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司法部建議增設長期刑 減少死刑

(2022-06-16 11:52:04) 下一個

2005年,  司法部建議增設20或30年長期刑逐漸減少死刑
http://news.sina.com.cn/c/2005-01-17/02274851639s.shtml 

2012年,  美國加州因死刑費用過高而廢除死刑?
http://www.dffyw.com/sifashijian/jj/201205/28686.html 

2012年,  廢除死刑,加州現在進行式
https://www.taedp.org.tw/story/2406 

美國加州因死刑費用過高而廢除死刑?

http://www.dffyw.com/sifashijian/jj/201205/28686.html? 

2012年05月08日10:03 東方法眼 王學堂 

核心提示:據刑法學者劉仁文先生統計,現在世界上有70%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已在法律上或者是在事實上廢除了死刑。在剩下的不到30%的國家和地區保留即便是死刑,

  據刑法學者劉仁文先生統計,現在世界上有70%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已在法律上或者是在事實上廢除了死刑。在剩下的不到30%的國家和地區保留即便是死刑,但是越來越多的國家將之區別於強製性刑罰,作為極其例外的例外措施來使用,死刑更多是象征性的刑罰,僅僅具有象征性的意義。

  在我國法學界,也無例外地長期存在著死刑的存廢之爭。主張存者往往從國情入手,認為死刑是震懾犯罪、保護社會安全不可避免的工具;而反對者則往往從世界潮流、人權角度發力。這兩種觀點自然都有其道理,但因宏觀敘事、大處著手從而很大程度上使爭執成為學者們雞同鴨講的自說自話。

  放眼世界,死刑的存廢之爭日前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正進行的如火如荼,或許可以給我們以有益的啟示!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超過50萬人簽名要求投票決定死刑存廢。於是該州將就是否廢除死刑在11月舉行全民公投,若這次死刑得以廢止,加州將成美國第18個廢除死刑的州。這次公投也將決定該州723名正等待處決的死刑犯的命運。據資料介紹,加利福尼亞州是全美待處決死刑犯數量最多的州,該州的聖昆丁監獄也是關押死刑犯數量最大的機構。如果死刑得以廢止,該州被列入死刑名單的犯人將改判為終身監禁,並在監獄內從事勞動。

  讓國人想不到的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死刑存廢之爭當然有人權、法治等司法因素,但更重要的則事關死刑的經濟成本!

  死刑存廢竟然要考量經濟成本因素?相信許多國人對此不理解!

  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這在加州是事實。之所以如此,是緣於2011年該州的一項司法調查。

  調查發現,加州死刑案件已經成為該州沉重的經濟負擔。該州每起死刑案件從定罪到執行死刑,平均要花25年時間。過去30年雖然隻有13名犯人被執行死刑,但每起案件的花費都超過3億美元。

  為了13名死刑犯竟然花了近40億美元?真是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

  長達25年的關押、偵查、起訴、審判、執行等司法成本竟然高達3億美元,足顯美國司法之低效與冗長,但也盡顯美國死刑之公正與慎重!

  一年40億美元的支出,本來可以為納稅人帶來多少福祉啊,怎麽能用到本已對社會犯下了嚴重罪行的死刑犯身上呢?

  相信許多中國民眾會這樣想,美國加州民眾也是這樣想的!

  不隻是加州民眾,在過於5年內,美國康涅狄格州、新澤西州、新墨西哥州、伊利諾伊州和紐約州相繼廢止死刑。俄勒岡州則宣布暫停死刑。

  盡管上述各州廢除或暫停死刑的理由不盡相同,但經濟成本無疑都是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廢除死刑是因為執行死刑成本太高,怎麽看都怎麽像司法界的笑話,但不管你信不信,它就是發生了!畢竟財政的錢袋子都不寬裕,而且納稅人的巨額金錢用到那些該死的死刑犯身上無論如何是浪費,太可惜了!

  其實,不隻是死刑存廢與經濟成本有關,美國其他犯罪也會考慮這一因素。

  最近中國留學生強奸女房主連累父母也被指控成為熱聞。居住在美國艾奧瓦州的21歲中國青島留學生唐鵬 3月29日以租房為借口強奸女房主,被警方指控。唐鵬的父母於4月初趕到艾奧瓦州,救子心切的他們曾對人宣稱會找到指控兒子強奸的女子,並試圖以報酬“勸說”其改變口供。警方隨後逮捕唐鵬的父母,理由是企圖賄賂受害人。父母被捕後,唐鵬本人也被控幹擾證人——他在監獄中寫信給朋友,要求朋友找到受害者,說服她撤銷指控。 4月20日,負責調查案件的檢察官萊尼斯稱,她基於“文化差異”的原因撤銷對唐鵬父母的指控。萊尼斯檢察官說,唐鵬的父母認為他們幫兒子沒有錯,沒有意識到這是犯罪行為,他們隻是想在庭外與受害人解決這一事情。

  免受牢獄之災的唐鵬父母真的是利益於“文化差異”的原因嗎?

