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走資派改革開放實踐證明了什麽

(2024-07-08 09:43:14) 下一個

走資派改革開放實踐證明了什麽

 

 

 

走資派改革開放實踐證明了什麽?證明了走資派是中國共產黨內的最危險的敵人,也是中國廣大的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最危險的敵人。

走資派鐵了心要堅持走資本主義道路,堅決站在真正的共產黨人和廣大的人民大眾的對立麵,變社會主義為資本主義,變無產階級專政為資產階級專政,走資派們對內走資本主義道路,對外則妥協退讓屈膝投降,讓翻身得解放,當家做主人的廣大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重新受資本的剝削壓迫和奴役,讓國際資本主義帝國主義重新回來,剝削抽血本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使國家重新成為帝國主義和國際資本政治附庸和經濟殖民地。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走資派所以是中國共產黨最危險的敵人,因為走資派們能夠顛覆和破壞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人民大眾拋頭顱灑熱血好不容易開創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走資派們把社會主義變為世界上最壞最邪惡的資本主義,因為走資派們做到了國際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走資派與修正主義從根本上說,就是一丘之貉,或者說是一體兩麵。走資派們們都否定馬列毛主義的基本原理,走資派們背離共產黨的宗旨和性質,走資派們最終必然走向否定社會主義,背離無產階級專政,複辟資本主義的道路。

走資派們從本質上來說,是由兩類人組成,一類是鑽進中國共產黨內的資產階級異己分子,投機分子,反革命分子,走資派們從來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走資派們從來就不是一個真正的馬列毛主義者,走資派們隻不過是披著共產黨員外衣的假共產黨。另一類是中國共產黨的叛徒,中國共產黨中的敗類,走資派們經不住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襲擊,走資派們經不住資產階級的腐蝕拉攏利誘,最後走資派們投入到了資產階級的懷抱,成為馬列毛主義,成為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最可恥的敵人。

 走資派們為了欺騙人民,往往實行反革命的兩麵派手法,說一套,做一套,打左燈,向右轉,或者隻做不說,走資派們有時也會說一些漂亮的語言,用以前的話說,就是打著紅旗反紅旗,其實是好話說盡,壞事做絕。但是,不管走資派們怎麽掩飾偽裝,走資派們也欺騙不了中國人民,因為,中國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再漂亮的辭藻也掩蓋不了走資派們反黨反革命反人民反社會主義的罪惡本質。

走資派們為什麽要熱衷於走資本主義,搞國企私有化呢?  根本的原因是因為走資派們私心作怪,私欲膨脹,走資派們的出發點就是為自己著想,為自己考慮,為自己謀利益,為自己的享受,為自己的家屬子女謀利益。毫無疑問,走資派們為自己和親屬子女成為富豪,就是走資派們熱衷於搞國企私有化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動力。這樣,人們就能很好地理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少數人富,私有化為什麽就能夠出籠了。中國共產黨是為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大眾謀利益,謀幸福的政黨,走資派們為少數人富,搞私有化是為了人民大眾嗎?  還要自稱人民的兒子,簡直不知這世界上還有羞恥二字。

走資派們為了一己私利,放任自己的家屬子女,利用其手中的權力,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對於廣大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創造的財富,肆無忌憚地瓜分搶劫,巧取豪奪,使走資派們自己的親屬子女成為千萬億萬富豪。走資派們隻要自己的家屬子女過得好,過得快活,過得舒服,走資派們才不會關注廣大的老百姓的死活呢。

反過來說,從官僚的家屬子女是不是千萬億萬富豪,人們也可以非常容易地判別他們是真共產黨還是假共產黨,是馬列毛主義還是修正主義,或者說,是為人民的領導人,還是人民的敵人。很難想象,真正的共產黨人,真正的馬列毛主義者,能夠並允許放任自己的子女親屬對於國家和人民的財富大行瓜分搶劫,巧取豪奪之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人民公社好的歌聲來自公社社員






《人民公社好》組歌 (1969年)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g4nHwcfdNA

《"人民公社好" - The People's Communes are Good (Chinese Farmer Song)》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0pGhLOYMWk

《人民公社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F_fyAzSC48

《60年代經典紅歌《人民公社好》唱出了時代感 50年的記憶仿佛昨天》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ZhbTe1V0k

