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

與過去重逢,和現在相遇
個人資料
等等看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愚園深處(7)—— 張愛玲

(2021-09-07 15:44:29) 下一個

常德路南京西路,靠近愚園路的東端入口,有一幢被一代又一代文青們追捧緬懷的常德公寓,那是張愛玲在上海曾經的五六個居住地之一,常德公寓的聞名,甚至連她康定東路的出生地張公館都幾乎被世界遺忘。而短短不到三公裏的愚園路,卻見證了張愛玲成為一百年來華語文壇最耀眼恒星的各個重要節點。

張愛玲父親雖然有著優渥家庭孩子們常有的一些習性,但他淵博的文學知識也確實深刻影響了張愛玲的文學之路,他酷愛的《紅樓夢》也成了張愛玲沿襲一生的愛好,可以說,他是張愛玲文學起步的領路人。而漂亮西化的新時代女性,張愛玲母親,則為年幼的張愛玲打開了一扇看向世界的大門,遺憾的是,她幾乎缺席了張愛玲和弟弟大多數的童年少年成長過程,然而,這絲毫不妨礙童年少女時代的張愛玲對母親的羨慕崇拜和遙遠的神秘想象,因此,得到這位時髦優雅母親的認可,始終是年幼和少女時代的張愛玲最大的願望。

隨著父母離異,父親迎娶前民國總理孫寶琦的女兒,張愛玲和弟弟的生活也隨之發生了變化。終於,在一次被父親關禁閉半年後的一個深夜,張愛玲不顧帶大她的保姆反複叮嚀,也不顧母親一再強調自己不比父親財力的現實,義無反顧跨出了張家大門,這一出走,就是近乎一生的再也不見,但隻要看到她當時的心情,就知道那一刻對她而言意味著什麽:“當真立在人行道上了,陰曆年寂寂的冷,街燈下一片寒灰,但這是多麽可親的世界,我在街沿急急走著,每一腳踏在地上都是響亮的吻。”

終於逃離日益壓抑的父親家,奔向她崇拜的洋氣母親家,她雀躍的心充滿了希望。但隨著與比較陌生的母親同住一個屋簷下,張愛玲才發現,母親雖和她有著共同的文學愛好,但母親關注於她能否成為淑女遠多於對她寫作才能的肯定,而這,恰恰又是一直特別在意母親認可的張愛玲極大的弱項,時光流逝間,許多心情已然在不知不覺的日常裏悄無聲息地發生了巨變,所有或複雜或微妙或隨時變化的情緒,從逐漸到最終,在彼此愛而不得或愛而不解之後,轉換成彼此的各種負麵疊加。日月雖流過無聲,但張愛玲卻越發被看似平淡實則複雜的日子消蝕,當年她果敢地從父親家出走,但卻在她自小就羨慕崇拜的母親那裏,依舊碰到了新的難題,她為學不好淑女而苦惱,卻又多麽不希望看到母親的失望,逐漸地,在新家,寂寞和孤獨再次在她心裏來來往往,唯有以諸多優異成績來獲得母親的讚許。張愛玲母親雖在最重要的幾項選擇上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但張愛玲成長期最需要的母愛,卻始終在嚴格的母親那裏缺席。

少女時期開始的家庭變故和挫折困窘,讓張愛玲體會到了錢的重要,她努力掙錢喜歡花錢,對深受金錢奴役控製的人又很看不起,張愛玲許多看似矛盾的性格卻似乎又都能在她身上平衡地和平共處,她通透人情世故,卻無論是穿衣打扮還是待人接物都我行我素,她23歲大放異彩紅遍上海,卻在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裏深居簡出,她從小接受良好的西方教育,卻最鍾情於中國的小說創作,她能雅能俗,字裏行間不時讓人獲得與她深刻的共鳴,難得她還會在文字裏和讀者們套近乎,但卻又與公眾刻意保持著遠距離,她的才華和背景,讓她底氣十足做足了自己。

