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來罘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兩極相通的世俗抵抗

(2020-04-10 16:28:22) 下一個

在過去的一百年間,世俗社會對宗教的批評一直在進行。其目的相當卑微,不是主動進攻,而是消極防禦,準確說來,世俗界在抵禦宗教影響向自家後院的滲透與擴張。有兩個人值得一提,一個是著名的英國哲學家羅素(Bertrand Russell 1872/05/18 - 1970/02/02),見左圖。一個是著名的美國喜劇藝人卡林(George Carlin 1937/05/12 – 2008/06/22),見右圖。二人出身一高一低,觀念一正一奇。對宗教的批評可謂前赴後繼,前恭後倨,思想方法可謂殊途同歸,兩極相通。

先說出身。
羅素出身於英國貴族,因其父母有子爵爵位,一出生就有尊稱,稱Lord Russell,後因自己的成就,又多次受勳,稱Sir Russell①。羅素年幼時父母雙亡,由祖父母撫養長大,其祖父在1840年代曾兩次出任英國首相。可以說,羅素是含著金湯勺出生,一生尊貴,衣食無憂。

卡林出身於紐約曼哈頓的一個單親家庭。其父是愛爾蘭移民,在他兩個月時,因酗酒與其母離異。卡林由母親帶大,因與母親關係緊張,曾多次離家出走。他於曼哈頓的一個人稱白哈萊姆的街區長大,高一時,曾被學校開除,後來參加美國空軍,多次進軍事法庭。可以說,卡林生於底層,長於陋巷,沒混成街頭混混是他的人生大幸。

再說思想。
羅素是世界著名的哲學大家,思想深邃,思路清晰,以數理哲學和語言分析見長。1927年3月6日,受全國世俗協會(National Secular Society)②委托,英國哲學家羅素在倫敦西南區市政廳(Battersea Town Hall),接受一次訪談。那次訪談被整理成冊於當年公開發表,此即著名的《我為什麽不是基督徒》③。文章隻有短短的十幾頁,但思路清晰,文筆優雅,產生的影響綿延近百年。

羅素訪談的七十年後,美國的喜劇舞台上出現一位藝人,滿嘴粗俗的嘻笑怒罵,卻又經常閃爍精辟的哲理。讀過羅素的人會發出會心的一笑,這個人八成讀過羅素。這個人便是卡林。卡林是美國喜劇藝人中少有的幾個有哲學批評意識的人,曾五次因喜劇專集而獲格萊美獎。成名後,他以說髒話見長,有著名的七個髒字④之說,同時又有業餘哲學家之稱。他大膽評說社會禁忌問題,說別人不敢說的話。他的段子不僅有很強的娛樂性,還有很強的邏輯性,隻是粗口太利害了,二十歲以下不宜。

他的某些段子,如有關宗教,墮胎,女權主義等段子,去掉粗口後,可以進入大學哲學課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卡林公開攻擊宗教群體,他的許多觀點讓牧師們恨得牙根作癢,然而,在邏輯上可謂無懈可擊。有道是,兩極相通。從本質上講,羅素的哲學家式坐而論道與卡林的脫口秀式嘻笑怒罵,是在從不同角度,透過不同現象,向同一亊物的本質逼近。

本文的目標讀者是非哲學專業人士,所以,請允許我少談羅素,多說卡林,這樣,多數讀者可以少燒腦,多開心。預警,卡林對宗教的攻擊相當刻薄,可能令主內兄弟姐妹不舒服,虔誠的信眾可以就此別過。羅素的那次訪談堪稱優雅的坐而論道,對哲學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先讀羅素的雅論,然後回頭,兩相對照,方得兩極相通的真髓。

羅素的討論雖然思想深刻語言優雅,但內容枯躁。為防定力不足的讀者流失,我們不妨先聽卡林的糙話。有道是,窺一斑而知全豹。1999年,卡林出了一個專集,名叫《你們都有病》⑤,其宗教批評的代表段子主要出現在這個專集裏。下麵讓我們對他形粗而實秀的嘻笑怒罵聊作品味,看看其中的思路與羅素有何異同。

