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小心求證》隻《大膽假設》

(2025-07-11 09:59:56) 下一個

不《小心求證》隻《大膽假設》

 

 

 

應該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才對。但有些人不《小心求證》隻《大膽假設》。如今有些人發議論也是不《小心求證》隻《大膽假設》,這就是講大話。

有些人對於西藏寄予同情,但是他們隻同情少數人,不同情多數人,一百個人裏頭,同情幾個人,就是那些叛亂分子,而不同情百分之九十幾的人。在外國,有那麽一些人,他們對西藏就是隻同情一兩萬人,頂多三四萬人。

西藏本部(隻講昌都、前藏、後藏這三個區域)大概是一百二十萬人。一百二十萬人,用減法去掉幾萬人,還有一百一十幾萬人,世界上有些人對他們不同情。我們則相反,我們同情這一百一十幾萬人,而不同情那少數人。

再講一個中國人的議論。此人在台灣,名為胡適。他講,據他看,這個“革命軍”(就是叛亂分子)滅不了。他說,他是徽州人,日本人打中國的時候,占領了安徽,但是沒有去徽州。什麽道理呢?徽州山太多了,地形複雜。日本人連徽州的山都不敢去,西藏那個山共產黨敢去?我說,胡適這個方法論就不對,他那個“大膽假設”是危險的。他大膽假設,他推理,說徽州山小,日本人尚且不敢去,那末西藏的山大得多、高得多,共產黨難道敢去嗎?因此結論:共產黨一定不敢去,共產黨滅不了那個地方的叛亂武裝。現在要批評胡適這個方法論,我看他是要輸的,他並不“小心求證”,隻有“大膽假設”。

轉載:毛澤東《關於西藏平叛》

(一九五九年四月十五日)

有些人對於西藏寄予同情,但是他們隻同情少數人,不同情多數人,一百個人裏頭,同情幾個人,就是那些叛亂分子,而不同情百分之九十幾的人。在外國,有那麽一些人,他們對西藏就是隻同情一兩萬人,頂多三四萬人。

西藏本部(隻講昌都、前藏、後藏這三個區域)大概是一百二十萬人。一百二十萬人,用減法去掉幾萬人,還有一百一十幾萬人,世界上有些人對他們不同情。我們則相反,我們同情這一百一十幾萬人,而不同情那少數人。

那少數人是一些什麽人呢?就是剝削、壓迫分子。講貴族,班禪[2]和阿沛[3]兩位也算貴族,但是貴族有兩種,一種是進步的貴族,一種是反動的貴族,他們兩位屬於進步的貴族。進步分子主張改革,舊製度不要了,舍掉它算了。舊製度不好,對西藏人民不利,一不人興,二不財旺。西藏地方大,現在人口太少了,要發展起來。這個事情,我跟達賴[4]講過。我說,你們要發展人口。我還說,你們的佛教,就是喇嘛教,我是不信的,我讚成你們信。

但是,有些規矩可不可以稍微改一下子?你們一百二十萬人裏頭,有八萬喇嘛,這八萬喇嘛是不生產的,一不生產物質,二不生產人。你看,就神職人員來說,基督教是允許結婚的,回教是允許結婚的,天主教是不允許結婚的。

西藏的喇嘛也不能結婚,不生產人。同時,喇嘛要從事生產,搞農業,搞工業,這樣才可以維持長久。你們不是要天長地久、永遠信佛教嗎?我是不讚成永遠信佛教,但是你們要信,那有什麽辦法!我們是毫無辦法的,信不信宗教,隻能各人自己決定。

至於貴族,對那些站在進步方麵主張改革的革命的貴族,以及還不那麽革命、站在中間動動搖搖但不站在反革命方麵的中間派,我們采取什麽態度呢?我個人的意見是:對於他們的土地、他們的莊園,是不是可以用我們對待民族資產階級的辦法,即實行贖買政策,使他們不吃虧。比如我們中央人民政府把他們的生活包下來,你橫直剝削農奴也是得到那麽一點,中央政府也給你那麽一點,你為什麽一定要剝削農奴才舒服呢?

