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4年,湘軍與太平軍大戰於湖南靖港,湘軍大敗。曾國藩兩次跳水,獲救。
此時,曾國藩年齡43歲。在此之前,曾國藩42歲組建湘軍,白手起家,受盡白眼,苦苦訓練了一年多。更早之前,曾國藩27歲中進士,39歲升為工部左侍郎,正二品,相當於副部級官員。
那時的官員,三十多歲就可以自稱“老夫”了。正常情況下,普通人的壽命不過50來歲。39歲的曾國藩,已經功成名就。在普通人的想象中,隻需穩穩地把官做下去,等著退休就好了。
這種想法,也許就是普通人之所以普通的原因吧!
諸葛亮所說的:“胸懷大誌,腹有良謀”,後者並不是必要條件。大家都知道,曾國藩是個出名的“鈍秀才”,傳說背書老是記不住,還被躲進房裏的小偷嘲笑過。
43歲的曾國藩,已經到了事業的一個關口。從年齡看,是我們現在常說的“中年危機”。這個時候,家庭和事業趨於穩定,精力和熱忱則開始走下坡路。中年人之所以惶恐,是因為缺少了希望。如果人生能一眼就能看到盡頭,這樣的人生毫無意義。
所以,從個人的事業上講,曾國藩在中年創立湘軍,大概想找一條突破的道路吧!隻是,他沒有想到,這條路竟然會這麽艱難。艱難到連他這樣最善於忍耐的人,都絕望到要跳水一死了之。
當時,整個湖南省的官場都在看笑話,曾國藩狼狽到了極點。還好,左宗棠聽到這個消息,急忙從長沙“縋城出”,跑去見曾國藩。這個舉動頗有風險,且不說左宗棠是個胖子,要考慮“縋城”時籃子的承受力。城外一大堆殺人不眨眼的太平軍,遇到這位左師爺恐怕也不會輕易放過。
曾國藩那時還呆在船上。左宗棠剛到那裏,就看見曾國藩的九弟曾國荃吆喝著,指揮兵士把一口顯眼的黒漆棺材抬到船上去。
“糟糕,晚到了一步,難道那小子已經死了?”左宗棠倒吸了一口涼氣。
幸好還沒有。曾國藩隻是為下一次的自殺行動做準備。除此之外,他還寫了遺書,交代了後事。見左宗棠來了,“您來的正是時候!”曾國藩奄奄一息地說,叫人拿一張紙來,“書所存炮械、火藥、丸彈、軍械之數”,請左宗棠代為點檢。
左宗棠大怒!這人的脾氣不好天下皆知,劈頭蓋腦一陣訓斥。罵曾國藩“重死生,輕大義”,提醒他“勝敗乃兵家常事”等等。除此之外,這廝還出口傷人,用湖南話罵曾國藩是“豬子”,意思是頭腦太笨,像頭豬一樣!
這一年,左宗棠42歲,比曾國藩隻小一歲,按當時人們的壽命來算,早就是中年人了。但當時他混得比曾國藩還慘,雖然“名滿天下”,但身份隻是個幕府師爺,連一個“官”都算不上。這個巨大的反差,天下之大,恐怕也沒有幾個人可以承受得了。因此,感同身受,左宗棠當然知道該如何勸諫曾國藩。
聽了左宗棠一番夾槍夾棒的“規勸”,曾國藩睜開了三角眼,但依然默默無言。讀了這麽多書,曾國藩早就不笨了。就在那一瞬間,他悟到了很多。
許多年後,李鴻章曾經提到,他的老師曾國藩有“十八條《挺經》心法”,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訣。曾國藩、李鴻章縱橫官場幾十年,全憑這些秘訣求存。《挺經》現在已經失傳,但從零星的記錄來看,不外乎就是“堅持”二字。
要成就一件事情,“堅持”不得不排在第一位。就算小事也是如此,比如歐陽修筆下的賣油翁。孔子說過:“雖小道必有可觀”。隻要堅持下去,好運自然會在一個不經意的時候到來。但世上的事情多半是這樣的:聰明的人遍地都是。每個大年初一,大家都忙著“立誌”。隻是還沒到正月十五,多半便忘得一幹二淨了。
大道至簡。“堅持”是個最簡單的道理,但也是個最難實行的道理。
曾國藩決定不跳水了,再說大家也都防著。船的左右不用說排滿了士兵,個個手裏拿著搭鉤準備撈人。從那一天起,他“打落門牙和血吞”,再也沒有提到“放棄”二字。這個當年的“鈍書生”,曾經絕望得要自殺的人,終於成就了 “古今之完人”。
至於左宗棠,罵人歸罵人,自身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他仍然寄居幕下,沒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甚至還因為出言不慎,罵了一個二品總兵“王八蛋”,差點丟了自己的性命。以至於不得不辭去幕職,遠走他鄉避禍。人過中年,身世飄零,不知自視甚高的他,當時心裏會有什麽感慨!
一直忍到鹹豐十一年,左宗棠才由曾國藩推薦,當上了浙江巡撫,這才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事業,開始獨當一麵,大展拳腳,在曆史上重重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那一年,左宗棠已經差不多50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