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

與過去重逢,和現在相遇
個人資料
等等看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古樹古宅之古宅

(2018-06-21 12:36:22) 下一個

古樹搶救工作逐漸走上正軌,然而,馬先生心裏總覺得還有一種失落,而那種失落感,便是來自於散落在各村的曾經顯赫一時的古宅。

由於年久失修,曾經傾注了人生的理想和對後人期許的古宅們已經破敗不堪,全然失去了以往的風采。馬先生團隊了解到,甚至有接近五百年的古宅,隻因村裏孩子們紮堆玩火,把那座五百來年的精美古宅燒了大半,讓人無比痛心。而隨著未來水庫的落成,那些古宅也都將隨著村落永遠淹沒於水下,如果不搶救,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想起,便會遺憾終生,於是在這樣的心態下,馬先生孤勇地又做出一個決定,保護性地遷移淹沒區古民居留作紀念,留住曆史。

然而在團隊調研走訪過程中,他們發現有很多頗有曆史價值的古宅早已破敗不堪,而有的古村落人丁興旺,隻是缺錢少物,於是馬先生當即決定專門從上海請來古建築修繕隊,由他來出資修繕,其中一個被修繕的古村古建築群,修繕後更被評為江西省傳統村落。

但是仍舊還有三十多座需搶救的古村落,還有不少古宅,處於無人居住,到處殘垣斷壁的狀態,即將被水庫淹沒。

在古建築專家的指導下,古宅工程隊日以繼夜,開始確認哪些古宅需要搶救,並且對準備遷移的每座古宅認真地繪製建築圖紙,對磚瓦柱石、門窗構件都嚴格地編號、拍照、建檔,每塊古磚瓦、每根木梁,甚至每一個隼都有專屬編碼,精心拆卸下來的一磚一瓦一木,都分門別類地存放,再有序運出,一棟古宅的構建標號往往都達幾千號,但隻有這樣,才可以最大程度地確保在全部分拆後的未來某一天,這幾十套古宅還可以繼續在某一個地方被重新拚裝起來。這樣的工作量和專業度,基本超出能想象的範圍。

原本隻想搬遷幾棟留作紀念的馬先生及其團隊,沒想到搬遷中發現許多棟都有其獨特的曆史文化和不可替代的價值,都令人難以割舍。於是,馬先生最終決定,繼續追加投入,對淹沒區有代表性的古宅,一律盡力搶救性搬遷,救一座是一座。

他回憶說,當時就是腦袋一熱,隻想保護這些古宅,先別讓它們淹沒在水庫中,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在他的眼裏,那些古宅比上海外灘的建築曆史久遠,蘊含著中國古文化精髓,反映著古代文人的審美觀,文化藝術價值絲毫不比上海外灘的建築差。而事實也的確如此,這些古宅根據匾額,依照家譜,甚至還能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家族史。

許多專家,工程技術人員和建築人員苦戰在鄉村民宅中,在停電停水,蚊蟲叮咬,悶熱難忍的條件下,風餐露宿,受累受傷,日夜勞作,直到2006年水庫正式蓄水發電前,古宅的遷徙工作才陸續結束。

幾十棟古民居受到搶救性保護,大量的磚瓦、雕刻牆板、石板、木質構建和其它需要保存的古建築零件,被源源不斷如數運到了上海,裝滿了租賃的幾個大倉庫。

但很快,馬先生發現堆放在倉庫中的古宅構建招來大量白蟻,必須盡快整理修複,讓古宅重新站立起來。

繁重、精細的整理修複工作開始了。在古杉園林附近一個工廠巨大的車間裏,古民宅的零件被一件件認真地記錄在冊並重新修複。絕大部分工作都靠人工來完成,而在修複工作中,也是插曲不斷,比如工程人員驚訝驚喜地發現,隻是因為抖動而裂出的一小條白灰的縫隙,正因為細心於這條古怪的裂縫,才得以將大批的被白灰掩埋的背後精美,得以重見天日,原來是當地的有心人,當年為了躲避文革時期的打砸搶而刻意將一些精美的橫梁和牆麵塗上白灰以躲過文革的打砸搶,也才得以使得那些精美絕倫的古建築最終逃過一劫,再次煥發出原有的動人麵貌。

