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

與過去重逢,和現在相遇
個人資料
等等看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古樹古宅之古樹

(2018-06-11 11:20:06) 下一個

一直最喜歡看的就是紀錄片,因為它記錄下的是一個個真實的人生,在真實的世界裏,不靠煽情,不靠虛構,真實展現和還原世間的喜怒哀樂,愛恨情愁和理想抱負,正因為真實,所以才顯得格外動人。

而能使我在短短行程裏費勁地隨著紀錄片的腳步去追尋下落的,必是直指人心般徹底打動我的那種真實和感動。

在遙遠的江西撫州,王安石湯顯祖的故鄉,也是明清時代許多京城朝廷官員以及大學士們退隱民間後選擇的最佳居住地之一。幾百年前,那些隱退的朝廷官員們將自己一生的功名,通過修建希望流芳百世的祖宅來彰顯自己的非凡成就,並且希翼將這樣的功名影響,可以一代代延續下去,因此許多祖宅都可謂是雕龍畫棟,極度精美。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和時代的變遷,許多曾經榮耀的屋宅變得殘缺不堪甚至被廢棄。而由於政府於2002年初決定在未來於當地修建一座水庫,那麽這就意味著一旦水庫落成,就將有39個古村落會因此被淹沒於水下,其中包括大量的古樹古宅,甚至包括幾棵愈兩千年的古香樟樹。

那年春節,有一位年輕的企業家馬達東回鄉過年,在飯桌間,得知了這樣一個消息,這位自小在江西撫州長大的年輕企業家的心,一下子沉了。

他在事隔十五年後接受采訪時說,當自己在春節得知這樣一個消息之後,第一反應就是他一定要想辦法把那些古樹古建築在沒水前搶救出來,能救多少是多少,至於怎麽救,救出來以後又該怎麽辦,已經完全沒有時間細想了。而現如今再回頭看當時的舉動,那時的自己真是太有勇氣了!

然而這個現在看來的壯舉,從極其艱辛的開始到現在的完美結束,馬先生和他的團隊以及七年之後加入的新團隊,用了整整十六年的時間,才一心一意完成了整個古樹古宅搬遷和複建的工作。

要問這樣的搬遷和複建有多難,有句話叫難於上青天,但在我們旁人常人看來,基本卻是mission impossible。

於是,那個春節,回鄉過年的馬先生先從動員家族中的長輩和同輩人支持他保護古樹古宅的決定開始,然而很多人並不能理解,樹淹了也沒辦法,房子拆了再蓋就是,何必要耗時費力投入人力財力保護這些不會說話不會動的老物件。

“兩千年的古樹,秦始皇在,它就在,這麽古老而強大的生命,怎麽能說沒就沒了呢?”在采訪中,當馬先生淡淡地說出這一句話的時候,即使隻是一位坐在電視機邊的觀眾,我都能強烈感受到當時僅僅憑著一腔熱血和衝動,走上艱難的搶救古樹古宅之路的曾經熱血青年心裏的那種情懷,而那種情懷,讓人欣慰的是,盡管時隔十六年,卻依舊還在他的心裏流淌,不為時勢變遷而有絲毫的變化,可能這就是每個人各自的秉性不同,許多人隨著時光的流逝和對世事的理解,在不知不覺間變了,或者是不得不變了,但總還是有那麽極小的一部份人,因著自己心裏不變的信仰,或者情懷,或者理念,始終如一,堅持在這喧鬧不堪的紅塵裏做著自己,堅持著自己的初心,而馬先生就是這樣一個極小部份裏的人,在無暇多想,甚至還不知道怎麽保護、保護難度有多大、有沒有能力保護,而保護之後又會怎樣都不知道的前提下,他就那麽衝動地做了一個令任何人想起來都感到特別後怕的決定。

盡管大家對他的決定不太明白,但他們知道,他有魄力有能力。在說通了家族中的長輩和同輩人,得到他們的支持後,他馬不停蹄開始走上真正搶救古樹古宅之路,從尋找專家謀求遷移保護良策和技術支持,到拜訪各級政府尋求保護政策,再到尋找古樹古宅的棲息之地,……千頭萬緒,而他,僅僅因為這個單純而美好的理想,卻全盤放下了自己手頭的生意。

他的人格力量和保護善舉感召了周圍的朋友們,專家和政府相關部門。親朋好友們分別組建起了上百人的古樹,古民宅拯救隊伍,植物學家,舟橋專家,古建築專家陸續前來助陣,各級林業部門和文物部門出具允許遷移的文件,而上海,最終欣然拿出一大片土地予以接納。可以說,整個遷移工作的每一件事,無論大小,都充滿了變數,都需要不斷跟蹤隨時落實。

撫州種植香樟樹的曆史悠久,古樹是老百姓的庇蔭所。然而搶救古樟樹行動,卻並沒有得到當地村民們的理解和支持,不少人對水庫將淹沒古樟樹無可奈何,但卻又怕移樹得罪神靈,所以,這其中的周折可想而知。馬先生和他的團隊不得不一次次進村入戶,不斷地挨家挨戶做說服工作。他們的真誠打動了村民,最後,各地的村民們,在一些古樹離開當天,燒香拜佛,虔誠送別陪伴了他們一代又一代的古樹們。

