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我都能感覺到中國經濟麵臨的壓力
有外媒做了個試驗,在美國,能不能隻用中國產品過一天。試驗是想看看,中國產品是不是已經“接管”美國了,當然,這隻是個噱頭,試驗結果也證明,中國製造遠沒有那麽誇張。
但這是個有趣的嚐試,沿著它的思路,我也梳理了下日常生活中,中國製造在美國的使用情況,或許對你理解中國經濟有所幫助。
飲食
首先看吃的。以這裏市民常去的Wegmans超市為例,水果、蔬菜和主食基本都是美國產。農產品貿易保護向來嚴格,中國產品要打進來就難上加難了。生鮮肉類、海鮮也基本都是美國、加拿大、歐洲產。此前雙匯收購了美國最大的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所以,超市很多豬肉、火腿、香腸來自這家公司的品牌,但產地還是在本地。
牛肉、羊肉、雞肉產地也多如此,也有少量來自澳洲、歐洲的,譬如德國、意大利的肉類、火腿,香腸等。還有德國北歐的奶酪,麵食。
美國人超愛奶酪,超市有巨大的一個區域是各種各樣的奶酪,這基本就是歐洲和美國貨的天下。這一方麵有食品安全和貿易保護的原因,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消費習慣,歐美人在吃的方麵和東亞差距還是很大。
服裝
以前我們常自嘲跑到歐美,不小心就買了Made In China的服裝,這種情況在減少,很多服裝、鞋子、家紡用品來自越南、泰國、印尼、巴基斯坦等國家。倒是玩具、書包、文具有很多還是中國的。
家用電器
電視、洗衣機、冰箱,空調,除了美國本地品牌,進口貨以日、韓為主。如三星、索尼、惠而浦、LG、通用等,中國主要的產品在這裏也能發現,如TCL、海爾等,但還不是主流。有一次在沃爾瑪,看到一家人推著海爾的冰箱,讓我興奮了老半天。
汽車
美國是車輪上的國家,絕大部分美國人,沒有車的話,相當於沒有腿。所以,小汽車是最重要的一個市場。很遺憾,中國車在這裏相當於空白,路上跑的,基本上是一半美國車,一半日本車,銷量前十的品牌,都是美日係。不過,韓國車也多起來了,現代索納塔、起亞也有些人在開。
電子產品
電腦,蘋果、戴爾、聯想(Thinkpad)、惠普、華碩、三星等,比較分散。手機,蘋果和三星占據絕對優勢,見過有人用華為,但多數還是華人在用,當然,手機、電腦的絕大部分配件都是在中國生產,無論是蘋果還是三星,都算是Made In China。
服務業
電影院幾乎就沒見過美國之外的電影,偶爾有印度或者歐洲的。這大半年沒見過國產片,一些國內很火的片子,可能在少數院線上映,但像好萊塢大片這樣所有院線鋪開的很罕見。此前,萬達購買美國院線和製作公司,引起轟動,有媒體猜測,以後在美國,有可能坐在中國影院,看中國的電影,但目前還沒影。
第三產業
我曾經在一個波多黎各的同學手機上發現了微信,但是她的三星手機自帶的,沒用過。倒是一個教語言的老師裝了微信,因為她很多學生是華人。
最近還發現,在赫芬頓郵報APP上出現一個中國遊戲的推廣很讓我詫異,因為標題是中文的。不知道是不是精確推薦給我的。互聯網產業應該是被寄予厚望的產業,希望有所突破。
(圖片來源:pixabay)
總體看,中國產品多數還是低價值消費品,這些產品在美國真的是極其廉價,廉價到讓人覺得心疼。但即使是這一塊市場,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發展中國家也加入了競爭。
稍微高端一點的,電子產品、家電,絕大部分是打著Made In China的洋品牌。沒有形成像日本、韓國一樣的占有市場優勢的自有品牌。
高價值的工業產品就幾乎是空白,汽車、民航客機、芯片、數控機床、精密儀器、醫療器械,發動機,軍火、戰鬥機……這些都還沒敲開門。顯然,這是最賺錢的,也包括電影、音樂、藝術產品,以及互聯網、金融、法律、教育等。
從中國製造在美國的地位,也能看到目前國內經濟轉型的壓力。做低端產品不掙錢,賣再多到美國也不值得,還汙染國內環境,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窮兄弟在搶生意。
(圖片來源:pixabay)
中端產品沒有形成世界性的品牌,還沒有一家中國企業能突出重圍,像當年的日本企業一樣橫掃美國市場。高端產品和服務,麵臨創新不足的窘境,除了華為和高鐵等少數產品,難有拿得出手的拳頭產品。
而想要美國學生大量跑到中國留學、看病、裝上中國的軟件和網絡,看中國電影,那就更難了。經濟增長壓力可想而知。
