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台灣軍購這麽多的資金來自何方

(2025-11-28 10:51:55) 下一個
台灣軍購這麽多的資金來自何方
 
 
 
 
 
 
 
台灣曆史上,尤其是台灣近代史上,什麽時候開始「先富」的?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東亞四小龍」。
 
「東亞四小龍」指 1960 年代至 1990 年代經濟高速成長的韓國、中國台灣、香港和新加坡四地。它們透過吸引外資、技術轉移和發展勞動密集產業,實現了經濟的起飛,並成為已開發經濟體。
 
《台灣先富》開始於20 世紀 60 年代.,此時台灣建設的資金來自何方?來自蔣介石國民黨從大陸帶到台灣有的黃金白銀和人才?
 
1948年前後,麵對軍事上的節期敗退,蔣介石暗地裏為自己謀劃退路,將四麵臨海的台灣作為自己的“退守之地”,逐步籌劃將國民黨的黨、政、軍、財、文等中心遷台,給台灣帶去大量的人才和資金。
 
解放戰爭爆發之後,蔣介石國民政府為了維護內戰軍費開支,改發金圓券。 1948年8月18日,政府下令以金圓券取代法幣,強製將黃金、白銀、外券等兌換成金圓券。就這樣,蔣介石國民政府透過「金圓券」從老百姓手中收集黃金,檔案顯示,這部分黃金共184萬兩。 :
 
此外,美國在抗戰中欠中國機場建設費4億美元,蔣介石國民政府拿其中2.2億美元買了600萬兩黃金,加上沒收汪偽政權時得到的49.5萬兩黃金。加上國庫中留有的400多萬兩黃金。就是蔣介石在台灣東山再起的本金。蔣介石將大陸掌管的所有黃金運往台灣,這件機密絕對不能讓外界知曉,還不能在內部聲張,避免引起李宗仁的反對。
 
台灣在1970 年代至 1990 年代,經曆了從被日本的殖民經濟到進口替代工業化,再到技術和知識密集產業的轉型。台灣被國際社會視為已開發經濟體。
 
《台灣再富》是走資派特色中國的改革開放之後的四十多年來。單說一個台商資本家郭台銘從大陸背回多少噸資金到台灣?又給台灣政府交了多少稅?郭台銘當然口頭上會說: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這是同時講給中國大陸人民聽、講給習近平聽、講給特朗普聽、也是講給全世界聽的。但到了台灣後想和習近平“和平統一“嗎?
 
台灣在大陸有多少商人?根據維基百科的數據,有約40.4萬台灣商人在中國大陸。“究竟有多少台灣人在大陸?”
 
“大概500萬吧!”麵對《青年參考》的提問,冠捷電子有限公司總裁特別助理吳欽清笑著說,他的助手糾正說:“沒這麽多,大概200萬—300萬吧。”
 
台灣總人口2300萬左右,按照這個數字,在大陸的人占到了十分之一。識別他們身份的是台胞證、暫住證和工作證。
 
上海及周邊聚集了近40萬台灣商人及家屬。他們有一個特別的名字:上台族。台海局勢在變化,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並沒有發生什麽變化,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該加班的還是要加班。在美國一家企業擔任市場部經理的周先生告訴《青年參考》,在台灣的家人有點緊張,打電話詢問這邊的情況,但台商本身沒有害怕。“怕什麽,不會打!”他說。
 
在上海的台灣人,不僅是老板,也有許多“打工仔”。外商湧進時,上海需要大量經理人,台灣一批中年經理人適時填補;當商業零售業擴張時,台灣的廣告業、行銷業者大舉挺進。當金融證券業興起時,銀行業者、股市分析師都到上海灘摩拳擦掌。當大陸決心扶植IT業時,全球各地的華人,其中很大一部分與台灣有深厚關係的,都出現在上海。當保險業要起飛時,台灣保險員在首批保險人中名列前茅。
 
而在北京,有大約2000家台資企業,台商總數有2萬多人。他們的經營範圍以服務業為主。繼中友百貨之後,太平洋百貨西單店和盈科店先後開業,營業麵積達6.1萬平方米。此外,錢櫃KTV也將觸角由上海伸向北京,生意非常紅火,有台資背景的星巴克咖啡在北京的店麵更是一家接著一家開。
 
除了常住大陸的人,來大陸訪問的台灣人也逐年增加。2002年,台灣來大陸310萬人次;曆年累計2566萬人次;而大陸居民前往台灣曆年累計僅77萬人次,2002年應邀赴台參加交流活動的隻有3.8萬人次。
 
大陸走資派特色政府對台商的優惠政策是:《國台辦:“31條”等政策措施持續落實落細,台灣同胞享受同等待遇的領域和範圍不斷擴大》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應詢表示,2018年以來,國台辦會同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等有關部門先後出台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26條措施”,應對疫情支持台企發展的“11條措施”,支持台胞台企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農林22條措施”等一係列惠及台灣同胞政策措施。5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做好落實落細工作,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越來越方便,享受同等待遇的領域和範圍不斷擴大。
 