卡林的糙話

要論扯蛋,扯大蛋,扯那什麽蛋,誰也扯不過宗教。天下無敵。你想,它讓人們相信,有那麽個看不見的人,住在天上,注視著你的一言一行。他有一個特殊的條子,上有十件亊。如果你做了其中任何一件,他會把你送到一個特殊的地方,那裏充滿煙火煎熬折磨痛苦。他把你送到那裏永受煎熬折磨,但是,他愛你,他愛你。他需要錢!他總是需要錢。他全能,全知,全智,完美。隻是有一樣,他缺錢。宗教聚斂億萬財富,不納稅賦,卻總是還需要再多一點。什麽是最佳扯蛋? 扯聖蛋!

用羅素的話來說,宗教建立在恐懼之上。卡林對此進行了戲劇化,先對恐懼進行大段鋪墊,然後一個突然的急轉彎,他愛你,凸顯這種愛與恐懼之間邏輯上的不和諧。卡林還進一步發揮,挖苦宗教以上帝的名義斂財,這是從道德上指出宗教的虛偽。在此,卡林的喜劇天賦充分發揮出來,讓我們稍著筆墨,窺其髒話之豹於一斑。

《論Spaghetti》一文中,我對Holy一詞在北美口語裏的用法有詳細的討論。在北美文化裏,瓦解崇高拿名人開涮的傳統根深蒂固,街麵上有這樣一句俏皮話,Holy, Moly, macaroni。Holy的意思是神聖的,Moly,也作Molly,是Mary的昵稱,Mary指Holy Mary,即聖母馬利亞。管聖母馬利亞叫Holy Moly,猶如受接見的村民管溫家寶叫家寶,而Holy與macaroni連用,算是把聖人徹底拉下神壇。連麵魚兒都神聖了,還有什麽不神聖?於是有,Holy cow 神聖的牛,Holy mackerel 神聖的魚,Holy smoke 神聖的煙,Holy crap 神聖的垃圾,等等,不一而足。

以上說法雖然有點褻瀆神聖,但還算不上粗話,那樣說話的人應該算是雅士。在街上或生產線上,人們經常說的是Holy shit。Shit者,屎也。神聖的屎是怎樣的屎?屎不會因神聖而升值,神聖卻會因屎而貶值。另外,在英語裏,shit與bullshit之間有某種微妙的遞進關係。因自己搞砸了而惱火,常用shit,被他人激怒而發泄,常用bullshit。按語詞使用時的憤怒程度,後者顯然超過前者。在這一意義上,我們可以說,bullshit粗略地相當於more shit或shittier。

卡林最後那句話是畫龍點睛之句,英文原話為,Now, you talk about a good bullshit story. Holy Shit! 這兩句話把bullshit與Holy shit兩個髒字巧妙地聯係起來。Holy Shit,嚴摳字麵意思,應是聖屎,但屎字不雅,相比之下,扯蛋稍強。兩害相權取其輕,於是有,什麽是最佳扯蛋? 扯聖蛋!

在信上帝這一問題上,我試過,真的試過。我試圖相信,有這麽一個上帝,他以自己的形象和喜好創造了我們。他非常愛我們,注視著我們的一言一行。我真的試圖相信,可我得告訴你,歲數越大,視界越開闊,你越覺得,哪兒不對。戰爭,瘟疫,死亡,毀滅,饑餓,淫穢,貧窮,酷刑,罪惡,腐敗,還有成人花樣滑冰。問題大了,這個活兒幹得實在不怎麽樣。如果上帝就這點本亊,我很失望。這種臭活兒上不了最高存在的簡曆,應該是出自一個脾氣不好的臨時工之手。

