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ACS International – Singapore Facebook)
相比全球的平均成績30.9分,亞太地區的平均分為35.6,遠超全球平均成績。而新加坡的考生成績則更高,平均成績為39.5分。
這場IB考試的新加坡考生共有兩千多名,考場設在新加坡的21所學校裏,其中包括英華國際、聖約瑟夫學院以及新加坡體育學校等。
根據ST公布的數據,英華自主學校的440名考生全部通過考試,均分為41.8,其中有369名獲得40分及以上的優異成績。
聖約瑟夫學院的226名考生也同樣全部通過考試,平均分為41分。其中有205名獲得40分及以上的成績。
(圖源:St. Joseph’s Institution Facebook)
聖約瑟夫國際學院有198名考生,他們的平均分為39分,其中有50.5%的學生獲得了40分及以上的成績。IB組織總幹事奧利·佩卡·海諾寧(Olli Pekka Heinonen)極力讚揚了參加考試的同學們,表示學生們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間,仍然表現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韌性”,他們在這場危機中克服了重重困難與挑戰,應當為每一位IB學生感到自豪。
最後,祝願每一位優秀學子都能進入理想的大學~
2022年5月的IB成績已於近期公布。今年全球共有173878名全國各地的學生參加了本次考試,比去年新增了8000名。新加坡共有1700多名學生參加,與去年相比有所增長。
新加坡的平均成績是37.49分。盡管比去年同期的37.69分下降了不少,但是還是遠超全球平均水平,31.98分。在本次的考試中,新加坡的單科平均分數高達5.92,最低的一分,最高的7分。
今年的全球通過率為85.6%,比去年降低了13.1%。對於這一次全球的分數降低, IBO表示,這是後疫情時期的一次調整,不能簡單的認為是單考的不好。
新加坡有超過30所學校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 IBDP項目。其中包括:東南亞聯合世界書院,東陵信托國際學校,德威國際學校,環球印度國際學校等待。
小科普
在國際教育界,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基礎教育水平有個標準,也就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國際學生評估計劃(PISA)。這項計劃對全世界15歲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測試,每三年舉行一次。新加坡在這項測試中一直名列前茅。2015年更是拿下科學、數學、閱讀三項第一。
而在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計劃(PISA)報告中,新加坡學生在科學、數學和閱讀方麵保持著優異的成績,世界排名第二,排名僅次於中國。
新加坡中學生們也在國際大賽中斬獲許多獎項。例如在2018年舉辦的全球青年物理學家錦標賽中獲得總冠軍;第15屆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一金兩銀一銅,總排名第二。
首先,新加坡優先在教師與學生上投資,而非設備(當然也沒懈怠)。新加坡的國家獎學金製度和“任人唯賢”製度,使許多優秀的學生獲得去世界頂尖大學深造的機會。新加坡教師行業對優秀學子的吸引力也獲得了全球讚譽。政府為了增加教師行業的吸引力並保留人才,特意提供了慷慨的教學獎學金和高於中值的起薪。
同時,新加坡也致力於發現和發展優秀人才,並將其加入公職行列。政府獎學金得主每學習1年,就必須在公共部門服務至少2年。表現最出色的教師也會獲得領導職位,同時也有很多教育部官員選擇回歸教師身份。
雖然新加坡的教育世界聞名,但其中有利也有弊。許多學生都被精英教育壓得喘不過來氣,也有學生覺得CCA添加了額外的壓力。各項研究也表明,新加坡學生的睡眠時間常年墊底。大家對新加坡教育體係都有什麽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裏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