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層論壇全場熱議中國,作為唯一在場的中國媒體人發現了什麽?
核心提要
1.從阿斯彭安全論壇現場嘉賓對所謂的“中國版珍珠港”提問的反應來看,美國政策精英們普遍認為,討論中美之間的熱戰不具有現實意義。而美國軍方和國會高層也認為,中美之間的冷戰類比過於簡單化——“冷戰時期像是玩國際象棋,今天像是在玩魔方。”這構成了美國對華政策的兩條基線。
2.在對華關係方向上,“修昔底德陷阱”等宏觀國際關係理論已經少有人討論。美方學界和國會代表都突出了對於中國社會的研究,希望借此了解中國的外交決策,甚至直接就政治社會話題施壓。另一個關鍵詞是“經濟戰爭”,即美國在“小院高牆”之後,將使用更廣泛的經濟政策和手段,弱化對手的經濟能力。
3.在戰略方向上,美國希望聚焦中國,但是現實情況並不允許。在俄烏、哈以等多個衝突存在的情況下,美國試圖以“邊走路邊嚼口香糖”來處理多個目標,但前景也並不樂觀。同時,美國希望深度團結盟友實現“綜合威懾”,但受限於財政支出,也受限於2024年選舉特朗普上台的影響,前景堪憂。
4.關於中美競爭的未來,目前華盛頓仍以防禦性的情緒為主。但是根據和其下一代決策者接觸的經驗,他們具有更強的事業心、更加具象化的思維方式、也更習慣於質疑習以為常的假設,可能出現一些變數。而加強下一代人力資本投入,促進中美政策界更多交流,可能是未來中美良性競爭之道。
作者丨鳳凰網國際主筆 侯逸超
發自美國華盛頓
“感覺怎麽樣?作為中國人你會很有壓力嗎?”對麵的喬治城大學女生Elizabeth關切地問我,神色溫和。
“沒關係,我做了充分的心理準備。”我苦笑一聲。
來到12月7日的華盛頓阿斯彭安全論壇之前,我猜到中國話題會很流行,但是沒有想到會無處不在,而且批評占98%(全場誇中國的兩句:政府效率高、AI應用牛);我也猜到自己會是少數派,但是沒有料到會成為絕對少數——在場唯一的中國媒體人。
為什麽要在大冬天跑到美國首都,來聽一場“單方麵”的論壇?阿斯彭安全論壇匯集了當今美國安全戰略界最關鍵的政策精英——白宮關鍵幕僚、各部委的實權事務官、關鍵席位的國會議員、資深安全學者、主流媒體記者以及下一代的決策者,知道他們的想法,對於我們展望中長期的中美關係至為重要。
那麽本次討論有哪些新的趨勢?筆者試圖在前方進行簡單總結。
中美關係的邊界——熱戰隱喻震驚全場 冷戰類比也遭反駁
由於論壇恰好在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紀念日舉辦,所以二戰太平洋戰爭的記憶頻繁被提起,加上中國作為“房間裏的大象”,熱戰的聯想並不少見。
上午10點,論壇的高潮來了:在英國外相卡梅倫的爐邊談話環節,福克斯電視台的女主持人詹妮弗·格裏芬直接提問,“今天是珍珠港事件紀念日,你認為中國(發動)的珍珠港事件會是什麽樣的?”
根據筆者現場觀察,前幾秒還在侃侃而談的卡梅倫倒吸一口涼氣,然後結結巴巴地回答,應該謹記曆史教訓,“但是中國……我要說的是在我任首相的時候,英中建立了積極的關係,我們試圖在貿易等目標上協作,收獲良好的經濟收益。”總算把話題撇開。
午餐期間,同桌的嘉賓主動問起筆者感受,法國學者Snejana提到,這個主持人犯下了大錯(blunder),進行了非常無禮和冒犯的提問,這對於中國非常不友善,同桌的兩位美國參會者也表示讚同。我說:“這位女主持人是福克斯新聞台的,也不奇怪。”她表示,那就能夠解釋了,她還提供了一個細節——“在我那一桌穿製服的軍人,聽到這個提問,明顯都愣住了。”臨走時她還反複和我說:“我們不要戰爭……”
由此看來,直接討論中美的熱戰仍然有相當的禁區。
可以交叉驗證的是的是其他幾位軍界代表的發言,比如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布萊恩·芬頓將軍以及美國國防部前副部長弗盧努瓦(Michèle Flournoy)都認為,中國是當前最重要的戰略對手,但是要避免與中國爆發核戰爭。美國助理國防部長瑪拉·卡林被問到“國防部難道不是專心打仗嗎?”也表示,“我們要威懾並阻止戰爭,威懾失敗了再想著打贏。”
那麽他們如何看待中美“冷戰”的說法?
