已聽爛了關於“論文具有前沿性、理論性”的建議。問題是,究竟什麽才是這些人心中所想的“前沿性、理論性”,所謂的“中國問題”又是什麽?
 
一言以蔽之,前沿性指的便是蹭熱點,中國問題指的便是蹭大政策,理論性指的則是提升文章的逼格,主要提升題目的逼格感(本論點已在某次核心期刊編輯座談會上,獲得了殘酷的證實)。當然,並不能絕對的說,所有文章都是這樣的。但是如果你的文章滿足了上述條件,就可以大幅提高發表幾率。例如,最近大政策裏出現了“精準扶貧”,那麽你的文章如果能套上精準扶貧,配上相應逼格就會符合上述條件。而對於很多年前出現的,現在已經不再受關注的熱詞,即使現在這依然是個現實層麵上需要繼續完善的問題,也會很難發表出來。再如,“人工智能”現在屬於熱門詞匯,即使現實中很多更實際的問題要比它更重要,但也不會比它更能發出來論文。文章的實際底蘊和信息量並不是發表的主要要素。大量的蹭熱點文章,細究下來都是沒有營養的快文,而你即使寫出了一篇飽含大量學術信息要素的文章,由於題目“無關緊要”,也很容易被熱點文章擠下來。所以前沿性並不是指你研究的問題的實際緊迫性,中國問題也並不是指你研究的問題是中國獨有的問題。或者說,問題的“緊迫性”和“中國性”的定義評價標準在於,它是不是目前“國家”關注的問題,而不是它是不是真正存在著並影響廣大群眾的問題。
 
一篇文章,最不需要關注的便是觀點。這並不是說觀點不重要,而是說觀點的獨特性和內發性不重要。並且,觀點也不如包裝觀點的方式重要。觀點空洞或者缺乏新意、但是文筆老到(也就是文章逼格高)的文章可以發表(且在題目熱點的情況下可以大概率發表),而觀點獨到新穎,但是文筆不夠的文章則未必有出路。在你成名之前,大概也不會有人在意你的觀點的係統性和一致性,或者說大概就不會有人跟你去探討你的觀點。多數情況下,你的文章的價值在其發表平台上和題目的熱點度上,而不是觀點上。
 
與這個問題相連的是,現在學術圈發表文章所針對的對象問題,即發表文章是為了給誰看的問題。可以說,現在中國學術圈發表文章是給編輯和同仁看,且這個“看”也不是直入文底進行思想溝通層麵的“看”,而是發表層麵的“看”。給編輯看,即題目熱點不熱點,引注多元不多元,綜合全部要素,發表了這篇文章之後會不會給期刊帶來更多引證率、轉載率、或增加本刊多元性......這方麵因素的“看”。給同行看,即這篇文章應不應該引在我的論文裏,它為什麽能發出來,它說了哪些東西是我不能再寫的,它的哪些內容是我的論文需要回應以證明我有學術對話的….這方麵因素的“看”。現在的學術圈的成果,不是給社會看的,也不是用來呼籲問題號召同行一起關注的,也不是旨在揭示問題解決問題的。
 
(二)文章靠什麽發
 
讀博必然涉及文章發表。對於出於熱愛學術以外的原因而讀博的人(也是現在的讀博大軍主流),發表是畢業硬要求。而對於熱愛學術而讀博的人來說,發表是表達自己觀點,實現學術對話的必需。而在發表狀況如上文所述的情況下,文章靠什麽能發出來?
 