多年前,曾經在上海,一位深諳我喜好的朋友特意帶我去了一間湘西的餐廳,即使因為我不太能吃辣而頗有微詞,但坐定後,朋友介紹說,這棟建築,是當時的店主從湘西運過來的古建,然後在上海再重新組裝。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聽到然後親眼看到古宅遷移之後的模樣,當時隻覺得朋友很有眼光,介紹這麽個有故事又很神奇的宅子,但如此次這般,千多棵古樹外加五十套老宅,用了整整16年的光陰,在未知未來如何的情況下被集體遷移,真的實在是太讓人肅以起敬了!

看著畫麵中那些工人們冒雨拆除古建築的畫麵,看著那一車一車被分拆的古建築,從800公裏外的撫州,千裏迢迢運往上海,然後被小心地一一安放在一間間巨大的倉庫裏的時候,我對馬先生的義舉已經無法形容,但看到他在鏡頭前,卻隻是淡然地說,我隻是希望,那些老宅和古樹,不要毀在我們這一代手裏,更希望這些老宅古樹,可以一代又一代,以另一種方式,永遠流傳下去。

要問什麽最難,我覺得是堅持最難,因為放棄實在太過於簡單,可以隨時隨地,而堅持卻是每時每刻都需要有著堅定的決心和堅守的毅力。而這個項目,前後跨越整整十六年,從02年馬先生義無反顧投身到搶救古樹古宅開始,到09年被高冷避世的安曼係發現,主動要求介入該項目,再到馬先生用了五年的時間思考,最終拍板,而他對安縵最大的要求就是:讓它們可以在這世間再好好存活至少五百年,所以,一切的設計理念,都圍繞此要求而展開,今天的初具規模,幾千棵古樹被遷移並深植於上海的土地裏,其中的28套古宅已被原樣恢複,這樣的壯舉,僅僅隻是因為有了馬先生最初的熱情和無比堅定的決心以及堅持不懈的努力。

我想,真正意義上的而不是口頭行動的好人善人,總是有好報的,一直在上海尋覓與眾不同地址的安縵係,在七年後的最終逐漸介入,從某種角度來看,是一種最大的意外驚喜,至少在財力和人力上,是促使該項目最順利進行的最大保障。而馬先生,在全力以赴投入搶救工作的七年後,從一位已經接近所剩無幾的生意人,逐漸轉型,最終成功地成為保護古文化產業的商人。

                                                (摘自安縵官方宣傳圖)

而在經曆了短暫的離別之後,古樹,古井,古宅,終於在八百公裏外的上海,再次重聚。在新鄉的土地上,它們再次煥發出青春的模樣,聽著那一棵棵一百年直至千年的古樹們,隨著風的吹佛樹葉的搖曳而發出沙沙的動人歌聲,心裏是如此的安慰又安靜,隻希望他們在這片新鄉的土地上,繼續如此,這般安靜地堅守下去,直到沒有盡頭的永遠。

                                       (摘自安縵官方宣傳圖)

不是結尾的結尾:其實對於這個最終的結果,是喜憂參半的,如果這些古宅古樹可以建成一個巨大的天然古建博物館對外開放,那將是許多古建愛好者們最大的福音,然而,我也同樣理解,在經曆了七年的不斷掏空之後,馬先生已經沒有多少能力可以一直如此這般地擴大搶救範圍,所以,對於一直在中國尋找最佳獨特地址的安縵係,從他們發現這個壯舉直到最後成功介入,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但盡管如此,心裏依然覺得有點遺憾。