我看,西藏的農奴製度,就像我們春秋戰國時代那個莊園製度,說奴隸不是奴隸,說自由農民不是自由農民,是介乎這兩者之間的一種農奴製度。貴族坐在農奴製度的火山上是不穩固的,每天都覺得要地震,何不舍掉算了,不要那個農奴製度了,不要那個莊園製度了,那一點土地不要了,送給農民。但是吃什麽呢?我看,對革命的貴族,革命的莊園主,還有中間派的貴族,中間派的莊園主,隻要他不站在反革命那方麵,就用贖買政策。我跟大家商量一下,看是不是可以。現在是平叛,還談不上改革,將來改革的時候,凡是革命的貴族,以及中間派動動搖搖的,總而言之,隻要是不站在反革命那邊的,我們不使他吃虧,就是照我們現在對待資本家的辦法。並且,他這一輩子我們都包到底。資本家也是一輩子包到底。幾年定息[5]過後,你得包下去,你得給他工作,你得給他薪水,你得給他就業,一輩子都包下去。這樣一來,農民(占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得到了土地,農民就不恨這些貴族了,仇恨就逐漸解開了。

日本有個報紙哇哇叫,講了一篇,它說,共產黨在西藏問題上打了一個大敗仗,全世界都反對共產黨。說我們打了大敗仗,誰人打了大勝仗呢?總有一個打了大勝仗的吧。隻有人打了大敗仗,又沒有人打了大勝仗,哪有那種事?你們講,究竟勝負如何?假定我們中國人在西藏問題上打了大敗仗,那末,誰人打了大勝仗呢?是不是可以說印度幹涉者打了大勝仗?我看也很難說。他打了大勝仗,為什麽那麽痛哭流涕,如喪考妣呢?你們看我這個話有一點道理沒有?

還有個美國人,名字叫艾爾索普,寫專欄文章的。他隔那麽遠,認真地寫一篇文章,說西藏這個地方沒有二十萬軍隊是平定不了的,而這二十萬軍隊,每天要一萬噸物資,不可能運這麽多去,西藏那個山高得不得了,共產黨的軍隊難得去。因此,他斷定叛亂分子滅不了。叛亂分子滅得了滅不了呀?我看大家都有這個疑問。因為究竟滅得了滅不了,沒有親臨其境,沒有打過遊擊戰爭的人,是不會知道的。我這裏回答:平叛不要二十萬軍隊,隻要五萬軍隊,二十萬的四分之一。一九五六年以前我們就五萬人(包括幹部)在那裏,一九五六年那一年我們撤了三萬多,剩下一萬多。

那個時候我們確實認真地宣布六年不改革,六年以後,如果還不讚成,我們還可以推遲,是這樣講的。你們曉得,整個藏族不是一百二十萬人,而是三百萬人。

剛才講的西藏本部(昌都、前藏、後藏)是一百二十萬人,其他在哪裏呢?主要是在四川西部,就是原來西康區域,以及川西北就是毛兒蓋、鬆潘、阿壩那些地方。這些地方藏族最多。第二是青海,有五十萬人。第三是甘肅南部。第四是雲南西北部。這四個區域合計一百八十萬人。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開會,商量在藏族地區搞點民主改革,聽了一點風,立即就傳到原西康這個區域,一些人就舉行武裝叛亂。

現在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的藏族地區都改革了,人民武裝起來了。藏人扛起槍來,組織自衛武裝,非常勇敢。

這四個區域能夠把叛亂分子肅清,為什麽西藏不能肅清呢?

你講複雜,原西康這個區域是非常複雜的。

原西康的叛亂分子打敗了,跑到西藏去了。他們跑到那裏,奸淫虜掠,搶得一塌糊塗。他要吃飯,就得搶,於是同藏人就發生矛盾。原西康跑去的,青海跑去的,有一萬多人。一萬多人要不要吃呢?  要吃,從哪裏來呢?  就在一百二十萬人中間吃過來吃過去,從去年七月算起,差不多已經吃了一年了。這回我們把叛亂分子打下來,把他們那些槍收繳了。比如在日喀則,把那個地方政府武裝的槍收繳了,江孜也收繳了,亞東也收繳了。收繳了槍的地方,群眾非常高興。

老百姓怕他們三個東西:第一是怕他那個印,就是怕那個圖章;第二是怕他那個槍;第三,還有一條法鞭,老百姓很怕。把這三者一收,群眾皆大歡喜,非常高興,幫助我們搬槍枝彈藥。西藏的老百姓痛苦得不得了。那裏的反動農奴主對老百姓硬是挖眼,硬是抽筋,甚至把十幾歲女孩子的腳骨拿來作樂器,還有拿人的頭骨作飲器喝酒。這樣野蠻透頂的叛亂分子完全能夠滅掉,不需要二十萬軍隊,隻需要五萬軍隊,可以滅得幹幹淨淨。

滅掉是不是都殺掉呢?   不是。所謂滅掉,並不是把他們殺掉,而是把他們捉起來教育改造,包括反動派,比如索康那種人。這樣的人,跑出去的,如果他回來,悔過自新,我們不殺他。

