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加國流行的英文,“Elbows Up”。
請美國人諒解了。加拿大人生氣嗎?我拿上第三本加國護照了,入籍二十一年。還真不生氣。為什麽呀?就為美國總統的一句,難道代表美國全體人民?
生氣不起來,我又不看美國總統的電視新聞。現在不是流行情緒價值,生氣,可不是價值,也是價值。人總有七情六欲。真謝謝那些擔心加拿大人生氣的美國人,多厚道,擔心我們的“利”,擔心我們的未來。我都不要父母擔心,早獨立慣了!
二十年前,一個不肯上阿富汗戰場的普通美國人,帶著妻兒,逃到了多倫多。就住在我女兒同學家的地下室。我女兒同學媽媽知道他們的背景,沒有趕他們。
當年我是偶爾在拿回家的metro (地鐵站免費報紙)看見封麵大照片,驚歎不已,怎麽這麽臉熟。哦,見過,不止一次,在Early Year Centre。現在忘記他的名字,他兩歲兒子叫Liam。我和他太太聊天過多次,老撾裔,他的嶽父母也來多倫多看望他們。後來,他們漂亮的女兒出生在多倫多。不知他們一家現在還在不在多倫多。記得最後得知他的消息在電視新聞裏,他和他作出同樣選擇的幾個美國人出現在一部紀錄片。
唉,我這樣的小博主,記錄一下生活而已。擦不出不一樣的火花,更沒有大格局大智慧。可是看見美人這麽關心加國人,總要禮尚往來一下。不說加拿大,單多倫多會寫大格局的博主潛伏著,韜光養晦,我這樣的不擅長寫時政文的主動當“炮灰”了,還去幾篇美人文裏留言。
倒是這些年看見美國人的博客裏,擔心看牙費用,大病病人家屬憂慮看病費用。忽然想起多年前,澳洲的老友說,在美國得大病,可能要人傾家蕩產。
加拿大博主很少寫看牙的,我家廚師長酒店福利,一家享受。當然矯正牙齒,種牙都自付。勤儉的家庭如我家,還都負擔得起。
有忘年交,兩姐妹,姐姐住美國小城市,妹妹在多倫多。姐夫眼睛不好,定期打一針,自付百多元,妹夫免費。姐姐說,還是加拿大好。妹妹十年前查出癌症,免費治療,藥費需付,但七零八落報銷下來,萬元藥費自付部分三百多。化療時,護士上門,衛生間跪著替病人服務。妹妹感動不已。
我去過紐約兩次,本國的草原省都沒有去過,連安省的大部分城市都沒有去過。可是前兩周,在安省皇家博物館,遇見一家四口來自安省小地方,坐go train 來的,聊上幾句,也覺得親切的,分給小孩子兩粒藥片樣的糖。
多倫多人很愛去紐約,有的周末飛過去,隻為看個展覽。但紐約客是紐約客。
美國人裏有總統的鐵杆粉絲,估計他們看不上加拿大的也不少,暗地裏笑我“有閑”。閑著也是閑著,就碼幾句不罵人的文字,練練我的拚音。免得英文沒有學好,拚音也忘記。
畢竟,老讀者裏美國人不少,他們諒解我。
祝周日愉快!和為貴!
我的看法是如果全世界的人都不愛國,也就不需要愛國了。
記得我重新寫博,開放評論。留言的就是兩位美國博主,一個北大,一個清華。還都是北京人。
羨慕你能和友鄰和其他朋友常常一起喝咖啡,交流,放鬆。
動蕩年代,做好自己的本職,腳踏實地過好每一天。
今天給鄰居小姑娘淘了一本The Paper Bag Princess。我們安省的兒童書作家寫的,很出名。
還有淘到美國女作家Edith Wharton的The Age of Innocence 。這本淘了一年才見。很幸福了。
不能自由回國,是很麻煩,上帝肯定沒在保佑女王了,在不在保佑美國也還不知道,老天爺也一樣不大靠得住,動蕩時期還是各人自求多福吧。
好在這四年盡量避開去美國吧。最近認識的人從上海回多倫多,轉機美國,都要嚴查,半夜打電話給家人,很麻煩。
我指出他,英文沒有學好,拚音也沒有學好。同時自我檢討,也繼續學習。
我自動對號入座啦。
不過,你的時政文,理財文,我也是不看的。最近從你那裏知道上天安門廣場要預約。哈哈哈,幸虧我1996年去。可見,去廣場也要趁早。還是上海人拎得清。
我最近知道這個英文是冰球隊(?)用的。
多倫多前兩天暖和過,今天早上蠻冷。但我七點一刻出門,和友鄰喝咖啡。
你請不要生氣,生氣等於中計。我是曆練出來的。
冷靜下來,自強不息是必須的。
我也不會衝動了。讀狄更斯小說發現英國人厲害,用溫婉的句子來諷刺,這是寫作技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