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增產糧食的【八字憲法】
為了迅速向農業生產的深度、廣度進軍,毛主席審時度勢科學的總結了農業生產的自然規律,係統、深刻、簡明的歸納了農業生產的基本內在要素,在1955年親手起草(農業十七條);1956年親自主持起草了(農業四十條)的基礎上,於1958年末及時的提出了農業【八字憲法】。
【八字憲法】的內容概括為:土、肥、水、種、密、保、工、管。
其主要內容是:
八字憲法是現代的農業科學理論和傳統的農業實踐經驗的完美結合,作為我國農業科技的母法,它是農業綜合技術的高度總結,準確的指明了我國農業生產力的著力點。八字憲法所規範是是典型的生態、有機農業。要的是藍天、碧水、凈土,綠色有機食品。走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的道路。既符合人多、耕地少,山區和丘陵多、農民多、農民窮,資源少,科技不發達的我國國情,又符合人類農業的發展方向。八字憲法旨在從根本上改善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從整體上營造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從規律上引領我國農業生產力迅速而有效的發展,力爭我國農業的持續豐產、長治久安。
1. 土地是農業的基礎。八字憲法中土是載體,而整平土地又是利於灌溉、排澇、保持水土、深耕細作、機械化作業的前提。在土地平整度較好的地區和較大麵積的地塊,規劃了便於作業和管理的田、溝渠、路、樹結合的豐產方田。在山、坡地塊修建梯、台田並閘溝防止水土流失。
山西大寨大隊政治掛帥思想領先、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幹苦幹加巧幹,靠人工率先做到了山、坡地梯田化,壤土「海綿化」。大寨畝產持續增長,到了70年代已經糧超千、棉過百。上交國家的公糧持續大增。
河北沙石峪大隊以「萬裏千擔一畝田」的愚公移山精神,人工長途挑土造田400多畝,將原來在石頭窩裡的(近3萬塊)780畝土地,手工開鑿改造成了(5020塊)、1200畝高標準的大寨田。從1966年到1971年,沙石峪共動土石方1760萬立方米,投入勞動力1180萬個,在青石板上創出高產,震驚了世界。
解放後國家先後組織專業部隊和知識青年對東北和西北進行了大麵積墾荒。到改革前,僅這兩個地區新增耕地就達到500~600萬公頃,全國總計增加耕地近一億畝,耕地麵積增加6%左右。同時,國家通過灌淤方式對黃淮海、寧夏等地區的上億畝耕地進行了土壤改良,使長期低產田變為中產甚至高產田。
2.莊稼一枝花,全憑肥當家。肥料特別是有機肥對農作物的當年增產、持續增產改良土壤都起到重要作用。在建國之初,毛主席在積極倡導化肥工業的同時大力提倡有機肥。1955年,毛主席在關於蘭溪上華合作社養豬廠的批示裏,發出了「養豬積肥」的號召。1959年在給《人民日報》的信中,毛主席寫到:「農林牧三者互相依賴缺一不可,要把三者放在同等地位。...一人一豬,一畝一豬,如果能辦到了,肥料的主要來源就解決了。這是有機化學肥料,比無機化學肥料優勝十倍。一頭豬就是一個小型有機肥工廠」。毛澤東清晰地勾勒出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健康農業的基本框架。
《全國農業發展綱要(1957修正草案)》還明文規定,「綠肥種植」可計入「複種指數」。1959年,毛主席又提倡:「沼氣既能點燈做飯又能作肥料,要大力發展」。
到60、70年代,中國在努力建設化肥工業並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有機肥料的推廣使用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廄肥、綠肥、堆肥、漚肥、老塘水、河淤泥、沼氣渣、風化煤...等廣泛肥源被用於提高土壤腐殖質。在有「煤苗」的地區,「風化煤」還被農民們用土法製造成「腐殖酸銨」、「腐殖酸磷」等較高等的土化肥。
在六、七十年代提出了旱田主要農作物畝施萬斤農家肥的原則。在充分利用現有肥源的同時,集體和社員家庭積極響應毛主席養豬積肥的號召大養其豬。各公社和有條件的大隊都因地製宜的建立了能進行簡單生產的土化肥廠,生產出大量含量明確、肥效突出的肥料。並注意在測土的基礎上,因地、因作物需要科學施肥。一場學習大寨增加壤土腐殖質含量、建造「海綿田」的群眾運動在全國展開。
