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奉價值投資的人應該都知道巴菲特指數,Buffet Indicator。那什麽是巴菲特指數?它是 Total Market Cap (TMC) 和美國國內 GDP 的比值。因為巴菲特給予這個參數極高的評價,稱之為 "probably the best single measure of where valuations stand at any given moment",所以被稱為巴菲特指數(圖一)。
巴菲特認為,如果一個市場是理性的,那麽這個指數應該是1,因為 TMC 由GDP 決定。但是市場永遠不是理性的,由於投資者樂觀和悲觀,或者說貪婪與恐懼的存在,市場要麽高估,要麽低估,在二者之間轉換。 當指數大於1的時候,市場是高估的。指數值越大,市場高估越多,崩盤的概率越大。 當指數小於1的時候,市場是低估的。指數值越小,市場低估越多,反彈的概率越大。曆史上幾次大的牛市熊市轉換都很好地驗證了這一點。
但是從2013年起,巴菲特指數就一直大於1,按照定義,股市就一直高估,並且經常達到和超過1.5。這麽長時間(超過7年)股市一直在指數大於1的情形下存在運轉著,從來沒有低於1以下,這在曆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是史無前例的。連今年3月份由於Covid-19 引起的,讓股神巴菲特都稱”活久見“的曆史級別性崩盤,都沒有讓指數降到1 一下,而隻是勉強達到1.1左右。而最近,隨著各個州的重新開放,指數又生龍活虎地直衝1.5而去。怎麽回事,被價值投資者譽為圭臬的巴菲特指數怎麽不靈了呢?就連巴菲特本人,也在本輪大跌中,令人大跌眼鏡地清空了剛剛買進不久的航空股,拋售了海量的銀行股,卻隻是增持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股票,從而損失慘重,引起諸多投資者非議。甚至川普總統都揶揄道巴菲特賣航空股是犯了一個錯誤。巴菲特一貫信奉“別人恐慌的時候要貪婪”的原則,但這次,他表現的似乎比別人更加的恐慌。
巴菲特如此表現的原因是什麽呢?我想應該就是他充分信任並以此引導他投資策略的這個指數失靈了。在道瓊斯跌破19,000點時,這個指數也是在1.1左右,估計巴菲特認為大勢還有很大下行空間,所以一直手握1200多億的美元現金而按兵不動,從而錯失良機。那巴菲特指數為什麽不靈了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已經長達10年之久並且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停止的超低利率。圖二顯示美聯儲從2009年左右實行接近於0的超低利率至今。我們可以看到這波牛市的起點就是從2009年實行低利率開始的。利率低,借貸便宜,就有利於促進經濟,提高GDP。而低利率也使得普通投資者更願意把錢放到股市裏,而不是銀行。而在2009年之前的幾十年裏,從來沒有過這麽低的利率,更不用說時間跨度上這麽長。在1980年以後的幾年利率甚至都達到兩位數,我們可以對照圖一看看那幾年的股市多麽低迷。
2. 網絡的發展使得買賣股票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更加的簡單且便宜。比起以前需要代理幫你交易股票並且每次都要繳納不菲的交易費,現在在網上自己動動鼠標就可以交易,而且價格便宜,並且有越來越多的 Broker 提供 0 commission fee 交易。投資者多了,進入股市的錢多了,股市自然就起來了。
3. 知識的普及使得普通投資者更加了解股票,認識到股票是比較好的投資方式,這也讓他們更加願意把錢投進股市而不是放到銀行。
以前看到一個說法是巴菲特指數失靈是因為現在很多外國的股票在美國交易,Such as 中國的百度,京東,阿裏巴巴。這就使得 TMC 變大,也就是巴菲特指數的分子變大,因為現在 TMC 不僅包括美國的股票,還包括外國的。 而相比之下,分母還隻是美國國內GDP 。分子變大了,分母不變,所以指數必然變大。這種說乍一看貌似有道理,卻是錯的。實際上,在巴菲特指數裏,用作分子的是 Wilshire 5000 Total Market Index,它隻是用來度量總部在美國的公司。也就是說像百度京東這些外國公司,雖然在美國上市,卻並沒有被計算在巴菲特指數裏,所以也就沒有注水一說。
圖一,Total Market Cap and US GDP
圖二,Federal funds rate
博主高人,博學多才,謝謝分享,大讚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