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我父親經曆了急診病危,幸好即刻手術,恢複順利。他七十九歲,喜歡工作,對著電腦修改教科研各類論文。我早幾年都勸過父母,要走走,別久坐不動。他不聽,直到倒下。
我不敢久坐,早上澆水拔草是有氧鍛煉。再坐下閱讀。
春天我撿了一盆鄰居扔出來的綠蘿,枝葉如長發垂地。想著天氣暖和了,葉搭在後院木梯。不料大概降溫,葉子全部發黃掉落。剪掉了所有,隻剩根部了。差點扔,隻是覺得盆還中意,靠著鄰家車庫牆下,麵壁了之。
過了大約兩個月。它冒出了新葉。期間,沒有澆水施肥。
莎士比亞在《理查三世》裏台詞,“人人都靠希望生存”。
昨晚家裏有六隻蒼蠅,廚師長有些煩躁。“四害”中的前兩名,我們都深陷其苦過。所以我說,還怕蒼蠅?我們要感恩有房住,感恩有前後院。
前院的薄荷年年瘋長。如果股市如此,廚師長豈不開心。
不起眼的薄荷開出的紫色小花,不美嗎?
心動不如行動,我以為忽略澆水而死也被剪發的“心”葉又好好長著,不小心弄掉了一根就放玻璃瓶養著。
為什麽要讀莎士比亞原文?中文版可以讀到流暢的情節,優美的譯作,但不是文字精髓。網絡流行的名人句子有的是被偽造的,連培根的英文都被偽造過,魯迅、張愛玲,更甚了。讀經典可以讓我咬文嚼字,培養對文字的敏感程度。
我家的無花果還是隻有葉。上次讀到“西班牙無花果”,英文原版有注釋,仍然文雅,我隻懂是負麵的。前日讀到文學城南小鹿的博文,她寫了一係列莎士比亞閱讀筆記,非常清晰,可作入門者的參考。我才確確實實明白“a Spanish fig”的真正寓意。
我修剪下的無花果葉也插玻璃瓶,覺得好看。聖經從舊約到新約,無花果是上下千年。
何必關心熱門新聞呢?有的比“西班牙無花果”還惡心。莎士比亞劇中,蒼蠅都沒那麽惡心。
上個月從友鄰素家移植來的草莓都重新開出小白花。忽然記起莎士比亞劇中寫過的草莓在蕁麻下長得更好。(《亨利五世》)
莎劇的好看無處不在。比如他寫亨利五世帶兵在法國的紀律嚴明,那簡直讓我懷疑八路軍軍歌的來曆了。(《亨利五世》)
人民文學出版社紀念莎士比亞誕辰450周年全集是我疫情爆發後托父母買的。我一直以為,在別人放棄閱讀後,有所堅持的人是幸福的,不在當時,而在若幹年後。
我以極笨的方式閱讀,隻為喜歡。喜歡堅持,並喜歡堅持之後所得的喜歡,那是內心的豐盈,不一定開花,也結閱讀的善果。
與上海編輯並翻譯過《The Bookshop》的老友分享上麵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