《1958年毛主席視察人民公社》黑白紀錄片電影(無字幕清晰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u1uU28sVEM》

《"Nh?n d?n c?ng x? h?o" (人民公社好 - "c?ng x? nh?n d?n t?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1dkulLHMj4

《人民公社讓鐵姑娘撐起半邊天 劉桂琴唱出了姑娘們的喜悅心情》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wMA6ZpBsYM

《70年代廣東人民公社錄影,村裡男女民兵實彈訓練,肇慶地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eht7i2-vv4

《人民公社時天天聽的歌,百聽不厭,家喻戶曉,今天才弄明白歌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TmUjBfEI8

《人民公社好》歌詞:

作詞:人民公社社員(現被稱為:佚名。)

作曲:人民公社社員(現被稱為:佚名。)

演唱:農村人民公社社員們

《人民公社好》歌詞全文如下:

“人民公社好 人民公社好
毛主席指出的革命路
我們貧下中農走定了
一大二公 集體化
堅持到底不動搖
代代革命學愚公
大寨紅旗處處飄
毛澤東思想來掛帥
鼓足幹勁鬥誌高
沿著毛主席的革命路線
朝著共產主義目標緊跑
朝著共產主義目標緊跑

人民公社好 人民公社好
毛主席樹起革命旗
我們貧下中農勁更高
文化大革命 當闖將
階級大印打牢
凡事公字掛帥
砸了三自一包
毛澤東思想大無際
革命生產雙飛躍
緊跟毛主席的戰略部署
人民公社幹的更加好
人民公社幹的更加好
哎嘿 嗨”

1958年7月1日,《紅旗》雜誌第3期發表了陳伯達寫的《全新的社會、全新的人》的文章,提出“把合作社辦成一個既有農業合作,又有工業合作的基層組織單位,實際上是農業和工業相結合的人民公社”。
  
接著第4期《紅旗》雜誌又發表了陳伯達寫的《在毛澤東同誌的旗幟下》的文章,明確引證了毛主席的指示:“毛澤東同誌說,我們的方向應該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業)、農(農業)、商(交換)、學(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裝)組成一個大公社,從而構成我國社會的基層單位。”

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的建立。這時,即1958年6月底7月初,譚震林在鄭州主持召開冀、魯、豫、陝和北京市農業協作會議,他在會議的總結中,講到了農業合作社的變革問題。他說:“像遂平縣衛星社已經不是農業合作社,而是共產主義公社。”會後,他讓信陽地委的同誌到鄭州匯報嵖岈山衛星農業社的情況(當時遂平縣屬信陽地區),並向他們講了一番辦“工、農、商、學、兵”公社的道理。

信陽的同誌回去傳達後,地委根據《紅旗》雜誌兩篇文章透露的毛主席關於辦大公社的指示和譚震林談話的精神,進行了討論和研究,認為合並後的大社,實際上已構成人民公社的雛形。由地委秘書長趙光帶領工作組,首先在遂平縣衛星集體農莊試點,在原21個農業社的基礎上,又並入6個社,共27個農業社、9360戶參加。7月初,正式建立了“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這樣,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在河南誕生了。

嵖岈山人民公社建立後,7月中旬,省委書記處書記史向生和《紅旗》雜誌常務編輯李友久、信陽地委書記路憲文專程到嵖岈山公社,和地委工作組一起,召開社隊幹部座談會,並到各隊調查,在總結群眾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公社研究了一些規章製度,初步製定了《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試行章程(草稿)》。規定各農業社的一切生產資料和公共財產轉為公社所有,由公社統一核算,統一分配;社員分配實行工資製和口糧供給製相結合;總結了青年隊集體吃食堂的好處,推廣了公共食堂;同時成立了托兒所、幼兒園、敬老院、縫紉組;公社設立了農業、林業、畜牧、工交、糧食、供銷、衛生、武裝保衛等若幹部或委員會,下設生產大隊和生產隊,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和組織軍事化、生產戰鬥化、生活集體化。

繼嵖岈山人民公社建立以後,信陽地區在小社並大社的基礎上,在農村很快形成了走人民公社的道路、建立人民公社的輿論。到7月底,全區農村即實現了人民公社化。7月底至8月5日,由史向生主持,省委在嵖岈山公社召開了各地、市委農工部長會議,總結嵖岈山建立人民公社的經驗,在全省推廣。

