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媽媽的育兒世界

雨傘爸爸和雨傘媽媽共同與您分享育兒的歡樂和艱辛、孩子成長的經驗和教訓、以及對中西混搭的育兒方法探索
正文

不會彈鋼琴的媽媽,怎樣培養出色琴童? -《如何將興趣堅持到底

(2016-05-19 13:37:31) 下一個

(上接《如何將興趣堅持到底(續一)》)

 

三、小馬要過河,探索中前走

 

孩子對一件新事物的探索,就像從未經曆過小河的小馬駒一樣,有幾分驚喜、有幾分害怕、有幾分衝勁、有幾分彷徨。雖然孩子對鋼琴是一見鍾情的,但是並不代表孩子已經充分估計到了未來的挑戰和困難。因此,家長對孩子與鋼琴“蜜月期”後的躊躇與反複,不要太著急,而是要給孩子心理上一定的緩衝,去儲備進一步前行勇氣。

 

此時的孩子的信心就像蝸牛的觸角,稍一碰觸就會縮回去。所以,小心翼翼的等待蝸牛的觸角再次伸出來吧,讓它放心的探測,讓它知道前行時沒有危險的,它自然會繼續前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耐心而積極的幫助孩子度過這個階段。

 

 

四、練習方法多,一點不枯燥

 

使用多種多樣的練習方法,會幫助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要求的練習次數,還不覺厭煩;從為每個下一次的練習做良好的鋪墊。傘媽采用過以下方法,您也可以試試哦!

 

(一)孩子彈,媽媽唱

 

孩子不想彈,怎麽辦?告訴孩子,媽媽很想唱這首曲子,可是自己唱不好聽,你能幫忙鋼琴伴奏麽?-你想知道效果怎麽樣?迄今為止,傘娃從來沒有拒絕過一次媽媽的這樣要求。

 

(二)左手比右手,全部擬人化

 

孩子在家練習隻能是獨奏,不會彈鋼琴的媽媽當然無法像鋼琴老師那樣與孩子四手聯奏這會孩子有時候感到枯燥。這種情況下,媽媽可以告訴孩子,其實你不孤單,你的左手右手是兩個小朋友啊!他們正在又合作,又競爭呢!現在你彈一遍整個曲子,看看左手更棒,還是右手更厲害?

 

(三)愛心總動員,貓狗皆參與

 

孩子回家練琴的時候,肯定無法做到一兩次就達到老師的要求。那麽,如何鼓勵孩子多練幾次,來取得更好的效果呢?下麵的方法,您可以試一試!

 

“爸爸過來看一看”:

如果孩子已經練習了要求的次數,但是效果還沒有達到預期;媽媽可以說,爸爸剛才沒有聽到你彈這個裙子,你再彈彈,讓爸爸過來看看是不是很棒,好麽?

 

 

 

“卡車過來看一看”:

爸爸看完了,還是不太理想,怎麽辦?不用急,還有孩子最喜歡的卡車玩具啊!跟孩子說,讓卡車也過來聽聽我們小琴童彈的曲子,好不好?然後就果真把卡車拿過來放在鋼琴上,孩子一般都會為自己心愛的玩具再彈一遍的。

 

這個方法很好使的!而且,孩子喜愛的玩具,絕不止是一個吧? 看到這裏讀者媽媽們(爸爸們)是不是很開心啊?如果你狠一點,一個一個的單獨邀請這些玩具來聽,孩子是不是會超額彈奏無數次(這隻是理論值而已,爸媽不會真的這麽狠吧)?

 

如果您把所有的玩具都邀請過不止一次了,孩子有些失去新鮮感怎麽辦?沒關係!周圍可以“邀請”的朋友太多了,“樓下小妹聽一曲”,“對門奶奶聽一曲”,“窗外小貓聽一曲”,“過小狗聽一曲”……(注意,不是真的需要去麻煩鄰居 隻需要告訴孩子,他們住的很近,都可以聽到你彈琴。)

 


 

鄰居小貓小狗也用光了?隻要你肯想,宇宙這麽大,怎麽可能會窮到沒有可以用的!正在眨眼看著你的星星呢、月亮呢?門前的小樹呢、花兒呢?……可以為這些自然界的美麗使者彈鋼琴,孩子是不是除了興奮,還有幾分遐想?也許從此以後成為充滿想象力的兒童故事小作家呢!

 

還有啊你也可以舉起你的酷比手機,跟咱琴童說,怎麽樣,媽媽把你彈的曲子幫你錄像吧,然後給你發給朋友開不開心啊!開心啊?那你準備好了麽?開始錄像啦,一定要彈棒棒的啊……等彈完了,如果有不完美的地方,正好給孩子講一講;然後重新再錄一遍……這樣來來回回很容易就折騰好幾遍。

 

還可以改彈琴為拍手唱歌、唱譜子、做遊戲,找朋友(音符)……各種鼓勵孩子練琴的小技巧多的數不勝數!沒有做不到,隻有想不到!當然,以上技巧不是真的要一次都用光的。孩子畢竟還小,您可以省著點用,要不然真把孩子累倒了!