咱們私下說,在一個管理得過得去的宇宙裏,那家夥早就他娘的丟了那份兒全能的活兒了。順便說一下,我之所以說“那家夥”,是因為我堅信,就衝這臭活兒,如果真有上帝,必定是個男的。女人幹不出這麽臭的活兒。所以,如果真有上帝,我想多數有理性的人會同意,那家夥要麽無能,要麽什麽也不在乎。若他不在乎,我倒有幾分敬意,也能解釋為什麽世上有這麽多醜惡。

關於上帝的存在,羅素有大段的討論,其中核心部分為目的論,道德論,正義論,及自然法則論內部或互相之間的不協調。卡林寥寥幾句笑談形象地概括了羅素的大段討論。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喜劇藝人,他可以肆意揮灑,雅入粗出,說羅素不便說的話。如,無能的家夥,滿不在乎,臭活兒,等等,在卡林眼裏,上帝就是一個脾氣不好的臨時工。專業牧師或虔誠的信徒聽到這兩段怕是要拍案而起,或口吐鮮血。

我不想當個宗教機器人,無腦,無目的,盲目地相信一切都掌握在某個神秘的,無能的,什麽也不在乎的,象個爹一樣的東西手裏。我決定找點別的東西來崇拜,某種我能指望得上的東西。我立刻想到太陽,一夜之間,我成為太陽崇拜者。嗯,不夠準確,夜裏見不到太陽。

有這麽幾個原因。首先,我能看到太陽。我可以實際上看見太陽,這跟其它所謂的神不一樣。我很在意這一點。你知道,某個東西如果能被看見,它的可信性就增強了。我每天都能看到太陽。它為我提供我需要的一切,熱量,光線,食物,公園裏的花朵,湖上的倒影。間或還有皮膚癌,但至少沒有釘十字架之類的勾當,也不會僅僅因為某人跟我們意見不合就燒死他。

前麵兩段的一部分及上麵一段的結尾映射出羅素關於基督的道德角色存在嚴重缺陷的論述,如,對不信者不寬容,在這一點上,他不如蘇格拉底。世間大量存在的驚懼恐怖殘忍折磨,基督的地獄之火脫不了幹係,在這一點上,他不如佛祖。卡林實際上是在舉實例來佐證羅素的觀點,如,釘十字架,燒死異教徒。不過,卡林的實用主義在此表露無遺,拜上帝還不如拜太陽。不過,對他來說,太陽崇拜隻是喜劇鋪墊,真實意圖則象懸念片,不到最後,不露真相。

太陽崇拜非常簡單。沒有神秘,沒有奇跡,沒有繁瑣的儀式,沒有人要錢,不需要唱歌,不需要一個特殊場所,每個禮拜大家聚在一起比拚裝束。太陽的最大好處是,它從不說我這不行那也不行,從不說我是個需要救贖的壞人。它從未說過我的壞話,對我不錯,所以,我崇拜它。但我不向它禱告。為什麽? 我不認為我們的交情到了那個份兒上,那樣做不禮貌。

卡林明說太陽崇拜簡單,暗批宗教的繁瑣與虛偽。比拚裝束之說,視角獨特,諷刺辛辣。說我壞話之言,言簡而意深,它否定的是,人之初,性本惡。這是宗教的倫理哲學基礎,如果說其中包含任何真理成份的話,它充其量隻是部分真理。用卡林的話來說,五五開,五成真理,五成扯聖蛋。

我經常想,人們對上帝非常粗魯。你說呢? 每天做億萬次禱告,請求幫助。做這個,給我那個,我想要輛新車,我想找份更好的工作。大多數發生在禮拜天,那是休息的日子,這樣做不好,不合交友之道。可是,人們還是禱告,為許多不同的亊禱告,你妹爛襠,需要動手術,你弟在商場裏隨地大小便,被警察抓了。這些都還在其次,這會兒,你真想幹倒小店裏的那個毛賊,你知道的,那個戴著眼罩,瘸著一條腿,一頭紅毛的混蛋。你能為這個祈禱嗎? 我覺得那是必須的。我說,可以。你想為什麽祈禱,就為什麽祈禱。可這置神聖計劃於何地?