毛澤東說:辦人民公社好

8月4日、5日,毛主席視察了河北省的徐水、安國縣的農村後,於5日晚11時,來到河南的新鄉。6日下午,毛主席在吳芝圃等的陪同下,視察了新鄉縣七裏營全縣第一個人民公社。在公社大門前,毛主席仔細看著門口掛的“七裏營人民公社”的牌子,他說:“人民公社這個名字好!”同日晚毛主席到達鄭州。

7日淩晨,史向生在專列上向毛主席匯報了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的情況。當談到嵖岈山公社試行簡章時,毛主席聚精會神,邊聽邊問,他說:“這是個好東西,給我!”他如獲至寶,極為高興。

省委負責同誌匯報時,當談到對大社沒有用共產主義公社命名,而采用人民公社作名稱時,毛主席說:“人民公社這個名字好,包括工、農、商、學、兵,管理生產,管理生活,管理政權。”他指出:“公社的特點是:一曰大,二曰公。”

8月9日,毛主席在山東曆城縣視察,山東省委書記處書記譚啟龍等匯報,當提到曆城縣北園鄉準備辦大農場時,毛主席說:“還是辦人民公社好,它的好處是,可以把工、農、商、學、兵結合在一起,便於領導。”

毛主席視察三省和“還是辦人民公社好”的消息,很快在報上發表。大家看了無不歡欣鼓舞,精神大振。各地立即掀起了建立人民公社的高潮,不到一個月,河南全省農村實現了人民公社化,由原來的4.9萬多個農業合作社,合並建成了1242個人民公社,每個公社平均8000戶。

8月底,毛主席在北戴河主持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上經過討論,正式通過了《關於建立農村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要求各地在秋收前後,先把公社的架子搭起來。北戴河會議結束後,中央報刊相繼發表了“迎接人民公社化的高潮”等社論。這樣,把建立人民公社的運動很快推向高潮。

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永遠和人民在一起的情懷,很自然讓人民公社的社員們想起毛主席與人民心連心的另外紅歌,這就是《毛主席走遍祖國大地》、《毛主席來到咱農莊》和《毛主席是咱社裏人》,當時唱響大江南北,感動祖國的山山水水,至今唱來格外親。

歌曲《毛主席來到咱農莊》,由張士燮填詞、金砂譜曲。上世紀五十年代,這首歌曾經唱遍大江南北,千家萬戶,並一直流傳。歌唱的主題是當年毛主席視察四川省郫縣紅光社的故事。

他們聯手創作的歌曲《毛主席來到咱農莊》。調兒清純質樸,氣氛熱烈,音樂語言口語化,契合了領袖和人民之間心心相印的情感,表現了建國初期中國農村歡快、愉悅的新生活,抒發了人民豪邁、讚歎和喜慶的心聲。一時間。孩子唱,青年唱,老人唱,軍營在訓練中也唱。不久,這首歌在全國第二屆文藝會演中捧回歌曲創作一等獎桂冠,並榮獲全國群眾歌曲創作一等獎。

毛主席來到咱們農莊;
千家萬戶齊歡笑呀,
好像那春雷響四方。
毛主席來到咱們村,
跟咱們社員來談心;
一問咱們除四害呀,
又問咱生產大躍進。
毛主席呀關心咱,
又問吃來又問穿;
家裏地裏全問遍呀
還問咱們夜校辦沒辦。
主席的話兒呀象鍾響,
說得咱心裏亮堂堂;
主席對咱微微笑呀,
勞動的熱情高萬丈。
鼓足幹勁大躍進哪,
齊心建設咱新農莊。

《毛主席是咱社裏人》是由夢之旅合唱團演唱的一首歌曲。

歌曲歌詞:
毛主席是咱社裏人
千山那個萬水連著天安門
毛主席是咱社裏人
春耕夏鋤全想到
防旱排澇掛在心
八字憲法親手定
豐產的道路細指引
千山那個萬水連著天安門
毛主席是咱社裏人
關心社員衣食住
問寒問暖問辛苦
主席就象紅太陽
照在身上暖在心
千山那個萬水連著天安門
毛主席是咱社裏人
領導咱們來翻身
人人幹勁添十分
大幹農業齊發奮
人民公社萬年春
萬年春