3.「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中國農業合作社、人民公社的農民拿著大錘、釺子、鐵鍬、挑筐,趕著馬車,推著小車,大鬧水利。從此中國拉開了農業水利建設的輝煌大幕。1958年1月31日,四個月擴大灌溉麵積一億多畝,相當於舊中國四千年以來所積累灌溉麵積的一半。截止「五五計劃」的結束時的1979年,全國擁有有效灌溉麵積7.3億畝,占世界灌溉麵積的1/4,居世界首位,人均灌溉麵積超過了世界人均水平。灌溉密度提高到了46%,處世界領先地位。同時還完成了2.6億畝的除澇和7000萬畝的鹽鹼治理。
河南林縣「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英雄氣概,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引漳入林的宏偉工程,渠線縱橫1500多公裏,被譽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蹟」。林縣處於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處,歷史上嚴重乾旱缺水。為了從根本上改變因缺水造成的生活、生產的困難局麵,他們決心從70多公裏以外的山西省引入了漳河水,從1960年2月至1969年7月修建了工程宏大的紅旗渠。英雄的林縣60萬人民,在極其艱苦的施工條件下頑強戰鬥十個春秋,硬是用錘釺、撬槓、鍬鎬、炸藥奮力劈開了太行山,逢山鑿洞、遇溝架橋,削平了1250個山頭,架設了151個渡槽,鑿通211個隧洞,修建了乾渠70.6公裏,乾渠、分渠、支渠、鬥渠共1500多公裏,徹底改變了自己的貧困麵貌。
4. 種子革命。早在互助合作化時期,農業上就開始了有組織的對優良品種進行培育和推廣的工作。
1957年就成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製訂了農業科學研究的規劃和任務。按照當時的規劃就把培育推廣良種、防治病蟲害等作為農業科技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為此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為對水稻、小麥、玉米、高粱、穀子、棉花、大豆、油菜、煙、蔬菜等農業種子的改良研究,建立了有組織、有規劃、合作攻關的國家科研係統。並陸續的健全了農業種子繁育、推廣的組織機構、人員隊伍、重點地區和獨立的培育、示範地塊等社會整體工作網絡。普遍的說基層公社一級都有種子工作的專業人員、專業地塊。1960年我國各地的人民公社已經建立起五千四百多萬畝種子基地。
70年代初,科研部門就把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新技術應用於農作物育種,培養成水稻、小麥、棉花、玉米、穀子、大豆、油菜等幾十個新品種,不僅使農作物產量提高、生長期縮短,而且具有抗病蟲害等特點。從這時起,中國在改良品種、消除病蟲害等方麵的成就逐漸領先世界。就水稻品種的研究和改良來說,全國就有十幾個省的科研部門以及人民公社、生產隊從事這方麵的工作。其優良成果獲普遍推廣的先後也有十幾種,畝產都達千斤以上。小麥、玉米、大豆、穀類作物品種的改良中我國科技工作者的成就也是很突出。
吉林省海龍縣河窪公社社員李貞生於1967年就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新品種,是新中國最早培育出雜交水稻的人。1968年他與海龍縣農科站、海龍縣「五七中學」又一起培育出雜交水稻種子,同時還培育出玉米稻、高粱稻、葵花稻等。李貞生等人的成果,當時作為教學內容編入吉林省的中學教材,還拍了科教電影。
5. 合理密植。傳統農業中的習慣稀植是製約單產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密植就是為了達到單位麵積上有效株數的最大化,從而創造單產最大化中的株量條件。「八字憲法」中「密」字的涵義是合理密植,是對過去的稀植而言,而且是有條件、有限度的密植。在全國範圍對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不同種類和品種的農作物的合理密植數據,進行了深入的理論探索、實踐試驗和樣板示範。通過適度縮小株行距、增加穴種苗數量、增寬播幅等途徑,摸索出全麵、係統的合理密植的各種模式。推動了粗疏稀植的傳統農業生產形式向合理密植的科學生產方式的根本轉變。
6.植物保護。新中國從科研、教育到生產部門,從科技人員到廣大農民都積極動員起來,充分利用農藥、生態、土辦法、人工等各種手段,完成有效的抑製、根治農作物病蟲害的工作。