 

五、 細項要分明,每項都評分

 

溫柔耐心的媽媽,並不代表縱容和嬌慣。孩子每一次的鋼琴彈奏,媽媽都要幫助孩子努力比一次有所進步 而不是不動腦筋的重複幾遍就完了。 

隻要媽媽陪課的時候,認真聽老師了,就應該知道哪些是孩子需要注意地方;幫孩子記錄下來,練習前提醒孩子加以注意。練習後,每一遍都給孩子分析一下哪裏彈的好,哪裏不夠好。媽媽可以做個漂亮的小表格,掛在鋼琴附近,作為每一天的小評估哦!

 

另外,傘媽也時常從YOUTUBE上尋找各個水平階段的鋼琴手彈奏的曲子,給孩子聽;從頂級的鋼琴演奏家,到幾歲跟他一樣練琴不久的小朋友;內容從複雜怪異的《野蜂亂舞》,再到經典的哈農練習曲。這樣既可以培養孩子對鋼琴彈奏的高遠誌向,又可以沒有壓力、腳踏實地的一步一步來。

 

六、母子皆平等,都有讓步時

 

不要以為在家練習鋼琴,隻要父母提出了要求,孩子每次都必須要做到才能結束練習。有些時候,可以給孩子協商的機會,比如當孩子說,媽媽,今隻想練習遍,不想練三遍,因為……。即使孩子有時候說不清楚為什麽,我們也可以在某些時候,適當的做一些讓步。因為每個成年人的狀態有可能每一天都不是一樣的,更何況孩子?所謂做事有張有弛,有進有退,才是長久之道

  

六、透漏“小驚喜”,彈好就可得

 

在我們家裏的各個角落,都藏有稀奇古怪的好吃的、好玩的;對付不聽話的孩子,很管用哦!比如,當他練習了兩遍,但還根本不熟練就要出去玩的時候 我會變出一個他最喜歡的棒棒糖,在他眼前晃來晃去!要想拿到棒棒糖,就要先達到我的一些要求哦!這也符合心理學專家提出的通過延長孩子的期盼時間,來培養孩子的耐心和毅力。

 

七、假想競爭者,獨奏不寂寞

 

可愛的娜塔莉,原來是孩子的同學;後來孩子換學校,她被華麗的轉身,成為是孩子前行中的假想競爭小夥伴。有競爭,便有動力;尤其是與熟悉的朋友假想做競爭遊戲,動力無窮哦!

 

 八、不知大咖誰 但識音律美

 

學鋼琴,不是隻是為了彈鋼琴而彈鋼琴。這個年齡的孩子也許記不住貝多芬是誰,也不清楚莫紮特是何方神靈;但是他是可以感受到樂曲中的一些旋律和一些情感的,比如是歡快的、還是憂傷的……甚至更細微的感情。領悟到音樂的美,才是學習鋼琴的最高境界。

 

陪練的家長,如果可以在此基礎上,給孩子做進一步的解釋 運用形象的比喻和類比(不一定非強求要忠於原作的本意)- 不但會使孩子更加理解樂曲,還容易激起孩子更大的興趣去不斷的彈奏它,從而達到練習的作用。

 

 

 

比如,我們在為孩子選取貝多芬的《致愛麗絲》時候,給他講述這是一段美好的感情,從開始到分離的過程。其中,哪些是美好的回憶、哪些是不舍的分離,哪些是對命運的無奈……也在他練習的時候,同步加以解說。當時孩子是四歲,他剛換到一所新的幼兒園,還對過去班級的小朋友念念不忘,依依不舍。這首《致愛麗絲》深深的打動了他,於是他在練習這首遠遠跨越他水平的樂曲時候,從來沒有抱怨過困難;而是每天回家後都很自覺、很認真的反複練習很多遍。

  

九、最好的鋼琴家,不一定是最好的鋼琴老師

 

如果您已經做了所有該做的,孩子的鋼琴學習還是不盡如人意;那麽,也許您應該考慮重新選擇更適合您孩子的老師吧!正如前文所說,孩子學習鋼琴,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分別為:家長、老師、孩子。既然老師除家長外,是名列第二的,那麽,如何為孩子找到最適合他的老師,是非常重要的。作為一個單獨的話題,傘媽抽空再您分享一下如何選擇最適合孩子的老師,歡迎您持續關注本公眾號。(完)

 


* 以上文章分享的是小孩學習鋼琴的家長陪練方法;其實小孩學習英語也一樣,都需要家長長期不懈的陪伴與鼓勵;並且,學習一門語言,與學習鋼琴相比的不同之處是,耳炫目染起著更為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嬰兒學習語言一樣,當他一歲前開口說話時,其實已經悄悄的儲存了十個月以上的傾聽積累期!

 

 

所以,傘媽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睡前雙語小故事》,由遠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外教,外加華裔雙語助教為您娓娓講述和同步翻譯。故事中還會穿插幾個小單詞的風趣講解,讓您的孩子有機會慢慢的進行日積月累。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趕緊報名本周日北京時間522日晚7:45-8:15的免費試聽微課吧,千萬不要錯過哦!歡迎大家掃描如下二維碼,詢問具體報名方法。

 

 

 

 

關注孩子教育,關注雨傘爸爸公眾號- 來這裏尋找最接地氣的育兒原創文章。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