  我們知道,在美國“妨礙司法”是重罪,因為涉及對司法權力的幹預,是不可觸及的“紅線”。

  前總統克林頓執政期間美國經濟一直很繁榮,但他留給民眾印象最深的卻是他和前白宮女實習生萊溫斯基之間的性緋聞,史稱“拉鏈門”。克林頓與萊溫斯基早於1995年已認識,兩人在白宮發生了性關係。這本來不算個案子,因為畢竟是私生活,兩廂情願,不高尚但不犯法。1998年,時任總統的克林頓因在他與萊溫斯基的性醜聞問題上說謊而受到調查,被控作偽證和妨礙司法。同年8月,克林頓向國人發表電視演說,首次公開承認與萊溫斯基有“不正當關係”。不久後,眾議院通過兩項彈劾條款,但被參議院於翌年2月否決,克林頓得以逃過彈劾。好懸啊!

  克林頓的危機不是因為性醜聞,而是因為他對陪審團說了謊,這就構成了“妨礙司法”,成了被彈劾的理由,差點因此丟了總統的寶座。

  既然如此,那美國檢察官為何對唐鵬的父母“網開一麵”呢?

  可能更多是考慮到司法成本的問題。

  我們知道,訴辯交易在美國的刑事司法程序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大部分的案件均選擇透過訴辯交易的方式(大約90%),而非選擇透過陪審團審判。訴辯交易是指在法院開庭審理刑事案件之前,檢察官因為掌握被告人犯罪的證據較少,且收集證據比較困難或代價高昂,為避免所指控的罪名不能成立,或為節約訴訟成本,提高訴訟效率,以作出較輕的指控,許諾代為向法官求情為代價,換取被告人有罪的供述,而與被告人的辯護律師在法庭外討價還價達成妥協的一種製度。

  艾奧瓦洲的檢察官,大概也麵臨著同樣的難局:起訴一個強奸犯,本來就要動用很大的資源。現在又來了一對父母。他們企圖賄賂被害人,本身雖然是重罪,但這兩位是臨時來美國,幾天後就回去,很難對美國社會形成實質性的危害。真把他們起訴,起訴本身的費用不說,定罪後還要蹲監獄,這得需要多大成本和開支?

  艾奧瓦(中國人熟知的“愛荷華”、“衣阿華”)是個美國中西部的小州,人口不過300萬,資源甚少,中等家庭收4.8萬美元。但州立監獄關一個犯人一年的費用高達3.15萬美元。與此相對,艾奧瓦州的學生在州立大學讀書,一年學費吃住全加起來也就1.5萬美元出頭。

  把這對短期造訪的中國父母判了,艾奧瓦州老百姓一家的年收入都不夠養他們的,4個大學生的教育費用打了水漂兒。

  美國檢察官固然要捍衛法律尊嚴,但納稅人的利益不可能一點不考慮。

  於是找個“文化差異”的借口趕緊讓這對救子心切的中國父母回國算了,因為考慮到節約成本就放縱犯罪無論如何是說不出口的。這大概也是所謂檢察官“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司法手段吧。

  看來,司法成本已經成為美國立法(死刑存廢)、司法(死刑執行甚至罪與非罪)的不可或缺因素了!

 

司法部建議增設20或30年長期刑逐漸減少死刑

 

http://news.sina.com.cn/c/2005-01-17/02274851639s.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02:27 新京報

 本報訊(記者 廖衛華)備受各界關注的死刑存廢之爭再起波瀾。昨日,在“當代刑法與人權保障”全國傑出青年刑法學家論壇上,就湘譚大學法學院院長邱興隆提出的全麵廢除死刑觀點,司法部副部長、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張軍表示,我國當前要重點解決的是改革刑罰製度,設立更多的20年、30年以上的長期刑,以此逐漸減少死刑的適用。

  有6名傑出青年刑法學家圍繞“刑法與人權保障”發表主題演講。邱興隆認為,隻要承 認罪犯是人,罪犯便擁有國家和法律都不得剝奪的生命權,因此應當全麵廢止死刑。

  張軍對此表示,在實踐層麵全麵廢止死刑在我國現階段是很難的。我國的刑法要考慮到打擊犯罪和保障人權的統一,他覺得更可行的辦法是改革我國的刑罰製度,增設20年、30年的長刑。他介紹,司法部最近對我國的刑罰執行效果進行了統計,發現很多判處無期徒刑的嚴重暴力犯罪,大多都隻關押十五六年就釋放出去了。他建議,今後涉及人身權利的犯罪,法院判處無期徒刑的,至少應當關押25年以上。當罪犯55歲左右釋放出來後,犯罪激情就沒有了。

