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鴿溪山莊—247—下午懶茶

(2025-08-20 14:22:06) 下一個

下午懶茶  

今有科技識天地,古以天道知未來。很久就發現,人生很多事,遇惡遇助,遇人遇事,仿佛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這些事很難用理性的方式解釋,卻似乎又是真實存在的。

很多人說是機緣。

但機緣是什麽?是時間與時空中的交匯或巧合?是人生各種因素積累而出的意識或機遇?

我無知佛道,很難用自己的認知去給出答案。

機可識,緣無由。天道為哲,機緣無解。無論怎樣認知,世界就是在幻念與現實的虛實之間存在著。

我坐在山坡的長椅,喝著奶茶,看著花園,有意無意間,在想著這些虛無縹緲的事。

這是下午茶的時間。

徜徉虛幻本無緣由,卻又似乎感覺是在另一個思維界麵徘徘徊。或許,漂浮在這些縹緲的地方,也是在回避一些現實中不願入腦的東西吧。

那些不願入腦的,都是物質上的無奈。雖說沾有銅臭的東西能提供物質保障,但不知為何,對這些事我總是難以用心。無以用心,大概便是懶惰,說到底其實是責任感的問題。

對於大多數男人,真正意識到責任感,往往是在擁有家庭的時候。責任意識的產生似乎是自發的,如燕銜蟲,如狼護族,無需被人催促說教,天念自來。

雖說這種責任意識不能代表所有男性,但似乎又普遍存在。很奇怪的是,當環境變化,家庭消失,這種天降的責任感也會漸漸減弱,最後竟麻木得連對自己都漠不關心了。

離群便會離擾。自己的生活圈子已經越來越小。這並不是孤隱者的離群索居,隻是不願意把有限的精力,再分享給與己無關的人。我有自己的雙手,如果願意,我會縫衣做飯,會修管改電,會建屋造園。但缺少的,總是意願。很久以來就感到,一個人的日子,最愜意的地方,就是懶。

不貪求,便是安。如果說得自私一點,是希望省些氣力去享受自我。當然,這裏也有物質上的原因。因為自己連購買生活必需品,都喜歡在最廉價的地方轉悠了。

對此,我也覺得可笑。

山海恒久,風水輪轉。在不同的人群和時代麵前,這些懶事或美或醜,都是一份存在,也都有根源。安於平庸可以有很多借口。而懶惰,永遠不是理由。

我想,我大概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既然自己懶至骨髓,那就去找點可以葛優躺的活兒做做。

想來想去,覺得還是琢磨哲學好。哲學無需其它,隻需有點笨腦子。隻要能保證腦供血,血裏還有些營養,俺這團糊塗醬豬腦子,就能簡單思索了。

可是,啥叫哲學呢?  

mo

我在長椅上喝著奶茶,想不出哲學的定義。河穀的寂靜在延續,院落的花草生靈,也都在延續著自己的節奏和生活。

傷雁在湖邊休息,黑水雞在附近覓食,一隻蒼鷺飛來,打算落在小島,看到我便又飛走了。不時有林鴿落在小溪旁,然後走到溪邊飲水。

很多天沒有落雨,小湖的水位又下降了一些。我對此倒不擔心,因為一場像樣的雨,便會將湖水補充。

世界看似靜好,人間卻在煩擾,也在遮掩。很多人或許都有這樣的體驗,生活本該美好,但沒有能夠抒懷的對語,便隻能對著空靈交談。

無論何時何地,人間的生活總會充滿欣喜與煩惱。如果以數學的形式表達,煩惱 T(Trouble)與心態 A(Attitude)加快樂 H(Happiness)之和的比值,決定了生活的感受 P (Perception)。

                                                         P =(A+H)/ T                    

隻是這個比值,會隨著現實中不同的思維和情形變化。心態 A 雖可以穩定,但快樂 H 和煩惱 T 卻會增減,於是增減量,便決定了每一天的生活。

感受是無法量化的,但又確實會讓人感受到重量。人是大多數的煩惱之源,這也是為何許多人在默默走向孤獨。對於太多的人,風輕雲淡的日子隻是一份向往,並不屬於生活。

人們成長於物質世界,也自然被物質控製著。隻是這份控製,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出現,也被無數色彩美化著。

這大概就是誘惑吧。

健康的自然世界充滿欲望,人間也無異。那是所有生命存在與繁衍的必須。精壯豐滿,富足嬉戲,物質在提供著基礎保障。而在抽象空間構建的哲學,當屬隔空虛念。缺少物質背景的世界,大概是不屬於大眾的。

哲思以邏輯為背景。世界存在不同的意識層麵,而這些層麵,正是以對認知的段位來劃分的。無論人們如何把自己評價,社會的階層終以認知的程度去劃分。認知決定了生活的品質,也決定了人們對痛苦的感受。雅士吟花幻,賢者觀雲天,道者示圖騰,仙者醉無緣。

此時,坐在長椅的我看著花園,在空落的心思裏尋找著自己的位置。生於平俗,長於凡間,一個最終隻能以民工委身的人,大概是無法用淺拙的思想去塗畫深意的。

太陽西斜,河穀寂靜。落日的方向傳來雁鳴。雁鳴由遠而近,一群幾十隻加拿大雁鳴叫著,在頭頂低低飛過。

傷雁抬頭看著,並不鳴叫。

每天晨晚,總會有幾群大雁飛過鴿溪。鴿溪長大的大雁一家,也一定會飛在其中。

我看著遠去的大雁,心是空的。

眼前的世界可感可知,我隻在邊緣。

其上所有的生靈,都是過客。

感謝!

音樂:La Voix de Melusine, Stephen Sicard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