新中國既重視化學藥劑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又關注到農藥毒性、殘留毒性對人身體健康的影響,為此展開了積極的研究和探討,保障我國農藥事業的安全發展。1962年,南開大學籌建了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開展了以使用安全為重點對有機磷、有機氟、有機硼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同時,我國還開展了粉劑、可濕性粉劑、油劑、乳油和復配劑以及相應加工助劑的研究工作。
隨著仿製農藥稻瘟凈、異稻瘟凈、克瘟散等的投產,再加上代森鋅、代森錳等復配劑的生產,以及氟矽酸鈉等在小麥鏽病地區的使用等,這就為禁止生產、禁止使用不利於人、畜健康的農藥創造了基礎條件。1972年我國宣布停止賽力散、西力生等產品的生產,1973年禁止使用。 75年,國家石油化學工業部對農藥提出了高效、低毒、低殘留概念和劃分標準,以確保人畜安全、環境安全。
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要求分別在七年或者十二年內,基本上消滅的植物病害和蟲害有十一種,其中的棉花蚜蟲和紅蜘蛛,在集中的產棉區已經基本做到不捲葉,不紅葉,達到消滅危害的要求;對於蝗蟲和粘蟲,也做到基本控製,不使為害;其他如麥類黑穗病、水稻螟蟲等等的危害損失率一般已降低到百分之二以下。
由於綜合防治手段的持續使用和不斷加強,1960年許多地方就創造了幾萬畝、幾十萬畝耕地連片的無病、蟲害種植區。六十年代我國基本上消除了肆虐中國農業數千年的蝗災危害。
7.農機具的革命。1959年4月,毛主席提出了「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的論斷。並要求「四年以內小解決,七年以內中解決,十年以內大解決」。還指示「每省每地每縣都要設一個農具研究所」。1962年,在毛主席親自主持的八屆十中全會上,確定「我們黨發展農業的根本路線是,第一步實現農業集體化,第二步是在農業集體化基礎上實現農業機械化和電氣化。」
新中國建立以後,逐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農機工業體係,能夠生產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播種機、農用運輸車、水泵等各種農機產品,並創建了洛陽,天津,佳木斯等大型農機製造企業。
我國農村普遍存在人多地少,多山區丘陵,不適用大型農機作業的情況。因此,在國家的支持下,又開發了大量新式畜力農具,如步犁、耘鋤、播種機、收割機和水車等。我國農機推廣體係是從舊中國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起步的。1951年為促進農具改革,建立了新式農具推廣係統,到1959年底共推廣了各種改良農具和半機械化農具五億二千多萬件。自60年代起,國家確立了因地製宜、典型示範、由點到麵、逐步推廣的農業技術推廣原則,形成了以國家農機推廣機構為主導的事業型推廣網絡。
8. 田間管理的革命。三分種、七分管。「管」就是對土、肥、水、種、密、保、工等生產要素的科學配置和綜合運用。新中國成立後,耕作製度實施了「精耕細作」的全麵變革。加強田間管理改進耕作方法實行精耕細作。合理施肥;合理灌溉;合理輪作(換茬);多種高產作物;推廣密植、間作和套作、增加複種指數、擴大複種麵積。不違農時,及時播種,及時鋤草、間苗,及時收穫,細收凈打,力求豐產豐收。
1952年我國農業複種指數為131%,1957年就提高到141%,1978年繼續提高到151%,等於增加耕地麵積15%。60年代初,全國各地普遍開展群眾性科學實驗、科學種田活動。70年代初,全國建立健全了縣、(區)、公社、大隊諸級農業科技網絡。各地人民公社大搞水平梯田、台田、豐產方田,大搞大田園田化。力爭把大田種得像菜園子一樣規範。
據國家統計資料顯示,中國1951年至80年的農業增長速度位列國際前列,年遞增達3.2%。1976年較1949年,糧食產量增加17312萬噸,增幅為152.96%;棉花產量增加160.5萬噸,增幅為361.48%;油料產量增加145.1萬噸,增幅為56.6%;糖料產量增加1737.5萬噸,增幅為613.3%。
然而,今天中國的農村與農業領域卻淪為各種尖銳矛盾與問題的聚集地——大量良田被征占為工業用地或是拋荒,農田水利設施損毀嚴重,一旦遭遇不僅不能防災減災反而成為「定時炸彈」。化肥農藥濫用造成土地汙染,加之大豆、棉花轉基因種子泛濫,導致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我們今天的農業早已背離了農業八字憲法,並且實現八字憲法的基礎——農村集體化——也逐漸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