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當家作主政治體製人民公社
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農村人民公社的經濟建設之所以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是和毛澤東博大精深的世界頂級經濟學思想和天才的治國策略分不開的,取決於毛澤東製定了正確的政治路線,取決於先進的政治體製。
世上沒有獨立於政治之外的經濟行為,我們無法想象美國會將愛國者導彈出售給中國,哪怕你出雙倍價錢,因為它不允許先進技術出售給“潛在的敵人”,這就是政治!
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農村人民公社是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體製。
這也說明了毛澤東的政治體製是創新的。而不是中國農民幾千年以來都是一盤散沙樣的。
毛澤東建立的是人民自己當家作主的政治體製。既不同於蘇聯的一黨製,也不同於西方的多黨製,而是一種多黨合作製。這才是真正的中國社會主義集體化社會製度。這是完全由人民當家作主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由人民參與管理的和由人民參與監督的國家製度。
在文革後的改階段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革命委員會,就是這種體製的試驗。革委會裏有“老、中、青“三結合,“工、農、兵”三結合即領導幹部、軍隊幹部、群眾代表(工、農、兵和知識分子)的結合。幹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實行領導幹部、科技人員和工人參加的三結合領導製度。
如當時的人民公社優點很多。
第一個優點:可以利用集體力量戰天鬥地,改造山河。那麽多梯田、水利建設、如被譽為“人工天河”的紅旗渠,如果分田到戶,這些能辦得到嗎?絕對不能!
第二個優點:能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提倡和發揚集體主義精神。整個社會各團體、機關、學校、工廠都處於一種和諧氣氛之中。像修水庫,成萬上億的人不要錢自願參加勞動,靠的是進步文化和思想武裝。大寨精神、鐵人精神是毛澤東的專利,實際是毛澤東思想的體現,他的立足基礎,是天下為公,為人民服務。在沒有任何基礎,在沒有大型機械的條件下,靠人力僅用了不到十年時間徹底治理了中國的大江、大河,沿海修築海提,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的洪澇災害。
國家為城市人口提供了一整套福利措施,包括廉價糧油供應、免費住房、醫療和衛生、終身職業、職工退休金及全部就業。對於這些,庸俗經濟學家們是做夢也想不到的。
法國巴黎公社雖僅存世72日就歸於失敗,但它仍是人類曆史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或國家的第一次偉大嚐試。公社委員會體現了人民民主精神和社會主義國家製度的根本特征。
1871年3月18日,巴黎無產階級舉行武裝起義,建立了巴黎公社。巴黎公社失敗後,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以及恩格斯在為本書寫的導言中,對巴黎公社的性質形成了明確認識。他們認為,公社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初步嚐試,是具有社會主義政權性質的國家雛形,巴黎公社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無產階級革命必須要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列寧在《國家與革命》等著作中充分肯定了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專政的人民民主政權。從這些經典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和人民民主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從巴黎公社實踐中總結出的根本原則。
早在1847年,馬克思就指出:“勞動階級在發展進程中將創造一個消除階級和階級對抗的聯合體來代替舊的市民社會;從此再不會有原來意義的政權了。”按照這樣的觀點,無產階級革命勝利後建立的國家政權,就不再是任何原來意義上的國家政權了。巴黎公社誕生後,馬克思經過考察和總結,明確地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於:它實質上是工人階級的政府,是生產者階級同占有者階級鬥爭的產物,是終於發現的可以使勞動在經濟上獲得解放的政治形式。”恩格斯也指出:“巴黎公社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國家了。”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以及恩格斯在為該書寫的導言等中,闡述了社會主義政治製度和國家形態的基本特征。他們認為,巴黎公社拋棄了資產階級的議會製和三權分立的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創造性地建立了無產階級的國家機器——公社委員會,對資產階級實行專政,對無產階級實行民主。巴黎公社作為工人階級的政府,一批工人、社會主義者和在巴黎的外國革命者被選舉為公社委員。一切有關社會事務的權力都歸屬公社,這樣的結果,使“普遍選舉權不是為了每三年或六年決定一次由統治階級中什麽人在議會裏當人民的假代表,而是為了服務於組織在公社裏的人民”。公社委員會下設十個委員會(相當於政府各部),政府的一切法令和重大事項須經公社委員會討論通過,再分別由下屬委員會執行。這種議行合一的體製,克服了資產階級議會空談的弊端,提高了國家機關的工作效率。巴黎公社和以往一切國家的最大區別在於,以往的國家不過是剝削階級少數人對被剝削階級多數人的統治,而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專政,第一次實現了大多數被剝削的勞動人民對剝削階級少數人的統治。這一政權性質,與馬克思、恩格斯建立無產階級國家的設想和本意是一致的。
