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正明的博客

“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選載作者論著章節和新論新譯
個人資料
正文

《莎士比亞的詩歌紀念碑》導論(節選之二)

(2017-01-10 02:42:38) 下一個

莎士比亞隱秘的燦爛

《莎士比亞的詩歌紀念碑》導論(節選之二)

 

                                                                                     傅正明

 

《莎士比亞的詩歌紀念碑》封麵設計采用的原圖:莎劇人物畫廊(Procession of Characters from Shakespeare's Plays),十九世紀無名氏畫家作

 

到了十九世紀,莎翁背後有個寫作小組的說法開始流行。依照這一說法,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對折本出版前豎立的莎翁故居紀念碑(The

Shakespeare Memorial)。碑文有兩個拚寫略有不同的名字,像雙子星座一樣:頂部拉丁文把莎士比亞(Shakespeare,以下簡稱莎氏)稱為著名政治家、哲學家、學者和詩人,將在奧林波斯神山「永垂不朽」,最後兩行簡單記載了「凡俗的」演員莎士比亞(Shakspere,通稱莎翁)的年齡和逝世日期。懷疑派認為,與莎氏身分最貼近的是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561-1626),即英國哲學家、作家、政治家和科學家,也有人說他是伊麗莎白女王一世的私生子。他至少是寫作小組成員之一。另外被人推測的背後寫手,難以盡述,主要有下述與莎翁同時代的英國作家和詩人。

沃爾特·雷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1552-1618),作家、詩人、軍人、政治家和探險家,與莎氏有交往。據說他一生都想成為議員,在伊麗莎白時代為舞台執筆有礙實現政治抱負,因此匿名寫作。雷利爵士一度贏得女王寵愛,遂願封為騎士成為議員,詹姆斯一世掌權後遭到忌恨,他署名的作品一度被查禁。最後因「叛國罪」被囚於倫敦塔,處以死刑。

英國貴族威廉·斯坦利,六世德比伯爵(William Stanley, 6th Earl of Derby,1561–1642),曾在歐洲大陸旅行多年,主要是在二十世紀中期被法國學者視為莎劇的可能作者之一,尤其是《愛的徒勞》一劇,被視為帶有不少法國文化的因素。某些傳統派學者也認為德比伯爵與莎氏有交往,但他沒有傳下署名的詩文作品。

詩人和劇作家克裏斯朵夫·馬洛(Christopher Marlowe,1564- 1593),是著名劇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劇》的作者。他是英國政府的偵探,卻因事被政府通緝。據說他並未如曆史記載的那樣死於謀殺,年僅二十九歲死裏逃生的馬洛,從此隱姓埋名,成為那個寫作小組的主要作者之一。

可能的寫作小組還有一位女詩人:瑪麗·錫德尼(Mary Sidney, 1561-1621),著名詩人菲裏普·錫德尼的妹妹,她同時是翻譯家,多才多藝,長詩《維納斯和阿都尼》和《魯克麗絲受辱記》的初稿可能出自她的手筆。詩人威廉·布朗(William Browne)在為瑪麗·錫德尼寫的<墓誌銘>一詩中寫道:「在此紫貂色的靈柩之下/長眠著一切詩韻的奧妙」。

另一位女詩人阿米利亞·巴薩諾·拉尼爾(Amelia Bassano Lanier, 1569–1645),是意大利出生的一位英國皇室音樂家的女兒,可能有猶太人

血統,於1611年出版詩集《萬福上帝,猶太人的國王》(Salve Deus Rex Judaeorum)。她一度是掌管英國戲劇的韓斯頓勳爵(Lord Hunsdon)的情婦,被視為莎氏十四行詩中的「黑女郎」(the Dark Lady)和莎劇的作者之一。

英國學者托馬斯·盧尼(Thomas Looney)於1922年出版《莎士比亞鑒定》③一書,是研究這個問題的重要著作。該書首推愛德華·德維爾,十七世牛津伯爵 (Edward de Vere,17th Earl of Oxford,1550-1604)為最可能為莎氏全部著作的真實作者。在英國文學史上,同時代的人把德維爾稱為多才多藝的抒情詩人、宮廷詩人和劇作家。德維爾有詩歌刊行傳世,但沒有留下他署名的劇作。據說他性格高傲,於十六世紀80年代失去伊麗莎白女王的寵愛,被逐出宮廷,因此有可能廣泛接觸了英國社會,同時遊曆過意大利等歐洲各國。盧尼力求從德維爾的生平與莎劇場景的平行研究中尋找旁證,由此形成懷疑派中最重要的一派,即牛津派(Oxfordian theory)。