還記得嗎? 神聖計劃。很久之前,上帝有個神聖的計劃。上帝經過深思熟慮,製定了一個不錯的計劃,決定付諸實踐。億萬年來,計劃施行得不錯,這會兒,來了個你,為某亊禱告。萬一你禱告的那件亊不在上帝的神聖計劃之中,你讓他怎麽辦? 修改計劃? 就為你? 你是不是有點不知天高地厚? 那可是神聖計劃! 如果隨便一個什麽人,一個下流的蠢貨,手拿兩塊錢一本的禱告書,就能修改他的計劃,要上帝還有什麽用? 還有一個問題,如果禱告不靈呢? 你可能說,那是上帝的旨意。好,如果是上帝的旨意,而上帝按自己的意誌行亊,你還廢什麽勁? 禱什麽告? 我看,淨瞎耽誤功夫。你就不能省省,直接照他的旨意去做? 一腦袋漿子。

禱告是宗教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以上兩段討論的是宗教實踐的非理性,轉換成羅素的語言為,人們接受宗教的真正原因與理性無關,而是基於情感。此處,卡林再次施展喜劇藝人的特長。幾個段子令人捧腹,深層的邏輯依據是上帝的概念與宗教實踐之間的不協調。這與羅素所舉的牧師種樹一例相同,但產生的喜劇效果遠在其上。

禮拜天去教堂禱告,教徒們都穿戴齊整,不苟言笑,正襟危座,虔心禱告。如此嚴肅的亊情,卻被卡林佐以,你妹爛襠,你弟在商場裏隨地大小便,店裏的毛賊,等等。卡林走的是Holy, Moly, macaroni的路數,瓦解崇高。尤其是,兩塊錢一本的禱告書與上帝的神聖計劃之間的對照,對宗教實踐的挖苦可謂入木三分。有些亊不能細思,細思極其可樂。

為了避開這一切,我決定崇拜太陽。不過,我說過,我不向太陽禱告。你知道我向誰禱告嗎? Joe Pesci。兩個原因: 首先,他是個好演員,對吧? 對我來說,這很重要。第二,他是那種能辦成亊的人。Joe Pesci不跟你扯蛋。實際上,有那麽幾件亊,上帝都感到棘手,Joe Pesci辦成了。我家鄰居那煩人的狗老是叫,為這亊我求上帝求了好多年都沒如願,Joe Pesci隻上門一次就把那個王八蛋擺平了。一根球棒就能解決問題,太不可思議了。

所以,我向Joe禱告,快一年了。我把以前向上帝做的禱告,與向Joe Pesci做的禱告,做了一個對比,應驗的概率大致相當,都是對半開。一半應驗,一半不靈。Joe真行,能跟上帝五五開。這跟四葉草⑥和扔馬蹄鐵一樣,跟祝好運和兔爪⑦一樣,跟Mojo Man樂隊⑧一樣,跟靠捏山羊的蛋來算命的Voodoo巫婆⑨一樣。全一個樣,五五開。所以說,你隻需要選定一種迷信,坐穩了,許個願,然後好好玩。

卡林不愧是五屆格萊美獎的得主。前麵大肆渲染太陽崇拜,製造一個懸念,然後,進行大量鋪墊,功課做足了,最後抖開包袱,向Joe Pesci禱告。Joe Pesci是奧斯卡金像獎的得主,1990年在電影Goodfellas中,扮演黑幫蝦仔爆得大名。此後又出演了不少黑幫影片,他的銀幕形象是殺人不眨眼的黑手黨。一邊是上帝,一邊是黑手黨,卡林說,求上帝還不如求黑手黨,這幽默可是夠黑的。

黑手黨殺人販毒,人們對它沒有敬,至少有畏。接下去,卡林又列舉一排人們既不敬又不畏的東西,如,四葉草,馬蹄鐵,兔爪,Mojo Man樂隊,Voodoo巫婆,等等。這等於說,上帝充其量就是一種迷信,甚至還不如迷信,靠捏山羊的蛋來算命,它就是個笑話。信上帝還不如信巫婆。