首先我們需要把期刊分門別類。無論哪個專業,大體期刊都可以分為專業核心期刊、一般核心期刊(比如CSSCI綜合類)和普通期刊。首先,對於一般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而言,博士生(乃至一般的青年教師)依靠自己的水平(尤其依靠上麵提到的熱點撰寫),還是可以獨立發出文章來的,難度會根據自己所在學校發生變化。是的,你所在學校的名聲可能比你文章質量更重要。如果你學校可以,專業核心期刊有一定概率(個人感覺不超過10%,之所以如此評估,是因為某985高校某文科專業的博士畢業要求是兩篇CSSCI,該學校風氣特殊,博士生多數都隻能依靠自己發表,結果臨近畢業50個學生裏隻有10個人達到要求,裏麵真正完全靠自己發表的更寥寥可數 )可以實現博士生的獨立發表,且由於最近的雙一流政策和高校對青年教師的非升即走壓迫下,變得更加困難,我預計未來幾年會達到困難度頂端。
 
而另一方麵,很多高校都要求博士生發表論文作為畢業要求。好的高校會要求兩篇甚至三篇的核心期刊。再加上大量的青年教師,發表論文除了論文本身的質量(還有你所在高校的名氣度)外,實際上都是在靠什麽發出去的?普通期刊自不必說,很多專業(如經濟)有大量花錢就可以發的期刊。一般核心期刊,如果是CSSCI水平,則花錢不太好找門路。注意,不是說花錢不能發,而是不好找門路,即一般市麵上的代發機構沒有相應資源。換言之,如果這個機構告訴你一兩萬即可以發CSSCI,且手裏有多家CSSCI期刊,則一定是騙子,不要猶豫,也不要懷疑。而事實上,很多核心期刊(包括專業核心)其實都是可以通過錢來解決發表的,隻是除了有錢,也需要有人脈關係,或者用錢來運作人脈關係。
 
於是引出了發表論文和引導學術圈風氣的重中之重:人脈。曾有核心期刊的編輯說過,通過郵箱或係統自己投過來的文章,其實他都不會去看。學術發表的人脈分為兩種,一種是帶有人情與腐敗性質的,即狹義上的“憑關係發文章”。比如學二代靠自己的爸爸,官員靠自己的交際網(更權高位重的靠名字就可以壓人,幫助三代以內的親戚發文章沒問題)。編輯與別的期刊的編輯互換資源。這裏也有利用自己的編輯關係權力來賺錢和賺色的現象,頂級期刊可以賣出幾十萬,以學校為單位,通過捐款與期刊訂立長期發表協議的有的是。換言之,這方麵學界與政界商界一樣,誰也沒有比誰幹淨。這方麵也不至於占據發表的全部,因為有這種大勢力的人畢竟是少數,而且他們也不需要發很多文章,靠文章發家致富。
 
因此,對於一窮二白的學者們來說,最要命的可能不是上述這種人脈,而是更廣義的人脈。上文也提過,你的學校的好壞,會決定性影響你能不能發表,原因即在於,編輯首先會看文章作者和高校,看認不認識。也因此,現在學界運作幾乎與娛樂圈一致,學術明星靠流量(炒作、短平快的學術垃圾、大量的重在人脈累計而不是學術產出的學術會議)。廈大教授王諾在自己退出學界的公開信上也提及了這點。然而,學術明星始終是少數,剩下的讓編輯認識你的手段便是與他產生個人接觸的機會,或者與認識編輯的人認識。多參加會議的目的也即如此,也會發現這些會議,編輯麵前的人可能比權威們還要多。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有期刊編輯會說,靠投稿郵箱和係統發過來的文章幾乎不會去看,因為認識他直接投到他個人信箱的文章就已經超出了期刊容量。也因為這個規則,導致編輯權勢滔天,助長了狹義人脈的運作。換個角度說,博士入讀期間去做一個編輯是一個非常好的經驗,務必要抓住機會。而青年教師也應該抓住機會去做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的編輯,哪怕打雜的都行。那都是金燦燦的權力啊。
 