《毛主席走遍祖國大地》
劉文玉 詞
秦永誠 曲
毛主席走遍祖國大地,
錦繡河山更加壯麗更加壯麗。
任憑征途風雲變幻,
鮮紅的太陽永放光輝。
毛主席率領我們奮勇前進,
高舉起馬列主義偉大紅旗。
毛主席率領我們奮勇前進,
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
毛主席走遍祖國大地,
和革命人民永遠在一起永遠在一起。
親切關懷鼓舞我們,
諄諄的教導銘刻在心裏。
毛主席率領我們奮勇前進,
高舉起馬列主義偉大紅旗。
毛主席率領我們奮勇前進,
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
毛主席走遍祖國大地,
東風勁吹晴空萬裏晴空萬裏。
革命航船乘風破浪,
英雄的人民所向無敵。
毛主席率領我們奮勇前進,
高舉起馬列主義偉大紅旗。
毛主席率領我們奮勇前進,
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

《毛主席是咱社裏人》,則是《毛主席來到咱農莊》和《毛主席走遍祖國大地》的特殊結果和特別印證。由於毛主席走遍農民耕耘的每塊土地,也就有了“千山那個萬水連著天安門,毛主席是咱社裏人”,由於毛主席來到咱農莊,也就有了“春耕夏鋤全想到,防旱排澇掛在心,八字憲法親手訂,豐產的道路細指引”,有了“關心社員衣食住,問寒問暖問辛苦,主席就像紅太陽,照在身上暖在心”,更有了“領導咱們來辦社,人人幹勁添十分,大辦農業齊發奮,人民公社萬年春”。這不是現在的所謂“唱讚歌”,而是毛主席對農業農民農村高度重視極端關心的寫照。

毛主席是咱社裏人,首先體現在毛主席親自製定各種製度,從製度上防止剝奪農民利益的行為,保證人民公社各項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毛主席不僅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還指引人民群眾把講幹勁講熱情講精神與講科學講規律講曆史緊密結合,而且組織製定《人民公社工作條例》(六十條),明確人民公社必須堅持按勞分配、等價交換原則,確立了“統一領導,隊為基礎,三級核算,各計盈虧”的主體框架和運行體係,帶領全黨製止和糾正了“一平二調””、“高征購”,不給補償不予安置等“竭澤而漁”、剝奪農民利益的行為,從製度上保證了人民公社各項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保證了人民公社各項工作的有章可循和有條不紊。

毛主席是咱社裏人,也表現在毛主席強調“思想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在社會經濟製度發生根本變革的時期,尤其是這樣”,指導縣、公社、大隊三級黨組織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除舊布新蕩滌陳腐觀念,移風易俗消除舊社會殘餘陋習,形成熱愛集體、克己奉公、團結互助、進取向上的“人民公社氣象新,人換思想地換裝”;毛主席強調與大自然作鬥爭需要一支龐大的“有文化有覺悟有技術的”紅專隊伍,在他的倡導和支持下,許多地方以短訓速成、半耕半讀,舉辦夜校、農校和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等形式,為服務農村培養了植保員、糧管員、駕駛員、保育員、統計員、衛生員等一大批亟需人才;毛主席指示要把醫療衛生重點放到農村去,“一顆銀針治百病,千家萬戶留腳印”的赤腳醫生如春苗脫穎而出,改變了農村缺醫少藥看病難狀況;毛主席強調發展農業以糧為綱,一業為主,多種經營,農林牧副漁綜合平衡,七十年代中期多地執行“五七指示”,社隊工業顯山露水強勁崛起,人民公社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如虎添翼。

毛主席是咱社裏人,還反映在毛主席始終讚揚“幹部參加勞動好”,要求幹部以“普通勞動者姿態出現”,要“以平等態度待人”,自覺接受群眾和組織的監督。毛主席倡導男女平等,公社裏同工同酬,同崗同酬,同效同酬,集體主義精神孕育著各盡所能的勞動態度,按勞分配最大程度上激發男女老少“勞動的熱情高萬丈”,根本沒有什麽“懶漢”等。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人民公社好》人民公社就是好






《人民公社》,源自於馬克思主義的《巴黎公社》。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人民公社》,主要是指《農村人民公社》。

