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街的回民住戶,有的自元代就定居於此,所以稱他們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是當之無愧的。這些老北京在牛街這條古老的街道上,為我們創造出了許多熠熠閃光、豐富多彩的文化。其中的宗教文化、飲食文化、民俗文化、商業文化、語言文化以及本文介紹的姓氏文化等等,都是留給我們這些後人的寶貴曆史文化遺產。非常值得我們眾多的民俗文化學者去挖掘、研究和整理。
北京牛街其實從宋元以來,就是回回的聚集區。隻是從明代起,又有很多入附中原的西域回回,隨著被封為“燕王”的朱棣從江南、山東等地湧入了北京,並定居在牛街。所以有些老牛街人常說自己的“祖先是揪著龍尾巴來的。”這一點,從老牛街人傳承下來的姓氏“小說”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證。據史料記載,明代時牛街就有:“武平伯陳家、大轎子何家、皇親馬家、譚指揮家、欽天監吳家、馬家,皆明之舊族也”。隻不過、隨著幾百年來的時代變遷、政局嬗替、世事蒼桑、家族興衰,以上這些姓氏前麵的“小說”早已被其它內容的“小說”所替代,或已湮沒在曆史的塵埃中。那些曾經聲名顯赫的家族的後人,也已俏然無息、默默無聞。如前麵提到的“武平伯陳家”,就是明代初年入附的西域回回那那罕家族。他在宣德年入附中原後,被安置在安徽東部的全椒縣,後改名為陳景通。他的兒子陳友,曾官至右衛軍都指揮僉事,遷來北京後就定居在牛街。明正統年,陳友升遷做了都督,繼而做了總兵官,被封為武平伯,進侯爵。他死後,又被明朝廷追封為沔國公。所以“武平伯”就成了這一陳姓家人的“小說”。現在牛街的原住民陳姓尚有許多,如:“雜麵陳”、“烤肉陳”、“炭陳”、“馬陳”、“雞陳”、“車陳”、“玻璃陳”等等不一而足,但究竟那一家是“武平伯”的後代,我們卻無從知曉。老牛街人“武平伯陳家”,在明代各種史料中多有記載。為了維護祖國的統一,抵禦外族侵略,橫刀立馬、血戰疆場、滿門忠烈、繼二世陳友以後,三世陳能、四世陳剛、陳勳、陳熹、五世陳大策、六世陳如鬆、陳永壽、七世陳世恩,代代襲爵,給牛街人增色不少。
據不完全統計,在牛街目前擁有“小說”的姓氏中,以“馬姓”為最多,和全國“十個回回九個馬”的總體情況是相吻和的。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元明時期自西域來華的穆斯林,原名中含近似“馬”音的較多。如:馬哈麻、馬赫穆德和阿黑麻汗等。這是通過明時的皇帝賜姓和自改漢姓這兩種情況才最終形成的。牛街“馬姓小說”大致的如下:杠房馬、 驢子馬、 切糕馬、 山藥馬、 手巾科馬、 爆肉馬、侍衛馬、貢薦馬、 大德祥馬、大地馬、通州馬、良鄉馬、戶部街馬、同和軒馬、 禮拜帽馬、鴨子馬、 錢馬、 席馬、 蠟馬、草馬、花馬、麵馬、火燒馬、雞蛋馬、羊頭馬、果子馬、麵茶馬、魚馬、豆腐腦馬、瓶子馬、荷葉籠(音)馬、小胡同馬、煙壺馬、奶茶馬、一條龍馬、泥活兒馬、磚頭兒馬、燈泡馬等。這些姓氏小說的背後,幾乎都有著豐富的曆史文化內涵。例如上述的“侍衛馬”,牛街有人訛傳為“是非馬”“師傅馬”“書舖馬”皆為謬誤。馬家原居南京,祖上曾在明朝時期的宮廷裏擔任過大內侍衛武官,故得名“侍衛馬”。淸末民初時,牛街有過一位教義精深、品格端正的大阿訇馬善亭(名德寶 1884—1942)就是“侍衛馬”的後裔。他做為現代譯著家、社會活動家在曆史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侍衛馬”的另一位後人馬魁麟(字星垣)曾於1922年前後,在牛街壽劉胡同內路南,創辦過“淸真書報社”,交由其子經營。當年行銷全國,頗有影響。