如果說父親引領她進入文學世界,那麽聰穎的張愛玲,憑借好學和優秀作家所必需的天賦異稟,融合自己的經曆和大時代下的特殊家庭背景,逐漸構成了她文學的最大養分。而從少女時代起不時以一種“邊緣人”或旁觀者姿態冷眼旁觀身邊一切的張愛玲,得以讓她深諳人性的善惡冷暖,內省又敏感的她,將諸多經曆和領悟,成就了筆下一個個鮮活的人物,眾多直指人心的場景,令讀者如身臨其境般的入木三分,這位落筆如珠的大師,是中國近代文學史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求學

而在愚園路西段的盡頭,長寧路1187號,曾是一所著名的女子教會學校,聖瑪利女中舊址。1931年秋,11歲的張愛玲進入了這所女中就讀直至1937年畢業,這也是她與父親共處的最多時光,畢業後,她以遠東最高成績夢想成真考入倫敦大學,卻因二戰轉讀香港大學。張愛玲從小女孩時期就迸發的文學才氣日益顯現。雖然聖瑪利女中以英文授課為主,但張愛玲的寫作能力卻已引起了她國文老師的注意。在她12歲那年,她的第一篇習作在校刊發表,13歲,在上海的一家英文刊物上發表了第一篇文章,而她立刻拿著這筆稿費給自己買了一支口紅。

當香港淪陷,張愛玲不得不結束學業回到上海之後,她再次住進了常德公寓,那幢當時在上海灘很罕見的帶電梯八層樓房。成了不喜應酬的張愛玲的世外桃源,公寓的陽台也就成了她與世界聯係的最直接最清雅的方式。意大利風格的陽台,張愛玲倚著它,呼吸城市的空氣感受城市的韻律,她可以遠眺顯赫的哈同花園派對,可以朝下看到傭人提了籃子買菜,看南京西路上的封鎖,觀正對麵的電車公司裏不時拖著兩條長辮子進場出場的電車們,夕陽籠罩下,城市的恢宏遼闊和惆悵落寞被她盡收眼底。洋眼望夠了,張愛玲會回轉身,倚著陽台和姑姑說說閑話。這幢公寓,陪伴了張愛玲諸多寂寞的時光,也見證了張愛玲從默默無名一躍而為那一時代的文學新星。大師雲集的時代,雖然她的文風和時代主流如此格格不入,但卻依舊勢如破竹。她在這座公寓,先後完成了她一生裏最重要的作品《紅玫瑰與白玫瑰》,《封鎖》,《金鎖記》,《傾城之戀》等,而那裏,也是張愛玲胡蘭成相識,結婚,分開的地方。

———————————————————^_^中場休息處^_^———————————————————

周瘦鵑(文元坊)

周瘦鵑,鴛鴦蝴蝶派泰鬥級人物,張愛玲起步華語文壇的最重要伯樂。

1943年初春的一天,時年23歲的張愛玲,懷揣著自己的兩部小說,走出常德公寓。初春的上海,風依然凜冽,迎春花卻已在早春裏開出了嫩黃的小花。張愛玲慢慢悠悠走上愚園路。這條路,是她最熟悉的馬路了,經過紅色的救火會大樓,那裏有著可以將大半個城市收入眼底的高高瞭望塔,經過市西女中,隔街一如既往低調的湧泉坊,隻有弄堂深處西班牙別墅的高高煙囪,暗示著弄堂的不同尋常,再走過四明別墅,她的腳步,在愚園路608弄文元坊前停下。這天,是母親一係的親戚引薦張愛玲帶著自己的小說,登門拜見周瘦鵑先生。

右轉彎走進這條安靜的寬弄。各個花園裏,各種花兒在早春的陽光下等待著盛開的一刻,而這,也像極了那一刻的張愛玲,她並不知曉,不久後的自己,會成為上海灘最閃耀的文學新星,她更不知道,在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裏,她會成為一朵經久不敗的文學盛開之花。