再講一個中國人的議論。此人在台灣,名為胡適。他講,據他看,這個“革命軍”(就是叛亂分子)滅不了。他說,他是徽州人,日本人打中國的時候,占領了安徽,但是沒有去徽州。什麽道理呢?徽州山太多了,地形複雜。日本人連徽州的山都不敢去,西藏那個山共產黨敢去?我說,胡適這個方法論就不對,他那個“大膽假設”是危險的。他大膽假設,他推理,說徽州山小,日本人尚且不敢去,那末西藏的山大得多、高得多,共產黨難道敢去嗎?因此結論:共產黨一定不敢去,共產黨滅不了那個地方的叛亂武裝。現在要批評胡適這個方法論,我看他是要輸的,他並不“小心求證”,隻有“大膽假設”。

有些人,像印度資產階級中的一些人,又不同一點,他們有兩麵性。他們一方麵非常不高興,非常反對我們三月二十日以後開始的堅決鎮壓叛亂,非常反對我們這種政策,他們同情叛亂分子。另一方麵,又不願意跟我們鬧翻,他們想到過去幾千年中國跟印度都沒有鬧翻過,沒有戰爭,同時,他們看到無可奈何花落去,花已經落去了。

一九五四年中印兩國訂了條約,就是聲明五項原則的那個條約,他們承認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是中國的領土。他們留了一手,不做絕。英國人最鬼,英國外交大臣勞埃德,工黨議員這個一問,那個一問,他總是一問三不知,說:沒有消息,我們英國跟西藏沒有接觸,在那裏沒有人員,因此我無可奉告。老是這麽講。他還說,要等西藏那個人出來以後,看他怎麽樣,我們才說話。他的意思就是達賴出來後,看他說什麽話。中國共產黨並沒有關死門,說達賴是被挾持走的,又發表了他的三封信。這次人民代表大會,周總理的報告[12]裏頭輕人,現在還隻有二十五歲。假如他活到八十五歲,從現在算起還有六十年,那個時候二十一世紀了,世界會怎麽樣呀?要變的。

那個時候,我相信他會回來的。他五十九年不回來,第六十年他有可能回來。那時候世界都變了。這裏是他的父母之邦,生於斯,長於斯,現在到外國,仰人鼻息,幾根槍都繳了。我們采取這個態度比較主動,不做絕了。

總理的報告裏頭要講希望達賴回國。如果他願意回國,能夠擺脫那些反動分子,我們希望他回國。但是,事實上看來他現在難於回國。他脫離不了那一堆人。同時,他本人那個情緒,上一次到印度他就不想回來的,而班禪是要回來的。那時,總理勸解,可能還有尼赫魯[13]勸解,與其不回不如回。那個時候就跟他這麽講:你到印度有什麽作用?不過是當一個寓公,就在那裏吃飯,脫離群眾,脫離祖國的土地和人民。現在,還看不見他有改革的決心。

說他要改革,站在人民這方麵,站在勞動人民這方麵,看來不是的。他那個世界觀是不是能改變?六十年以後也許能改,也許不要六十年。而現在看來,一下子要他回來也難。他如果是想回來,明天回來都可以,但是他得進行改革,得平息叛亂,就是要完全站在我們這方麵來。看來,他事實上一下子也很難。但是,我們文章不做絕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老年男人》的《性》與《命》







讀博文《男人的性與命:你的壽期是多少?》作者:8288 2025-7-12 以及又讀了《男人的性與命:你的壽期是多少?》 2019-12-06 作者: 來自 繼續冒號 萬維博客的《性與命》之後的議論。

《性與命》,性就是命?沒性就沒命?!不得而知。古人說,祖宗說,上帝說,大師說,民間傳,信不信?由各自自己。

但博文中說:“性能力衰竭越晚,壽命越長;性功能的強弱是生命力,健康、壽命長短的溫度計!“我信。性的滿足使人健康。而反之是:“性能力的下降,男人的身體有什麽反應呢?最具體的反應,就是晨勃消失,陽痿,早泄等等!假如這些男性的特征,你都沒有了,麵對美女完全一點反應都沒有,那你的性能力,基本就離衰竭不遠了!“

尤其是:“晨勃,男性腎氣充足性能力旺盛的標誌!“

“晨勃是健康男性早晨起來陰莖不自主勃起的狀態,這是腎氣充足,睡眠充足的標誌,人休息一晚上,好比充電一晚上,電充滿了,陰莖就好比電力充足的標誌!“

“假如男性睾酮水平過低,會出現性功能的障礙,並且不晨勃!“

文中的:“男人的壽命有多長,有一個公式:壽命=性喪失+現年齡五分之一!“我不信。不信的理由是:人有各異,籠通地絕對化,所以不信。“性功能徹底喪失“?如何來界定?“荷爾蒙多巴胺之流的激素都隨尿道排得一幹二淨“?“剩下還能喘氣的時間“那也不是死亡的時刻。