為穆斯林文化的傳播和回族大眾的教育事業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又如“戶部街馬”,其實就是婦孺皆知的“月盛街馬”。淸乾隆四十年(1775),馬慶瑞在天安門廣場東側的原戶部街創辦“月盛齋”。專門經營淸真醬羊肉、燒羊肉。淸嘉慶年,馬慶瑞的兒子馬永祥、馬永富在宮廷太醫院太醫的幫助下,用特製配方改良加工的醬羊肉,風味濃鬱、膾炙人口、行銷全國。成為牛街飲食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星。再如“羊頭馬”,家人馬紀元於淸道光年間,在前門外廊房二條推車經營白水羊頭。傳至第六代馬玉昆後,做為百年老字號,生意日趨興隆、聲名遠揚。他所經營的白水羊頭,風味獨特。不僅肉片切的極薄,而且片片帶皮,令世人稱道。《故都食物百詠》一書中讚曰:“十月燕京冷朔風,羊頭上市味無窮,鹽花撒的如雪飛,片片切的與紙同。”我們提起牛街的“馬姓,”也不能不說一說原住於牛街壽劉胡同的“煙壺馬”。馬光(字少宣 1869—1939)是一位名揚四海的民間藝術家。他最擅長的鼻煙壺繪畫作品,精美異常,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曾代表中國參展一九一五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即世博會),並獲獎,為祖國贏得了榮譽。曾有詩讚道:“登堂入室馬少宣,雅俗共賞葉仲三,陽春白雪周樂元,文武雙全馬長安。”可見這些老牛街的姓氏“小說”幾乎都具有著悠久和厚重的曆史。有些“小說”看似小門小戶,極為平常,但通過對這些“小說”的解析,可以感受到社會的巨大變化。如“燈泡兒馬”,原居於牛街小寺街。過去大部分的老牛街人,家裏唯一的電器隻有照明的燈泡,一個開關、兩根兒電線,一旦壞了,就會給生活帶來不便。因為要找人修理,於是“燈泡兒馬”便應運而生。
除了以上我們介紹的這些馬姓小說以外,牛街尚有王姓小說、劉姓小說、張姓小說、李姓小說、楊姓小說、陳姓小說以及其它姓氏的小說近二百餘個。在老牛街還有一些人口較多的大戶,因為同屬一個家族,所以沒有姓氏前麵的“小說”。像閃姓、戴姓、改姓、沈姓等。老牛街住戶中出現的“稀僻”姓氏,則是另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所謂“稀僻”,顧名思義,就是指比較稀少、不常見的姓。所以這些姓氏的前麵一般也沒有“小說。”曾在牛街存在過的“稀僻”姓氏就有:
閔、惠、蘭、折、回、來、買、幾、朵、鮮、洪、滑(花、華)、笪、童(佟)福、滿、山、黑、雲、冶、巴、茅(毛)舍、達、妥、麻、景、平、文(聞)、佛、法、亞、賽、仉、甄(針)、哈、尹、詹、海、火(霍)、改、席(習)、辛、年、古、維、伍、可、沙、朋、藹、臘、管、邸、妥、底、中、連、桑、鐵、航、薩、宛、吉、從等等。
水西門劉:原居南京水西門,又稱“門劉”、“大地劉”。明朝時隨明成祖朱棣來京,住牛街龍鳳坑。家人劉仲泉曾在前門外廊房二條經營“協成號”古玩玉器店。他還熱衷回族教育、傾其所有捐資辦學。曾兼任牛街西北中學總務主任和校長等職,是當時牛街地區的一位知名人士。原建於牛街壽劉胡同的淸真女寺,就是由劉仲泉先生於1922年題寫的碑文。
馬張:原住牛街馬張胡同(後稱張家胡同、牛街五條),家人張紹三(張三巴)曾在廣安門內大街路北開有一家騾馬店。張紹三精通藝拳,作為我國白猿通臂拳第二代傳人,是當年牛街名噪一時的武術名宿。
沙欄孫:原居牛街沙欄胡同,家人孫崇義(字謂宜 1906—1997)德高望重,高風亮節,一生獻身教育。是九三學社社員、知名的回族學者,河北師範學院中文係教授、中國語言學會會員、是《現代漢語詞典》的編篡人之一。他以九十一歲的高齡歸真,曾在耄耋之年題詩曰:
燕市尋常一穆民,懷清守真立吾身。
兩伊師館求嚴教,半世持勤育幼民。