對那些到聖經裏尋找道德教誨和文學品格的人,我可以推薦幾個別的故事。你可以讀讀《三隻小豬》,故事不錯,大團圓結尾,你肯定喜歡。還有《小紅帽》,盡管結尾處大灰狼吃掉了奶奶,有點兒童不宜,但我不在意。最後,我總能從Humpty Dumpty⑩那裏得到道德安慰。你問我最喜歡哪段? 我最喜歡“國王所有的馬,所有的人都無法讓Humpty Dumpty破蛋重圓”,因為Humpty Dumpty根本不存在,上帝根本不存在。不存在,壓根就沒有。

《三隻小豬》,《小紅帽》,Humpty Dumpty都是兒童讀物,卡林這是在說,讀聖經還不如讀兒童讀物。

這麽說吧,如果上帝存在,請讓台下觀眾嘎嘣就死。瞧,什麽也沒發生。大家都還好吧? 那好,我再加點碼,如果上帝存在,讓我嘎嘣就死。瞧,什麽也沒發生。等等,我腿扭了,我蛋疼,還有,我眼瞎了。噫,這會兒又不瞎了,肯定是Joe Pesci。上帝保祐Joe Pesci。謝謝大家,Joe保祐大家。

縱觀卡林的黑色幽默,瓦解崇高的喜劇手段,與實用主義的哲學思想,如兩根主線,不斷交織延伸。為神工奉獻,被他說成“聚斂財富”,穿戴齊整參加禮拜,被他說成“聚在一起比拚裝束”。虔心的禱告與求上帝辦事等量齊觀,神聖的願望與家裏的爛亊並駕齊驅。因此,拜上帝還不如拜太陽,求上帝還不如求黑手黨,信上帝還不如信巫婆,讀聖經還不如讀兒童讀物。歸根結蒂,上帝不存在。

羅素的雅論

羅素首先論述什麽是基督徒。 他從常識出發,整理出將基督徒與其他人群區別開來的兩條最低標準, 一,相信上帝和永生。 二,相信基督是神或聖人。 反之,從邏輯上講,非基督徒則不相信上帝和永生,或不相信基督是神或聖人。具體到他本人,他既不相信上帝和永生,也不相信基督是神或聖人。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論證上帝是否存在。

關於上帝的存在,羅素歸納出五種支持的論點,然後,從邏輯上一一予以否證。

一,終極起因論認為,凡亊必有起因,而因果鏈條追到頭必須有個終極起因,這個終極起因就是上帝。 羅素的否證是,凡亊必有起因是個邏輯謬誤。如果凡亊必有起因成立,那麽,上帝必有起因。如果有什麽亊物沒有起因的話,那麽,它就是上帝。羅素頑皮地舉了個印度笑話為例,印度人說,世界騎在大象背上,大象騎在烏龜背上。有人問,那麽烏龜呢?印度人說,咱換個話題吧。因此,凡亊必有起因顯示的是想象力的貧乏。依此類推,宇宙大爆炸的奇點說也是個邏輯謬誤。

二,自然法則論起源於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如,行星繞日運行是上帝的旨意。羅素認為,隨著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普及,人們發現,牛頓力學裏的許多所謂自然法則不複成立。它們其實是人為約定,如,在外太空深處一碼也等於三呎。自然法則論的荒謬在於它預設製定者的存在。這一荒謬的來源是混淆了自然法則與人類法律。

三,目的論認為,世上萬物,皆有安排,目的是讓我們生存。羅素頑皮地舉伏爾泰為反證一。伏爾泰認為,鼻子長成這個樣子,目的是戴眼鏡方便。這在世紀就成為笑話,達爾文的進化論表明,情況正相反,為了生存,萬物改變了自己。也正因為此,各路宗教痛恨進化論。反證二,地球已經存在45億年了,假如那個全能全知的主真有目的,45億年還無法使其完美?法西斯及3K黨的出現隻能說明它無能。反證三,目的論與自然法則論之間不協調,二者不可兩立,因為據自然法則,人類的出現隻是一個偶然。

