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戰狼II》的熱度所賜,昨天一口氣看了各式幾部久違了的中國電影。發現國產電影邏輯幼稚的毛病有所改善,有一部精致的電影《八月》,值得一書。
首先,這部電影是黑白片。八十年代的呼市工廠(電影製片廠)家屬院,在黑白灰的色調中,光影下,北方的典型的胡同,門框,家屬樓的窗戶,雨夜中的警燈...都具有了對稱或不對稱或者縱深的非常美的畫麵感。
其次,這是一部很絮叨的影片(而且很長),鏡頭捕捉的似乎都是不值一提的生活瑣事,但你得注意看(不能一邊刷著碗或一邊織毛衣一邊看),才能享受這悠悠揚揚,又有些絮絮叨叨的屬於那個時代的節奏。
男女主角演員青春的臉龐有些稚嫩,似乎承載不起所扮演的這對中年夫妻的滄桑和沉重,但還好,恰當地表達了一代人在當年中國轉折過程中普通人所不得不背備上的隱忍和擔當。
故事情節很簡單,就是一個十二歲小男孩升初中前的那個悠長的暑假的日常瑣記。他自己升初中的命運”抉擇“;他的父親,一個剪輯師,正在經曆的電影廠改製,他對前途不明和要改行的惶恐以及對家庭的責任感;他的母親的包容,善良,壓力下也享受生活的從容(她帶著兒子一起養了一株曇花);他的姥爺,代表的是上一個時代的成功者(軍區的離休老幹部,家屬院的背景音效常有軍號聲),在這個轉折的關頭雖然靠邊站雖然也不解,但依舊中流砥柱,是鼓勵的聲音。
電影描繪的八月,似乎是個春天,像這個小男孩的正在發育的蠢蠢欲動的青春,一切都在變,都要變;但還有熟悉的東西在(主要通過音效來表達的),軍隊大院的起床號聲,胡同裏換大米的磨剪刀的吆喝聲,高音喇叭裏,歌廳裏的那個時代的抒情歌曲;也有永恒的東西在-家人的朋友的親情,信任和關懷,還有那人人都會吟唱的悠揚的蒙古族民歌,整個片子很緩慢,很安靜,就像從這個十二歲的孩子的眼睛中看到的那一刻的生活,一切都單純,自然,就像一首深入人心的悠悠的永恒的詩篇。
影片在母子倆一起觀看送樣片的帶回來的家書-一盤錄像帶中結束,這時候,影片變成了彩色的,他的父親身著軍大衣的背影,不耐煩地揮揮手,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