《老年男人》“見了漂亮女孩沒啥感覺,這是病,是天大的病,有病就得治。“如何治?博文中作了不少的描述:

“自打有了危機意識後,我就使勁發力,強迫自己打起精神頭。為了多活幾年,豁出老臉,也顧不上旁人說三道四,不惜一切代價,咋說也得止住性極具下滑的頹勢。

時不我待,有了覺悟就要馬上行動。增加運動量,提高肌肉彈性,睡前醒後,把自己搞得色情一點,變著花樣編造情景現場,夢裏夢外就是一個放飛。這麽一頓忙活,也不知道是否真能起作用,但心裏暗示多少會讓自己沒事傻乎乎地偷著樂。“

“為啥說命熬到一定年份,要有精神提升。原以為是讓自己顯得有文化,有思想。現在搞明白了,主要還是為了命。

人這一輩子挺沒意思的,總是自己和自己較勁。身子骨好的時候,是為了性而玩命。到老了整一個逆行,為了命而開始折騰性。前者是快樂並痛苦著,後者則是痛苦並希望著。“

“對於白石老人和振寧先生,我開始有愧疚之意。先前對他們很有看法,總覺得八、九十歲了還跟二十多歲的黃花姑娘扯事,不太厚道。現在才整明白,人家那是懂業務,幹的活不完全是為了性,而是在悄悄地續命,並且續得相當成功。你說說,同為人,差距咋就那麽大呢。

這麽看來,好色之徒,對一個爺們來說,幾乎是蓋世無雙的讚歎和恭維。道理很簡單,沒了色,就沒了性,也就沒了命。

我閑著沒事總在調侃自己,說到老了的時候,不能讓自己消停,必須得瑟不停,立誌成為一個老流氓。今天又一次驗證,這不是在說胡話八道,而是身體的提醒,說是生命的呼喚也不為過。要是到了73、84歲時,才開始醒悟,那就來不及了。

想想都後怕,差點把自己給耽誤了。“

“問題是性能固得住嗎?光有念想不夠,得找到配方,路子正確,方可有所斬獲。管它會是咋樣,死馬當活馬醫,指不定哪下碰對了,頤養天年還是有可能的。我相信自己的潛能,人急了,肯定能跳過狗都越不過的高牆。

這事起碼要講究方法,光靠偉哥頂著,這不是個事。按摩管不管用,倒是聽說過,但總感覺有很大的虛假廣告成分。打幹細胞呢,這事也是有風險。搞不好整出副作用來,那可就是把自己給玩廢了,吃不了兜著走。“

“如果物理治療不管用,那還得寄托於心理幹預較為靠譜。本來性這事跟神經和情緒關聯很大,陽痿更多的是心理壓力造成的。“

“我也琢磨好了,沒事蹲在牆角死盯著來往的靚女,順便曬曬太陽,這招有可能管用,也不犯毛病。要是有機會偶遇那些有姿色的少婦小媳婦,就使勁搖晃自己,把已死寂的情感之潭,泛起點漣漪出來。或假裝學繪畫,花錢雇漂亮模特,久了,應該會有奇效。如果養老錢沒掙夠,趕上有車展,甭管有多擁擠,買個門票,叫個快賣,拎瓶礦泉水,不看出感覺絕不打道回府。“

“配套的是,還要把自己收拾得花裏胡哨,走路挺直腰板,見誰都放電拋媚眼,一個都不拉下。堅決隱瞞年齡,裝小扮嫩。原則就是一個,為了命,臉麵算個球。“

“同時要以修行作為輔助手段。別人修啥我不管,俺主修性。凡是與性有關聯的套路,一概照單全收。有空就到印度的克久拉霍性廟進修,把各種姿勢學個透。大喘氣大呼吸,我就不信這麽多招都用上了,一套組合拳打出去,還尋不到長生不老真諦不成。“

“人隻要因為信念而挺住了,總會等來意外驚喜。讓我激動的,聽說德國整出個新玩意,可以讓男人能活到150歲。原理是不斷在自己體內製造新鮮的荷爾蒙和多巴胺,要多少有多少,可以沒完沒了的足量供應。即使你都100多歲了,生孩子造小人跟打遊戲似的輕鬆。據說明年就可以在咱這地界上市,我有點等不及,每天按分鍾為單位倒計時著。“