華夏興衰牽肺腑,語文研索企精純。
行年九十知感主,願保斯心度晚年。
可見他也是位愛國愛教的穆斯林,是牛街全體回族人民的楷模與驕傲。
驢子孫:家人係出嶺南,原住牛街糖房胡同,是人口較為眾多的家族。先祖於大明萬曆年間遷居北京。早年從事騾馬生意,後家人孫德春(字芝山)通過“串朝房”轉投玉器行。曾在前門廊房二條開設“德文齋”古玩玉器舖。其長子孫式武(子冠宇)繼承父業,是古玩玉器鑒賞家,人稱“舊玉大王”。次子孫繩武(字燕翼),是牛街曆史文化名人,畢業於北平政法大學。曾利用“北平市政府參事”之職務,創辦“西北中學”並任常務董事兼校長。他也是國內著名的伊斯蘭教事業家、教育家。享譽全球宗教界,曾被“世界伊斯蘭教聯盟”授予“終身理事”。他與周恩來、習仲勳、郭沫若都有過交往。後去台灣。孫繩武先生之子,長春電影製片廠著名配音演員孫敖(1932—2002)也是其家族的優秀代表。
餡餅周:原住牛街周家胡同(牛街二條)。民國初年,家人周小亭在前門大街煤市街的施家胡同,經營一家中檔的回民飯館“同聚館”主營餡餅、粥。後來還擴展成南號、北號兩店,頗受各階層人士歡迎。尤以他家經營的“爆羊肉”,聞名遐邇。著名曲藝藝術家、鼓書大王劉寶全為其命名“炮糊”。梨園界馬連良、裘盛戎都常來品嚐。《故都食物百詠》一書中讚道:“居住長安未足憂,平民食物盡堪求。至今煤市街前過,猶如當年餡餅周。”
小牆閔:原居牛街中部路西,老牛街派出所是其故居,因家宅門前南側有一道牆,故被牛街人稱為“小牆閔”。家人後散居牛街各處,是人口較多的大戶。家人多從事古玩玉器業,家境殷實。閔信權和其子閔少權曾在前門外廊房二條經營“餘寶齋”玉器店。閔信權投身於回民的教育事業。1928年曾積極參與並捐款創辦“北平淸真中學”(後更名為牛街二附小),擔任常務董事。他還熱心於牛街回族群眾的宗教事物,是1922年,籌建原牛街壽劉胡同淸真女寺時的首位捐助人。
斜街古 原住牛街北口外下斜街。家人古亮臣曾在東安市場“暢觀樓”經營玉石生意,後來在家開設私塾家館,從事兒童啟蒙教育。他的哥哥古佐臣則是淸時的一名中醫大夫。另一兄弟古紹臣是北京牛街誌書《岡誌》手抄本的收藏者。
大順堂梁:“大順堂”原為南京籍,據傳堂號係明代燕王朱棣所賜,在牛街是大姓,後裔較多。梁氏祖上即為明代軍中的回族將士作廚師,後隨燕王遷都來京。傳至今日已有十幾代人、五百多年的曆史。牛街人又稱廚子梁。
小寺街梁: 曾住牛街小寺街路西二十二號,應是“大順堂梁”的一支。著名篆刻大師梁燕愚是其後裔,他曾在東琉璃廠開設“印痕樓”,藝術精湛、聲名遠揚。著名書畫家啟功、蕭勞、王遐舉均對其製印藝術盛讚不已。家人梁有(幼)麟與其子梁德瑞、梁德興曾在前門外廊房二條開設“榮興齋”,經營珠寶玉石。一九四八年,“榮興齋”隨梁家一支遷去香港經營。現梁氏後裔散居在牛街。回族著名女作家霍達曾以梁家為素材,創作了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老牛街人的姓氏“小說”,、多彩紛呈,洋洋大觀、涉及到人文、曆史、典故以及社會生活的種種方麵,裏麵的信息量非常豐富。完全可以編篡成一本反映老牛街人生活全貌的百科全書。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些姓氏“小說”正麵臨著頻臨滅絕的危險境地。有的已經湮沒,有的還存儲在老一輩牛街人的腦海中。這些老人年事已高,如不及時加以搶救性的挖掘,采訪、記錄,若幹年後,老牛街人的姓氏“小說”將探求無所、尋覓無蹤。
還有一個問題雖與本文無關,但仍需要澄淸。很多人都錯誤的認為,回民中沒有“朱”姓,其實不然。還有人說回族中的“黑”姓就是從“朱”姓演變來的,這些都是訛傳。其實“朱姓”不僅在回族中存在,而且還是大姓。至今在山東、天津和國內其它地區也都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