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曉

生活是可以緩緩的,即便看上去是在浪費時間,我情願在慢慢裏被時光雕刻,而不是急急地消耗生命的元氣。
正文

探店(原創照片勿轉)

(2024-06-14 13:58:16) 下一個

之前一位老讀者問我可有探新咖啡館。今年沒有刻意去尋。本周卻是進了兩家經常路過沒有進去過的“新店”,也算是加拿大國民咖啡Tim家與美式咖啡標配Starbucks的PK。

論環境與衛生,當然後者勝於前者。市區的Tim家已經淪落為無家可歸者的集散地,印度裔店員的聚集村。相對而言,在Mall的Tim店鋪反而有了優勢。我常與校友媽媽老規矩喝Mall的Tim咖啡,現在特大杯是$2.5。我仍然自帶杯子分。

碼到此,想,今天與廚師長進星巴克怎麽沒有想到買一杯特大號分呢?他不是習慣喝咖啡的人。我買了兩小杯,離開時,他還要矯情地拿著剩餘的,在街上晃,並問腔調如何?自嘲也。星巴克價格高於前者,店堂裏看不見有附近老年人如葡萄牙裔或意大利裔小聚。在Tim家是常見穿著樸素的老年人。星巴克遇見的一位就很老克拉了,拄著Stick,呢帽上插羽毛,橘色格子襯衫係小三角巾。雖都半舊,精心搭配。連塗抹Bagel的姿態漫不經心,像翻閱一本小羊皮蘭姆的《伊利亞隨筆》。他麵朝玻璃牆,紅色街車開過,似乎承載著他的回憶。

我們坐的軟皮長凳,前麵一張白色小圓桌尺寸小到一個人可以合抱。

相對角落一張大木桌是氣派的,玻璃牆與二樓般的層高形成居高臨下的張力,卻被平易近人的陽光緩緩衝淡。想到上海我原來老學校舊址旁的星巴克旗艦店。同在南京西路上僅間隔步行幾百米的梅龍鎮伊勢丹本月底關門大吉,一九九七年夏天在上海開業。梅龍鎮伊勢丹的落幕代表著我曾經看熟的九十年代標記又一個消逝。

從這家店不到三分鍾步行是在斜對麵的大統華超市。廚師長滿意這條散步路線。

薔薇花燦爛
去星巴克路上
遠離焦慮的步行五千
學院街挑高的老建築店堂
鹹淡的長者被玻璃框成像
買菜回家搭地鐵
廚師長心情明亮
端出一盤五彩斑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