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鴿溪山莊—253—直麵法則

(2025-11-16 11:40:31) 下一個

直麵法則  

傷雁在呼喚一隻飛過的孤雁。我望著天空,看著空中的孤雁一路西去,無聲無息。

我看著孤獨在湖邊的傷雁,知道它很難再有伴侶了。

無意間,我想起這個話題——法則。

當然,我隻是說一點自然法則,不是談法律。但這個話題,又多多少少會涉及法律與現有的社會規則。

億萬年的淘汰,自然法則已經成為生靈在自然界的生存之道。這個法則自我運行,任何人類幹涉,都被證實是災難性的。人類如今無控的發展和對自然的幹擾,已經影響無數物種並造成生態問題。麵對這些災難,人類所有的介入,僅僅是試圖恢複原始狀態。

人們在試圖恢複和維護自然之時,卻很少有人會提到,人類本身生存的自然法則,也已經被自己改變了。

不久前,在一次講課時,我談到了一些遺傳學的問題。我直言,人類現在的單偶製的婚配製度,僅僅在幾百年間,不僅已經開始弱化了人類基因,更讓很多在自然界本不該延續的缺陷基因,進一步人為播散著。

當然,在西方和洋人麵前談論這個問題,在社會和政治上是很敏感的。我也僅僅是簡簡提了一下,如果學員中有有心人,或許有所體會。

生物進化學說盡管有些疑問,但篩選性的單係進化,在遺傳學上是無法否認的。人類經過600萬年的演變,盡管成為了現在的你我,但仍在生物分類學上歸屬靈長目。

所有靈長目生物都是社會性動物。社會性生物的最大優勢,便是讓母係在基因上能夠擇優錄取,並以此保持族群強大。

優勝劣汰,可以認定是基因不斷優化的過程,也是自然界中任何物種健康延續的基礎。自然用各種苛刻的生存條件,對每個個體測試著,也讓強大的個體擁有更多地機會去延續基因。但如今,特別是在所謂的“文明”社會,在捆縛人性的宗教影響下,人類通過各種強大且強製的人為限製,已經讓人類自身,把延續數百萬年的自然規則改變了。

我想,自己的這番言論,大抵是不會招人喜歡的。不可否認,在自然麵前,生存權萬物平等,但是:

a. 當人類用宗教去規範自然法則和道義價值;

b. 當人類用物質資本取代了生物能力帶來的安全感;

c. 當人類用法律手段,對人類的生物性和自然法則加以限製;

d. 當人類用科技手段,讓大量遺傳病的缺陷基因廣泛播散;

e. 當人類嚐試危險的基因修改,並讓這種修改後的基因傳播;

f. 當人類明顯並長期改變生存條件,不再讓自然因素參與基因篩選;

人類的未來,便注定會被不斷弱化和異化的基因引入災難。

當人們使用“文明”與“道德”去評價人間的行為時,卻不知“文明”和“道德”本身,在很多方麵卻是毀滅自身自然規則的工具和枷鎖。

延續了幾百萬年的生物規則,在短短的百十年間便被人為改變了。我有時會想,現實的社會崇尚“文明”,但何為“文明”?如今所謂的“文明”,代價是什麽?

當對“文明”的感念隻停留在物質的顯現上,人類的路途必然充滿教訓。如今認知的“文明”,已經通過宗教和科技,在僅僅幾百年間,讓人類的地域文化逐漸滅絕。如今人類逐漸自我弱化的基因,更延及到自身的生物存在。

我曾在《一個人的西藏》裏寫過,人類對自身文化的滅絕,在某種程度上,要比物種滅絕更為可怕。積累了百萬年的地域文化,在百十年間,隨著科技和宗教意識的統一逐漸消亡了。 人們會帶著榮耀回顧曆史,卻沒想過“文明”的代價。

為標示“文明”,人們似乎早已不願顯現自己的生物歸屬。不僅如此,為了顯示人間平等,人們更打造了無數人造的競爭“平台”,在安穩舒適的環境下,讓不同歸屬的人群參與競爭,也讓“收入”成為了競爭測試的標準。

在這個人造的競爭平台上,人們自然會獲得近乎相同,甚至超越他人的對自我價值的認可,也或多或少,讓人們失去了“性別感”。

不久前的一次不同性別的野外生存測試,讓普通男女各14人組隊,用最簡單的工具,分別守島求生。這本是 Bear Grylls 的野外生存節目,如果拋開娛樂性,這些男男女女,也將現代文明中的人類如何直麵自然,表現得淋漓盡致。

現代社會的生活背景,已經讓這種最為本色的生活模式不複存在。人們的“文明”感念,也不允許人們的行為有悖於“傳統道德”。

無論怎樣標榜文明與自身“高級”,人類的生物性無可抗拒。哲學無趣,卻是在精神與物質的基礎層麵展現世界的本質,在很多方麵,也是展現生物的共識。無論人們擁有怎樣的生活背景,如果心理正常,人類仍舊會顯現自身的生物性:雄性示強,雌性慕強。

