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回國-回國願望
(一)
每次回國前,對於即將到口的美食總有周詳的計劃:口味上要秉承先清淡後濃烈的原則,操作中應講究從容不迫,爭取每一頓都能以我為主,實現品種的數量最大化。
然而一旦身臨其境, 往往遺忘初心。 這不, 一下飛機,就被酸湯牛肉打亂計劃。未熱身狀態下的強刺激當然有後果,接下來的兩頓都隻能以饅頭充饑。
吃上素齋是一個星期後了。由於近幾年資源都投向了新區,貴陽的老城區除了車輛更擁堵外,市容市貌並無大變。路麵上的"眨眼石"彈出黑水, 街道兩邊的店鋪盡管貼著打折的告示,仍然門可羅雀。
"覺園"還在原處,左邊佛堂,右邊餐館,裝修擺設一如當年。傳說中那位令某男作家(隱約記得是何其芳,想在網上查查他是否到過貴陽,但不得要領)傾心的女尼不知去向如何。
餐館裏的幾個女孩聽上去都不是本地人,培訓也不很到位,基本是憑著本能在招呼顧客,上菜端飯。我並不在意, 大家都被全球化的浪潮帶離了家鄉, 不同的隻是在此地我們走了, 她們來了。
除了香菇炸得過幹了一點, 其他都還好。
(二)
通往新區的道路寬闊平坦,路邊的標語簡單易記。"綠水清山就是金山銀山", "守底線, 求發展, 奔小康"。我"雞蛋裏挑骨頭"的毛病又犯了, 前一句水怎麽不見了? 後一句主語不清嘛, "守底線" 是對黨員幹部的訓誡, 而"求發展, 奔小康"則是對全體人民的鼓勵與祝福。但在心裏默默地把"綠水青山就是金水銀山","黨員幹部守底線, 全體人民奔小康"念了數遍後, 我不得不承認, 還是原作更鏗鏘有力, 至於"守底線"的主語, 也可理解為全體都有, 有則改之, 無則加勉吧。
弟弟今天回貴陽,上次見麵他還是未婚青年,現在小侄子都快三歲了。忽然記起某一年夏天,我下班回家,進門即見坐了滿屋的“閑人”:老媽內退了,老姐等著外派去新加坡,老牛剛收到研究生錄取通知,弟弟大學放假。實在不忍人力資源白白浪費,我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建議:"要不你們租個冰櫃賣冰淇淋去,要不我領點火柴盒回來你們糊?”現在想來,滿屋閑人的情景是多麽幸福!
一見麵,我們就對對方身上的贅肉進行了無情的嗤笑和打擊,一如當年,大六歲的我對他毫不容讓,“戰爭”的結束往往靠老姐自願充當雙方的出氣筒。
K歌是全家的共同愛好,姐的英文歌廣東話歌都唱得很好,弟的音準和節奏也很出色。我的水平最差,老媽雖然也不會新歌,但她是教師出身,中氣足。他們對我的差評算是相當的克製了,我心存感激。
最後自娛自樂演唱會以《燭光裏的媽媽》完美收官,唱到"媽媽,相信我,女兒自有女兒的報答”一句時,忽然有些鼻酸,但馬上意識到這個情不宜煽,便以搞笑的姿態帶過。
(三)
公交比記憶中方便了許多,班次和線路都大大增加,車上常常有年輕人主動讓座。有趣的是,好幾次看到的讓座都是全程無語,讓座人站起走開,老人自然地坐下,雙方自有一種默契。
“升高一假期整形美容”的廣告讓人不禁叫絕,初中升高中,這真是一個變臉的好時機。一來很大可能新同學都是陌生人;二來即便有人質疑,“女大十八變”就是現成的解釋。
媽說河濱公司跳廣場舞的人多,事前我心裏嘀咕不打招呼混進去,會不會遭人趕出來,結果發現這個擔心完全多餘,大媽們都聚精會神地跟著前排人的動作,除了極個別投來狐疑的眼光外,在最後一排跟著跳完全沒問題。
先在一個十幾個人的小群裏跳了一段白毛女的"北風吹",覺得節奏太慢,不過癮。我向往的是江湖上人稱"農業重金屬"的"小蘋果", "最炫民族風"一類, 結果走遍整個公園也沒有跳這類的,可能是已經過時了。最後讓老媽拍了一段,放出來一看, 音樂是什麽類型完全聽不出來,如果一定要描述的話,隻有一個詞組"音量大"。因為兩個群挨得太近, 音樂都混在一起了。讓人欣慰的是, 在不靠音樂的情況下,我跟上了大媽們的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