直到最近,有機會和一位很資深的美國建築設計師有機會說到這個項目,他曾經也是北京和上海幾座地標性建築的主設計師之一,而世界就那麽小,我吃驚地發現,我們共同認識的一位設計師,卻居然是做了我最為詬病的一個很有影響卻褒貶不一的建築設計,我實在也是沒忍住,表達了自己一定的遺憾,但同時卻也很欣慰於這樣的結果,他表示理解,但話鋒一轉,如果這個項目最終是完全對外開放的,那可能從社會效應來看會更好,但卻不知道未來的這些古宅古樹們的命運究竟會怎樣,但正因為安縵的介入,才得以有了最好的設計團隊和古建建設團隊,請到了世界級的設計大師主導設計,而且由於安縵的管理和運作,所以,至少,這些古樹古宅可以有一個相對最穩定最安全的未來,他說到這,我突然想到了中國的一句老話,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仔細想來,他是對的,那麽,就這樣吧!無論對物對人,隻要TA們有一個安定的美好的未來,何必一定要去追究究竟該以何種形式存在才是最好的呢?隻要遠遠地知道,一切安好,那就好。

想到此,釋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1)
評論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zl9876' 的評論 : 梅子好啊,謝謝你來訪留言,我們先熱烈握握爪,我們的觀點好相似,一方麵特別敬佩馬先生和他的團隊可以在十多年的堅持裏不迷失自己,堅持初心,其社會責任感真的讓人心生欽佩,而另一方麵,也的確是遺憾於這樣的美好結局,不過我看了網友們的一些評論,我覺得可能這應該是最好的結局了吧,至少在技術財力方麵都能夠有最大程度的保障,這對於這些古宅古樹應該是相對最安全的一個未來了,所以我最後的10%遺憾也就消除了。問好梅子!:)
mzl9876 回複 悄悄話 等等好文,敬佩馬先生這樣的企業家,其擔當精神和極強的責任感讓人敬佩,與你同感,隱約中傷憾有之,雖說在新家上海又創下了幾個之最,可總有點五味陳雜說不出的感覺,是遺憾還是小肚雞腸自己也拿不準。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翩翩葉子' 的評論 : 謝謝葉子同學謬讚啊,馬先生和他的團隊真的讓人敬仰,我能有機會寫下這個故事覺得也是一個必須,如果能讓多一些人了解這個充滿社會責任感的故事,於我而言,已是最大的收獲。熱烈握爪葉子!
翩翩葉子 回複 悄悄話 等等,通過你的文章,我更了解你的格局,心胸,你就像那些救古樹古宅的先生們,對社會對居住的家園充滿責任心。thumbs up , 

