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妞

土生土長北京老妞,深愛北京,熟悉北京。
正文

消逝的老北京牛街(四)牛街人的職業

(2016-12-13 22:09:02) 下一個

有些文章在講述過去的牛街時,除了用“無風三尺土,下雨一街泥”來描寫它的街道環境以外,還用“牛街人有兩把刀,一把賣羊肉一把賣切糕”來概括牛街人的從業狀況。這興許是作者為了進行今昔社會的對比,才做這樣的形容,其實這並不附合當年的實際情況。在老牛街數萬計的牛街回族人口中,從事上述兩種職業的,也隻是極少的一部分。前文說過,牛街人為了固守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民族習俗,在很多方麵都有一定的忌諱,生活圈子相對比較封閉。所以為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需要,老牛街裏一些專門服務於回民群眾的商業店舖便應運而生,而且經營的種類也頗為繁多。從事商業活動是回回民族的傳統,對於牛街大多數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來說,從商不僅是解決家庭溫飽的一種謀生手段,同時也是對外進行社交活動的窗口。尤其在街坊四鄰之中做生意賺錢是很不容易的,因此這些商家都是以小本生意和薄利多銷求得生存,熱情、誠信和童叟無欺是他們這些小店的立足之本。過去老牛街裏的商舖都由私人經營,盡管規模都不大,但經營的品種和項目,從吃的喝的到使的用的,都基本滿足了牛街群眾的日常生活需求。除了在前文已經介紹過的小吃攤點以外,當年老牛街裏開店舖的座商還有如下幾十家:

萬豐記糧店(牛街內路西)、                  經營米、麵雜糧

聚寶源牛羊肉店(牛街內路東)、              經營淸真牛羊肉

大德祥雜貨店(輸入胡同路北)、              經營淸真付食

老杜奔兒絨線舖(牛街內路東)                經營日用小百貨、

宛記小舖(糖房胡同裏路西)                  淸真付食、油鹽醬醋

西泰源油鹽店(牛街北口外路北)              付食、醬菜、

馬記小舖(棗林斜街路西)、                  淸真付食

沈記爐食舖、(麻刀胡同西口外路東)          淸真糕點

     西店  (牛街口內路西)                 淸真糕點

包兒李(羊肉胡同路北)、                    經營羊肉包子

薛記燒餅舖(羊肉胡同內路南)、              淸真早點 小吃

候記燒餅舖(丁家胡同東口外路西)、          淸真早點 小吃

劉四燒餅舖、(糖房胡同內路西)              淸真早點 小吃

大成號羊肉舖、(牛街北口內路西)

董增兒牛肉舖、(牛街石羊胡同東口外路西)

沙記燒餅舖、(牛街羊肉胡同東口外路西)      淸真早點 小吃

黃(友)記蒸食舖、(牛街周家胡同東口外路西)淸真饅頭 豆包糖三角

許記燒餅舖、(牛街教子胡同北口路東)        淸真早點 小吃

毛記炒貨店、(牛街內路西)                  經營各種幹果炒貨

周記理發館、(羊肉胡同西口外路南)

周記理發館  (與前者同姓,吳家橋二條路北)

馬(珍)記牛肉舖

麻記駝肉舖(糖房胡同內路東)              淸真駱駝肉(每日下午四點)

