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行醫幾十年,我發現有子女的老人確實不同 司徒
在西方國家,很多人覺得有無子女在晚年生活上差別不大。子女長大後各奔東西,往往不在同一個城市,一年也許隻有聖誕節或感恩節才會回家一次。表麵上看,無論有沒有子女,老人平日都需要依靠社會福利體係、養老機構和醫療服務來維持生活。
但是我做醫生幾十年了,在美國我發現,有子女和沒有子女的老人,晚年的確不一樣。很多時候,有子女的,子女會親自帶父母去看醫生;帶不了的,也會讓孫子、女兒女婿代勞。就算平時不常見麵,等你有病了,或者進了養老院,子女會打個電話給養老院或醫生辦公室,問問你現在怎麽樣,接下來準備怎麽安排。這時候,你會很明顯地感受到,那種牽掛和在乎,跟沒人過問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沒有子女,物質條件也許不差,但很多事就是少了那份私人關懷。沒人替你問一聲病情,也沒人替你做一些緊急決定,心裏難免覺得空落落的。我常常覺得,晚年安全感,不隻是靠錢和製度,還需要有人惦記你,這才是最踏實的。雖然養兒不一定能真正“防老”,但在老的時候,有子女關心和幫忙,還是很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