美國負責核武器計劃的戰略司令部司令安東尼·科頓表示:“我不太願意用‘冷戰’這個詞,會讓民眾本能地轉向過去的案例,這一次,全球包括中美之間有著經濟上的依存。” 當主持人再次引到熱戰的可能性上,他問道:“一戰前也存在經濟上的依存案例,這到底能不能避免戰爭?”科頓直言自己並不懂,就把皮球踢了回去。
一向對華強硬的美國參議院外委會首席共和黨議員吉姆·裏施,也反對冷戰的類比,他提到冷戰時期像是玩國際象棋,而今天像是在玩魔方。而且美國的戰略對手是兩個(中國俄羅斯),強國和其他國家的差別也不像冷戰時期那麽明顯,所有這些都讓冷戰看起來像是主日學校的野餐一樣(形容其實很簡單)。
總的來看,雖然美國精英大多持有對中國的負麵敘事,但也基本認可熱戰和冷戰都不是可行的對華選項,這似乎是目前的兩條基線。
那麽他們傾向於采用什麽手段呢?
理論的終結——宏觀國際關係分析淡出,政治和經濟“戰爭”成為核心手段
根據筆者的觀察,主要從外交和軍事手段,轉移向政治和經濟的杠杆,更加細致、微妙而精準。
這也體現了關於中美競爭的理論基礎的變化。印象中,此前關於中美關係的討論更多源於經典的國際關係大理論,比如基辛格的均勢平衡,米爾斯海默的進攻性現實主義、格雷厄姆·艾利森的“修昔底德陷阱”。
但是近年來,尤其是今年來,中美都已經明確把對方視為自己最大的外部威脅,理論爭議已經基本上塵埃落定。接下來就是要比在中美競爭中如何做好自己、少犯錯誤、影響對方。
拜登政府把這種微妙狀態形容為所謂的“管理競爭”,即競爭不可避免,但相互依存的條件下也不能撕破臉皮。
第一場中國論壇名為中國挑戰:競爭與共存,主持人開場提到,中美兩國在舊金山達成的協議這是一次真誠的融冰,還是一次意義有限的接觸呢?
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易明(Elizabeth Economy)認為都不是,而是拜登政府的既有對華策略的展開,具體來說就是第一,通過基礎設施和工業建設增強自身;第二,升級經濟工具比如出口管製和投資審查;第三,聯合盟友與中國競爭。當前的第四個支柱就是接觸(engagement),包括半年來美國一係列部長訪華和APEC高峰會晤,都旨在為緊張形勢降溫,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比如工作組,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議題。易明認為,這不是美國政府的讓步或者脆弱,而是希望尋找下一階段與中國一起工作的方法。
論壇上精英的政策建議可以歸納為兩類:通過更為微妙的政治社會方式影響民眾,以及更具體的經濟戰爭策略實現威懾。
比如易明提到了自己對於中國社會的了解,包括目前房地產等經濟問題,以及不同階層的分化流動情況,可見其工作之細。
美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跨黨派“中國特別委員會”成員羅伯·惠特曼(Rob Wittman)則更進一步,他提到自己在研究中國的少子化和經濟話題,聲稱現在中國的“咄咄逼人”是一種找補權力的邏輯,他所謂的結論是要采取堅定的發聲策略,直接影響中國民眾的思維。這其實延續了特朗普政府時期的風格,值得警惕。
另一重點在於“經濟戰爭”。美國政府背景的安全公司MITRE高級副總裁達納·傑克遜提到,之前為了應對中國,美國政府采用了很多外交、情報和軍事上的跨部門和跨國合作,製定了整體性的威懾策略(Integrated Deterrence),但是“采用經濟杠杆和經濟威懾太少了”,他稱美國需要考慮“經濟戰爭”,也即是弱化對手的經濟能力使其無法發動戰爭。這個詞的語氣明顯重了不少,雖然內核無非還是要保護經濟安全,包括供應鏈、製造業、金融、創新等等方麵。
美國財政部助理部長伊麗莎白·羅森貝格也就這一點進行了補充,她提到財政部也正在成為對外工具,尤其是軍事手段和外交手段不太好用的時候,在廣泛的中間地帶,經濟都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
