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了解的真相--朝鮮戰爭
此戰緣起於三胖爺爺一統朝鮮半島的野心。49年蘇聯原子彈剛剛試爆成功,自信心爆棚的期大林當即同意了金日成"解放"南韓的計劃。
戰前,南、北朝鮮以北緯38度劃界;戰後,南、北韓鮮以北緯38度劃界。
雙方拉鋸戰時,殺紅了眼的麥克阿瑟曾要求使用原子彈,並轟炸中國大陸,幸被杜魯門政府否決。
板門店協議上隻有中、朝、聯合國軍三方簽字,韓國總統拒簽。
在這場50年至53年的戰爭中,美軍死亡54000人,聯合國軍中來自其它15個國家的士兵死亡3000人,中國軍隊的死亡人數,中方數據至今存疑,聯合國軍方麵根據戰場的慘烈程度估計不少於50萬。南、北朝鮮合計傷亡及失蹤人數達300萬,500萬人無家可歸。
前蘇聯官員稱朝鮮戰爭是一次失敗,因為沒有實現在整個朝鮮半島建立社會主義製度;
美國一直認為這是一場"沒有打贏的戰爭";
朝鮮平民感歎"戰爭沒有贏家"。
日本,卻成了朝鮮戰爭最大的受益者。大量軍需品的生產有力地拉動了日本經濟的複蘇,並為其日後的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工業基礎。
中國,以十倍於敵的死亡,(其中包括一次著名的非戰鬥減員---"岸英,多好的伢子"),換得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一舉甩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實現了精神上的勝利!
遺憾的是,鮮血並沒能凝結成友誼。"朝鮮人民戰鬥在抗擊美帝的前沿",這早已過時的中方對內的宣傳口號,卻被金家王朝當仁不讓地當做籌碼,不停地要銭要物,毫無感恩,不時還耍賴撒潑。"同誌加兄弟",終成了喉嚨裏的一根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