問好等等,期望更多力作!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axi' 的評論 : 謝謝xiaxi,我那天看到你的文章特別感慨,可你卻也是關門了。我很久以前好像聽到過這個故事的三言兩語,但完全不清楚來龍去脈,非常感謝你把這個故事那麽詳盡地寫出來,讓更多的讀者們了解到老宅背後的故事。從這個故事裏可以感受到,在保護文物的問題上,可以是沒有國界的,這也讓我對南希充滿敬意,如果留在當地,可能不一定會有如現在那麽好的照護。
我一直有著和你一樣糾結的心理,覺得這麽好的古物,就該留在中國的大地上,但後來再想,就如我文章最後所說,無論是對任何,有時候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或許隻要遠遠地知道,TA們有一個安定美好的未來,一切安好,那就好。而且我知道,還有有識之士,專門轉戰在世界各大知名拍賣行間,隻為流失在海外的古物可以回到中華大地,或許哪天我可以寫一下他們的故事。
在經曆了很多的磨難之後,我一直在想,一些古老的東西,應該會在中國的土地上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和善待,就如安徽省出台的政策一樣,上至政府,下至民間,如果有越來越多的人重視這些曆史的見證物,那麽這種保護就會逐漸進入良性循環。而像馬先生那樣,從青年開始投入這項事業一直到中年,他為這個物欲為上的社會做了一個最好的榜樣。或許哪天,可以為了一睹迪美博物館而去一次波士頓,我想應該是特別值得也很有意義的吧。
扯句題外話,看到你的ID,我第一反應就總是夏汐這兩個字,莫名的第一反應和喜歡。問好xiaxi!
xiaxi 回複 悄悄話 那天出門在外,在首頁上看到這篇文章,因為喜歡建築而被吸引進來。馬先生和他的團隊義無反顧投身到搶救中國古宅的實際行動中,讀後讓人感動、敬佩。不由想起去年看到的一篇報道,也是關於古宅搬家的故事。但說的卻是中國在海外唯一一所完整古宅,20年前被美國的一個博物館買下,拆下一磚一瓦,原封不動搬到美國的事情。當時讀了那篇報道,一是敬佩美國人尊重曆史,珍惜古物,不惜曆時7年,耗資1.25億美元,將中國古宅原封不動地搬到國外來保存;二是感慨我們自己的古建築,卻由美國人來斥資保存,否則就麵臨拆除,可歎,可悲。讀到你的“古樹古宅之古宅”感到可喜,中國現在也有不少積極努力保護古宅古物的人們,讓我肅然起敬!當時想留言,但門沒開,隻好自己寫了一篇感想。今天經過這裏,點個讚!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aoerlang' 的評論 : 軋攤忒,二郎同學這話看著既親切又搞笑,而我下一秒馬上出現的畫麵是,古樹們心裏默念,讓我一棵樹靜靜地呆會兒行嗎,古宅們說,吵死了,啥時候才能過兩天清靜日子啊!謝謝,文章的意外收獲,你們的留言,算是把我心裏殘存的那1%的遺憾也統統給掃沒了!你這比喻也獨特,就如你給川起了這麽個綽號,笑死我了!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這對相關方算是長久之計,不然到黃金周長假還不軋攤忒?有時出於善心,未必有好的結果,而看似不近人情的做法,倒帶來正麵結果,像歐洲難民問題,默大嬸們愛心泛濫,結果是本國老百姓吞苦果,還硬要波匈捷分擔,可這些毛子鐵錘幫的老夥計不理這茬,不圖虛名,保護本國利益至上。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豆苗啊,我們都知道,一叔有時愛耍大牌,他隻肯演男一號,或者就當讓男一號體驗生活好了......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豆苗啊,怎麽可以這麽巧,今天我在城裏讀到一位博主xiaxi寫到了這個故事,真是太有緣份了呢!我之前隻是非常模糊有這個故事的輪廓,但今天讀了她的文章後才了解了所有的來龍去脈,真的不容易盡管我也有同樣的感慨。其實我覺得以前對古物的不太保護是一個多方麵的問題,不但是有你說的民間不信“保護私有財產法”,還有因為不了解所以不重視,因為不重視也就無所謂的現實,外加文革毀了太多的文物。豆苗啊,你又那麽多點點點,想讓我繼續浮想聯翩嗎.....我也學你點點點,哈哈!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irstuncle' 的評論 : 謝謝一叔來訪留言。這算不算一叔也給我指明一條發展的道路呢?那我去問問土豆,如果土豆不耍大牌,如果我真的也能旁白改編出有我們中國特色的這個故事,如果哪天又一不小心真得了IDFA的紀錄長片獎,我肯定必須第一就狠狠感謝你這位伯樂啊!:)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雲之嵐' 的評論 : 沒錯,完全同意,安縵係的介入,無論是對安縵集團,還是對馬先生和其團隊這麽些年的付出,抑或是對古樹古宅的現在和未來,的確都是一個三贏的局麵,而且安縵的介入,把整個的定位也設定到了最高階的層次,這也就意味著古樹古宅將會基本無後顧之憂地被好好照護,而古宅也隻會被真正喜歡中國文化的客人以及全球的Aman Junkies使用,所以對這樣的結果,的確應該是最好最合適的了。就如你所說,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頗有曆史感的古物,其實這真的是件大好事,這也意味著或許會有更多的人關注和參與到保護這些有價值的古物行動裏去。在歐洲,那麽多的古建古物被妥善保護,我想,在中國,當越來越多的人們有這樣的保護意識之後,或許就會有更多有價值的古物得到重視和保護吧。:)
土豆-禾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irstuncle' 的評論 : 我們早就合作幾次啦,最近缺一個負責舉錄音杆的,:))
土豆-禾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等等看看' 的評論 : 保護古文物的問題,想起很久以前一對美國夫妻把中國一個古宅帶回美國的事情。中國,歸根結底,估計大家並不相信“保護私有財產法”吧,…………
firstuncle 回複 悄悄話 你是不是CCTV古文化記錄片的編導啊?讓土豆當攝影師這個做旁白會是個很好的文化記錄片。文字功底和敘述能力很強,學習了。
雲之嵐 回複 悄悄話 安縵係介入能夠吸引人氣,對他們而言也是一項很好的投資,對古建的保護也能起到關鍵作用。其實現在中國人很喜歡古物,文玩,古建應該也在其中,看那些文化人喜歡穿著布衣芒鞋戴著各類紫檀沉香手串兒之類的,不能算故意附庸風雅,而是真心實意的喜好,所以如果這個項目宣傳到位,馬先生和他的團隊是能夠十分耕耘十二分收獲的。看圖中那塊地方氤氤氳氳的,感覺真是風水寶地啊!:)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豆苗同學這一點點點點,我就開始要浮想聯翩了,哈哈,你說得極是,其實對外開放,如果定價過高,注定門可羅雀難以維持,如果定價不高,客流量太大,很可能就是對古樹古宅的傷害,而且也會使得古樹古宅的未來變得不甚明朗且充滿變數,若是這樣,就會是耗時那麽多年投入那麽多人力財力後最最大的遺憾了,所以可能目前這樣的情況才應該是最合適最好的了吧,隻是這六千到八萬一晚的價格,又有多少人願意承受並且得以見到其廬山真麵目呢?這就是我糾結的遺憾吧,但每每想到這是對古樹古宅一個可能的最好的保護,心裏也就釋然了。:)謝謝豆苗來訪留言!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藍天白雲915LQB' 的評論 : 謝謝藍天姐來訪留言,是啊,我也很喜歡做實事的人,但有時候做實事的人反而更容易碰到許多許多的困難,就如文裏的馬先生那般,但他靠著堅定的毅力和堅持,最後還是成功了,無比欣慰!:)
土豆-禾苗 回複 悄悄話 一直佩服這種即是腦力活,又是體力活的行業。“如果這個項目最終是完全對外開放的”,這確實是個大問題啊,……
藍天白雲915LQB 回複 悄悄話 才看到你這篇好文,我喜歡做實事的人。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忙完過來開評論。給菲兒和過客美眉上茶。