「莎士比亞背後的寫手」:(左上)德維爾、(右上)培根、(中)莎士比亞、(左下)馬婁、(右下)德比

 

牛津派後來演化出來的一個變種認為,德維爾原本就是伊麗莎白十四歲時與繼父亂倫生下的兒子,長大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女王的情人,並且生了個亂倫的兒子,即後來的亨利·裏奧謝思利,三世南安普敦伯爵(Henry Wriothesley, 3rd Earl of Southampton),莎氏的讚助人。1601年,南安普頓因卷入艾塞克斯伯爵(Earl of Essex)反對伊麗莎白女王的叛亂被關押在倫敦塔,麵臨死罪,詹姆斯一世繼位後獲釋。

牛津派新生代學者漢克·懷德摩(Hank Whittemore)在《紀念碑:愛德華·德維爾,十七世牛津伯爵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等著作中認為,1609年出版的四開本是德維爾為「美男子」(the Fair Youth)即南安普頓豎立的紀念碑,第27首(本書第004首)到106首,均可稱為「監獄詩」(prison sonnets),它們不是獄中詩,而是德維爾寫給獄中人南安普頓的詩,始於1601年2月8日,即南安普頓被捕的當天,第106首寫到1603年伊麗莎白女王死後4月28日的葬禮,此後逐日隱晦記載了營救獄中人的幕後活動,直到詹姆斯一世登基後赦免南安普頓。詩集之所以采用筆名,是因為伊麗莎白的重臣羅伯特·塞西爾(Robert Cecil)出任新朝國務卿,出於政權平穩過度和王室聲譽等各方麵的考慮,強迫德維爾永遠隱瞞他作為十四行詩的真實作者的身分。④

倫敦塔的囚徒:莎氏讚助人南安普頓

讚同懷疑派,尤其推重牛津派的,有馬克·吐溫、惠特曼、卓別麟和佛洛伊德等文化名人。當然,這份名單還可以大大延長。

懷疑派與正統派的較量,在新世紀有多個回合。2007年,在英國一次戲劇節期間上演的戲劇《我是莎士比亞》(I Am Shakespeare),讓莎翁從墳墓中驚醒,登上舞台,接受著作權的質疑。當莎翁談到那些劇作的成功時,他感歎道:「我從來沒有想象到它們會如此久遠相傳」。劇中的弗蘭克譏諷道:「因為他從來沒有想象過它們」。上文提及的可能的重要寫手,均在劇中提到,從而再度炒熱了這個話題。編劇和主演馬克·裏朗斯(Mark Rylance)於2011年出版劇本後,與演員兼電影導演德雷克·雅可比(Derek Jacobi)一起,由英國莎學專家威廉·萊希(William Leahy)牽頭,在互聯網上發布了《合理懷疑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Reasonable Doubt),就莎氏著作權的懷疑和研究尋求廣泛的公開支持。這一活動持續到現在,即2016年莎翁逝世400周年紀念的慶典中。此外,萊希還編輯出版了論文集《莎士比亞及其作者們:關於其著作權問題的批評透視》⑤。該書作者大都不是莎學職業專家,編者博采眾說,保持了爭議的平衡。如同此書文案所說,這個問題的探討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甚至是一種神學現象,因此是有意義的。

在此之前,美國莎學專家詹姆斯·夏皮羅(James Shapiro),除了從書本中發現莎翁同時代的證人之外,還走訪印刷房尋找蛛絲馬跡,考察劇院排演的多種細節,於2010年出版了《威廉之爭:誰寫了莎士比亞?》 ⑥ 一書。他堅信莎翁就是那些作品的作者。但是,懷疑派論者諷刺說,夏皮羅就像天主教的權威一樣,拒絕看伽利略的望遠鏡。

2011年上演的好萊塢影片《莎士比亞的秘密》(Anonymous)更是以生動的視像、情節和曆史的「望遠鏡」把牛津派和此後的羅曼史的推測發揮到極致。

近年來,有關爭議高潮迭起。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了《莎士比亞勿容置疑——證據、論證、爭議》⑦一書,主編是莎學專家、莎翁出生地信托基金會研究部主管保羅·艾蒙森(Paul Edmondson)和莎學家、同一基金會的主席史坦利·韋爾斯(Stanley Wells)。該書收錄二十二個學者的有關論文,為正統派辯護。他們的主要觀點是:關於莎翁莎氏名字拚寫的不一致,是伊麗莎白時代的英語拚寫尚未標準化造成的。莎翁健在時,至少有二十三處史料提到他既是演員也是劇作家。與莎翁共事二十多年的演員約翰·赫明斯(John Heminges)和亨利·康德爾(Henry Condell),在第一對折本中把莎翁稱為「珍貴的朋友和同行」。此外有當時的法律認證,例如「大師威廉·莎士比亞」的《李爾王》於1607年得到一份出版許可證。本·瓊生題詩中寫到的「埃文美麗的天鵝」,應當指莎翁。此外還有作品的內證。