也因此,現在很多高校的博士生,其完成畢業要求的方式是與導師合發。少數博士生可以獨立見於專業核心期刊,這裏麵有一部分是導師(或者自己家長)隱匿在幕後幫忙。基本上,做了教師以後,總要有一些編輯方麵的人脈。這也能解釋,如果你細心去觀察各個學校老師,會發現可能這個高校發某個期刊的頻率尤其高,或者某個老師發某個期刊的頻率尤其高。不過如果你的導師名氣夠大,可能不用明麵的運作,隻幫你推薦一下即可,或者甚至不用推薦,靠名氣就能幫你發文。隻有極小一部分的獨著才是完全靠著自己文章的魅力見諸於世。這裏麵也極可能碰見了期刊正好缺文的好運氣。
 
所以總結起來,當今中國文科學術圈,發文章第一要看(廣義上的)人脈。當然也能憑真本事發出去,隻是幾率小。你更多可能遇到的是一篇優秀但是沒背景的文章,被一篇平庸但有背景的文章擠下。幾次下來,學術的熱情與銳氣也便消磨殆盡。我知道好多人畢業之後都放棄了學術,因為已經沒什麽留戀。雖然憑著自己的人脈運作確實也可以發出來文章,但這種發表對於曾向往過學術的人來說,並沒有價值。所以最後留下來的,便是一開始就隻把學術當賺錢工具的人,或者妥協認可這套規則的人。
 
(三)非升即走考核製可能帶來的變化
 
近年以來,雙一流政策驅動了學校對學術產出的迫切需求,從而激發了非升即走考核製的興起。非升即走考核製即指,新入學校的教師先不入編,而是簽訂三五年的合同,約定幾年內發表多少文章或者約定幾年內評上副教授,達到要求後入編,否則離職。前段時間傳出武漢大學離職90%以上的人員,後來可能影響太差,武漢大學又與一半的人員再次續約了合同。就目前而言,非升即走依然處於普及狀況。一線城市的高校普遍已經實行(北京連市屬學校都開始推行,而且連職稱都是可以流動的),正在往差一些的城市的985高校蔓延(目前來看,基本上985都已經是這個政策了,隻不過實際實踐上可能會有通融),未來可能蔓延至其他211高校,也可能不蔓延。由於很多高校最近才開始實行這樣的政策,各個新入職的青年教師還沒有遇到考核截止日期,所以目前還不算是這個製度帶來的論文發表高峰期。幾年以後,大量青年教師掙紮在留任的問題上,必定要想盡辦法發表論文,而期刊總數卻沒有變化。在現有發表大環境下,這種競爭比起激發文章自身的質量,更可能激發的是人脈的運作頻率和成本問題。發表文章的緊張度預計會大幅上升,需要耗費的心力(非學術研究意義上的)想必也會水漲船高。前段時間,有些關於僅憑發表評定老師的批評出現,似乎有了一些要進行改革的聲音。但大環境就在這裏,究竟是否會有本質改變各位可以自行判斷。
 
而另一方麵,非升即走所帶來的壓力,也希望各位期待入職高校的準博士生們三思,考慮自己究竟是否想消耗更多的頭發,去做一項本質規則與其他職業沒有任何差異,收獲卻未必比別的職業要多的工作。
 
▍讀博的注意點
 
如果看了上述內容,你依然決定讀文科博士,那麽下麵提供一些技巧竅門。
 
(一)高校很重要,導師更重要
 
如上文所述,高校的名氣可能直接影響論文發表,而論文發表除了畢業之外,也會影響就業前景。然而,如果高校名氣相對較低,但是導師願意付出自己的資源,那與高校名氣雖然高,但是導師不給你提供資源相比,則很可能反而更具有優勢。這個說法不僅適用於發表,也適用於未來的就業。一個文章不足且高校差一些的學生,但如果有導師的內部推薦,依然可能會拿到不錯的offer。反之,一個高校不錯,文章還行但不具有絕對優勢,且沒有導師引薦的學生,則未必能拿到同樣的offer。
 
總結而言,高校就職的規律大概是這樣的:論文數如果比他人多很多,則論文會起決定性作用。而鑒於能有絕對優勢論文的學生隻是少數,剩下的則優先看導師(或者其他人)內部引薦。如果求職的人都沒有人引薦,那就綜合看論文和高校名氣,也會看外語和留洋經曆,不過這種綜合看具體更看重哪點要看學校,也要看學校領導對你的眼緣,而眼緣也包括你自己的人際能力(所謂情商)。
 