寫這個文章時,我在CNN上看到一條視頻,世界上第一個可以載人的無人機,這款神奇的無人機這幾天刷爆了美國的科技圈,是中國的億航製造的。雖然隻是個概念機,但還是能看到國內創新的活力,希望有越來越多這樣的神奇產品。
(圖片來源:pixabay)
有圖有真相
中國製造正從美國市場裏消失
女兒進入發育期,身高長得很快,加上她打籃球運動服裝磨損很快,於是趁這個周末去幫她買些新的。來到美國著名的體育用品專賣連鎖店Dick’s Sporting Goods,耐克、阿迪達斯、North Face、Under Armor等各種品牌應有盡有,我們很快選了五件上衣兩條褲子。
回到家,見女兒在翻商標,我打趣地說,“雖說都是什麽名牌,可保不住都是中國製造的”。不想女兒回答,“媽媽我記得你以前曾說過中國製造在美國市場的份額在減少,還真是呢,七件衣服中隻有一條耐克褲子是中國製造的。”
我翻來看看,果然。
這件耐克運動上衣產自越南
▼
(圖片來源:作者實拍)
這件耐克防風服產自印度尼西亞
▼
(圖片來源:作者實拍)
這件耐克套頭衫產自埃及
▼
(圖片來源:作者實拍)
這兩件阿迪達斯衣褲分別產自孟加拉國和泰國
▼
(圖片來源:作者實拍)
還有一條耐克籃球短褲產自泰國,
隻有這條熱身的耐克sweatpants產自中國
▼
(圖片來源:作者實拍)
曾幾何時,美國商場裏的這些體育名牌服裝和用品上貼著的幾乎都是“中國製造”的商標,而現如今卻已落到了這樣寥寥可數的程度,說明這些品牌已經完成了從中國的“大撤退”,在其他國家成功地“安營紮廠”了。
這種現象與今年夏天美國波士頓顧問公司(BCG)發表的《全球製造業的經濟大挪移》報告的結果十分吻合。該報告指出,若以全球出口總額排名前25的經濟體作比較,並以美國的製造成本為基準指數100,中國的製造成本指數高達96。也就是說,同樣一件產品若在美國製造的成本是1美元的話,在中國則需要0.96美元,顯示兩者的差距已大幅縮小。報告認為中國的製造成本大幅提高有三個原因,
一是薪資大幅提高,中國的時薪從2004年到2014年十年間的漲幅達187%;
二是匯率,2004年至2014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攀升了35%;
三是能源成本,中國工業用電成本從2004年每千瓦小時7美元漲到2014年的11美元,天然氣成本更從2004年每單位5.8美元漲到13.7美元,能源成本高的原因是稅費太多,例如每升汽油價格中有四成以上是向政府繳納的稅費。
與中國生產成本暴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按生產力調整過的製造業工資從2004年至今的增長幅度不到30%,雖時薪依舊高於中國,但比中國工人多出來的工資成本被美國更低的天然氣價格、價格低廉的棉花原料、以及當地的稅收優惠和補貼所抵消。
因此一些行業已經出現了產業鏈逆轉,不久前紐約時報中文網就曾報道過,中國的紡紗業成本已經比美國高出30%,導致大陸紗廠反而前往美國設廠。
而更多生產商則轉移到生產成本更低的孟加拉國、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等處,耐克、阿迪達斯顯然已在其中,另據公開報道,鬆下、日本大金、夏普、TDK均在推進製造基地回遷日本本土,富士康、歌樂、三星等世界知名企業也加快了撤離中國的步伐。
顯然,“中國製造”正在經曆一場空前的危機,由此引發的製造業倒閉潮已不可避免,這裏既有技術趕不上時代、前期投入過多造成資金鏈斷裂的企業,也有無法忍受人力成本急劇上升出現歇業關門的企業,更有試圖轉型升級但是卻沒有成功的企業。
中國製造產業發展了這麽多年,大部分卻仍然停留在產業鏈的最低端,利潤微薄不說,產品技術也跟不上市場的發展。
中國政府顯然已經認識到了危機所在,今年年中國務院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就是根據當前全球製造業發展格局和中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變化而做出的政策調整,旨在倡導突出創新驅動,以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但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製造業的發展所麵臨的挑戰也愈加嚴峻,顯然要想化解目前危機的話出路隻有一條,不能隻當別人的“血汗工廠”或簡單模仿山寨,全麵提升“中國製造”的內涵品牌和創新才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