“奇怪的是,這個發明隻針對爺們,沒有女人什麽事。我又心生憂慮,到一定時候,滿大街都是老頭,跟自己一起玩的老太太都沒了,總感覺有些不妥,滋味不好受。

這個技術的發明人也夠操行的。身為爺們,也不能光想著自己。生命的另一半,不能就這麽輕易地出局了,這個最基本的慈悲必須要有。再說把我們這些老爺們把自己活得都不好意思,這是個問題。老太太們看不過眼,起急發飆,堵在門口罵咱男人不夠意思,不是個東西,你都沒法還嘴。“

“咱是一個有正義感的人,氣不過,順便挑撥一下。就是女人們要給自己爭口氣,把跟男人較勁的精神頭,都放在正經事上,下功夫發明一個能讓女性活到200歲的秘方。目的隻有一個,最後把老頭都給活沒了,滿大街全是老太太,比分扳平。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男人們堅持讓自己的生命根係蓬勃生長,永不倒架,也是最核心的康養。為了性福,為了性命,顧不了那麽多,將不要臉進行到底,我還活著我怕誰。“

《老年男人》的《性》與《命》有關聯且重要。但在社會中的《老年男人》的《性》與《命》如何?博文中講的都是從《老年男人》的個人角度自我的心理調整和自身的體能鍛煉來提升性趣和延長壽命。作者說得很好。例如:“為了性福,為了性命,顧不了那麽多,將不要臉進行到底,我還活著我怕誰。“

把《老年男人》的《性》說是”不要臉“,又或是“老不正經“等偏見是對對《老年男人》的不尊重或是傷害。當然,一些《老年男人》性侵女性是犯罪。如果一個《老年男人》多看幾眼一個女性,算不算性侵?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是很複雜的。《老年男人》想多活幾年,想法提升自己的性趣來達到長壽時,如何做得恰到好事,就看各位《老年男人》的運氣和福報了。當然,如今社會,隻要有錢,就不是問題了。

《我還活著我怕誰。》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三千二百餘名南僑機工回國抗戰








南洋華僑簡稱《南僑》。三千二百餘名南僑機工回國參加抗日戰爭。南洋華僑領袖陳嘉庚抗日英雄,三千二百餘名南僑機工是抗日英雄。

抗日英雄們:在“國家危難時盡力做貢獻,是每一名中國人的責任,無論是生是死。”

“一邊是富有安逸的生活,一邊是炮火喧囂的戰場,南僑機工毅然選擇後者,這源於中華民族血脈中割不斷的聯係。他們的壯舉既為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爭取民族獨立築起流動的鋼鐵長城,也為世界和平事業刻下華僑群體的曆史印記。為民族獨立而抗爭、為世界和平而奉獻,南僑機工的名字將永遠鐫刻在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史冊與人類反法西斯的共同記憶之中。”

1939年至1942年,抗戰危急時刻,在被稱為“死亡公路”的滇緬公路上,3200餘名南洋歸國華僑青年,駕駛卡車穿越槍林彈雨,搶運軍需物資、搶修運輸車輛,為抗戰築起一條“不沉的補給線”。

1937年7月7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中國沿海重要港口基本淪陷,西北公路和滇越鐵路先後被切斷,滇緬公路成為中國與外部聯係的重要國際運輸通道。

滇緬公路全長1146公裏,從雲南昆明通往緬甸,翻越高黎貢山、雲嶺等崇山峻嶺,由20萬築路民眾在9個月內徒手開鑿而成,1938年8月通車後成為“中國抗戰的生命線”。

路修通了,但問題依然嚴峻:當時中國嚴重缺乏熟悉汽車駕駛與維修的技術人員。

危急關頭,時任南僑總會主席陳嘉庚1939年2月在《南洋商報》上發出《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第六號通告》,征募懂駕駛、會修車的華僑青年回國服務,通告結尾寫道:“事關祖國複興大業,逼切注意辦理是要。”

通告發出後,短短10天便有80人響應,後續報名者不斷。他們中有教師、醫生、商人、工程師,其中不乏家境殷實者。通告要求年齡在20—40歲之間,但前來報名的人中年紀最大的49歲,最小的僅13歲,他們瞞報、虛報年齡,甚至有人女扮男裝,希望回國參與抗戰。1939年,先後有9批共3200餘名南僑機工回國支援。他們來自今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越南、泰國等國,其中至少有5名是女性。

臨行前的合照定格了南僑機工曾經的風華:西裝革履,領帶整齊,發蠟鋥亮。這是一群會吹口琴、能唱英文歌、愛喝咖啡的青年,為了抗戰勝利,他們毫不猶豫離開南洋,奔向被戰火侵襲的祖國。