毛澤東主導的《農村人民公社》,是中國農村治理史上千年未有之大變革,毛澤東的眼光看得非常遠,毛澤東把重點聚焦在農村綜合治理上,探索的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村一直是《一盤散沙》的現狀。而如何使中國農村《一盤散沙》的現吠得到更好的長治久安與將農民組織起來走社會主義集體化道路。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農村人民公社》共進行了20年時間,在新中國《一窮二白》的現狀下,為完全的工業化積累、農村的水利化建設、公共醫療、文化教育、集體企業、民生工程、農業現代化、社辦工業、社辦商業、社辦學校、社辦食堂、社辦民兵武裝、社辦文藝、社辦農機站、社辦種子站、社辦衛生院、社辦托兒所嬰兒院、五保戶、社辦合作醫療紅醫站赤腳醫生,鄉村城鎮化逐漸縮小城鄉差別等等全方位對農村進行改造綜合治理,盡二十年間均取得不可忽略的巨大成就。

《農村人民公社》為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巨額積累。據國內學者統計,國家通過統購統銷的方式,農村人民公社為工業化建設提供了約8000多億元資金,每年平均高達400多億元。很多人卻不知道,這是新中國工業化原始資金的重要渠道。中國工業化進程,在世界範圍都是空前絕後的案例,屬於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騎絕塵。

西方列強工業化原始積累,基本靠販賣人口、戰爭侵略、偷盜搶奪、殺人放火完成的,帶有血腥與原罪。英國靠圈地運動、販賣黑奴、侵略殖民等卑劣方式完成的;法國、德國、俄羅斯、美國都是靠殖民掠奪、戰爭侵略等血腥手段完成的;日本靠失足婦女、戰爭侵略、喪失主權等下三濫方法實現的。

而新中國工業化不同,除了前期蘇聯援助之外,大部分靠人民公社農民省吃節用,靠廣大工人、知識分子摳牙縫省出來的。縱觀全世界,隻有新中國工業化原始積累是幹幹淨淨的,能經受時間與良知考驗,具備領導世界工業持續發展的道德基礎。人民公社做出了巨大貢獻,農民是工業化的大功臣,他們奉獻了太多,得到了太少。

《農村人民公社》期間建設了完善的水利工程。有學者統計:毛主席時代27年間,先後共建成大、中、小(10萬立方米以上)型水庫8.6萬座,塘壩640萬口(10萬立方米以下),總庫容4200多億立方米。還整治了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珠江、遼河、鬆花江等大江大河。其中,人工河渠總延長300多萬公裏,各類堤防總長度16.5萬公裏,配套機井220萬眼。全國大麵積洪澇災害得到有效控製,各地農田產量從根本上得到保障。

毛主席時代水利工程總量,其體積折合土石方3610億立方米,相當於1200座三峽工程,是世界水利發展史上的奇跡。若參考市場化的水利工程造價,按土石方量簡單地折算,工程總造價為240萬億元。

而《農村人民公社》20年,是國家水利工程建設的高峰期,僅按平均值來計算,每年大約為8.88萬億元,人民公社時期的水利工程總造價為177.76萬億元。

《農村人民公社》期間建立完善公共醫療體係。人民公社期間,農村醫療衛生事業得到很大改善,源於毛主席“六二六指示”。這時期,人民公社經過多年發展,逐步走上了軌道,各地人民公社、大隊、生產隊均有一定經濟積累,為後來農村發展醫療合作社提供經濟基礎。人民公社後10年,基本衛生醫療服務得到快速發展,在全國90%的農村建立了農村醫療合作社,有近500餘萬赤腳醫生在服務。

這種龐大而健全的公共醫療服務體係,給農民帶來基本醫療保障,值得稱道的是,農民醫療支出的壓力很小。因為當時農村醫療合作社,建立在人民公社集體經濟基礎上,通過集體資金補貼方式實現醫療合作社持續運營。農村基層衛生員“赤腳醫生”,也是依附於人民公社集體經濟組織上,才得於生存發展。

毛主席時代的農村醫療合作社,成為世界經濟欠發達地區和貧困地區解決醫療衛生的成功樣板,曾先後獲得聯合國、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高度讚譽。

