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回憶起他奶奶在六六年文革時把齋的事。老人家夜裏起來不敢開燈,怕人發現,摸著黑兒就著涼水吃了兩片窩頭片兒,就算封了齋。漆黑的夜色,白發蒼蒼的老人佝僂著孱弱的身體,坐在臨窗的炕沿兒上,一隻手拿著盛滿涼水的碗,一隻手捧著又幹又硬的窩頭片兒,默默的用殘缺的牙齒咀嚼著,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冬夜裏,老人的眼裏泛著平和又無比虔誠的目光,她的心中在默念著:“安拉啊!我以最虔誠的心靈來讚頌你的尊貴,我以至順臣服的行為追求你的喜悅,感謝你的宏恩。我作證:萬物非主,唯有安拉.....”老奶奶和許多老一輩的牛街人用他們執著的堅守告訴我們一個真理,宗教信仰產生的力量是何等偉大。有了崇高的信仰,一個人才能精神充實、品質崇高、心靈富饒、堅忍不拔、淸心寡欲、誠實踐約。對個人如此,對一個民族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齋月裏要進行整整一個月的齋戒,所以白天不食不飲,晚間開齋時吃什麽,就顯得尤為重要。過去的牛街人絕大多數生活比較貧困,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對信仰的虔誠。人們總要想盡各種辦法讓開齋時的食物盡可能的豐富一些,讓把齋的家人吃飽吃好。開齋用的食品大體尊循著生津止渴、味道淸淡又能解飽扛餓的食物。除了茶水是開齋時必需飲用的,甜食、炸食、麵食也是不可或缺的。肉食容易引起口渴,米飯極易消化,所以一般不選它們作開齋的食品。老牛街人當年的生活條件普遍不高,各個家庭的貧富差距又有所不同,所以對開齋食品的選擇存在很大差異。家裏條件好一點兒的,餐桌上的食品就豐盛一些,像烙餅、糕點、排叉、油炸花生米等,條件不好的則簡單很多。像前麵提到的老奶奶就是一例,過去開齋時吃窩頭在牛街幾乎比較普遍。
每逢齋月來臨的時候,牛街禮拜寺北側平日緊閉的的掖門會向穆民們開放,在小院的北屋供應開齋時的各種食品。有大順齋的各種清真糕點、糖火燒、小排叉、綠豆糕、蜜耳朵,還有香油炸的又酥又脆的花生米、開花豆,用白糖和桂花煮好的木樨棗。好在那時候物價不高,各個階層的人也還能夠接受。所以有時母親也常讓我去買一些,全家人適時改善一下。臨街的大小店鋪一般都會在下午四、五點鍾開始出售各種美食。經營人大都也是齋戒的踐行者,他們最為理解把齋人的需求,所以他們製售的蜂糕、糖鹹卷果、鬆肉、炸黃魚,味道鮮美、鹹甜適中,頗受歡迎。許多人不僅買給家人,還常常買一些當禮品送給長輩做開齋食用。
封齋滿一個月,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開齋節(阿語:爾代費吐爾)。根據先知穆罕默德的訓諭:你們見新月封齋,見新月開齋。所以封齋滿二十九天後,就要尋看新月,回族中有句諺語“寧封二十九,不封三十天”。意思是如果二十九天時見到新月,就要開齋,如果沒有見到則往後順延一天。回族對開齋節重視的程度相當於漢族人的春節,牛街人把開齋節習慣稱作“爾代節”,也叫“大開齋”,是所有回族人特別喜慶的日子。“開齋節”這一天的主要禮儀包括,把齋的人仍要拂曉起床,簡單的吃些食品,表示開齋。在外麵上班、居住、旅遊的牛街人,隻要有條件都要返回自己的家裏,歡度開齋節。政府也特意為歡度開齋節的穆斯林放假一天。從清晨開始,各家各戶都要裏裏外外打掃衛生,成年男女要到禮拜寺去衝洗沐浴,換上幹淨整潔的衣服,戴上雪白的禮拜帽,然後在家裏炸油香。這一天往往各家都要燉上一鍋牛肉,做很多傳統的美食。大街小巷裏,到處都飄散著沁人心脾的香味兒。多年或者多日不見的兄弟姐妹、妯娌姑嫂們聚集到一起,歡聲笑語,熱鬧非凡。炸好的油香要趕早、趁熱送給自己的親友鄰居,你送給我、我送給你,互相傳遞美好、真誠的祝福。這件光榮的任務一般交給孩子們去完成,大人事先把油香一份一份碼放在曾光瓦亮的銅盤子裏,然後用白布包袱皮兒兜好,由孩子提著挨家串戶送到姥姥家、舅爺爺家、姑奶奶家、娘兒家,常常要往返好幾趟。進門要恭恭敬敬的向長輩們問“開齋好”,然後再提著老人們回贈的油香和其他美食,連蹦帶跳的跑回家複命。一路上都能見到三三兩兩、喜氣洋洋送油香的孩子們,街頭巷尾你都會聽見互道:“開齋好”的問候。有些回族人還把油香分送給自己最要好的漢族朋友和鄰居,甚至把油香帶到自己的工作單位、車間、班組,讓同事們一起分享節日的快樂。
