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和看景

個人觀察評論以及轉貼一些比較又價值的文章。
正文

毛澤東思想能不能治好精神病

(2017-02-19 16:48:18) 下一個

文革時期有一個誇張的報道:毛澤東思想治好精神病。

現在聽來,像是一個笑話,有人說,扯淡,該思想製造了更多的精神病。其實也不完全對,如果把"精神病"不理解成“精神分裂症”,而是廣義的mental crisis, psychological distress ,比如抑鬱,焦慮等,這個問題就可以重新來看。

另外,對“毛澤東思想”也要重新擴大定義,即不隻是繼續革命,階級鬥爭那類激進的政治哲學,而是一種社會主義的生活方式,人際關係,和醫患關係。

也就是說,用社會主義的方法對付心理問題。我覺得這裏有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是不能完全否認的。

比如,在毛澤東時代的理解中,“抑鬱”不是一個“西方資產階級心理學”意義上的問題,而是一個“思想認識”和道德問題。抑鬱在毛澤東時代的理解中,隻是一個人過度看重個人利益——私,不能融入集體——公的結果,因此,解決辦法就是改變世界觀,建立理想和信念,重新調適自我和集體的關係。套用雷鋒的話來說,就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這當然有點理想化甚至唱高調,但西方社會裏耗費大量社會資源和金錢的心理谘詢和藥物治療,對於廣泛存在的心理危機,同樣可以說是束手無策,或者造成惡性循環。

在方法上,由於毛澤東時代並沒有西方和當代中國的“隱私”觀念,更容易形成患者,家人,和社區共同治療的, integrative 方式。孤獨感的緩和,本來就在於積極交流,但現代西方的“隱私”文化和個人主義傾向事實上造成人和人之間的嚴重疏離——在禮貌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外表下的嚴重疏離。人和人之間是防範多於信任的。在這種文化中,想解決內心孤獨帶來的抑鬱,可以說是無解的。

在醫患關係上,毛澤東時代強調醫患關係平等,刻意降低醫生的職業權威,其實有利於有心理疾患的人發揮自我的主動性,轉化世界觀,而不是依賴醫生和藥物。

實際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很多在親朋好友之間傾訴,甚至罵娘發牢騷可以排解的問題(當然需要犧牲一部分隱私),在美國必須付錢秘密地找職業的心理谘詢師來聽,而且認為後者是“科學”。

有的人提到,老留學生當年條件那麽艱苦,卻很少抑鬱,小留學生條件比老留學生好了太多,卻頻頻抑鬱,原因是老留學生有理想, 明白自己想做什麽,所以再大的苦也能吃。這種觀點,我還是比較認同的。這個觀點,其實也證明了過去所說的“理想”,“信念”對於支撐一個人的精神世界還是有價值的。這種精神力量,我覺得作用超過人際交往,因為很多抑鬱,自殺的人,人際交往方麵並不差——如果這種交往隻限於泛泛的聚會,外出旅遊的話,其實是不難的。

但是,老留學生和小留學生相比,雖然錢少點,來自父母的壓力卻會小很多。老留學生一般很少遇到父母追問學得怎麽樣的問題,小留學生卻可能麵對中產階級父母對學業的要求——特別是在自己付了高額學費的情況下,但多數父母又不明白美國的教育製度究竟是怎麽回事。

另外,人麵對環境壓力的應對,很多時候在於自己思維角度的轉換,考試得了B,比A 少,比C高,介於A和C之間就是很好的狀態,既不太差,又不太累。毛澤東也說過,人沒有點阿Q精神活不下去。焦慮和抑鬱可以有很多原因,但如果是為全A 焦慮,是最不值得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