《農村人民公社》期間農村基礎教育普及。農村人民公社初期,農村開展了大規模的全民掃盲運動,取得巨大成績。1966至1976年間,中國鄉村基礎教育突飛猛進,構建了日趨完善的公共教育服務體係,形成了以小學、初中、高中為主的三級布局,覆蓋全國80%以上的鄉村,基本做到了“小學不出村,中學不出隊,高中不出社”。

根據教育部統計:1965年中學隻有18102所,在校初中學生802.97萬人,在校高中生為130.82萬人;1976年,普通初中學校猛增至192152所,在校學生數為5836.58萬人,其中初中生4352.94萬,高中生1483.64萬人。

在新增長的學校中,大部分屬於農村地區學校,這一切受益於毛主席對中國教育的革新,同時也得益於人民公社集體經濟,在經濟上支撐了農村教育事業進步。

《農村人民公社》期間社辦集體企業蓬勃發展。農村人民公社期間,國家鼓勵各地公社興辦集體企業,並沒有把產業局限於農林牧養等副業。1959年,全國大約辦了70萬個農村企業,農村工業產值100億元,相比國家工業項目,社隊企業的影響力微不足道。原因很簡單,人民公社前期本身積累不夠,還要為國家工業化提供資金,所以很多社隊企業並沒有發展起來。

1966年,毛主席發布“五七指示”,其中講到“農民以農為主(包括林、牧、副、漁),在有條件的時候也要由集體辦些小工廠。”在毛主席思想指導下,社隊企業又迎來了發展契機,迎來創業高峰期。

截至到1978年底,全國大約有各類社隊企業152.4萬家、社隊企業收入為431.4億元,占當年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9.7%。改製前,很多地方國有鄉鎮企業,其前身就是社隊企業。改製後,這些人民公社的集體企業,被眼花繚亂的操作方式稀釋為私人資產,改頭換麵之後被包裝成民企標杆。

《農村人民公社》期間化肥應用與雜交水稻種植。1953年,中國年產氮肥以養分計算為5萬噸,1965年全國氮肥產量達到103.7萬噸。1965年後,全國化肥生產迎來高峰期,大、中、小型化肥廠並舉投產,全國新建了10餘座年產30萬噸大氮肥廠和1000餘座小氮肥廠。截至1976年,全國農村化肥使用量為582.5萬噸,從而保證了糧食連年增產。

《農村人民公社》後期,農村普及使用化肥,得益提高糧食單畝產量,保證了全國糧食供給,人口才得以持續增長。1975年,袁隆平成功研製雜交水稻製種技術,為全國大麵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基礎。經過十幾年努力,化肥普及使用和雜交水稻推廣,大幅提升了人民公社產能。

截至1976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28631萬噸,總人口9.37億人,人均口糧305.5公斤,吃飯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農村人民公社》期間農業現代化程度大幅提高。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農村人民公社》,開啟了中國農業現代化之路,這個是無須爭論的事實,隻有瘋了的才會說不曉得。《人民公社》之前,中國農民還是依靠人力、牛馬、犁耙等傳統工具從事農業生產。《人民公社》之後,中國農業才翻開了嶄新一頁,開始使用機械化作業,普及使用現代化肥,對蟲害科學防治才有了新概念。需要補充強調的是,現代農業標準不隻是農業機械化,還有高產、優質、低耗等多個參考指標。

在中國東北、華北、華中、新疆等平原地區,當地《人民公社》基本都配置了拖拉機、收割機等農用機械。江南丘陵地帶,機械化程度相對很低,因為自然條件製約了。但這並不說明,江南丘陵地帶農業現代化進程就很滯後,這些地方人民公社通過精耕細作來提高產量。

橫向比較,同時期農業發展情況,中國現代化程度遠遠超過同時起步的印度、巴西等國家。

《農村人民公社》期間中國人口的增長和民生的保障是最好的。《農村人民公社》的糧食總產量是持續增長的,伴隨的是人口增長。

1958年,全國人口65994萬人,截至1976年,全國總人口93717 萬人。人民公社20年,人口增長了27723萬人,比現在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四國人口總和還要多。如果人民公社持續20年都吃不飽飯,哪裏會有人口增長?稍微用腦子過濾一下,就知道某些謊言是站不住腳的。隻有用屁股思考問題,或者從不獨立思考的人,才會相信牛蛇鬼神的胡言亂語。