在生物界,母係往往擁有選擇權。雄性是否強大,是否能讓雌性和其後代獲得安全感,決定了自己的基因和族群能否延傳。這點在哺乳類尤其突出。於是可憐的男士,隻能在美人麵前舉鐵搬石,作勢顯雄。

數學具有嚴謹的邏輯概念。在未完成的書裏,我用一個數學等式來表達男性的身心表現。

               

注:

Q: 精神/創造意識商(Spiritual/Creative Quotient)

A: 非特異性性感指數 (Nonspecific Sexual Attractiveness)

S: 大腦新皮層麵積 (Surface Area of Cerebral Neocortex)

D:大腦新皮層神經元密度 (Density of Neurons in Neocortex)

V: 身體體積 (Volume of Body)

公式裏可以看出,決定精神/創造力的Q值,並不是傻大黑粗的身體,而是與個人魅力和大腦有關。很有趣,把這個等式簡單演變,便可以得到決定基因能否延傳的性感指數A。

          

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到,對於人類,大腦發達的男性盡管聰明,但並不能讓女性獲得繁衍需要的安全感。而身體強壯,又具精神能力(會哄人)與創造力(創新能力)的人,才有足夠的繁衍魅力。

隨意的文字本不該引入數學概念。但這個公式,卻能準確顯現出哺乳動物間基本的身心互動關係。

人間複雜的情感,其實是很難用簡單的數學方式去表達的。但數學有著已知宇宙中最為嚴謹的邏輯性,也是所有自然學科終極的哲理表達。

Bear Grylls 的野外生存節目並沒有過多延伸到社會層麵,但無疑會引起人們對人性的反思。這就是如果拋卻人為的社會政策,回歸本色生活,人們無疑將會直麵潛在的本性和自然法則。

在此我不去討論這種生存獵奇,隻是小心翼翼地詢問讀者,如果您是女士,如果生活將恒久處於這種本色生存狀態,您是會尋求挑戰獨立,還是會委身男性?如果是後者,又會是哪位男士?是其中好吃懶做的寄生蟲?還是最能獲得食物,勤勞勇敢強壯又會甜言蜜語的族群領軍者?

當錢成為了社會保障,當金銀取代了山洞中的食物和篝火,當財力取代了置身族群的安全感,人們大概容易忘掉自己的自然本色。一張鼓鼓的銀行卡在手,自有美食美色和安全。不僅如此,財富更取代了生物競爭,為了獲取鼓鼓的錢囊,早已不再考慮異性是否是生存競爭中的淘汰者。

如今的社會,金錢早已成為了“能力”的代碼,也成為能夠獲取生活安全感的標示。無論男女,即便生來心智殘缺,如果有足夠金錢顯示“力量”,不僅會讓配偶獲得“道德”榮光,更可成功繁衍。

鴿溪的大雁折翼殘疾,鴿溪的我心智不全,已經被自然淘汰了。我想,麵對世間祥和靜好,自己這般反智逆施的言論是需要被批判的。

作為被社會的淘汰者,倒也無所牽掛。我不知順勢隨波,隻是試圖把自己置身未來,用未來人的眼光回望現世,也去體會自己的愚拙。

我回望著,看到無數形形色色的“猴科”生靈,從國王到草根,綁縛在神聖的教義和與之依附的道義,在“聖潔”與“浪漫”間掙紮著。

大自然很少給生靈容錯的機會。任何違背生物本性的規則,都會對其帶來嚴重後果。

作為一個時代的被淘汰者,我並無力改變社會意識,更無力扭轉人間法則。如果網絡能夠容忍這些文字存在,未來的人們或許會偶然看到,一位孤獨在鴿溪的民工,與他的斷翼之雁一起,曾在這裏看著身邊的世界,也曾在此處喃喃自語過。

可以預言的是,未來的人們,或許僅僅需要一兩個世紀,如果回望此時的社會,是會搖頭和沉默的。

感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polebear 回複 悄悄話 https://www.avataq.qc.ca/en/Nunavimmiuts/Traditional-Medicine
大概我們容易批判現實和romanticize 我們不熟悉的遠古
polebear 回複 悄悄話 加拿大北邊依然生活著一些靠狩獵生活的因紐特人,這些人沒有未來概念也沒有為未來規劃的概念。春天來了,雪雁加拿大雁從南方歸來,他們獵雁而食,也追Caribou, 海豹, …… 任何能夠找到的食物。生存環境惡劣,他們逐食逐日而居。

忽一日,政府說,哎呀,他們的日子太苦了,我們來幫幫他們吧。政府說要改造老家夥們不容易,從孩子作手吧。 政府派船去把孩子們接走送到蒙特利爾的學校。這些人覺得孩子們從那個地方離開,他們也因該從那裏回來。於是在那裏定居下來,等待孩子們的歸來。那裏於是形成了一個14 villages, 沒有公路,夏天冰化的時候船可以開過去。冬天全靠飛機,吃得也都是空運進去的。……

這樣的直接後果是他們失去了逐食而居的野外生存能力。政府投喂的結果一言難盡……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