幾周後,就由一家出版社出版了莎氏著作權聯盟(the Shakespeare Authorship Coalition)的創立者和主席約翰·莎韓(John Shahan)等人主編的質疑文集,書名采用同樣的正標題,僅僅加了個疑問號:《莎士比亞勿容置疑?曝光一種拒絕的行業》⑧。該書收集的文章,進一步闡釋《合理懷疑宣言》的觀點,提出質疑時並未推測誰是最可能的真正作者,隻是論證和認定莎翁絕不是莎氏。依照該書的說法,莎翁沒有在任何檔案上將自己的名字簽作「Shakespeare」,目前疑似莎翁真跡的簽名,歪歪扭扭,拚法很不一致,不是當時文人簽名普遍使用的新意大利斜體。現存相關史料,無法顯示莎翁從事寫作,他留下的遺囑毫無文采,不像作家手筆。莎翁足不出戶,知識背景不詳,難以掌握作品中所表現的淵博學識。該書在分析瓊生題詩的文章中,認為瓊生也是「閃爍其詞」的。至於瓊生詩中的「埃文」(Avon),有學者認為不是指莎翁故鄉的埃文河,而是「Avondune」的縮寫,意思是河邊堡壘,泰晤士河畔漢普敦宮的別名,伊麗莎白女王和詹姆斯國王常在那裏的「環球」劇院看戲。另外有質疑聖三一教堂的莎翁紀念胸像的學者指出,據有關曆史資料,胸像原來是個抱著一大袋穀物的商人,後來被刻意修改為執筆的文人。

此外,還有著名的《莎士比亞時事通訊》(The Shakespeare Newsletter)2013年夏季號的評論員文章,被人視為宣告了正統派理論在智力方麵的破產,因為評論員歸納並重申了懷疑派的「四大支柱」:第一是莎翁遺囑,第二是瓊生等人提及的名字Shake-speare,不是指莎翁,第三是莎翁紀念碑,第四是第一對折本的諸多疑問。

電影藝術家卓別麟曾在《我的自傳》中說:「我不關心誰寫了莎士比亞的作品。……不管作者是誰,他有一種貴族氣質。」可是,從作品來判斷,我們也可以看到作者宛如兩麵門神的另一個麵向,那就是莎氏的平民身分。如所周知,十四行詩中的「我」不是貴族而是貴族保護的對象。此外,詩中對於十三世紀英國「大憲章」所確定的男爵的特權,往往帶有醋意或譏諷的口吻。

當然,詩中的「我」不一定等同詩人本人。詩人完全可以「設身處地」。對於這些爭議的是是非非,我傾向牛津派,但是,不皓首窮經,難以置喙。因此,我們最好還是接受第一對折本<致讀者>一詩的勸告:「讀者,別看他的圖像,請讀他的書吧」。(未完待續)

 

-----------------

莎士比亞的詩歌紀念碑

 A Monument of Poetry Built By William Shakespeare & Others

 

威廉·莎士比亞等原著  傅正明譯著

 

(台灣)唐山出版社,2016年

◎內容簡介

 *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紀念*

※英漢對照版本,各詩篇皆附有原文供讀者參考※

 本書是譯者研究和重譯莎士比亞的最新成果, 三卷合為一冊。卷首是本書的長篇導論,側重從政治維度和佛教視角詮釋莎士比亞。全書譯詩108 首。

卷一精選新譯莎士比亞54 首詩歌,包括十四行詩中的10 首最佳詩作,敘事詩的代表作或摘選、莎劇中的部分詩體台詞、 詩篇和歌詞。

卷二是「莎士比亞背後的寫手」詩歌選譯18首,大多首次譯為中文。

卷三是「英美詩人論莎士比亞詩歌」詩歌選譯36首,不少出自莎士比亞同時代以來英美大詩人的手筆, 部分作品首次譯為中文。

從英漢對照中可以看出,全部譯詩注重詩的意象意境, 語言錘煉和韻律之美, 力求在翻譯的 「異化」與「歸化」之間保持平衡,風格與前人各家翻譯迥然相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