  張軍說,設立了長期刑後,死刑在審判機關自然就會減少適用。今後在修改刑法時,立法機關也會考慮逐步減少死刑罪名。

 詳解引渡貪官難點 是否需要廢止經濟犯罪死刑  2004年9月27日

    《新京報》刊載《專家建議廢止經濟犯罪死刑》一文指出,針對層出不窮的腐敗案件,中國近些年對許多經濟案件增設了死刑,對此,多名法律專家認為,在全麵廢除死刑尚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可考慮先廢止經濟犯罪的死刑,同時在具體量刑中堅持“少殺慎殺”原則...[全文]
 

    《環球》雜誌:中國距離廢除死刑還有多遠?  2004年6月2日

    現在世界上廢除死刑的國家已經從少數變為多數,即使保留死刑的國家也對適用死刑持越來越嚴格的立場,真正在實踐中頻繁執行死刑的已經微乎其微。而正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中國,目前的死刑政策和執行情況如何?麵對全球方興未艾的廢除死刑運動,中國又該何去何從?就此問題,《環球》雜誌記者近日走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法學博士、經濟學博士後劉仁文先生。一家之言,權供讀者思考...[全文]
 
    中國死刑存廢之辯:人道主義還是殺人償命?  2003年11月24日

    我們麵對死刑,是因為在走向現代化進程的社會中,死刑牽動著中國人的敏感神經;我們麵對死刑,是因為人類的理性正在逐漸催生減少犯罪的希望,我們麵對死刑,更是因為在我們展開關乎其存廢的討論時,我們也打開了一扇尊重生命的門...[全文]
 
    死刑問題研討會在湖南召開 我國是否應廢除死刑  2003年1月9日

    2002年12月9日至10日,死刑問題國際研討會在湖南湘潭召開。也許是巧合,湘潭恰好是一貫主張“少殺”、“慎殺”的毛澤東的故鄉,而代表中國共產黨提出“逐步地達到完全廢除死刑”主張的劉少奇,其故鄉離湘潭也不遠...[全文]
 
    背景資料:死刑廢止的曆史溯源  2003年1月9日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已有111個國家在法律上或事實上除了死刑,自1990年代起,平均每年有3個國家廢除死刑。我國的香港、澳門也已廢除死刑。在發達國家中仍執行死刑的,現在僅剩美、日兩國...[全文]
中國尊重和保障人權專題
相關鏈接              想獲得低價、及時、權威的新聞嗎?發EX到8888立刻訂閱!

詳解引渡貪官難點 是否需要廢止經濟犯罪死刑2004-09-27 11:31:47
成本與生命孰重 廢止經濟犯死刑可行嗎?2004-08-30 11:13:28
“可發現”犯罪成本與貪官死刑的存廢之爭2004-08-22 09:56:51
對生命的關懷不應從“廢止經濟犯罪死刑”開始2004-08-17 09:01:00
評論:“廢止經濟犯罪死刑”等於縱容腐敗分子2004-08-12 08:12:54
經濟犯罪死刑對腐敗威懾有限 專家建議逐步廢止2004-08-10 10:13:27
《環球》雜誌:中國距離廢除死刑還有多遠?2004-06-02 13:54:41
中國死刑存廢之辯:人道主義還是殺人償命?2003-11-24 14:56:59
死刑問題研討會在湖南召開 我國是否應廢除死刑2003-01-09 13:02:41
人權專家稱最高人民法院應收回死刑核準權 2004/12/24/ 22:41:13
中國人權學者指出人權已成為公權的製衡器 2004/12/24/ 19:42:27
肖揚:依法保障人權 保證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2004/12/16/ 18:30:28
高法要求保障人權切實保證無罪人不受刑事追究 2004/12/16/ 14:55:00
我國從立法層麵全麵構建人權保護製度 2004/12/10/ 23:15:07
新華時評:從人權入憲到用法律體係保障人權 2004/12/10/ 20:16:09
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 2004見證中國人權進步 2004/12/10/ 17:25:28
我國三大訴訟法將作修改 保障人權成重要原則 2004/10/11/ 02:32:47
公安部出台繼續盤問規定 留置老幼孕上限四小時 2004/08/04/ 06:47:21
公安部出台繼續盤問規定 盤問孕婦不得超4小時 2004/08/04/ 01:27:00

