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元2799年的覺醒

(2021-11-22 04:38:32) 下一個

序章:沉江

-------------------------------

 

 

遠處,一隻小木船正劃過來。江水碧綠,一平如洗。

江岸上,擠滿了看熱鬧的人們。高處的一塊平地上,搭著一個木製台子。越王勾踐和王後端坐其上,頭上張著青羅傘蓋。台下,站著一排持著長戈的衛士。

國王和王後的衣服並不華貴,顏色陳舊暗淡。勾踐的袖子上甚至還破了一個小洞。他仍然佩著那把著名的青銅劍,朱漆的劍鞘,劍身長二尺餘。

範蠡站著不遠處的柳樹下。他看著勾踐那細長,滿是雞皮皺紋的脖子,尖瘦突出的嘴巴。心裏納悶:十年前,到底是什麽原因,讓自己選擇了這位主公?

勾踐身旁的王後麵無表情。她的嘴唇很薄,眼睛細小,麵孔像祭神的木刻人偶。她的膚色黎黑,雙手皮膚粗糙得像農婦一樣。這是十年跟隨丈夫,臥薪嚐膽留下的永久痕跡。

——誰都不容易啊!範蠡暗自歎道。

 

忽然,遠處傳來一陣喧嘩。範蠡趕緊轉過頭,隻見在幾個荷戈武士簇擁下,西施被捆綁著推了過來。她身形窈窕,一身白衣如雪,走在人群中,仿佛夜空中的滿月一樣醒目。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過去,連台上的勾踐,也忍不住伸頭張望。

她樣子居然一點未變!範蠡心中一陣酸楚,宛如當年若耶溪畔初見。那天,她正蹲在溪旁,伸手去摘一朵野花,“這位先生,您要找誰?”她笑著問範蠡,眼睛像溪水一般清澈……

可惜,時間沒有改變她的容顏,但已改變了其它所有的一切。

“哼!”王後冷笑一聲。勾踐不舍地收回目光,小心地瞟了王後一眼。王後依然抿著嘴唇,麵無表情。

勾踐隻好尖聲下令:“沉江!”

 

兩個玄甲衛士帶著西施上了小木船,船頭放著一隻碩大的水牛皮袋子。幾天前,越王勾踐特別囑咐工匠:袋子要做得大一些,結實一點。

西施離開時很平靜,甚至有些倔強。她登上小船時,特地轉頭看了範蠡一眼。

接下來的一切,就開始變得模糊了。範蠡隻能透過淚光,看著小船的影子劃向江心,越來越小……仿佛在時間還沒有開始之前,事件就已經模糊成了記憶……

朦朧中,一個人將牛皮袋子扔下小船…… 

等範蠡睜開眼睛時,水麵早已平靜如鏡,一絲波紋也看不到。

 

時間過得很快,看熱鬧的人們議論紛紛,惋惜著散去。遠處的江邊,兩棵孤獨的烏桕樹,挑著稀疏的紅葉。樹下,幾個黑衣人正借著茂密草叢的掩護,悄悄地潛入水中……

 

“什麽?沒找到?人不見了?”越國王宮一間陰暗的偏殿裏,燭火搖曳。越王勾踐憤怒地叫著。他的聲音尖細刺耳。在他前麵,跪著那幾個黑衣人,身上還不停地滴著水,青石地麵濕了一片。

“真的不見了,大王!”其中一個黑衣人顫抖地說,不知是害怕還是寒冷。“臣不明白的是,袋子明明還紮得緊緊的……”

勾踐一把奪過牛皮袋,借著燭光,仔細觀察袋口:黑衣人說得不錯,那裏用牛筋繩重重緊綁,牢固無比,不要說水,連一點空氣都透不過。這是勾踐當初再三囑咐的,想解開可不容易。

但此時的牛皮袋癟癟的,裏麵的人早已消失無蹤。

勾踐詫異地盯著口袋,過了一會兒,他似乎恍然大悟:“範蠡!一定是範蠡!那個狡猾的東西!來人啦……”

 

夜色中,範蠡孑然站在木船上,盯著黑沉沉的江水。除了那個忠實的船夫外,他孤身一人,船倉裏放著簡單的行李。

“範大夫,要不要在這裏停一下?”船夫小心地問。不知不覺,木船已到了白天沉江之處。夜色如水,四周一片無言的寂靜。

範蠡抬手,把一朵瘦瘦的野花拋入水中。

“不用,繼續走吧!”範蠡擦掉臉上的淚水,平靜地說,“我們時間不多了。——還有,你以後不要再叫我範大夫,叫我鴟夷子皮(牛皮袋)好了。”

“鴟夷子皮?好奇怪的名字。”船夫嘀咕著。

 

小船劃過江心,沿著江流,慢慢消失在黑暗中......

 

-----------

注:

關於西施的結局。

 

第一種說法,吳王夫差死後,西施隨之自盡。這位荒唐的君王,用百姓、江山和自己的性命,換來了美人的忠誠。

第二種說法,越王勾踐下令,將西施裝入牛皮袋中,沉入江底。紅顏誤國,雖然西施是越國人,但畢竟是禍水。

第三種說法,範蠡帶著西施,飄然而去,泛舟五湖。留下中國曆史上,第一段才子佳人的傳奇。值得一提的是,範蠡這人不僅很有才,而且很有財。他後來成為著名的大富翁。範蠡這個名字被他拋諸腦後,他先是改名叫鴟夷子皮(牛皮袋),後來又叫陶朱公(逃誅)。

後人一般選擇相信第三種,因為故事最浪漫,也最傳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