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十九章很短,文字也很優美,然而我卻讀的異常艱難。
經上說,
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蘇醒人心;耶和華的法度確定,能使愚人有智慧;
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華的命令清潔,能明亮人的眼目;
耶和華的道理潔淨,存到永遠。耶和華的典章真實,全然公義。
(詩篇 第19章7 -9節)
律法,訓詞,道理,典章,我相信這些是指著《聖經》而言,詩篇的作者如何從他的人生體驗中如此精煉而概括地描述《聖經》,當然可以解釋為神的啟示,這是沒有答案的答案。
96年,我來美後的第二年我受洗歸於主名,我仍清楚地記得,受洗前我很輕浮地對我施洗的牧師說,《聖經》不過是猶太人曆史加上勸人為善….,我言下之意是我不喜歡讀《聖經》但也可以成為基督徒。牧師笑咪咪蠻有憫憐心地對我說,孩子總有一天你會認識到《聖經》是你一生學習的的至寶…..
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 第一次授於中文作家高行健,他的代表作《靈山》和《一個人的聖經》被文藝愛好者歡呼而追捧。作者描寫他在文革期間如何被孤獨,被藐視,被欺騙出賣,作者高明之處他穿越性地也描當他流放西方時類似的感受,從而在不同的時空與文化,帶出對人走投無路的人生窘境的苦難思考。我完全沉浸對這兩本書共鳴中,並驚呼這兩部作品是現代中文繼林語堂《京華煙雲》後思想性和藝術性的最高峰。有一個晚上我蜷縮在房裏沉浸似閱讀高行健的代表作突然間我將手中的《一個人的聖徑》這本書重重地擲向遠處,內心有股具體的衝動湧向心頭,我在教會裏曾聽到,也曾學習到,耶穌三十三年的人生更是孤獨,被人藐視,甚至背叛,十字架上滴下的寶血如此具體而言痛苦
有誰的軟弱,天父不會憐憫
有誰的苦難,天父不能體恤,
有誰經曆的痛苦超過耶穌
…,,,,
因著世人的罪都歸於一個無罪的人身上,有了新造的人,永恒的天家。
四福音書對耶穌的記載超越任何文藝作品對人性的描述,從此我似乎對文藝作品不再感興趣,在四福音書中被以色列曆史(舊約)所多處預言的彌賽亞,他的救恩的曆史性,現實性與將來性所觸及而情不自禁。
全備律法蘇醒人心
天父直指人心的教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普世的恩典又真實發生在不同人的具體生命中。
耶穌的教導存到永遠,使愚昧人得智慧。
一位師母告訴我,從《詩篇》中學習如何禱告。
《詩篇》:他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神的話語寧靜,悠遠,沁人心肺。
《以賽亞書》:受苦的救主。深沉,引入深思。
神的話語裏有平安喜樂,領人正直。
…….
大學期間被薩特的《存在與虛無》種草了,甚至自詡為虛無主義者。若幹年後在教會一堆不被人注意的舊書刊偶然看到一本書主仆章力生所著《人文主義批判》,章力生中國新文化之大儒,早年推崇儒釋道,中年信主篤信基督,成為一個“基督的衛道者”。章老先生紮實的人文功底,學問融貫中西,力透過紙地剖析現在西方哲學思潮時感歎到,他們不過是螢光對太陽。這本書我讀了好幾遍,之後我對當代西方哲學思潮不再感興趣。
在神的光中我必得見光!
前幾周周功和牧師證道說,要有愛,這是信仰的基礎。
如經上所說,
誰能知道自己的錯失呢?願你赦免我隱而未現的過錯。
求你攔阻仆人不犯任意妄為的罪,不容這罪轄製我,我便完全,免犯大罪。
耶和華我的磐石,我的救贖主啊,願我口中的言語,心裏的意念,在你麵前蒙悅納。
(詩篇 第19章1 2 -1 4節)
我並非說自己曾經是十罪不赦的惡人,但也確有過對《聖經》輕浮的無知成了"隱而未現的過犯",癡迷於世間小學也是一種"任意妄為"。我至今難忘給我施洗的譚寧國牧師,他那種悲世憐人的謙和與寬容帶領我與內人一起走上信靠耶和華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