走到94號門前,張愛玲輕輕敲門,門裏,是她慕名已久的資深編輯作家周瘦鵑先生。少許寒暄之後,她恭敬呈上自己的兩篇小說。當周先生接過書稿,立刻被標題吸引。當五四以後文青們多視舊體小說為落伍標識時,張愛玲,這位洋派的年輕女子,卻為自己的小說起了這樣的書名,令周先生大喜過望,待他把小說讀完,立刻決定安排在《紫羅蘭》複刊號連載,他甚至親自執筆向讀者隆重介紹了張愛玲。數月後,名不見經傳的文學青年張愛玲,以《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兩部作品一炮打響上海文學界。

傅雷(安定坊)

江蘇路284號的安定坊,坐落在江蘇路靠愚園路口,內裏和愚園路的岐山村相通,這也是愚園路弄堂的一大建築特色,弄連弄弄套弄。聯排花園別墅組成的安定坊,家家戶戶的院落裏花木扶疏綠草茵茵,而黑色的竹籬笆又把每一戶的隱私恰如其分地保護得妥妥帖帖。

傅雷先生自1949年搬入安定坊後,就一直居住於此直到1966年去世。傅雷先生將他居住的小樓起名為疾風迅雨樓,這,似乎很符合傅雷先生的性格。張愛玲作品打開知名度後,傅雷先生以迅雨的筆名,發表了一篇評價近鄰張愛玲作品的文章。由於他的文章發表在柯靈主辦的雜誌上,在刊登前,柯靈為了雙方,還是把傅雷文章裏的一兩句話給刪了,不想,這讓傅雷對柯靈不經同意擅自刪減文章來了一次疾風迅雨的抱怨,傅雷先生的剛烈耿直可見一斑。在這篇文中,傅雷實話實說地對《金鎖記》大加讚賞,稱之為40年代文壇上最豐美的收獲,但對其他作品特別是《傾城之戀》進行了批評,稱之有點庸俗。而那一刻正紅透上海文壇的張愛玲,在看到這篇文後,保持了一段時間的沉默,終究還是以文自辯,那篇文章,是我印象裏唯一一篇張愛玲少許“涉政”時局的文章。當然,那一刻,她絲毫不知迅雨即是大名鼎鼎的傅雷直到她移居香港後,才得知迅雨竟是傅雷。

佘愛珍(愚園路749弄)

佘愛珍,商人家庭出身的千金小姐,不愛紅裝愛武裝,不愛讀書愛混混,自小喜歡打架拜把子,提刀讓渣男娶她為妻,落刀義無反顧隨心而動,直到最終和吳四寶一見傾心。她替吳四寶把棘手事一件一件擺平,吳四寶殺人不眨眼,唯獨對佘愛珍,卻隻剩服服帖帖這唯一一貼藥。

佘愛珍為人仗義大方,當吳四寶被日本人和李士群合謀暗殺後,本就對佘愛珍動過惻隱之心愛慕之情的胡蘭成,心思又開始活絡,抵擋不住對佘愛珍的愛慕,胡兌現了曾許諾的替她報殺夫之仇,兩人在數年後的日本再次相遇,再數年之後,佘愛珍嫁給了小她六歲的胡蘭成。那個在困窘之時拿了佘愛珍200元救濟,那個在困頓之刻卻毫不猶豫接受了張愛玲贈予的30萬稿費的胡蘭成,他曾經的那個花花世界,到了佘愛珍手裏,被徹底阻斷。兩人自結婚後的二十餘年,胡蘭成終於穩了神定了心,死心塌地,再也沒(敢)鬧出新的妖蛾子。

陳丹青先生曾說到已經絕跡的上海女子:很會應對很會說話但不世故,很調皮很潑辣很會吵架但又斯文有度,特別體諒對方給對方麵子,在人際關係中讓你舒服又很有擔當,遇到事情,她來了就如流氓來了一樣,她會擺平,用一種很舒服柔性的方式擺平。這樣的上海女子,陳丹青惋惜道,隻在很多年前的紐約碰到過一位,之後就再也沒有了。陳丹青所仰慕的上海女子,似乎和佘愛珍無意間有著諸多通性。

