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象?桃園機場
和大家一樣,初到桃園機場的印象是失落——這就是台灣第一大機場?當你是從號稱世界第一的樟宜機場飛過來時,這種落差更加明顯。
機場和車站,以及港口,往往是一個地區的窗口,大多數地區,都不想人們從窗口看到的是失望。但很多時候就是避免不了,比如許多年前,你到成都火車北站,除了髒亂擁擠之外,還會看到三五成群的年輕人,著裝有些怪異:廉價的深色西裝和西褲,腳上,卻突兀著一雙白色的運動鞋。本地人多半明白這種搭配的真實用意:搶到手之後,可以跑得快些。外地人則是被搶了之後,方才恍然大悟。這就是當時人們從火車站這個窗口看到的成都印象。
走過桃園機場的過道,印象是天花板比較低矮,牆麵陳舊,似乎很久都沒有得到翻新。 整個搭客大廈外觀也顯得有些灰暗,不夠亮麗。後來聽說第二搭客大廈正好在翻新,卻不幸遇到豪雨,結果淹得個七葷八素。台灣官方也不含糊,機場主要負責人立刻辭職。計程車司機告訴我們,其實這個事情有點冤,當時施工正到了緊要關頭,在填埋什麽什麽東西,哪裏知道水一下子就衝了過來。正好應了那句俗話:人倒黴了喝涼水也會塞牙。
我問了一下計程車司機——我們接觸得最多的台灣本地人——這個機場是哪一年興建的?答案是30多年前。原來如此!——不過,其間也經過擴建和翻新。看來,這個擴建和翻新,至少在外觀上不怎麽成功。因為一眼望去,給人的印象還是比較陳舊。
這種陳舊,也體現在大多數台北的建築物上。雖然在到來之前,同樣的描述已經充斥了無數大陸網站,但親身一看還是覺得納悶。走在台北低矮陳舊的小巷子裏,你得提醒自己這是個“發達地區”,而有著相似景觀的大陸城市,則是“落後地區”。
事實上,一樣的發達地區,例如香港,你坐在車上,在大街小巷遊走,看到一棟棟鴿子籠般,一樣陳舊、雜亂的建築,你會覺得這是個人均GDP超過5萬美元地方嗎?錢都掙到哪裏去了?
聽說同樣的景觀,在歐洲不少“發達國家”也不少見。至於為什麽會這樣,說法是很多的,例如台灣,有人說是怕地震,所以房子建得矮(那麽東京呢?);有人說,是由於經濟停滯不前;有人說,這正是民主社會的人性化體現,因為那些房子都是私產,沒有屋主的同意,政府休想動一根毫毛!不像某些地方,政府下手毫不含糊,你一趟旅遊回來,一到家傻眼了:怎麽房子沒了?
不過,讓人納悶的是,為什麽民主社會的人們,都寧願住舊房子破房子,而不願搬新居?按理說,這裏的拆遷費應該不會讓公民吃虧吧?
我自己的看法是:這就是整個星球的發展水平。同樣陳舊的大街小巷,在各個國家的大城市普遍存在著。或者更進一步說,在多數城市還更糟糕,例如孟買、馬尼拉和裏約熱內盧。 我們大多數人都被“發達”兩個字騙了,以為發達國家就應該電視機看到的那樣。其實人類發展到了這個地步,離想象中的發達還差得遠。就算台灣這樣,也可以算是優等生了,當然中國大陸也差不到哪裏去。
最後,離開的那天,我們又回到桃園機場。辦完登機手續之後,在機場限製區裏吃午餐。值得一提的是,食物的質量 和分量不比市區裏遜色。價錢呢?居然也和市區差不多。我飛過國內的很多機場,也吃過很多次高貴的機場飲食。桃園機場的這個細節,多少給我留下一點不同的印象。
---------------------------------------------------------------------
匡吉 發表評論於 2016-06-15 02:44:04
據說越是知識層次高的大陸人,越喜歡台灣。因為能透過表麵看到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