在雲南,南僑機工經過兩個月左右的軍事培訓後上崗:會駕駛的擔任卡車司機,負責運輸物資;懂維修的駐紮在沿線主要車站和修理廠,負責車輛維護保障。

從昆明到緬甸,駕車單程需七八天。南僑機工以方向盤為武器,以貨車為掩體,憑借膽魄與技術,在敵機轟炸下持續穿行。他們從緬甸運進武器彈藥等軍需物資,將中國的桐油、礦產等物資運往海外,為戰時中國提供寶貴支援。

1939年至1942年,經滇緬公路運送的軍需物資達50多萬噸,還有不計其數的民用物資。

“1942年滇緬公路被切斷後,一部分南僑機工投身中美聯合開辟的駝峰航線,承擔將各類軍用物資轉運至中國戰場的任務;也有部分留在昆明,在盟軍中擔任翻譯、文員等職務。”長期研究南僑機工曆史的雲南師範大學華文學院教授夏玉清說。

抗戰期間,海外華僑華人傾盡所能支援中國。一份《世界各地華僑輸財助戰統計表》顯示:1937年至1945年,緬甸華僑華人捐贈飛機19架,南僑總會籌集卡車200輛,南洋地區捐贈禦寒衣物逾700萬件……在這場世界範圍內的“僑心報國”行動中,南僑機工以血肉之軀書寫了壯烈、動人的篇章。

“當初從南洋回到雲南的時候,已經準備好犧牲了,就沒想過要活著回去。”2018年本報記者第一次采訪羅開瑚時,這位已經百歲高齡的老人說。當時他身體硬朗,仍保留著當年在南洋喝咖啡、看報紙的習慣。

1939年7月,年僅21歲的羅開瑚與第八批南僑機工的300多名熱血青年一起坐船回國。

滇緬公路上,處處是生死考驗。山道在崇山峻嶺間盤桓,駕車稍有不慎便會墜入萬丈深淵。行駛在泥濘狹窄、臨近懸崖的路段時,副駕駛員甚至需要“懸掛”在車外,充當“人肉導航”。路上蚊蟲肆虐、瘧疾流行,上千名機工倒在運輸途中。敵機轟炸更是家常便飯,車輛一旦中彈,機工幾無生還希望。

“打擺子(瘧疾)、沒有停過的炮火,我的好多戰友都犧牲了。”羅開瑚平靜的聲音中透出歲月抹不去的痛楚。

南僑機工不僅是戰士,還是工程師。他們憑借智慧應對重重困難:自製防滑三角木、冷卻水箱、視線測量杆等工具,以應對滑坡、高溫、急彎等惡劣條件。

“視線測量杆是南僑機工謝川周發明的。卡車視野受限,他就將竹子削成兩段小竹竿,插在車燈兩側,作為測距標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車頭,相當於現在汽車的保險杠。”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館講解員餘有蘭說。

橫跨瀾滄江的功果橋是滇緬公路的“咽喉”,曾多次成為敵人重點轟炸的目標。日軍炸毀功果橋後,日本電台曾揚言“滇緬公路已斷,3個月內無通車希望”。南僑機工廖國雄回憶,為了盡快恢複滇緬公路交通線,南僑機工與當地民眾用幾百隻空油桶紮成浮船,上鋪木板,隻用10小時就搭起長達300米的浮橋,保證了這條抗日運輸大動脈的暢通。

不久前,南僑機工李月美的孫女楊婷,與一群機工後人重走滇緬公路,緬懷先輩的英勇事跡。楊婷小時候經常聽家人講南僑機工的故事。李月美駕駛技術出眾、反應敏捷,是躲避轟炸的好手。日軍飛機在天空盤旋時,她和戰友配合默契,或用樹枝遮擋車子反光的後視鏡,或是爭分奪秒地將車子開進茂密的樹林。

“奶奶是女扮男裝加入南僑機工隊伍的。”楊婷說,李月美憑借過人的智慧和毅力順利通過各項考核,“她長得高大結實,當時報名處的人都沒看出破綻。”直到一次意外翻車,李月美被路過的機工發現並送往醫院救治,急救過程中她的身份才被識破。“當代花木蘭”的故事當時被廣泛報道,轟動海內外。

像李月美這樣的英雄,在南僑機工中還有許多:13歲歸國參戰的蔣印生,放棄南洋高薪工作的王文鬆,僅用一周自學駕駛奔赴前線的吳惠民……據不完全統計,3200餘名南僑機工中,超過1/3在滇緬公路沿線英勇犧牲。滇緬公路上,平均每公裏就有一名南僑機工為國捐軀。