按照教規,這一天還要向禮拜寺交納應交的課稅“菲圖爾”(開齋捐),牛街人稱為“出散乜貼”,也有叫“公葉兒”的,西北一帶的回族人稱為“麥子錢”。實際上這也是所有穆斯林應該實踐的五功之一,即天課。大家都盡力而為,有“出散”現金的,十元、百元、千元,多少不限。也有“出散”實物的,毛巾、拖鞋、肥皂,各盡所能。往往有些經營實體的商戶,幹脆就把自己店裏經營的商品送到禮拜寺,像鮮牛羊肉、茶葉糕點、布匹鞋襪,這些施舍都是大家心甘情願的,交給禮拜寺分送給阿訇、鄉老們,或用作寺裏日常基金或幫困濟貧。老牛街人齊心協力,萬眾一心繳納“天課”,已經成為數百年來的傳統習俗。禮拜寺除了出租部分寺產,收取租金以外,其餘就要靠穆斯林們繳納的“天課”維持運轉。在“開齋節”過去以後,民主管理的牛街寺管會把大家“出散”的錢物,一筆一筆抄錄在紙上,張貼在清真寺的顯著位置,公布於眾,即供人監督,又彰顯功德。“出散乜貼”的對象也包括聚攏在清真寺門前的窮人乞討者,這是開齋節當日非常重要的禮儀習俗。“出散”是一種虔誠的自覺行為,在開齋節裏尤顯重要。回族是個樂善好施的民族,扶貧濟困、憐憫貧窮即是老牛街人傳統的美德,也是伊斯蘭教義的規定。所以每逢開齋節這一天,禮拜寺前都聚滿了等待施舍的窮苦穆斯林,即有本街的,也有外地的。老老少少的牛街人都會慷慨解囊,或施舍衣物,或施舍食品,或向眾人分散錢財。得到施舍的人不論得到多少,都不會挑肥揀瘦,還要向對方作“都哇”,道“穆巴拉克”。牛街人有著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牛街三條住著一位姓穆的老奶奶,年青時守寡,僅靠出租幾間房謀生。但她每天起來的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往外麵窗台的花盆底下壓上幾毛錢。每天早晨七、八點鍾,都會有一個衣衫襤褸、拄著拐杖的老婦人,顫顫巍巍走進院來,掀開花盆把錢取走。她這樣做是為了在施舍老婦人的同時,避免傷害她的自尊。和前麵提到的吃窩頭就涼水的老奶奶一樣,您不覺得老牛街人是多麽可敬可愛嗎!
開齋節的上午,要在清真寺裏進行“會禮”(瓦紮布),這是教法規定的必然義務。牛街所有的穆斯林,不論老少,不分男女,不管把齋的、還是沒把齋的,都會潮水般的湧向禮拜寺。禮拜寺的中間的大門洞開,門的兩側,一邊懸掛國旗,一邊懸掛綠色的星月教旗(不過這一景象如今已成曆史)。大家在水房沐浴以後,就紛紛來到禮拜寺的大殿裏參加會禮(婦女不參加),有時由於人多,禮拜寺的院子裏都會跪滿了人,場麵極為壯觀和隆重。首先由阿訇誦念《古蘭經》講“臥爾茲”(宣講教義),然後開始禮拜。先禮開齋節的兩拜乃瑪孜,再禮四拜“餘功”乃瑪孜。接完“堵哇”後,還要虔誠的誦念“討白”(懺悔詞),會禮結束後,慶祝開齋節的喜慶活動才正式拉開序幕。首先在禮拜寺裏大家互致“開齋好”、道“色倆目”,然後回到家裏開始走親訪友,互贈油香、茶葉或其他美食禮品。有的人家特意請阿訇來家裏唸“平安經”,以感謝真主賜福,佑護全家平安。有些人家門前還擺上了爭奇鬥豔的盆花,平日喜歡操練拳腳的老少爺們兒,也聚集在一起給大家表演摔跤、武術,切磋技藝。售賣各種清真小吃的攤鋪前,人頭攢動,購銷兩旺。家家戶戶都洋溢著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
遊墳也是開齋節期間重要的內容,許多老牛街人會選擇會禮之後、趕往先人的墓地祭奠亡人。兄弟姐妹們聚集在一起,請阿訇為已故的亡者誦念《古蘭經》。回族人認為,亡故親人的“羅罕兒”(靈魂)會在齋月裏回家探望,開齋節這一天才回到墓地。所以全家人為亡故者祈禱、悼念是很重要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開齋節這個單純的宗教節日,正在演變成一種傳統的民族節日。更可喜的是,許多漢族及其他民族的朋友們也越來越重視這個回族人民的節日,每逢這一天,古老的牛街就會敞開胸懷,迎來無數來自四麵八方的客人,和回族一起歡度一年一度的開齋節。不過在我的記憶裏,過去老牛街裏的開齋節隨然人很多,也很熱鬧,但不像現在這樣喧囂與糟雜,更沒有在街道上擺攤設點的集市景象,如今濃厚的商業氣息已遠遠超越了傳統的宗教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