吳春子(元)燒餅舖(牛街輸入胡同路北)     淸真早點 小吃

詹記燒餅舖(牛街輸入胡同東口路北)         淸真早點 小吃

王記鞋舖(牛街丁家胡同東口路北)           修、緔各種布鞋

楊記小舖(輸入胡同東口路北)               淸真付食

陳記小舖(小寺街北口內路西)               幹鮮果品

仁禮書店(壽劉胡同內路南)                 各種伊斯蘭圖書

趙鼎燒餅舖(棗林斜街東口外路西)           淸真早點 小吃

沙榮燒餅舖(羊肉胡同東口外路西)           淸真早點 小吃

此外還有牛街北口西南角的雜貨舖、口內路東的鞋舖、裁縫舖、守備胡同口的黑白鐵加工、麻刀胡同對麵的小人書店、輸入胡同東口季四兒的幹鮮果品攤、淸真寺斜對麵的轎子舖、理發館等等。甚至連現在看起來都很時尚的“克郎棋”這種竟技遊戲也有人經營。老杜奔兒絨線舖在牛街尚未拆遷之前,它位於牛街二附小的對麵,緊臨著大街。高台階、高門樓雖然略顯蒼桑,但很氣派。經營者是位姓杜的老者(理應呼其“巴巴”)。牛街人都稱它為“老杜奔兒”(音:bener),即呼其店也代呼其人。它主要經營日用小百貨、針頭線腦,像胰子球、雪花膏、梳頭油,花露水、豆紙、手絹兒、香蠟、衛生球兒、衣裳扣兒等等。真可謂零七八碎、無奇不有。當年“老杜奔兒”大約年近七旬,老人慈眉善目,幹淨利落。不苟言笑之中又不失和藹可親,即是一位虔誠至深的穆斯林,又是一規規距距的買賣人,透著一股回族老人的“法衣胎”(良好的精神氣質)。小店裏不但神密還有沁人心脾的香氣,許多花花綠綠、堆積如山又碼放有致的商品常讓人眼花瞭亂,目不暇接。尤其是老人那謙恭隨和的言行舉止,總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後來它關門歇業了,時隔不久就聽說老人已經歸真,據說他老人家是沐浴著溫暖的陽光,自己念著“萬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是主的欽差”而去往天堂的。牛街裏但凡是五十幾歲的人,都會懷念和記住他。

    回回人善於經商的傳統有著悠久的曆史,幾乎是人所共知的。他們不僅在牛街裏經營著各種商業行當,而且在古玩業、香料業以及醫藥業等諸多行業領域,都在老北京的商業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按牛街“姓氏小說”的形式,介紹一下在北京的四九城從事各種行業的老牛街人:

杠房馬  在牛街裏經營和出租婚喪嫁娶所用的轎子儀仗,並提供杠夫

手巾科馬:馬玉祥在牛街創辦馬記淸真手巾,專門生產經營羊毛肚手巾。

良鄉馬:馬鈞(字、毓謙)在前門外廊房二條開設“澄懷閣”古玩玉器店,主營玉器料貨。

禮拜帽馬:專門生產和經營回族群眾專用的各色禮拜帽。

鴨子馬:馬永淸與趙遠帆(煤趙)、楊竹權在前門外廊房二條合夥經營“義聚齋”古玩玉器店。

麵  馬:專門經營糧食白麵。

幹果子王:持有舊政府頒發的獨帖(經營許可證),經營花生、瓜子、栗子等幹鮮果品。

小細作王:生產經營各種小巧、精致的紅木家具、擺件。

前青廠王:王炳華(字蔭楠)與改慶壽(字鬆岩)合夥在前門外廊房二條開設“集珍齋珠寶店”。

魚  王:飼養、經營五彩金魚。

小桌王:王德儒在前門外廊房二條開設“瑞文齋”古玩玉器商店

纓子王:專為朝廷的文武百官加工製作衣冠上的流蘇、纓絡。

菜  王:王華明在廣安門內大街的“廣安市場”經營時令蔬菜。

大樹劉:劉達軒(三爺)曾在前門外廊房二條經營“達寶軒”玉器商店。

烤肉劉:在虎坊橋中間路北經營淸真烤肉。

水西門劉:劉仲泉曾在前門外廊房二條經營“協成號”古玩玉器店。

貂鼠劉:持有“牙帖”(又稱“龍帖”即官府頒發的經營許可證),淸代時在地處崇文門的淸廷稅務司包稅。專門經營貂皮等各種皮草生意。

果  劉:經營四季時令水果。家人劉萬義曾和馬九巴在前門外廊房二條經營一家名為“同興齋”的玉石店。

果  張:在西長安街經營一家果品店,持有前淸政府頒發的“牙帖”(營業許可證)。對外不零售。隻麵對全北京各大飯店批發、供應各種蜜餞、幹鮮果品。

荷包李:製作、銷售舊時的針線荷包、香袋。

金店李:在前門大街經營收售金銀和打造金銀手飾、器皿。

芯子李:製做,經營蠟撚兒、燈芯兒。

樹村李:李少庵曾在前門外廊房二條開設“潤寶源”玉器店。

套環李:李新甫專門經營用牛羊油脂製作的油坨子,售賣給工廠作工業原料。

羊毛李:持有“牙帖”(又稱“龍帖”即官府頒發的經營許可證),是買賣毛皮的經紀人。

香  李:專門製作經銷各種淸真棒兒香、盤香、香餅。

獺皮李:持有“牙帖”(又稱“龍帖”即官府頒發的經營許可證),淸代時在地處崇文門的淸廷稅務司包稅。專門經營各種皮毛交易。

座  李:對外出租回族辦紅白喜事時專用的桌椅條凳。

韭菜楊:楊瑞龍(字明軒)在前門外廊房二條經營“瑞源祥”珠寶玉石店。

兩益軒楊:楊德山與王德海(兩益軒王)合夥在李鐵拐斜街裏“三元客店”創辦“兩益軒”淸真飯莊。

船  楊:製作北平各地“花會”上所用的旱船。

烤肉陳:陳自立在宣武門外菜市口、爛漫胡同對麵路北三十二號經營淸真傳統烤肉。

常  家:常子椿、常子萱弟兄二人合資在前門外廊房二條開設“永寶齋”,前店後場、經營珠寶玉石。

驢子孫:孫德春(字芝山)曾在前門廊房二條開設“德文齋”古玩玉器舖。

酪  魏:魏鴻臣在前門大柵欄裏的門框胡同開設了“香薷軒”,專門經營淸真奶酪、酪幹等奶製品

餡餅周:周小亭在前門大街煤市街的施家胡同,經營回民飯館“同聚館”。

大來坊周:周其瑞曾在前門外廊房二條經營“天瑞祥”古玩玉器店。

雪花膏趙:生產經營日用化妝品,尤以雪花膏最為有名。產品銷至東安市場和億兆百貨商場等地。

棚  沙:對外租賃杉篙、葦席、搭建紅白喜事專用的席棚、喪棚、喜棚、涼棚。

雞  胡:從事買賣雞鴨等禽類交易。

皂莢黃:在朝陽門吉市口開設“馥馨齋”,專營淸真沉香、芸香、檀香、乳香、炭餅,並用牛油、皂筴(角)製作淸真肥皂。

元興堂馮:馮餘軒在前門外王廣福斜街(今棕樹斜街)創辦“元興堂”淸真飯莊。

大有莊白:白忠在六國飯店經營玉石,是有名殷實的攤商。

庫  龔:在淸代的宮廷裏擔任金銀庫的庫官。

棚  於:於德水專門經營為紅白喜事搭腳手架建席棚。

  買:在廣安門內大街“廣安市場”經營“天興厚”魚店經營水產海鮮。

魚  洪:在地處菜市口的“廣安市場”經營水產海鮮

果子賈:在前門大街東側開設“永盛號”果莊。自淸初至解放前,因為持有政府發的“牙帖”(營業許可證),一直壟斷著全北京的山楂經營權。

以上介紹的也僅是很少的一部分,還有像牙行、菜行、果行、車行、駝行、廚行、騾馬行等等的從業人員更是不勝枚舉,但因篇幅所限就不在一一敘述。綜上所述,不難發現珠寶玉石業是牛街回民的傳統行業,有著悠久的曆史,最遠可追朔到元代。當初回族的先民“色目人”、大多以販運珠寶香料來到中國。所以一直就有“識寶回回”之美稱。淸至民國時,牛街和北京的很多經營珠寶玉石的回民商戶,紛紛落戶前門大街的廊房二條。曾給這條不長的小巷帶來過空前的繁榮。根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商店的字號和經營人有:

序號

字號

簡               

備     注

 1

集珍齋

改鬆岩(牛街老住戶)與王炳年(前青廠王)合夥經營

改鬆岩生於1893年

 2

義興齋

戴起隆、沈瑞、閔少輔、沙幼芝合夥經營,均牛街住戶

 

 3

銘寶齋

王緒、尹忠和、安慶年共同經營

 