中緬邊境線上,雲南德宏畹町,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碑高高聳立。天剛微亮,守碑人葉曉東就騎著電瓶車來到碑下,爬上長長的台階,擦拭碑麵、給花木澆水、打掃地麵上的落葉……二十年如一日。

紀念碑後方,記述南僑機工回國抗戰的浮雕長廊裏,雕刻著南僑機工英名錄。每每行至此處,葉曉東的目光總會在“陳團圓”這個名字上停留,這是他的生父。

“父親的名字在這兒,父親就在這兒。”第一次在英名錄上看到父親的名字時,葉曉東這樣想。作為南僑機工後代,葉曉東一出生便浸染國殤的悲愴。1944年,父親陳團圓因不願出賣戰友慘遭日軍活埋,當時葉曉東僅3個月大。

2005年,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碑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畹町鎮落成,葉曉東主動擔任守碑人,每天為父親和父親的戰友們清掃擦拭紀念碑、英名錄。

20年來,葉曉東每天風雨無阻地守著碑。有海內外南僑機工後人來尋親,撫著紀念碑上的名字痛哭,他會陪著一起哭,麵對紀念碑深深鞠躬;有遊客到此,他會不厭其煩地講述南僑機工的英勇事跡。

南僑機工後人陳達婭攜手其他機工後代,共同創作並演繹大型交響組歌《南僑頌》。這部作品從國內劇場走向海外舞台,讓南僑機工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曉。不少人不遠萬裏趕來觀看演出,很多觀眾淚灑當場。

如今,馬來西亞、新加坡兩國也建有南僑機工紀念碑,馬來西亞正推動建設南僑機工紀念公園和南僑機工紀念館。每年抗戰勝利紀念日,馬來西亞等地的華僑華人社團都會在紀念碑前舉行活動,緬懷南僑機工為抗戰作出的偉大貢獻。

2020年,羅開瑚去世;2022年,蔣印生去世。此後,世上再無南僑機工,但他們“舍身而不顧,毀家而不怨”的故事將被永遠銘記。

2018年,“南僑機工曆史檔案”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檔案真實記錄了抗戰期間南洋華僑誌願回國抗日的全過程,也鐫刻下海外華僑華人反抗暴政、維護人類和平的記憶。2019年,馬來西亞二戰曆史研究會授予南僑機工“亞洲和平獎”。

白雪嬌給父母的告別信

親愛的父母親:

別了,現在什麽也不能阻撓我投筆從戎了。我知道父母親一向是明情達理的,對於女兒的行動,是不會有異議的。我之所以不別而行,這是女兒勇氣不夠的緣故,因為骨肉之情,總是難免的,我深恐突然提出這意思,母親一定是激動而流淚的。我雖然立誌報國,為了這天生感動的弱質,或許是會被私情克服的。所以為補救這劣點,隻得硬著心腸,瞞著你們,走了。我知道,母親是會因此傷心一場,但是我相信,父親是不會因而責怪女兒的,一定是引為光榮的事。

走之前,我是難過極了,在每分鍾內,我的心起著往複數次的矛盾衝突。家是我所戀的,雙親弟妹是我所愛的,但破碎的祖國,更是我所懷念熱愛的。所以,雖然幾次的猶疑躊躇,到底我是懷著悲傷的情緒,含著辛酸的眼淚踏上征途了。

這次去,純為效勞祖國而去的。雖然我是社會上一個最不值得注意的蟲,雖然在救國的大事業中,我的力量簡直是夠不上“滄海一粟”,可是集天下的水滴而匯成大洋。我希望我能在救亡的汪洋中,竭盡我一滴之微力。

親愛的雙親,此去雖然千山萬水,危安莫卜,是不免淒愴辛酸。但是,以有用之軀,以有用之時間,消耗於安逸與無謂中,才是更令人哀惜不置的。因為生活就是鬥爭,尤其是在祖國危難的時候,正是青年人奮發效力的時機。這時候,能親眼看見祖國決死鬥爭以及新中國孕育的困難,自己能為祖國做點事,就覺得此是不曾辜負父母親的養育之恩。

現在你倆所可懷慮的不是我,而是弟妹的讀書。他們太不懂事了,把上學校當作消遣,這是急需督促教導的。因為“玉不琢,不成器”。

女兒是不孝的,望雙親寬懷自慰,善自珍重。臨行匆匆,僅留此作別,後會有期。

叔父母均此,恕我不另。

最後,敬祝健康!

民國廿八年五月十八日

(注:1939年,25歲的馬來西亞華僑白雪嬌回國抗日,成為滇緬公路上的一位女機工。)

告別南洋

詞:田漢 曲:聶耳

再會吧,南洋!