四,道德論由康德發明。在《純粹理性批判》裏,康德駁倒關於上帝存在的三個理性論證,卻發明一個道德論證。大意是,除非上帝存在,否則無所謂對錯,因為有對錯,所以上帝存在。羅素的反詰如下,如果你認為對與錯之間有區別的話,那麽你將麵臨以下困局: 對與錯之間的區別是上帝的旨意,還是不是? 若是,那麽,對於上帝來說無所謂對錯,這樣一來,說上帝是善的就沒有意義。如果你非說上帝是善的,那你就必須承認,對與錯之間的區別與上帝的旨意無關,因為對與錯都是上帝創造的,而上帝的旨意總是善的。如果你承認這一點,那麽,那你就必須承認,對與錯之間的區別在邏輯上先於上帝。羅素再次表現其頑皮的一麵,他說,也許這個世界是在上帝打盹時由魔鬼創造的。

五,正義論是道德論的變種,大意是,上帝的存在是世間有正義的必要條件。世間有如此多的非正義,這一事實證明,要麽正義不是世間的主宰,要麽正義論本身不支持上帝存在。最後,羅素總結道,人們信仰上帝的真正原因並非理性批判的結果,而主要是孩童時期受到的熏陶。

羅素還討論了基督的角色。他認為,理性主義者很少有人問,基督是不是人類至善與至智的化身。他直接挑戰基督的教誨,例如,打了左臉讓右臉?。他認為,這一教條不新鮮,老子與佛家早有類似說法,比基督早五六百年。關鍵是,對此基督徒們並不當真。說到這裏,羅素又一次表現出頑皮的一麵,他說,我毫不懷疑當今首相Stanley Baldwin是個虔誠的基督徒,但我不建議任何人去搧他的臉。再如,勿說是非,免被是非說?。看看基督教國家的法庭審判吧,全是說是非者,其中不乏虔誠的基督徒,但沒有人感覺有違基督的教誨。

以上是羅素認可的基督教誨,他認為,基督徒們並不當真。還有不少基督教誨他不認可,基督徒卻當真。曆史上耶穌是否確有其人,這是值得懷疑的。權且假定福音都是耶穌說的,那裏就有些不明智的說法。如,基督再世就是一個極不明智的說法,為等待他的降臨,許多基督徒連俗務都不顧了。還有一句更不明智的教誨,別為來日擔憂?。有個牧師對此十分當真,搞得他的教友們惶惶然,直到發現他在後院種樹才回歸正常生活。

羅素認為,基督的道德角色存在嚴重缺陷。基督相信地獄,而任何一個有崇高人文情懷的人都不會信奉永恒的懲罰,因此基督不是一個真正慈悲的人。基督對不信者不寬容,在這一點上,他不如蘇格拉底。他的地獄之火與世間大量存在的驚懼恐怖殘忍折磨脫不了幹係,在這一點上,他不如佛祖,甚至不如蘇格拉底。

羅素指出,人們接受宗教的真正原因與理性無關,而是基於情感。有這樣一個說法,如果戳穿宗教的謊言,人們會變邪惡。也有這樣一個事實,人類曆史上,宗教越狂熱,教條越嚴厲,世道便越糟,酷刑便越殘忍。你還會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人文情懷的每一點進步,刑法的每一點改善,避免戰爭的每一點努力,種族關係的每一點改善,對奴隸製的每一點壓製,人類道德的每一點進步,都遭到教會的抵抗。羅素明確指出,基督教作為一個教會組織,從古到今,一直是人類道德進步的主要障礙。

