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的起源應該和祭祀有關,祭天,祭地,祭祖宗。生而為人,在現代的許多概念還未形成之前,天之高遠,地之廖廓,命之榮耀,麵對這最為身近又遙遠的三者,斷然會讓人引起某種本能的心靈響應,原始、直接、也最為純粹。紀念,宴樂,祭祀的日子就是節日。這些日子,或如河麵上的落葉,或如漂曳於水上的燈盞,在時間的長河裏流淌,或明或暗地泛著光,讓行走的人們慢下腳步,或停住,冥冥地感念,思悟。日文裏,把傳統的節日叫“祭”(まつり),那是我們漢語的本意,就如陝西話裏,存留著許多讓人回味的古音一樣。全國各地每年有數不清,過不完的“祭”。
現代的人比古時節多得多,節日又往往就是假日,如三八婦女節,國慶節,星期日,所以,籠統地說成"節假日"很自然,亦富有讓人遐想的吸引力,期待感。但那些“節日”,好像繞過了刨土尋食,眼盯時令節氣的農人,或者,是對上帝造的人說的。對於許多我們這些猴子變的人,在成為城裏人之前,這些節日,隻是談說而已。偶忽看人家鬧騰,或也摻和進去,隨意地軋擠一番。
法定的節,完全是你頭上是什麽天,就過什麽節。民國時期的節和明朝的節有交集的不多。美國人過有的節,放假時,日本人幹得歡著呢,甚或哀痛著。“情人節”,完全是由商家為商業作戰設計、製作出來的,為的是巧克力,所以,情人節裏,不必過於多情,當然,吃了帶有淳淳甜味的糖果,滋生出春光般溫暖的情愫,也符合“情人節”的字麵意思。“光棍節”,依樣畫葫蘆,但是反著描,覆蓋麵廣至情人,妻妾,有男朋友的,有外室的都過,還有如我這般的普通人,幾乎可以用全民來形容。為了“活著,就得有點兒滋味”,為了不折不扣的“折扣”,“光棍們”往往流蕩失守,亂了方寸。甚是熱鬧,有節的氣氛的一種。
但,不是所有的節都是這樣熱鬧,甜蜜,甚或帶點滑稽的。
七月半,私下也說成“鬼節”,來自於道教的“中元節”,或佛教說的“?蘭盆節”。印刷著明星、風景的精美掛曆上不一定擠得出空隙來標注。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以長生不老為終極信念;佛教,倡導輪回信念,自東漢傳入中國,興起,再與道教相互疊加或借用,經過魏、晉南北朝的幾百年,把漢代時意象模糊的死後世界,變得形象,具體,即地獄分層,天堂有級。每個人不僅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應果報應,功德還可以轉移到祖先身上,且因在地下世界也有獎勵和懲罰。某個先人,也許因了生時的罪孽,在地下受著苦,後輩在這節裏,祈求將之解脫。
“中元節”的原本傳統的儀式是由僧侶來完成的。因七月十五日是夏季避暑之末,僧侶們的精神力通過一季的苦行達到頂峰。俗人拿出水果、糧食來供奉僧侶,僧侶們集體的功德,通過這節日超度,將某人不幸的祖先從地獄中拯救出來,讓他們盡快地在淨土中重生。 李氏唐王朝天子,自稱是老子(李聃)的後裔,雖祖師爺的高貴血脈,是否真的延續至唐朝天子李氏,已無從可考,但套上這名人之後的光環,畢竟有助於李唐的正統性和優越感,逐道教不二地被列為國教,“中元節”始興盛,隨即確認、固定為節日。鄰國日本,お中元,お盆(おぼん),僅次於元旦新年的大節,至今家家過,臨此日,節日肅穆的氣氛非常濃厚,其源頭無不是遣唐使,乘風破浪帶回去的“祭”。
清明節,踏青,掃墓。與“中元節”的超度,解救不同,清明節的祭掃,是對祖先的禮敬,緬懷。
清明節的源頭據說是“寒食節”,以紀念被春秋時期的晉文公放火燒山而死的介子推。介子推因不言祿,不願出仕,隱於山,晉文公出此下策逼迫。百姓感懷死者,隆冬禁忌動火二月,隻能吃冷食。這種“寒食”做法,明顯對身體健康有害。過後幾個世紀,官方屢禁不止,官、民各退一步,記念被恩準,但應該在冬至過後的105天,舉行獻祭活動。或許,這就是“清明節”的原型。
清明節,有禁火習俗,同樣和對這曆史事件的紀念有關。晉文公放火燒山至人死,而有“寒食節”,幾個世紀後的王朝官員怕百姓學樣,以放火的形式來紀念他,於是,頒布禁火令,在春季的第二個月,或近寒食節,禁止用火,還加禁無從考核的性行為。每年一次,通過禁火,來熄滅舊火,重燃一把新火,從儀式上辭舊迎新。
漢朝時,家族的墓地,遠不過三代,就是說人們向已故父母,或祖父母的墓地獻祭,沒有隔了更多輩的子孫後代向高祖舉行集體祭祀。精英們才去翠柏成行的家族墓地,祭掃,野食。至少到東漢,人們對祖先的墓前獻祭,沒有特定的節日,春、夏、秋、冬,四季都進行祭祀。春季的祭祀,放在二月底,三月初,與對土地,穀物的祭祀,即“社稷”結合起來。至隋唐,寒食節為家族成員重聚提供了機會,人們開始到四、五代,或更早的祖先的墳地獻祭。因時日與農曆節氣“清明”近差一日,移位俗成“清明節”。清明節的出現,遠親們通過共同祭祀遙遠的祖先,國家集體緬懷先烈,以逐漸形成“同處一大家庭”的自我意識。
過節,帶有很深的文化印記,特別是傳統節日,節中所含的文化元素融入於血液裏,代代傳承。星移鬥轉,寒去春來,日子過著過著,身體裏似乎有什麽東西在蠕動。
節是每個人的時間盤上凹凸的印記,或發著光的點。鍾表盤上鑲刻的度格是均勻的;日曆、掛曆上排印著相同的方格,日複一日,數著日子;時光在心裏的流淌卻並不是恒速的,在哪個時間點會慢下來,甚或停下來,因人而異,由毎個人心裏藏著的東西操動。
平常時日,打電話回去向家人問好,某個時候,媽說,過幾天,準備過個節。不是婦女節,也不是國慶節,是為先祖。
過節形式簡繁不問,需要儀式。安靜的家裏,理整衣著,備份菜肴,擺上碗筷、酒尊,供上水果,點上香、燭,酙酒,跪拜嗑頭,等稍刻,燒些紙錢,再斟酒,跪拜。雖沒什麽大陣仗,一樣表達著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或望超度之心。至於稍後的正日,外麵的世界裏,如中元點燈,清明踏青什麽的,人群熙攘,抑或場麵宏大,隻是形式更豐富的外延罷了。
英國不會有感恩節,雖然同是英語圈國家,而且與美國幾乎是同宗;美國沒有五一勞動節,盡管慶祝的人把它冠以“國際”,看來邊界,或邊際並非完全是自然屬性,也具有社會屬性。人,聚群居而作,圈成不同的集團,至形成不同的文化。為大家認同的事情,或禱祝,或記念,或歌頌,或許就成了節日。每個大、小集團認同的事不同,這就是文化的差異性,多樣性,所以各過各的節,天經地義,就如各過各的日子。過節,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哀思,追懷是許多日子演化、設立為節的動量,如屬另外,祈願風調雨順,天下人平安欣悅。
光陰荏苒,當你心裏的時鍾的針弦顫動,又近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