所以,如果談及就業求職,有時你也可能需要給你想去的學校的領導送錢送禮。這種方式也許可以幫你彌補導師方麵的不足。
 
(二)畢業論文很重要,但不如發表重要
 
博士十幾萬字的畢業論文,似乎是很重要的任務。作為畢業而言,這項任務的確重要。但是作為未來的就業而言,它不重要,因為你求職的時候往往都還沒答辯,高校不會看到你的畢業論文,以後也不會想看。如果你拿到了優秀畢業論文,那會是就業分量很重的籌碼,但是獲得優秀畢業論文的人很少,多數人的畢業論文無人問津。事實上,你寫了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字的大部頭,可能即使是參與答辯的專家,乃至你的導師,都未必真的會認真看一遍。這也就是為什麽摘要、目錄、導論和每章小結無比重要,因為他們很可能都隻看這些內容。
 
現在的學術圈現狀是出書不如發論文更容易獲得職稱、名氣和各項榮譽,因此多數學者會選擇論文,也更關注論文,對於博士生來說也是如此。畢業論文如果質量較高,其存在意義也是未來拆分出來的數個小論文。當然,畢業論文未來可以出書,但不如拆分成幾篇核心論文能更幫助你獲得職稱。
 
讚助信息
(三)理論積累很重要,但不如蹭快文重要
 
理論積累是一個長時間的工作。當你終於積累出一篇紮實的文章,卻可能因為論題不夠熱點(其實理論性強的文章本來就不太可能蹭得上與政策掛鉤的熱點)、你的人脈不足而發表困難。而另一方麵,你的時間也已耗去大半,等不起漫長的等待發表時間。所以很明顯,最穩妥的方式便是一開始就尋找熱點寫短平快文,不僅省時省力,而且發表成功率高,何樂而不為。
 
(四)多寫多發很重要,但遠不如人脈運作重要
 
為了確保發表數,需要多寫多投,通過擴大分母數來增加成功率。但其實如果把多寫一篇論文的時間拿去多參加會議,混臉熟,可能會更有幫助。然而這種做法的前提依然需要有導師的提攜,否則那麽多人去與編輯打招呼,有學生也有苦苦掙紮的青年教師們,你如何保證能認識你並同意幫助你?所以不如把更多人脈運作的投入放在導師身上,想辦法讓導師願意幫助你,用情感打動還是金錢打動,取決於你導師的個性。但最根本的,還是取決於你導師的性格為人。有的導師早已遠離學術圈,混跡商界賺錢養家;有的導師自己依靠早幾年稍好的環境,利用自己實力發表,相應的也沒有人脈可以提供給你;有的導師忙於出差出國,或者忙於自己家事,你連人影都見不到,也難有人情運作的機會;有的導師人品低劣,可能你得用身體來換取資源;有的導師不僅不給你資源,反而讓你發文章帶著他的名字,靠你維持學術地位;有的導師不需要你做什麽就自願提供自己的人脈資源;有的導師雖然沒有人脈,但願意認真幫你修改論文,乃至送給你學術觀點和論文題目。
 
所以導師真的很重要。然而一個導師究竟會給你怎樣的影響,隻有你成為了他的學生後才能知道。人們說出生猶如投胎彩票,選導師又何嚐不是如此。
 
簡單而言,學術界現在不太容得下純粹的學者。而如果考慮賺錢、權力這類東西,學術界的性價比實在是不高,不僅要運作與商界政界一樣的潛規則,還要多出四年的博士投入,和大量靠頭發換過來的論文寫作。所以除非你非常擅長寫作,否則還是考慮別的行業發家致富吧。
 
至於那些誠摯熱愛學術,甚至期待靠文字救國救民的人們,看了這篇文章再考慮一下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