台灣導演侯孝賢曾經最大的願望之一就是把佘愛珍搬上大屏幕,他甚至連片名都想好了:《上海愛珍》,當他在八十年代終於在日本見到佘愛珍時,留下了“佘愛珍的行事風格簡直是既繁複又華麗,既大方又世故”的感歎。

世界很大有時卻又那麽小,那個時代幾個完全不同屬性的風雲人物,卻在愚園路的幾個小小區域不時地隱約相交。

而在張愛玲的作品裏,有眾多的上海故事,也有著很多愚園路的影子,從《封鎖》到《色•戒》,王佳芝在最後一刻上的那輛黃包車,對車夫說的地址是愚園路,隻是在李安的電影裏,愚園路變成了武康路,這或許來自李安導演對武康路的別樣情懷。而色戒的原型丁默村,則曾居住於愚園路1010號。張愛玲怎會料到,短短一條愚園路,卻有那麽多曾與之相關的風雲人物,在這裏或相識或相愛或相怨或相殺,而曾經可謂近鄰的張愛玲和佘愛珍這兩位奇女子,最終卻又與胡蘭成,有了千絲萬縷的前因後緣。

張愛玲的作品被一代一代流傳,過了那麽多年,她的一度榮耀祖先們似已被人們漸漸淡忘,而她,卻成了五四以來最讓人銘記的華語作家,她的文學地位,雖和那個時代格格不入,但,隻能說,這句話胡蘭成說對了,魯迅之後,有她。她在文學史上的成功可謂另類意義上的天時地利人和,她所處的獨特大時代背景下的獨特家庭背景和獨特生活經曆,以及她傲人的天賦造就出的深刻又靈動的文字,成就了唯一的張愛玲,她的作品也就注定會被一代又一代文青們銘記,被眾多人群模仿,而這些,都是對她文學成就的最高致敬。

農曆8月19,今年的9月25日,是她誕辰的日子,人生如流沙,曾被潮水輕撫,也隨潮退無痕,眾多名人名家如流星般劃過,燦爛一刻,然而,終會有幾顆恒星,被看到,被喜歡,被流傳,而張愛玲,無論喜歡與否,她就是她,那顆被華語世界和歲月長久銘記的蒼涼恒星。

突然想到她取名為《小團圓》的封筆之作,雖未看過,但依舊清晰記得看到這個書名時心裏生出的莫名感動和隱隱希望,隻希望,那是她暮年時送給自己的最好禮物:和曾經最大最長久的敵人,也是她曾經最愛最在乎的兩個人和解,她們是:母親,胡蘭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9)
評論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太好啦菲,送你花花!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可以看見了,謝謝等等親!:)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美菲呀,剛看到你度假回來,好開心。也祝你新年平安喜樂!hug hug呀!^_^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祝親愛的等等和朋友們闔家聖誕新年快樂!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美菲謬讚,好慚愧啊我這三天打魚三十天曬網的,去菲兒家才能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氛圍和文藝氣息。去法國時一定要帶上菲兒遊記同行。

是啊,盼望疫情早些過去,我們相約美麗的夜上海!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翩翩葉子' 的評論 : +1

和這裏的上海朋友們一起沉浸在等等文藝沙龍的氛圍裏,wxc 應該少點八卦,多點等等的文藝。下次和等等及朋友們上海有約!:)

一並問好!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aoerlang' 的評論 : 太好了,大謝二郎!晚上要好好研讀。唉,說到夏誌清,馬上就想到那個時代的一個女作家評價張愛玲,還莫名其妙扯上了夏誌清,夏誌清對張愛玲的欣賞眾人皆知,所以那種蹩腳的虛假,但當時看了真一肚子氣啊二郎同學,我先繼續試著做忍者神龜吧!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等等看看' 的評論 : http://www.zonaeuropa.com/culture/c20110116_1.htm