廢除死刑,加州現在進行式

https://www.taedp.org.tw/story/2406 

2012/11/30  ⊙方潔

2012年11月6日,美國進行了總統、參眾議院議員,以及州長的選舉。部分州並得就重要議題進行公投。其中加州對廢除死刑進行公投,而53%加州選民反對廢除死刑的結果使加州仍然維持死刑。

同時,加州以68%的支持通過修正三振法案。

1994 年,加州選民以七成支持率通過「三振」法,就某些刑罰對第三次被判有罪者規定終身監禁(服刑 25 年後才有假釋機會。)。今年公投的36號提案將一些第三次非暴力、非嚴重重罪之處罰將減輕為該罪通常刑期的兩倍,並允許以前第三次非暴力、非嚴重重罪被判刑者申請減刑。

三振法修正案和廢除死刑提案公投結果不同,但提案的理由皆直指加州政府財政問題和社會安全問題的核心:該刑罰的適用浪費社會資源,且並非治安問題的解決之道。

選舉前,支持廢除死刑34號提案的團體倡議重點,除了對冤獄不可回復問題的一勞永逸外,就是「死刑製度的過度昂貴」。根據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的南加政策主任胡綺蓮(Clarissa Woo)解釋,1978年以來,加州政府已花費40億元用於執行13項死刑。死刑所需的費用比無假釋終生監禁要高出很多。關押死刑犯需要特殊的單人牢房,上訴過程往往持續幾十年,而且死囚無須也不能工作。

而36號三振法案修正案,亦是訴求罪刑相符,使寶貴的財政和執法資源用於真正危險的暴力累犯,將監獄的空間用來關押危險的重罪犯,停止非暴力犯罪者充滿過度擁擠的監獄的情形。

擁有死刑和三振法案的加州,有百分之四十六的殺人案件並沒有逮捕到犯人,百分之五十六的強暴案沒有破案。同時監獄過度擁擠的問題甚至已被聯邦法院宣告構成「殘忍不人道之刑罰」,並要求加州須於2013年前將終身監禁人數減至3萬。

在加州政府財政出現巨額赤字,很多公共開支預算都受到大幅度削減的情況下,若依照34號提案廢除死刑改為終身監禁不得假釋,並要求無期徒刑犯在獄中工作,支付給被害家屬的補償金,加州政府每年將節省1.3億美金。節省下來的金錢可以被用來在DNA檢驗,警察職業訓練等能夠有效保護社會的工作上。

兩個公投議案,某種程度皆是因為現實困境而重新思考重刑的意義,並以更實際的方式為解套。

三振法案修正案順利過關,而廢除死刑仍差臨門一腳,也許問題仍在人民的心結:除了實際的財政問題,對死刑的立場關乎一種態度,而這種態度使人民也許對司法不信任,也能看到冤獄的可能性或是死刑判決的恣意性,仍不免渴望死刑能在最終公理正義伸張上占有一席之地。死刑必須保留給惡行重大的犯罪,使公平正義能夠伸張,也能寬慰被害人。

這是加州廢除死刑公投的難題,也是台灣多數民意支持死刑的論點之一。

對此,也許我們可以這樣思考:所謂的「不正義」到底是何時開始存在?

美國無數的統計資料已經顯示,不同種族,被判死刑和重刑的機率也不同。加州嚴重的幫派犯罪問題,不難聯想幫派份子通常來自貧窮、家庭破碎的青少年。在這些持續的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公平不正義,會出現犯罪的結果。誠然在刑法上,我們必須相信人的自由意誌,能夠選擇不犯罪,但以死刑作為解答,是忽略了整體的不正義,隻對最後的犯罪結果作的立即反應。

此外,社會似乎不願承認所謂的犯罪受害者,應該包括加害者的家屬。他們心靈上的痛苦,經濟上的困難(無論是犯罪者是家庭經濟支柱,或是花費在犯罪者身上的訴訟費用、監獄探視成本等),社會加諸的歧視、忽略,或道德責難,也是一種不正義。

對不正義,我們必須有更整體的想像,在政策的選擇也決定了我們期待的社會麵貌。

相較於加州1978年的廢除死刑公投有71%人民仍然贊成死刑,今年的公投顯示加州選民對死刑議題態度的轉向。此外,聯邦法院判定「三針注射」執行死刑方式,會讓死刑犯更痛苦,因而認為是違憲的作法,所以宣告加州找到人道處決的方法前,不得執行死刑,迄今死刑已經停止執行達6年。

一個暫時停止死刑的社會是使人民破除死刑對正義實踐與否迷思的契機,加州在未來廢除死刑,仍是指日可待。

* 本文刊登於第22期《廢話電子報》

訂閱《廢話電子報》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