第一,在支持台企發展方麵,積極支持台企同等參評智能製造、綠色製造項目。長春化工、光寶科技、南亞塑膠、滬士電子等多家台企進入2022年綠色製造名單,工業富聯、友達光電、敏華汽車零部件等多家台企入選2022年智能製造優秀場景名單。冠捷電子等8家(個)台資企業和項目分獲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提名獎。各地積極支持台企申設高新技術企業並同等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廣東、江蘇兩省現有高新技術台企合計超1400家。2022年,在廣東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台企享受增值稅留抵退稅等減免超47億元人民幣,在江蘇有121家台企被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0家台企獲轉型升級專項資金支持,26家台企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848家台企入庫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
 
第二,在農業林業領域方麵,台胞台企參與大陸鄉村振興戰略取得新進展。福建三明獲批設立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福建漳平台創園入選2022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在福建省漳平市創業的台商陳誌堅成功申領麵積達1438畝的林下經濟不動產權證書並獲得第一筆林下經濟產業貸款15萬元,該證書明確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保護,切實維護經營者的土地承包權益。四川冕寧元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被國家林草局認定為第五批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福建漳平台品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閩台緣高山茶產銷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謝東慶獲選2022年度“三農人物”,成為該活動舉辦18年來首度獲此榮譽的台胞。
 
第三,在金融方麵,支持符合條件的台企在A股上市,為台胞台商提供更多元高效的金融服務。2022年有10家台企在A股上市,數量創曆年新高,目前在A股上市台企累計達59家。福建於2019年3月在平潭開展“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證書”試點,目前已實現全省全覆蓋,為持證台商台胞提供提高授信額度、降低貸款利率、簡化業務手續等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截至今年1月已為373位台胞、233家台企頒發證書,累計提供授信139.69億元人民幣。浙江會同當地金融機構為台胞發放台胞專屬台融卡信用卡,截至2022年底共發放3353張,總授信金額5562萬元人民幣。江蘇信保2022年累計為30多家台企提供融資增信保額超30億元人民幣。
 
第四,在重點區域方麵,加大對涉台經濟園區支持和賦能。國台辦、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已批準在廣西、四川、湖北、江西、湖南、重慶設立了6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在山東設立海峽兩岸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合作區,在福建廈門和泉州、安徽合肥設立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有關措施助力吸引台企集聚發展和有需求的台企向中西部地區轉移,融入新發展格局、參與高質量發展,同時在拓展內需市場中獲得更多商機。    
 
第五,在台胞參評榮譽獎項和職業資格考試方麵,台灣同胞得到更多的參與感、獲得感和融入感。迄今已有331名台胞(家庭、集體)在22個省區市榮獲地市級以上五一勞動獎章、青年五四獎章、三八紅旗手、五好家庭等榮譽稱號,有6名台胞獲評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據不完全統計,有上萬名台胞報名參加各類職業資格考試,其中578人通過了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3000多人通過醫師資格考試,156人通過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
 
第六,在文化領域,台灣同胞積極加入大陸各類文化團體,參評文化獎項,參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中國文聯及其所屬各全國文藝家協會迄今已吸收台灣地區會員82人。7名在閩台胞獲評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台灣藝術家參評中國曲藝牡丹獎、中國攝影金像獎、中國電影金雞獎等重要獎項。台灣演藝人士每年參與大陸廣電視聽節目和電視劇製作近千人次。在馬耳他、巴黎、馬德裏、悉尼、開羅、仰光等多個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兩岸文創機構和藝術家舉辦各類文化藝術展覽,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朱鳳蓮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不斷出台和完善造福台灣同胞、促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不斷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
 
《台灣有錢了》!《台灣有錢了》!《台灣有錢了》!開始買武器。
 
台灣從美國購買武器的經曆始於1979年,中國走資派特色政府改革開放之後,從1979年7月開始,到2025年11月,一共進行了131次的軍火交易。都是美國造軍火,台灣島內買入。
 
最後這次是:第131次 時間是2025年11月17日 軍火是:NASAMS相關裝備   價錢是:6億9,894萬 美元 預計完成日期為:2031年
 
 雷神獲台6億美元NASAMS合約 2031年前交付。
 
 美國確認向台灣出售雷神防空導彈係統價值近7億美元。
 
買了這麽多軍火?一個台商資本家郭台銘從大陸背回多少噸資金到台灣?又給台灣政府交了多少稅?郭台銘說: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這是同時講給中國大陸人民聽、講給習近平聽、講給特朗普聽、也是講給全世界聽的。就是沒有講給台灣人昕!因為台灣人不是中國人。所以隻有習大帝才會相信《兩岸一家親》,做著青天白日中國夢:《和平統一》的自淫美夢。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