當被問及如何平衡經濟效益和國家安全時,她直接稱有張力才能製定好的政策,一些演習模擬的極端場景有助於思考不同議題的優先級。她也並不諱言,在“小院高牆”之後,將使用更廣泛的經濟政策和手段,比如重新擁抱產業政策,發掘製造業優勢,發展“一帶一路”替代品與中國競爭。她還自嘲道:在財政部有一批人創造財富,另一批人摧毀財富。
當然,經濟上的威懾在在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的爐邊談話中也有表現,她基本繞開了自由貿易的說法,提出了要增加考慮工人階級和農民的“民主”維度,並且再次推廣其印太經濟框架(IPEF)的作用。其實,排除中國在外的IPEF就可以視作一種準戰爭戰略。
當然就中國民眾關心的關稅問題,筆者也在戴琪演講後專門采訪求證,戴琪的回答是“我之前從沒有回答(記者)這個問題,所以也不能回答你”。
帝國的兩難——優先議題難優先,團結盟友沒有錢
在全天的8場主題分論壇上,2個和中國直接相關,未來挑戰、戰略環境、人工智能、青年視角等4個和中國間接相關,另外2個分別聚焦哈以衝突和俄烏戰爭,從中可以看出中國議題非常吃重,但問題在於美國的戰略界依舊很難聚焦。
“雖然我們把中國定位為主要的的威脅,但是現實世界並不配合。”美國國防部前副部長弗盧努瓦無奈提到,目前美國的精力被俄烏戰爭、哈以衝突、朝鮮、伊朗、恐怖主義等等涉及美國和盟友利益的議題分散很多。
怎麽辦呢?弗盧努瓦也隻好說,我們要邊嚼口香糖邊走路(chew gum and walk at the same time,指一心二用同時做兩件簡單的事情——編者注)把自己的“帶寬”保持在一定限度,並且聚焦於最具後果的威脅。
美國助理國防部長瑪拉·卡林在下午的論壇上也說了一句:“我們聚焦中國……(然後)我們可以邊走路邊嚼口香糖,維持對北約的投入、為50多個盟友和夥伴提供支持、在烏克蘭的認真投入、在中東對以色列的支持、並且在人道主義議題上努力……”
就連主持人都忍不住吐槽,我們同時嚼的口香糖是不是太多了?
目標分散是表象,根源還是實力的製約。或者說是美國長期道德理念和現實利益的的糾纏。
比如參議員裏施提到,當年烏克蘭可以擁有核武器,但是美國提供保證讓其放棄核武裝,所以應該對烏克蘭負有更多道德責任。另外,在談到以色列與哈馬斯的戰爭時,主持人也天然提問,我們(美國)施加哪些壓力?是不是我們出售的導彈造成了平民傷亡?
全球霸主的格局還在,但是越來越力有不逮。
典型案例是,共和黨眾議員羅伯·惠特曼雖然咄咄逼人,聲稱要團結盟友遏製中國,但是他作為撥款的經手人也不得不坦言:目前美國有33萬億美元的國債,財政已經在懸崖邊。所以即使有意願去幫助盟友,也沒有能力去做。
那麽如何應對?當天第二場中國相關論壇“回應中國:綜合威懾,一大於多”的主題討論中,“綜合威懾”就是他們的解決方案,重點包括國內各部門的整合以及與海外盟友的整合,美方官員強調的是後者,就是通過和盟友的外交、經濟、情報和軍事合作,讓盟友們更願意分擔防衛成本。
這一舉措或許真的有效果,惠特曼眾議員提到,自己年中到訪日本等盟友時,日方表示:“我們不能太多依賴你們,我們是為了我們自己努力,希望你們也能用科技來引導我們。”
但是惠特曼沒想到也被來自《金融時報》的主持人將了一軍,主持人直接發問,“近一年半以來印太區域的海上演習明顯增多,日本也倍增了其軍費,這些變化來自於什麽?是應對中國的崛起?是應對俄烏戰局?還是應對美國大選特朗普上台的風險?你們共和黨怎麽想?”來自共和黨的惠特曼有些尷尬,他承認目前共和黨往往短視,並且的確引發了盟友們的質疑,這是目前的困難所在。
以筆者的觀察,美國在維持承諾和資源有限的矛盾中暫時沒有更好的方法,目前與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家簽署防務協議,也隻是解一時之渴,沒有持續的資源投入,霸權的收縮早已注定。
競爭的未來——更活躍的青年領袖 會比上一代更好嗎?
