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華盛頓郵報有一篇文章介紹了美國年輕人買房的情況,並提到美國人的住房擁有率已經降到為五十多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今天紐約時報有一篇類似的文章,從不同的角度進一步分析了這個問題。
文章中寫道伴隨房屋買賣的花費大體上是房價的10%左右。對於一個$250,000的房子來說,這筆費用就是$25,000左右。對於普通的美國人來說,這是一大筆開支。那麽是不是這些家庭有錢有能力去買這些房子,但是為了節省這筆開支不買,而是把這筆錢儲存了起來或是投資到別的地方去了譬如說買了股票基金呢?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其他的金融資產就會顯著增加。而實際上呢?美國經濟和政策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美國普通家庭不含地產的其他金融資產不僅沒有顯著增加,比起經濟衰退之前反而急劇下降了。
所以,美國人,尤其是年輕人不買房的主要原因其實就一個,沒錢。雖然家庭收入增加了,但是這個增加相對於房價的增長來說還是太小。這樣下去,租房的人會越來越多,推動房租會繼續大幅上漲,而房價的增長則會放緩,直到兩者之間達到一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