公社委員會是無產階級的最高權力機關,向人民負責,由普選產生,公社所有公職人員都實行全麵的選舉製,司法部門的各級工作人員也由選舉產生。“把行政、司法和國民教育方麵的一切職位交給由普選選出的人擔任,而且規定選舉者可以隨時撤換被選舉者。”革命爆發的第二天,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就發布了選舉公告,通知巴黎市民準備選舉,規定公社委員代表名額對外公開,按居民人數的一定比例確定,由選民分區直接投票選出。公社委員會的選舉嚴格按照民主程序和公開方式進行,由巴黎各區市民通過投票直接選出。由市民選舉產生的公社委員會經常向市民匯報工作,介紹公社情況,解答各種質詢,聽取市民意見。巴黎公社不僅賦予了人民參與民主選舉和政府決策的權利,而且還建立了對政府的民主監督和罷免撤換製度。巴黎公社實行的無產階級民主是真正的全麵的民主,除民主選舉公社委員之外,在經濟和社會領域也體現了人民民主精神,如由工人大會選舉產生工廠領導人,由工人代表組成專門的監督委員會,參與工廠的管理和監督工作;實現男女平等的選舉權和受教育權,推行國民教育普及化和世俗化等。由於“公社給共和國奠定了真正民主製度的基礎”,因而巴黎公社是具有廣泛代表的政治形式,能保證國家權力始終保持在人民手中,“是工人階級的政府”,是真正民主的政府,是“新的真正民主的國家政權”。國家權力始終保持在人民手中,這是無產階級新型國家區別於由資本壟斷者掌握權力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根本特點。
曆次資產階級革命雖然都提出建立“廉價政府”口號,但都沒有實現。因為資產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的統治地位,必須依賴龐大的常備軍隊和官僚體係來支撐國家機器,規模越來越大的國家機器成為貨真價實的“高價政府”。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在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後建立起來的“工人政府”,公社法令明確規定,所有的公職人員作為社會公仆,普遍實行低薪製,最高薪金每年為6千法郎即當時巴黎普通工人的年薪。與此相比,法蘭西第二帝國的駐外領事年薪為6萬法郎,外交部部長則為13萬法郎。馬克思對此評論道:“公社的工作人員執行實際的行政管理職務,不論是地方的還是全國的,隻領取工人的工資。”隻有工人階級的政府,才能把國家開支和工作人員薪水壓縮到最低程度,用國民軍代替常備軍,減少軍隊人數,盡量減輕人民群眾的經濟負擔,最終有效“防止國家和國家機關由社會公仆變為社會主人”。馬克思因此稱讚巴黎公社“實現了所有資產階級革命都提出的廉價政府這一口號”。
巴黎公社作為新生的具有社會主義國家雛形的政權,與以往曆史上的任何國家相比,性質完全不同。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則和維護勞動群眾的經濟和政治利益的措施,對公社由人民直接行使權力、政府機關和司法機構的官員由選舉產生、所有公職人員毫無例外都是人民的勤務員且可以隨時被罷免撤換等做法給予了高度評價。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社會主義國家製度的實質內容和基本特征,為以後的社會主義國家製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
社會主義思潮有500多年曆史,但社會主義作為一種政治製度的曆史並不長,如果把巴黎公社算做是社會主義國家嚐試的話,也隻有150年。巴黎公社雖然不完全是共產黨領導下的國家政權,但“公社給共和國奠定了真正民主製度的基礎”,“從實踐上證明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專政學說的正確性”。巴黎公社失敗後,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寧等都從不同角度總結了巴黎公社的經驗與教訓,並以這一無產階級性質的國家為例,來闡釋社會主義國家的本質特征。
在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時,隻有“無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民主”“真正的民主”等提法,而沒有出現“社會主義民主”一詞。這是因為,在馬克思主義思想體係中,“民”被劃分為不同的階級,因此民主一詞代表的是“階級的統治”,隻在國家層麵上使用。在他們看來,無產階級的使命是消滅階級,實現共產主義。要實現共產主義,不僅要消滅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製度,也要消滅多數人統治少數人的製度。一旦消滅了階級,所有國家和民主製度也隨之消亡。在沒有階級的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社會,民主不是以製度而是以一種習慣保留在“自由人聯合體”中。馬克思說,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項具體措施,隻能顯示出走向屬於人民、由人民掌權的政府的趨勢”。雖然馬克思、恩格斯沒有提社會主義民主,但人民政權、人民民主問題始終是他們關注的重要內容。
列寧指導俄國布爾什維克黨所建立的蘇維埃政權,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社會主義國家製度和民主原則的又一次成功實踐。列寧認為,蘇維埃作為無產階級新型國家形式,在性質上不同於奴隸主階級、封建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它是工人階級、勞動人民享有最高程度民主的國家,是來自人民、為人民所有、為人民服務的國家。因此,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的最大區別在於兩者的政治性質即國體不同,社會主義國家是以人民為主體,國家政權是為人民服務,國家公務人員是人民的公仆。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社會主義民主才真正以一種製度模式閃亮登上人類曆史舞台。
中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始終堅持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為建設社會主義國家製度進行了不懈努力。”人民當家作主的製度體係涵蓋人民代表大會製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基層群眾自治製度等一係列根本政治製度和基本政治製度,這一製度體係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深得人民擁護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製度體係,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中國共產黨和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憲法和製度規定,保障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和各界人士實現最廣泛的政治參與,實現最真實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