 4

興源齋

經理馮某(馮七巴)牛街廚子馮或稱元興堂馮,曾住輸入胡同。

 

 5

澄懷齋

馬鈞出資,其弟馬敬儒為掌櫃,實由其侄子馬澄懷經營。馬姓在牛街稱為良鄉馬家

 

 6

榮興齋

經理梁有(幼)麟,其子梁德瑞、梁德興、梁雪莊在同業中也比較有名。現梁家一支已遷香港經營。1948年,榮興齋去了香港。

1956年由梁鋤梅(1905年出生)經營,在廊房二條10號,8人從業。

 7

懷寶齋

劉霞村(光緒二十一年1896年出生)經營,劉曾住教子胡同。劉還開“一品香”浴池(王廣福斜街。從業人員57人、職工56人)。

 

 8

同義齋

劉萬義、馬九巴等經營。劉住牛街北口外,又稱為果劉家。

 

 9

潤寶源

經理李少庵,牛街人稱樹村李,曾住沙欄胡同。

 

 10

富德潤

創辦人常星垣,人稱常四巴,其子常鬆生,曾住教子胡同。

 

 11

義聚齋

馬子清(生於1880年)、趙遠帆、楊竹權三人經營。牛街人稱馬子清為鴨子馬家,趙遠帆為魚趙家。

馬子清曾為玉器行業公會負責人(1949年)

12

泉潤齋

經理姓吳,住麻刀胡同東口外路西。

 

13

匯寶齋

經理吳殿隆,牛街人。

 

14

瑞文齋

經理王德儒,原住牛街中間,後住法源寺後街,是牛街老住戶,人稱小桌王家。

原址存

15

聚珍齋

經理王厚齋,又稱王七巴,其子王惠民繼續經營珠寶玉石。《古玩談舊聞》(416頁)上說,聚珍齋的經理叫劉仲五,手下有張廷烈、高殿卿(張家灣人)等夥計。1984年聚珍齋關張。

 

16

義成厚

由尹長海、長俊、長明三兄弟經營。

1937年前後“北平珠寶玉石業同業公會”會址

17

協成號

經理劉仲泉,熱心回民教育,曾任西北中學總務主任、校長。是牛街老住戶。

 

18

天瑞祥

經理周其瑞,牛街人稱大來坊周家,其子周士英,現在美國經營玉石業。

 

19

三義興

由沙雲五、沙鳳歧、楊茂森三人經營。店鋪緊挨著富德潤

 

20

德元齋

經理閔介陳,人稱閔三巴。

 

21

永寶齋

由常子瑄(生於1888年)、常子椿(生於1894年)兄弟共同經營。原住牛街中間,後去台灣,仍從事珠寶玉石業。常子椿1947年曾任中國回教協會北平分會董事長、西北中學董事。北平珠寶玉石業同業公會會址設此號)(1945—1948)1948年常氏兄弟去了日本、台灣。

常子瑄為北平珠寶玉器業行業公會會長(1946)

22

悅華齋

經理李華堂,後由其子李大福經營。

 

23

德文齋

經理孫式武

 

24

義寶齋

經理楊維章、劉英、鄧正品。楊為牛街住戶,劉及鄧住崇文區。

 

25

德源興

掌櫃鐵廣泰,字寶亭,大廠大馬莊人,1888年(光緒十三年)出生。(《文物話春秋》上說他生於光緒二十年,與其本人在1945年“中國回教協會北平分會理監事略表”)所填不符。)人稱“翡翠大王”“鐵百萬”。一九四八年去香港、日本、台灣。六十年代在海外故去。其子鐵大義在文革後曾回北京。德源興店址在廊房二條路北偏西。

鐵寶亭一九三六年曾任玉器業同業工會會長

26

萬聚齋

掌櫃馬少宸,店麵在廊房二條路南。馬少宸光緒六年生。

馬少宸1941年任玉行商會會長

27

同源齋

掌櫃姓楊,是鐵寶亭的兒女親家。店址不詳。

 

28

 

白四巴,安河橋人。

(字號及店址不詳)

29

 

王玉昆

(字號及店址不詳)

30

 

張墨林   

 

(字號及店址不詳)

 

(本表參閱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