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857)
2023 (2384)
台積電近日坦承,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建廠遭遇挑戰,因熟練裝機的人才不足,4納米製程量產時間將由原訂2024年底延至2025年,引發外界關注。當地工會領袖反駁稱,台積電是想找借口引進較低薪資的海外勞工。對此,台積電1日強調,沒有要以外籍工作人員取代當地工作人員,持續優先考慮聘用當地人員。
台積電強調:台籍人員僅為短期支持
亞利桑那建築貿易協會(Arizona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Trades Council)會長巴特勒(Aaron Butler)近日投書《鳳凰城商業報》(Phoenix Business Journal),直指亞利桑那州的工人先前已有為英特爾芯片廠裝機的數十年經驗,批評台積電將延後投產的問題歸咎於美國工人既不準確又冒犯。
巴特勒認為,台積電的聲明隻剩下一個替代結論,即台積電將其建設延誤歸咎於美國工人,並以此為借口,引進工資更低的海外工人。
台積電方麵卻有另一種說法。
台北《中國時報》2日報道,有美媒指,台積電在美建先進晶圓廠遇到困難,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台積電不像英特爾那樣具有“精確複製”(Copy Exactly)晶圓廠策略。不過,曾任台積電營運效率部門主管的品碩創新管理顧問執行長彭建文近日表示,無論台積電至美國、日本甚至還是歐洲設廠,都會仿照相同複製模式,力求海外據點與台灣廠區的一致性。
台積電1日解釋,亞利桑那晶圓廠正在處理最先進和精密設備的關鍵階段,需要有熟練的專業人員執行特定工程,由台灣調派至鳳凰城的人數尚未確定,但相當有限,且他們隻會短期停留支持特定任務,不會影響當地1.2萬名現場員工的配置,也不會影響台積電在美國的招聘工作。
台積電強調,不會以外籍員工取代亞利桑那當地員工,目前供貨商針對電力、鈑金和焊接等職務已持續招募當地施工人員。
工作文化接近 日本熊本廠推進順利
台北中時新聞網報道,此前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對時任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說,在美國設廠徒勞無功。同時,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近期坦承,因為工人減少,還有安裝設備人員不足,導致台積電美國廠確定要延遲到2025年才能量產。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提到,近期流傳一張台積電美國廠工人席地而坐滑手機的照片。他強調,美國工人工作態度不佳,台積電隻好緊急找台籍工人支持前線,美國工人時間到就要下班,讓台積電“頭非常大”。
《財星》此前報道,台積電一名工程師在美國人力資源網站Glassdoor上留言說:“在辦公室睡了1個月,每天工作12小時是基本,周末輪班是家常便飯;這裏的工作與生活平衡是多麽殘酷。”另一名工程師也寫道:“台積電是服從文化,而且還沒為美國做好準備。”
台北《中國時報》2日報道,另一方麵,台積電在日本熊本的新廠正如火如荼推進,日台工作文化接近,進度比美國新廠順利。外傳台積電專機1日載滿員工與眷屬合計約888人直飛熊本。據悉,台積電熊本首座廠將采用12/16納米和22/28納米製程,預計2024年底量產。
500大科技業去年營收破17萬億 台積電居經營績效王
台北中央社1日報道,中華征信所(CRIF)1日公布2022年500大科技業排名調查結果,營收總額達17.0619萬億元新台幣,年增長6.15%創下曆史新高;經營績效100大企業中,由台積電奪下經營績效王寶座;鴻海則高居科技業營收王。
雖然500大科技業營收增長,不過,稅後純益總額僅為1.9831萬億元,較2021年小幅衰退3.73%,這是近3年500大科技業首見獲利衰退。CRIF分析原因稱,一方麵是受到國際客戶庫存影響,一方麵是新世代產品交替的過渡期。
500大科技業營收前三大企業依次為:鴻海精密工業、台灣集成電路製造、和碩聯合科技。
至於企業經營績效排名,台積電以得分95.97分高居榜首,旭隼科技以94.27分居於第二名,隨後是信驊科技等。
CRIF進一步分析發現,2022年科技業經營績效100大企業中,有28家企業為連續3年營收淨額、稅後純益及EPS(每股盈餘)同步增長的企業。這28強企業中有13家企業為與半導體產業相關公司,可以看得出半導體產業在台灣科技產業中的地位。其中前10強企業仍然由台積電排名第一名,聯發科技排名第二名,聯華電子排名第三名。
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在經營績效100大企業及科技業28強都居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