鏈接中是夏誌清回憶與張愛玲交往以及滬江歲月,還有其他相關文章。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aoerlang' 的評論 : 二郎說很對,現在回去手續複雜,去指定點檢測,一切檢測和報告還有上傳加批準都要在兩天內完成,如果轉機更要提前三天到轉機地做這些。盼望明年可以疫情緩和,出行之路不那麽困難,現在的確隻能看視頻來解鄉愁,還可以看看張愛玲作品,對此刻的海外華人來說,她的一些作品是一組思鄉曲。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翩翩葉子' 的評論 : 葉子同學好呀,先要謝謝你很歡樂滴要找我談談,然後我便收起魚網出海打漁了。:)

和你同感,每次回上海,有幾條馬路是必會走全程的,而愚園路總會是第一條,你拍的照片遭遇手機壞了好可惜,不知道能不能找專業店家試試把裏麵的照片倒出來,如果可以就是大驚喜。

張愛玲給人印象很冷,雖的確如此,但我的理解是如果她碰到能讓她熱的人或事,她就是一位最熱烈的女子,會用最大的愛和熱忱去全心全意付出她認為值得的人和事,無論是對胡蘭成還是萊雅,也無論是晚年傾心研究的紅樓夢或海上花翻譯,她都用足了心力做這些讓她感覺值得和愉悅的事情。而她作品裏很多景物事物的描寫,有時讓人恍然似乎回到上海或者是那個時代的那一刻,總感覺她是在用獨有的語言風格和意境創造,為讀者譜寫出一部別樣的思鄉曲。一位才氣橫溢的奇女子,華語文壇有她,實是幸事!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axi' 的評論 : 好開心看到你呀夏溪,謝謝你的鼓勵,這篇文也是被你和葉子同學合力出來的,不然可能會拖到月底或更久,謝謝你們。無論是張愛玲還是愚園路,似乎越了解就有越多的發現和喜歡,短短愚園路真可謂是半部民國史,下次回去一定會再多看看,說不定又會有新發現了。和夏溪握握爪!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just_4_fun' 的評論 : 好像又找到一位來自故鄉的新朋友!謝謝你的鼓勵,愛玲是一本曆史書人文書,每次讀總有不同的發現或感受,能遇到她的作品很幸運,沒有第二位作家能讓我持續關注和閱讀那麽久。寫這文時,那段話就不時從腦海裏跳出來,真高興有機會能和大家分享,我和你相視一笑,盡在不言中。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謝豆苗,你的留言似乎把我的潛意識給提醒了出來。我這個名字以前不時被搞笑造句,我今天也因你的啟發來個造句,等等曆史,看看今朝——時光:)。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等等看看' 的評論 : 眼下是歸故裏難於趕科場,所以隻好懷懷舊來過癮頭:)
翩翩葉子 回複 悄悄話 等等好,終於等來等等的精品製作。我很少看張愛玲的作品,看了等等對張愛玲的諸多描述,提起了我對她生活環境與身世,經曆等的興趣,有空我要多讀些她的作品。

每次回滬,淮海路,南京路可以不去,但愚園路總是逃不了,非經過不可。一直經過,要不是讀了等等的愚園路糸列,不讀書不讀曆史的我還真不知道民國時期愚園路上有那麽多風雲人物與精彩故事,下次回滬,我要仔仔細細按照等等寫的好好走一遍。

