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蛾蟲,人
河穀的上空再次傳來粉足雁的鳴聲。我抬頭望去,看到一大群粉足雁在高空向西飛去。
從北美格陵蘭的凍原起飛,跨過浩瀚的大西洋,這些大雁再次來到了越冬地。
我一直對這種能夠越洋飛行的鳥兒敬佩有加。僅僅吃下一些草,這些鳥兒憑借著體力和毅力,竟能跨越兩千多公裏飛到英國。中途也僅僅在冰島和法羅群島打個歇。
我在想,在茫茫無邊的大西洋上空,如果這些遷徙的大雁遭遇強烈逆風,那些或老或小或有傷病,體力不支的鳥兒,便再也看不到陸地了。
自然的世界,拚的就是智慧和力量。
敬佩之餘,我也為之遺憾。粉足雁是狩獵鳥,在英國可以合法獵取。我是獵人,卻一直覺得對這些大雁很不公平。盡管每年有一些被獵人獵取,隻是狩獵壓並不很大,粉足雁的數量還在增加著。如今每年在英國過冬的數量,已經超過了五百萬隻,幾乎成了農業害鳥。
我沒有獵取過粉足雁,也沒有足夠的興趣,去狩獵這種曆盡千辛萬苦才飛到英國過冬的鳥兒。自從我把斷翼的加拿大雁收養下來,看著傷雁真摯的目光和對我無邊的信任,讓我對大雁有了另一份情感。
天地界,明於德道。佛魔界,緣在慈悲。身處自然的世界,我無法以仁念定善惡,也無法以豔麗判美醜。善孽之間,隻能以自心舒適與否去感受了。
我不知道別人會怎樣,隻知道自己也有著無理由的“婦人之仁”。很久就發現,那是在國內,從農貿市場買來的活雞,一旦養了幾個小時,我就不忍心下手動刀了。說出這些事可能會讓人笑話。一個愛打獵的爺們兒,本該無情的。
加拿大雁每天都會從鴿溪上空飛過。傷雁習慣了這些每天來去的大雁,很安靜。但每次看到一群六隻大雁飛過鴿溪,傷雁還是會高聲鳴叫。很顯然,這是鴿溪養育的大雁一家。
我理解傷雁的心情,每次看到傷雁焦急呼喚,我便走去安慰。傷雁看到我走來,便也安靜下來。它會跟我說幾句話,便在我身邊梳理羽毛。
我無法理解,這隻野生的大雁為何會對我如此信任。或許,人與野生動物之間,這就是最好的關係吧。
幾天前的一天下午,我看到一群加拿大雁落在了鴿溪。
我隔窗數了數,一共九隻,其中一隻體型明顯偏小。我拿起望遠鏡,發現竟是一隻粉足雁。我不知這隻粉足雁為何會掉隊,混群到這些加拿大雁中。
從其中五隻大雁的行為,我能看出是一個家庭。我既高興又擔心,因為鴿溪養育的大雁一家,有六個成員。
傷雁看到這麽多同伴飛來,很是高興,卻也有些小心翼翼,始終與另外三隻大雁遊在湖裏。
大雁長途遷來需要補充體力。這隻粉足雁顯然是個吃貨,一直在草坪吃草。我希望它能歸隊,未來平安。
傍晚十分,這群大雁飛走了,但一隻加拿大雁留了下來,陪在傷雁身邊。
我高興不已,希望這隻孤雁能留在鴿溪,與傷雁結伴。因為從身形和羽毛,我可以看出這是隻雌雁。
但次日一早,我便急急隔窗望去。傷雁仍是孑然一身。
我無奈,隻能給傷雁拿去一些食物,撫摸幾下它的背,說幾句寬慰的話,算是安慰。
一人一雁,不能說是相依為命,卻是鴿溪的風景。這或許是彼此生命中的一份安排,也成了鴿溪的故事。我隻是無法知道,世界上會有多少人,也喜歡這樣的生活。
傷雁喜歡與我做伴,因為與我在一起,它會感到安全。看到我在身邊,傷雁或覓食或梳羽,或合目睡覺。我在草坪做事,傷雁會常常走來,在我身邊邊吃草,邊絮絮叨叨聊天。我有時會給它挖一些蒲公英。傷雁吃葉片,但似乎更喜歡吃蒲公英鮮嫩的根。我想,大概它知道葉片有些苦吧。
傷雁也喜歡吃我挖出的黃苑小苗。這讓我有些擔心,因為黃苑(Ragwort)對畜牧業牲畜是有毒的。(肝毒性。散養牲畜會自然避開采食黃苑。但如果混雜在飼草,牲畜便無法挑選。毒素會蓄積體內造成肝損害,尤其對馬匹危害很大。)
朱砂蛾(Cinnabar Moth)及幼蟲。圖片摘自網絡。感謝!
千般造化,萬物有擇。牛馬不喜黃苑,這種植物卻是朱砂蛾(Cinnabar Moth)幼蟲的唯一食物。
世界深奧,生靈卻總會用最簡單的方式展現。朱砂蛾的幼蟲十分鮮豔,卻用色彩告知世界,美豔,往往有毒。
我想,人間的世界也是如此吧。
幾乎所有人都喜歡把自己裝扮成美麗的樣子,但在坦蕩麵前,一些人卻又不由會有些躲藏。因為我在博客裏提到,自己做了點小視頻並放進了小紅書,多少也有點《非誠勿擾》的意思。於是便有人在博客的“悄悄話”裏與我聯係。
一位身在“美國”的“女士”與我聯係,卻不知鴿溪是在英國。當得知鴿溪遙遠,卻連禮貌性的回複都懶得寫了。
另一位“女士”也在悄悄話裏與我聯係,並向我要聯係方式。我給了微信,並說微信上我也叫民工,頭像是瓶二鍋頭,盡管我平時根本不喝酒。很有趣,我回複的這些漢語簡體文字,也仿佛是入海泥牛。
我並無遺憾。世界上無論男女,其實都是用品行把自己歸類。紳士/淑女,男士/女士,男人/女人,爺們兒/娘們兒。。。
一些女人會展示著自己的才能和美麗。但也會無意間用物欲,展示著自己心底的審美和渴求。麵對這些,讚美,或是敷衍。
物以類聚,共享世間。因為真誠,傷雁與我分享著世界。因為真誠,朱砂蛾的幼蟲用警告的色彩去自安。這些生靈懂得,真誠的世界,最為簡單。
我看到,美麗是把深在的素質送與目光的信息,但如果隻停留在膚淺,便僅僅是語言。
感謝!
音樂:Close Your Eyes, Bernward K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