總體來看,中國是一個被太多討論的話題,但呈現的事實並不客觀,立場並不充分。會後和阿斯彭戰略小組的工作人員閑聊,她表示:“現在美國的整體情緒會比較防禦性(defensive)一些,希望你不要太放在心上,也歡迎參加明年的夏季論壇”。
同時一位《外交政策》的編輯也安慰我,“華盛頓嘛氣氛就是這樣的,其他地方對中國可能不一樣。”
如果說哪些內容給我留下正麵的積極印象,反而是美國人對於新環境的靈活態度,包括國防部和軍方都強調:要在新的人工智能環境下,加強對於人力資本的投入,讓未來一代更好適應新技術環境下的安全競爭。
說到人力資本,筆者也見到了三十餘位美國青年專家——他們都隸屬於阿斯彭“崛起領袖”(rising leader)項目,比如白宮首席副國安顧問費恩(Jon Finer)就曾經是項目學員。
他們往往在白宮、國防部、國務院、空軍學院、海岸警衛隊、核心智庫等要害部門任職,並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在30-40歲的年紀,已經擁有相當可觀的視野與另辟蹊徑的研究成果,比如如何與拉美重新接觸、如何留住年輕多元化人才等等。
筆者和他們聊天的時候有一個假設,可能在青年一代的決策思路會和老一代有所不同,帶著這樣的問題,筆者簡短訪談了5位青年領袖,來自國務院年輕外交官Rowe表示,兩代人會有區別,年輕外交官可能更渴望、更急切(eager)做出成績。空軍學院的Kelly認為,年輕人的特點就是不說大詞或者特別宏觀的表述,都比較具體生動。
這一點在與來自美國國防部國防創新委員會(DIB)的年輕人聊天時得到了驗證,他在形容台灣議題擦槍走火的風險時,直接給我看了一張動圖——APEC上拜登的座車差點壓到了一名海軍陸戰隊禮兵,幸好在關鍵時刻禮兵躲開了……
也有青年領袖表示,年輕一代往往會質疑一些習以為常的基本假設(fundamental assumption),但是當我問起關於中國的基本假設是不是都對呢?他們表示,其實現在美國流行的很多關於中國的說法他們都很認同。不過他也覺得似乎有些不對,又補充道他們的選拔較為多元化,所以也常常就一些話題辯論得不可開交。
其實這些身居要職政策精英,多少給人一種疏離感,他們對於來自“最大威脅”的媒體人也難免警覺。
直到論壇結束後的酒會,我和一位來自海岸警衛隊的黑人青年領袖攀談,他提到自己也要在太平洋很多地點執勤。我想到之前新聞就調侃一句,“那是不是第七艦隊太忙了,才害得你們這麽累?”(此前第七艦隊因為疲勞出現多起事故——作者注)他一下子明白了我的意思,連連大笑點頭。
正在此時,一位懷孕的女性青年領袖Camilla過來祝酒,聊起她的孩子明年2月將要出生,現在在肚子裏已經活潑得令她困擾,我們閑聊了好長一陣,這些個人話題也讓人感覺,原來他們也沒有想象的那麽刻板。
華盛頓這幾天的天氣並不好,論壇進行時波托馬克河邊陰翳欲雪,白宮巡邏直升機也不時轟鳴而過,增加了幾絲壓抑的氣氛。但現場的討論也並非如臨大敵,嘉賓們還有心思開著玩笑,論壇結束之時,夕陽穿透雲層,將整個華盛頓的天空染成金色。
希望Camilla的孩子未來能夠在更光明的環境中成長,要實現這一點,我們都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