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聽見的那句話》— 一個小故事 司徒
有個小故事我一直覺得很有意思。
一個老人晚年回想一輩子,別人問他:“你最遺憾的是什麽?”
他想了想,說:“我沒有聽我父親的話。”
旁邊的孫女就好奇了:“那你爸當年說了什麽呢?”
老人搖搖頭:“他說了。我沒聽。所以我也不知道。”
聽起來像個笑話,但越想越有味道。
年輕的時候,總覺得父母講的那些話太囉嗦、太不合時代。
聽著聽著就自動過濾掉了。
等到真正需要的時候,才發現——
當年那些被我們隨手推開的話,其實都是走過人生以後才會懂的東西。
這種智慧,不會寫在書裏,也不一定能從網絡上查到。它不是知識,是一種“看過很多事之後”的感覺。上一代人其實很想告訴我們,隻是我們那時候根本聽不進去。
所以老人說的那句話,其實不是搞笑,是有點心酸:很多重要的話,他父親說了。隻是他說的時候,他沒在聽。
人生有時候的遺憾,就是這樣來的。
不是沒機會學,而是當有人願意告訴你時,你自己還沒準備好去聽。 智慧,是靠“傳”而不是“查”來的
現代社會太依賴“查資料”:有什麽不會?上網搜;有什麽不懂?問 AI。
但父母那一代的智慧,不是靠搜到的,
而是靠 活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