你海波綠,海雲長,

你是我們第二的故鄉。

我們民族的血汗,

灑遍了這幾百個荒涼的島上。

再會吧,南洋!

你椰子肥,豆蔻香。

你受著自然豐富的供養,

但在帝國主義的剝削下,

千百萬被壓迫者都鬧著饑荒!

再會吧,南洋!

你不見屍橫著長白山,

血流著黑龍江?

這是中華民族的存亡!

再會吧,南洋!

再會吧,南洋!

我們要去爭取一線光明的希望!

《告別南洋》是田漢、聶耳創作的歌曲,1934年問世,歌曲展現南洋華僑華人的離散經曆和對中國的深厚感情。南僑機工回國支援抗戰,離別之際經常唱起這首歌。

原文刊登於2025年7月7日人民日報15版

雲南日報-雲新聞編輯:鄭海燕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走資派鄧小平對越自衛反擊戰爭






1979年,走資派鄧小平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爭,在當時的世界上各國中僅有一個小國支持中國走資派特色政府的,即柬埔寨。

越南對中國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2000多年前是無國之地,從秦朝開始,越南是中國的一部分。此後,分分合合。在法國占領後完全脫離中國後一直至今,連文字都改變了,不再使用中文。在越共胡誌明時代,越南和中國是同誌加兄弟。中蘇分歧後,越南追隨蘇聯。

走資派鄧小平篡權複辟資本主義之後,剛上台的走資派鄧小平政權還沒握住,國內的反對派即擁護社會主義的人還存在,走資派鄧小平還苦於沒有機會迅速掌握住人民解放軍這支軍隊。走資派鄧小平出訪美國低頭哈腰擺碼頭找主子,跪拜美國主子並跪求主子求得支持,並且保證努力問美學習,派大量中國留學生和中國官員來美學習培訓為中國複辟資本主義之用。.

走資派鄧小平從美國拜主子回國之後,乘在越南和柬埔寨兩國邊境爭搶由頭,也為討好主子而無視中越兩國的近鄰和毛澤東時代建立起來的友誼,走資派鄧小平悍然出兵越南。

如此重大的事件,以及後來的八九六四學生天安門六四事件,卻在走資派鄧小平的擺功宣傳中的《曆史轉折中的鄧小平》中,竟然沒有提到這麽重大的二件大事。盡管當時在開戰前國內特色政府宣傳了越南如何壞,中國要教訓它。可全世界呢?竟然隻有一個國家支持中國走資派特色政府出兵越南。

當時新華社匯總各國對我自衛還擊的態度(至1979年2月22日):

1.譴責我國、支持越南,要我撤軍、停火的:蘇聯、古巴、捷克、保加利亞、東德、匈牙利、波蘭、蒙古、阿富汗、埃塞俄比亞、莫桑比克、阿爾馬尼亞、安哥拉和柬埔寨(新)政權。
  
2.對我表示遺憾、要我撤軍的:老撾、印度。
  
3.反對中國、越南在越南和柬埔寨的軍事行動的:加拿大、瑞典;並要求我撤軍的:新西蘭。
  
4.要求中國從越南撤軍、越南從柬埔寨撤軍的:美國、日本、東盟五國、澳大利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英國、意大利、荷蘭、挪威、芬蘭、伊拉克。
  
5.對我和越都表示遺憾、期望越南和柬埔寨都能支配自己命運的:歐洲共同體的的其他國家。
  
6.呼籲談判解決問題的:埃及、馬裏、利比亞、馬達加斯加、孟加拉、塞浦路斯和北歐其他國家。
  
7.公開聲明不表態的:葡萄牙。
  
8.支持我國的:民主柬埔寨。

這場《走資派鄧小平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爭》不到一個月的中越之戰,中國軍隊隻是進入了越南境內縱深17公裏,最後又完全撤出。

中國不但沒有得到寸土,還犧牲了幾萬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優秀官兵。受傷致殘的千千萬萬。而這些老百姓家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之後走資派特色政府又沒有認真地安撫好那些烈士家庭及傷殘的士兵們。這些退伍軍人回到地方後有過多次上京維權就是例子。

而結果是柬埔寨的親越南政府還是上了台完全掌控了柬埔寨。

而在越南的大多數的華僑也被迫撤離越南。有的逃往海外,甚至死於途中。

雖然這場有走資派鄧小平為穩固自己的政權而發動的入侵越南的戰爭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了,可之後不斷發生越南排華騷亂,不可能排除不是對1979年戰爭的積怨。再加上拿幾萬名官兵的生命,動用幾十萬軍隊做了一件對國家利益毫無之用的所為。

走資派鄧小平的作為是否符合中國的利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