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省曆史,傳承信仰

(2025-07-20 18:43:19) 下一個

自省曆史,傳承信仰

詩篇七十八章隨想

前一陣子妻回國探親,她分享國內一些年輕人不願意結婚,既便結婚也願意生孩子了….,我驚愕之餘不由感歎,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是對社會何等之失望,他們感到少有繼承到好的東西,也沒有什麽事物值得去傳承。

詩人教導族人要傳承信仰,因為他感受到人生中有神的美好

我們不將這些事向他們的子孫隱瞞,要將耶和華的美德和他的能力,並他奇妙的作為,述說給後代聽。

(詩篇 第78章4節)

愛子民,是耶和華的美德,釋放受奴役的人民,引導自由生命,經上說,

隻因耶和華愛你們,又因要守他向你們列祖所起的誓,就用大能的手領你們出來,從為奴之家救贖你們脫離埃及王法老的手。

(申命記 第07章8節)

神的能力在於領人從流離失所到歸回安息,經上說,

耶和華說:我必被你們尋見,我也必使你們被擄的人歸回,將你們從各國中和我所趕你們到的各處招聚了來,又將你們帶回我使你們被擄掠離開的地方。這是耶和華說的。

(耶利米書 第29章14節)

救贖是神的最大作為,經上說,

所以你要對以色列人說,我是耶和華。我要用伸出來的膀臂重重地刑罰埃及人,救贖你們脫離他們的重擔,不作他們的苦工。

(出埃及記 第06章6節)

詩人進一步強調要將神的法度和律法傳給後人,

因為,他在雅各中立法度,在以色列中設律法,是他吩咐我們祖宗要傳給子孫的,

(詩篇 第78章5節)

摩西也是如此告誠族人,

我照著耶和華我 神所吩咐的,將律例、典章教訓你們,使你們在所要進去得為業的地上遵行。

所以你們要謹守遵行。這就是你們在萬民眼前的智慧、聰明。他們聽見這一切律例,必說:‘這大國的人真是有智慧、有聰明。’

(申命記 第04章5-6節)

以色列的智慧不是來自血統、文化或人類傳統,而是因為他們與神有立約關係,得著神的話語。神賜的律法本身是智慧的體現。

信仰的傳承,是一場仰望與低頭的旅程。

仰望,看見神的光曾照亮荒野;

低頭,認清人信仰徘徊的腳印

在光與塵土之間,詩人如此說,

好叫他們仰望 神,不忘記 神的作為,惟要守他的命令。

不要像他們的祖宗,是頑梗悖逆、居心不正之輩,向著 神心不誠實。

(詩篇 第78章7-8節)

反省信仰曆史,

他們在敵人麵前轉身逃跑,

忘了裂海開路的右手。

(詩78:9–16)

他們口渴時試探神,

卻忘了磐石中湧出的泉水。

(詩78:17–20)

他們吃飽了天上的糧,

心卻更饑渴;

神的風吹來肉,

也吹起憤怒的火焰。

(詩78:21–31)

他們嘴唇認罪,

心卻飄忽不定;

神記得他們不過是一縷風,

轉眼消散。

(詩78:32–39)

他們忘了逾越夜的血、

紅海的牆、雲柱與火光,

卻仍被引進流奶與蜜之地。

(詩78:45–55)

他們在聖地高舉偶像,

在邱壇上獻上背叛,

神的帳幕被棄,歌聲歸於沉寂。

(詩78:56–64)

他們是以色列人,正如我們現今的基督徒在信仰旅途中,如同以色列人在小信,背叛,乃至墮落中都有份!

我曾與一位北美德高望眾的老牧者交談,他提到:由於我們未能清醒而誠實地麵對基督徒在曆史上(從清教徒開始)所參與的歧視行為,北美的基督徒在麵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等社會議題時,常常陷入被動。這不僅關乎立場,更關乎見證的失落。同樣從清教徒開始的“天選民”神學,曾強化對異己者的排他性認知,更有甚者在蓄奴,和對待原住民(印第安人)的行徑上有些基督徒的行為明顯違背了福音的核心精神,這種曆史包袱,也使得教會在當今如“平權法案”與“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等公眾議題上顯得束手無策。

我將近三十歲來到美國,在這之前完全接受無神論等錯誤教導,而後在美國信主並養育兩個孩子,如何向下一代傳承信仰?讓他們隔絕於美國"罪惡滔天"的社會,在基督教道德優越感中生存嗎?

然而聖經告訴我們,真正的信仰傳承,不在於逃避世界,而在於認罪悔改。在神麵前承認個人之惡,才可能阻擋群體之惡的泛濫。

我們願意向孩子承認當初來美國無非是貪戀世上的物質好處的欺騙行為嗎?在尊守公共道德,詐領福利,不誠實報稅上有份嗎?我們本身是被善待的外來者,卻岐視非洲裔等人群?我們是否在孩子麵前有道德榜樣,還是隻????得宗教禮儀和條例,對子女的養育上陷入對物質與虛榮的追求?

經上說,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 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約翰一書 第01章9節)

好牧人安慰並引導人心,如經上說,

又揀選他的仆人大衛,從羊圈中將他召來,

叫他不再跟從那些帶奶的母羊,為要牧養自己的百姓雅各和自己的產業以色列。

於是,他按心中的純正牧養他們,用手中的巧妙引導他們。

(詩篇 第78章70-72節)

詩人遙望那位更大的牧人——不是暫時治理一國的王,而是永遠看顧人心的主,祂的手能撫平傷口,也能引領我們走義路。

回家吧,我的兄弟,我的朋友,耶穌的胸襟是我們心的故鄉…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