等等看看 2018-06-22 11:46:21
回複 '過客手箋' 的評論 : 謝謝過客美眉來訪留言。這兩篇文也是我當時看完片子以後特別感動寫下的,總想著一定要把這個故事寫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個人的力量可以很渺小,也可以很偉大,而馬先生用他自己的行動,顯示了一個公民超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小小的個人,因為這樣的社會責任感而爆發的巨大能量。其實這篇文我寫完放了一點時間,總覺得有點詞不達意,這次是幾乎又推倒大部份重新寫了一次,總覺得這樣的人,很值得我用120%的熱忱去表達,嘿嘿,表笑我啊!謝謝你喜歡那句話,這也是我當時寫到的時候自然想到的有感而發。:)

過客手箋 2018-06-22 05:28:14
回複 悄悄話 在首頁讀了你的新篇《古樹故宅之故宅》,實在寫得太棒了,又找到這篇來讀,謝謝這樣的分享!
我也喜歡你在新篇裏的那句話—— 真正意義上的而不是口頭行動的好人善人,總是有好報的。

等等看看 2018-06-21 16:26:36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和你一樣,很喜歡和敬佩這樣有擔當又很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多一些這樣的人,地球和人心都會越變越純越變越好。

菲兒天地 2018-06-21 14:51:5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等等看看' 的評論 : +1等等好文,敬佩這樣的人才!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