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媽媽的育兒世界

雨傘爸爸和雨傘媽媽共同與您分享育兒的歡樂和艱辛、孩子成長的經驗和教訓、以及對中西混搭的育兒方法探索
正文

校園究竟怎麽了

(2016-05-26 10:15:32) 下一個

很多事就怕全民參與——因為作為草根的我們,感情總是那麽真摯,情緒總是那麽激動。遇到事情,善良的我們就會用無數草根聚集起的巨大力量,把事情推向一個高潮,朝著一個方向——然而這個方向到底是什麽,到底有多正確,估計就很少有人願意仔細想想了。有句老話總是有道理的,過猶不及,凡事太過了都會失去客觀性。

  比如,前段時間發生了許多讓人憤慨的關於老師的負麵新聞,例如,有幼兒園老師抽孩子嘴巴,奶奶在外麵監控器中看到,不由分說衝進去與老師廝打起來。無數網民都說,孩子的奶奶做得對,換做是我,老師就更慘啦,我會怎樣怎樣,好像恨不得把老師千刀萬剮。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這樣做,是不是比這位違規的老師,還要過分許多倍?

  

  國內的新聞媒體由於追逐熱點的本性,一看某個話題輿論熱潮洶湧,立刻一窩蜂的衝上來:今天你家報道這個幼兒園老師怎麽樣;明天我家就報道另一個小學老師怎麽樣了;這樣的負麵新聞,看了幾則後,讓我們恨不得要給老師們打上全民公敵的印記。

  接下來呢,比我們一般網民更激動的是學生網民:他們年輕,衝動,在耳聞目睹中,心中漸漸開始對自己的老師重新定位——老師隻是還不如我們的一些人而已,根本不是應該被人尊敬的師長。甚至,老師應該感謝我們才對!如果不是我們支付這些學費,TA連教書這份工作都沒有!

  在這樣的心理下,師生之間的關係,如履薄冰,一觸即發。這樣,就不奇怪為何前幾天會發生幾個學生在教室群毆老師的現象。雖然我不是一名教師,在我讀到這篇新聞的那一瞬間,心中是非常難過的。我很困惑,究竟是時代不同了,還是時代不行了?這個年代老師竟然會在教室被學生群毆?難道我們一舉回到了文革時代?

  

  也許有人會說,凡事都有因果;當代金錢為上的社會,不是所有的教師都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是所有的老師,都值得我們這樣尊敬。那麽,學生就可以因此從受害者,一躍變成侵犯者麽?是不是今天因為老師做事不公平可以毆打老師,因為醫生看病沒看好毆打醫生,明天就會因為父母弄錯事兒毆打父母?

  我們每一個人都與學校曾經或者仍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除了家,學校是我們生活最久的地方。而老師,是把學校從一幢幢樓、一個個教室,變成一個個活生生班級、一個個豐富多彩地方的人。

  此外,教師與家長、與學生之間,有這樣那樣的衝突,是一場沒有贏者的博弈;不論於老師、於學生、於教育,於國家,沒有一個贏家,也沒有一方獲利。為什麽我們就不能在老師和家長、學生之間建立起一種真誠、積極的溝通模式?用這種通暢的、良性的交流機會,使問題在沒有發生之前,就得以化解。

  最可悲的就是,家長和老師傾向於用固定模式去推斷對方,這就像潛意識裏有個小人不斷的在自己耳邊說話:不要與他溝通與合作,隻是白白浪費時間!你隻需要用衝突去迫使對方解決這件事!

  

  作為家長,應該仔細想一想,如果孩子與老師之間有問題,是否需要采用積極的姿態,去主動的溝通?作為老師,也應該認真想一想,是否要多花時間主動找學生和家長溝通問題,不讓任何問題持續發酵?如果彼此的姿態是友好的,溝通是真誠的,產生衝突的機會還是會低很多吧?而作為學生本人——事件的主體,是否可以更加成熟一些,通過主動承擔更多的溝通責任,來獲得與老師的良好關係?在雙方都有閑暇時,多找老師聊聊,並且不僅僅是學習上的問題,自己的趣事或者憂愁也可以跟老師分享!

  當然,社會很大,環境很多樣,每個老師以及每個學生遇到的情況也各有不同。如果我們無法改變每一件事,每一個人,至少我們自己可以努力做到——去嚐試更好的溝通!用我們的口,而不是用我們的手!!

  (原載微信號 雨傘爸爸 作者 雨傘媽媽)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