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toMD

感恩,關懷,友誼
正文

美國醫療保險簡單說明(醫生視角) 司徒

(2025-11-15 13:09:44) 下一個

美國醫療保險簡單的說明(醫生視角)
司徒

商業保險、HMO/PPO、Medicare、Medicaid,到底區別在哪裏?為什麽沒保險在美國很危險?

美國的醫療保險非常複雜,連很多美國人自己都搞不懂。
從醫生的角度,你有什麽保險,決定了你能不能看得到醫生、能不能做檢查、要不要等很久。

下麵我用最簡單、最現實的方式講清楚。


1. 商業保險(上班族最常見)——PPO vs HMO

在美國上班,大部分人拿到的是商業保險(Blue Cross、Cigna、Aetna、UnitedHealthcare 等)。

主要分兩種:

PPO(更自由)
    •    想看專科 → 不用看家醫轉診
    •    可以看網絡外的醫生(但要付比較多)
    •    對複雜疾病、要看多科專家的人比較好
    •    但 MRI、CT、各種檢查通常要事先批準(prior authorization)

PPO:自由,但貴;好用,但麻煩。

HMO(更便宜,但限製多)
    •    必須先看家庭醫生
    •    要轉診才能看專科
    •    不可以隨便看網絡外的醫生
    •    費用較低,但限製最多

HMO:省錢,但很受限製。


2. Medicare(65歲以上或長期殘疾)

Medicare 是聯邦政府給老年人跟某些殘疾者的醫保。

它分兩條路:

(A) 原始 Medicare + 補充險(Medigap,例如 Plan G)

這是對病人和醫生來說 最好的保險組合:
    •    隻要醫生接受 Medicare → 全美國都能看。不用先看家醫。
    •    沒有網絡限製
    •    大部分檢查不需要事先批準
    •    有 Plan G → 基本不用自付費用
    •    Mayo、Mass General、Cleveland Clinic 都接受

醫生很喜歡這種病患,因為流程簡單,沒有無止境的審批。


(B) Medicare Advantage(Part C)

私營保險公司經營的 Medicare,像商業保險一樣。
    •    有網絡限製,要看家醫。
    •    通常要轉診
    •    MRI、PT、影像檢查都要事先批準
    •    很多項目會被拒絕
    •    便宜,但麻煩多

醫生常說:
Medicare Advantage = 老年人版的 HMO。

3. Medicaid(低收入保險)

這是給低收入人群的保險。

重點來了:

 Medicaid 的報酬非常低

很多專科醫生根本無法負擔去收 Medicaid

有 Medicaid 身份時,醫生 不能合法向你收現金

所以你想看醫生,但醫生根本收不了你

導致:
    •    等很久
    •    很難預約到專科
    •    很多醫療服務隻做最基本

理論上保障很好,但“能不能看得到醫生”才是真問題。


4. 在美國沒保險 = 非常危險

很多人以為:
“看個門診幾百塊,最多幾千塊,應該還好吧?”

真正危險的是 住院跟急症醫療:

ICU 一天 3000–6000 美元

使用呼吸機一天 1萬–2萬美元

一場大手術 8萬–25萬美元

住院一兩個月 → 50萬–150萬美元

任何人都有可能突然遇到:
    •    盲腸炎
    •    腎結石
    •    車禍
    •    中風
    •    肺炎
    •    癌症

在美國,隻要一次住院,就能讓一個家庭 破產。

? 5. 醫生眼裏,你的保險決定了什麽?

你有什麽保險會決定:
    •    檢查(MRI、CT)能不能馬上做
    •    需不需要轉診
    •    能不能找大醫院的專家
    •    藥物是否被保險拒絕
    •    是否要等審批
    •    能不能去 Mayo / MGH / Cleveland 做第二意見
    •    會不會延誤治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Kwseeto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原上草2017' 的評論 : 加州的Medicaid低到無法承受
Kwseeto 回複 悄悄話 要公平地說,奧巴馬醫改一開始的出發點是好的。
在他之前,美國的商業保險公司有一個非常殘酷的做法:保險公司可以認定你是「高風險」然後不續保,甚至直接把你的醫療保險取消。奧巴馬醫改至少在這一點上,做出了兩個重要改變:
不能因為「既往病史」而拒保;不能在關鍵時刻隨意取消病人的保險從這個角度看,奧巴馬醫改在「保護病人基本權益」方麵,確實是一個曆史性的進步。

但是,從今天的結果來看,這個改革整體上是失敗的。
最大的結構性問題是:在 聯邦政府和病人之間,夾著太多中間商——
保險公司、醫院集團、藥房福利管理公司、龐大的行政管理層……
浪費了大量資金和資源,卻沒有真正提升病人的醫療質量。美國成為了高費用、低效率。比澳大利亞、香港人均多花兩到三倍的錢,比加拿大也貴一倍以上,但質量如何?
原上草2017 回複 悄悄話 不知道其他地方。舊金山灣區,大部分醫生接受Medicare.
Medicare 付給醫生的不很低,Medicaid 才是最低的。
Kwseeto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零不是數' 的評論 : 很多專科醫需要有家醫refer 才接,原因是專科不想碰其他疾病。
Kwseeto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零不是數' 的評論 : 是有這樣的情況
零不是數 回複 悄悄話 Medicare 付費太低,有G也沒用。 很多醫院家醫不收Medicare新病人,管你是不是G.
退休後搬到另外的城市的要小心找不到醫生。
說是G不用看家醫,但專科醫生不接受沒有referal 的病人。第二十二條軍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