羅素舉了一個極端的例子,來說明教會如何阻礙道德進步。假如在當今社會,一個無知少女不慎嫁給一個得了性病的人。天主教會說,這是一個不可更改的見證儀式。你要麽離婚,要麽不離。如果不離,你就不能避孕。任何一個人,如果他的自然同情心沒有被教條扭曲,他的道德天性還沒有滅絕的話,他不會認為這事應該繼續下去。他的結論是,人類幸福與道德何幹? 道德的目標不是使人幸福。

羅素最後指出宗教是建立恐懼之上的,而恐懼是殘忍之父,故宗教與殘忍手拉手。所幸我們有科學,它一點點地衝破宗教的樊籬,讓我們知道不必朝天禱告,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使世界變得更美好。羅素呼籲人類要獨立思考,勇敢的麵對世界的一切,用知識、善良、勇氣建設一個美好的世界。 羅素認為,上帝的概念來自古老的東方極權主義。對此,自由人是不齒的。

羅素的結語可謂震聾發聵。一個好的世界需要知識,良善和勇氣,不需要把很久以前幾個無知的人說的話太當真,用那些模棱兩可的話來緬懷過去,束縛自由心智。一個好的世界需要自由的心智和免於恐懼的生活態度。它應對未來充滿希望,而不是老是回望亡故的過去。我們堅信,心智創造的未來定能遠超過去。

卡林的糙話

---------------------------------------------------------

① Lord/Sir Russell。關於Lord與Sir之間的區別,詳見《論Don》一文。

② 全國世俗協會。National Secular Society(NSS),一個宣揚政教分離的非政府組織,於1866年,由Charles Bradlaugh發起。現在是國際人道主義組織的成員。NSS的口號是,此生是唯一的,我們應該努力改善它。

③ 《我為什麽不是基督徒》。三十年後,羅素將它和其他論文一起結集成書,書名為《我為什麽不是基督徒及其它論文》(Why I Am Not a Christian and Other Essays on Religion and Related Subjects, 1957)。

④ 七個髒字。卡林認為,有七個髒字永遠也登不了大雅之堂。他說的大雅之堂指電視。它們是,shit, piss, fuck, cunt, cocksucker, motherfucker, and tits。然而,在他的笑話裏,這七個髒字卻頻繁出現,充分顯示他的反叛意識。

⑤ 《你們都有病》。You Are All Diseased,卡林的第十六個專集,HBO的十一次個人專場的現場直播。1999年2月6日,於紐約市燈塔劇院錄音,同年五月,發行CD專集。在線英文文本,見https://scrapsfromtheloft.com/2017/10/03/george-carlin-religion-is-bullshit/

⑥ 四葉草。 四葉草是三葉草的一個稀有變種,西方傳統迷信認為,四葉草能帶來好運。

⑦ 兔爪。在許多文化裏,兔爪被當成時能帶來好運的幸運符,見右圖。

⑧ Mojo Man樂隊。 上世紀六十年代加州的一支搖滾樂隊,其巔峰時期的名曲為,Sit Down, I Think I Love You。卡林的開場段裏有,“他把你送到那裏永受煎熬折磨,但是,他愛你(But He loves you)”,此處的I Think I Love You與彼處的But He loves you遙相呼應。

⑨ Voodoo巫婆。 在南美和加勒比海地區盛行的一種黑人宗教,羅馬天主教的儀式,與非洲傳統巫術相結合的產物。

⑩ Humpty Dumpty。 十七世紀英國兒歌裏的角色,一個擬人的蛋。

? 打了左臉讓右臉。 Resist not evil: but whosoever shall smite thee on thy right cheek, turn to him the other also. (Matthew 5:39)

? 勿說是非,免被是非說。 Judge not lest ye be judged. (Matthew 7:1)

? 別為來日擔憂。 Take therefore no thought for the morrow: for the morrow shall take thought for the things of itself. (Mat 6:3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來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BW' 的評論 :
透過現象看本質之言,聽似有點極端,實則入木三分。敢於出口,需要勇氣。周末愉快。
HBW 回複 悄悄話 宗教表現出的就是生意。其他社會上的各行各業哪個又不是呢?吃相好壞而已。不是生意的行當根本就不存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