說來好巧,我拍了一張救護會的照片,不巧的是,手機壞了,沒了。下次回去再好好地拍幾張。

等等,真佩服你,曆史人物,曆史事件都寫得棒棒的,文才一級了。
xiax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just_4_fun' 的評論 : +1,真是入木三分!
等等真是深藏不露,對張愛玲研究得很深刻。文筆自是精彩流暢,我和菲兒一樣讚不絕口!
xiaxi 回複 悄悄話 驚喜看到久違的等等,和期待已久的愚園深處係列!
just_4_fun 回複 悄悄話 對愛玲的評價可謂入木三分,極品上海女子的那段讓上海人相視一笑
土豆-禾苗 回複 悄悄話 讀等等的這類文章,感覺到你名字的意境:時光,與過去重逢,和現在相遇……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西北東南' 的評論 : 非常謝謝東南的鼓勵。我深有同感,曾經以為的稀鬆平常和那些童年少年時代可觸摸的記憶,回頭去看才驚覺有些已漸行漸遠或物非人非。你提到91年那裏拆遷,可能是為愚園東路開通吧。小菜場好像叫烏北菜場,若沒記錯,小時候隻要爸爸媽媽帶我去一個親戚家,吃好晚飯,我們就會從菜場的那一頭(好像是萬航渡路)抄近道穿過無人的菜場走到愚園路,旁邊就是救火會大樓,現在菜場也已變成另一條陌生小路了。愚園路發生過太多驚心動魄的事情,留下過那麽多大師的足跡,寫下來也是給曾經的記憶一個梳理和懷念,當然,也多了更多的敬意。問好鄰居!
西北東南 回複 悄悄話 之前看過一兩篇,這次補看了愚園路係列的全部文章,寫得真好。對於這條路上的重要人物和曆史事件,博主做了很深的功課,文字也很準確、流暢且多彩。讀了你的文章,了解很多人物和他們的故事。我家住在愚園路旁邊,烏北路北端(救火會東牆外、愚穀村對麵,有一個小菜場)的一個院子裏,直到1991年拆遷。北上讀書前住過很多年,也有同學住在愚穀村、愚園路,但當時我們並不了解這條路上有這麽多故事。這些年有所了解,又難得有機會再回去看看了,不免遺憾。謝謝介紹。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美菲謬讚,時間過得真快,一年多前寫的這篇文文和我一起居然冬眠了一年,要不是這個月是張愛玲生辰,我和文文極可能還在繼續冬眠呢,哈哈。握爪菲兒!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心已遠' 的評論 : 歡迎新朋友。那你一定見證了常德路的逐年變遷。若沒記錯,以前的常德路是窄窄一條短街,常德公寓對麵是電車公司,所以進出場的電車們也成為張愛玲喜歡的一道風景。現在的常德路已成大馬路,幸好常德公寓還在。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東西相遇' 的評論 : 是啊相遇,我甚至有時想,如果張愛玲穿越到今天,她會繼續是暢銷書作家畫家,還可能是美學博主或導師。。。。她依舊會用她的天賦和敏銳才情在這個時代大放異彩,這麽一想,心裏總有些失落。自她離開上海移居香港美國後,再也沒有回上海,如果八十年代能成行,至少她依舊可以看到許多曾經的故裏麵貌和她的姑姑。離開上海多年後,她根據當年胡蘭成告訴她的真實事件寫下了《色戒》,其實,上海在她心裏,從未離開。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aoerlang' 的評論 : 太好了,謝二郎,收下晚上好好看,看到標題有長寧影院,小時候去中山公園20路總會經過那裏,然後有一次走愚園路全程時,發現那裏早已沒了舊時的影子,完全嶄新的長寧影院區域。好在相比西段,東段變化小很多。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這位爺叔的視頻剛好配你文章,他一路把弄堂篤底幺二角落都拍到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IxOI6Mjf3U
東西相遇 回複 悄悄話 常德公寓, 愚園路,湧泉汸 … ,非常熟悉的一個個地方,在你筆下的張愛玲故事裏,一連串地連起來了,真要感謝你的文,所到之處讓我又一次遊曆了美麗的愚園路之旅。
我們沒有生於在那段繽紛多彩的時代裏,還好,張愛玲的小說和她編劇的電影,以及她住過的建築物 … 多少留給我們一些念想,對美麗事物的憧憬。
心已遠 回複 悄悄話 我家離常德公寓很近的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哇塞,等等更新了,還是個大篇,太豐富了,讚不絕口,等上海的朋友們過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