另一方麵,《農村人民公社》在發展集體經濟的同時,培養了群眾的公德心,從小培養集體優先的意識。人民公社體製,或許不盡完美,但她具有許多優越性。在集中力量做大事時,也提供各種福利保障,降低農民生活總成本,不同程度地上照顧了老、弱、孤、寡、殘的社員,使得農村弱勢群體得到有效保障。沒有留守兒童,沒有空巢老人,沒有流浪漢,促進社會和諧與治安穩定。

《人民公社》,並不完美,《人民公社》是個新生嬰兒和其他新生事物一樣,存在各種各樣問題。人民公社,具有前瞻性,屬於新鮮事物,在中國曆史上,屬於新娘坐轎子頭一回。

舊中國缺乏工業支持的中國農業經濟一片蕭條。傳統的宗族勢力在農村依然強大,土豪鄉紳把持著這裏的經濟,這是一個和幾千年前並沒有太大變化的封閉而落後的環境。

到1949年解放戰爭結束時,農業經濟占據整個國家的三分之二以上,農村人口超過十分之九,農業的疲敝使得整個國家羸弱不堪。要解決全國人口吃飯的問題,要實現國家工業化,新生的政權就必須通過改革來結束這幾千年來的弊病。

新中國成立伊始,毛主席就已經醞釀出了宏偉藍圖——革新小農經濟模式,畢其功於一役,徹底解決問題。

首先,在全國開展轟轟烈烈的農業合作化運動,通過各種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產資料私有製為基礎的個體農業經濟,改造成為以生產資料公有製為基礎的農業合作經濟,也就是農業集體化。

在1957年冬至1958年春的農田水利建設中,許多地方為了加強集體協作的力量,開始突破原有農業合作社的規模,實行並社,毛主席對一作法給予了肯定。

1958年7月1日,《紅旗》雜誌第三期發表《全新的社會、全新的人》一文,文章指出“把合作社辦成一個既有農業合作,又有工業合作的基層組織單位,實際上是農業和工業相結合的人民公社!”

第四期接著發表文章《在毛澤東同誌的旗幟下》,文中明確引用毛主席的指示:"毛澤東同誌說,我們的方向應該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業)、農(農業)、商(商業)、學(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裝)組成一個大公社,從而構成我國社會的基層單位。"

河南駐馬店地委根據《紅旗》雜誌兩篇文章透露的毛主席關於辦大公社的指示,首先在遂平縣衛星集體農莊試點,“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正式建立,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誕生。

1958年8月的北戴河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決議》指出:“人民公社將是建成社會主義和逐步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最好的組織形式,它將發展成為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基層單位。"

會後,毛主席到河南、山東視察,山東的相關同誌在向毛主席請示合並的大社叫什麽名字好時,毛主席說:“還是叫人民公社好,它的好處是,可以把工、農、商、學、兵合在一起,便於領導。”

毛主席的談話內容一經報道,《人民公社好》的口號迅速傳遍全國,各地紛紛掀起成立《人民公社》的高潮。

《人民公社》最大的優勢,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人民公社通過發展集體經濟,助力國家完成工業原始積累。國家以統購統銷的方式,通過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為國家提供了8000億元的工業資金,幫助國家快速完成工業化。

《人民公社》通過集體形式,發揮人多力量大的優勢,克服機械化程度不高的劣勢,在全國範圍內修了86000多座水庫、挖了640萬口池塘、打了220萬口機井等各項水利工程。這些水利工程的總造價高達240萬億元。

《人民公社》依托集體經濟,在短時間內構建了覆蓋90%以上農村的公共醫療服務體係,為廣大農民緩解了缺醫少藥的矛盾,為世界發展中國家提供了解決醫療衛生的成功樣板。

《人民公社》通過發展集體經濟,在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農機消費市場,這種具有規模性的組織市場,促進了中國農機工業的自主發展。

《人民公社》先後接納了近3000萬知青,為廣大知青提供了就業崗位,錘煉了他們吃苦耐勞的品質,培養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知識分子,曆練了一大批關心農民疾苦的好幹部。

《人民公社》時期,開展向大寨學習的建設運動,在全國範圍內掀起開墾荒地、平整良田的農業建設浪潮,擴增了近6億畝耕地麵積。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