好不容易說服了村民,緊接著問題又來了,人挪活樹挪死,移樹需要掌握好季節,隻能在秋冬樹木休眠期移,在春萌發芽時栽植。而這些樹,都是幾百幾千年的古樹,它們分布在河邊村中院內山上……一棵古樹帶泥土根係後重達幾十噸,移樹還需要征地,賠償,修路,架橋,鄉間小道小橋難以通過大型載重車輛,不少山溝還沒有道路和橋梁,還得先拓路架橋。等等等等,太多的意外因素和細節,牽扯著整個古樹的搶救工作。平均每移植一棵古樹,就要耗費至少一年的時間。

而最難移的還是山裏的樹。不僅要修路建橋,伐倒包裝好後還需要做船型載體,由推土機牽引拽出。大載重車載著古樹行進在山區小路上,司機經常連喇叭都不敢摁,生怕驚動了山上的石頭滾落下來。

其中的艱險,即使有少許的電視畫麵展現,但各種驚心動魄依舊超出想象。山路遇雨泥濘,一輛運樹的載重車側翻到山溝裏。當時,馬先生的舅舅正站在駕駛室外踏板上冒雨指揮行車,幸虧反應敏捷跳車脫身,否則就極可能被壓在載重車下而丟失了性命。而這,隻是無數次各種遇險中的一次。

就是在這種mission impossible的一次次奇跡中,在古樹的截枝截根處塗上油漆、帶上根係周圍的泥土,穿上竹片護圍棉絮包裹的衣服,外加途中多次停車補給營養、一些年代久遠的古樹們甚至還一路掛著吊瓶、輸著營養液,就這樣,一棵又一棵古樹,開啟了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不得不離開故鄉,卻又異常艱險的長途旅行。

路上到處是村莊和電線,運樹車高五米,不少電線架得低過不去,要設計好線路,提前與各村協商,給予補償重新架設,提前開路。即便上了高速公路,也往往由於各種超尺寸,需要與交警協商,卻也經常因此被罰下公路;一般十幾公裏的鄉間道路,拉樹的車一走就是一兩天。到上海八百來公裏的高速公路,運一棵樹,往往需要一星期才能抵達。

2005年年底,馬先生和他的團隊,曆經千辛萬苦,終於將幾千棵淡看世間風雲幾百至幾千年的古樹們,陸續從即將被淹沒的江西原址搶救到了八百公裏外的上海。

然而古樹們到了上海,能否在異地成活,又是緊接著的一個極具考驗的事情。

馬先生聘請了眾多國內外園林專家,同時開始攻克直徑在一米二到二米多的古樹移植存活的一道道難題,討論甚至細致到每一棵樹的朝向都保持了其原生地的朝向,這期間需要多少事無巨細的工作,而打包運來的泥土按照比例混入上海本地的土壤再重新填埋,有些樹上依舊還掛著吊瓶輸著營養液,而樹周圍植上竹子,疏鬆土壤,透氣保濕,一切的辦法,隻為護衛好遠道而來的這一棵棵古樟樹……

哈佛大學植物園園長也慕名而來獻計獻策,而馬達東先生,傾其所有財力展開的這一場極其艱辛而又義不容辭的搶救和保護工作,卻還隻是剛剛開始。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經過十多年精心護理和考驗,異地樟樹的成活率達到了80%,而因為這批古樹的抵達,大大擴張了上海原有的古樹年齡和數量。

那樣一個畫麵被印刻在了腦海裏,超大的運載車載著一棵巨大的古樹,在風雨裏緩緩行進在江西通往上海的高速公路上,那一刻,除了熱淚盈眶和滿心的感動和安慰,已經沒有任何其他的語言可以形容可以表達。

樹齡超過兩千年的古樟樹,以自己再次的勃勃生機,徹底改寫了上海樹齡之最的曆史。而從電視畫麵看到,從它兩米多胸徑的樹幹仰望那枝繁葉茂,你仿佛真正地感受到了曆史所帶來的厚重和真實,那是可觸摸到的最真實的曆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7)
評論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過客手箋' 的評論 : 謝謝過客美眉來訪留言。這兩篇文也是我當時看完片子以後特別感動寫下的,總想著一定要把這個故事寫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個人的力量可以很渺小,也可以很偉大,而馬先生用他自己的行動,顯示了一個公民超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小小的個人,因為這樣的社會責任感而爆發的巨大能量。其實這篇文我寫完放了一點時間,總覺得有點詞不達意,這次是幾乎又推倒大部份重新寫了一次,總覺得這樣的人,很值得我用120%的熱忱去表達,嘿嘿,表笑我啊!謝謝你喜歡那句話,這也是我當時寫到的時候自然想到的有感而發。:)
過客手箋 回複 悄悄話 在首頁讀了你的新篇《古樹故宅之故宅》,實在寫得太棒了,又找到這篇來讀,謝謝這樣的分享!
我也喜歡你在新篇裏的那句話—— 真正意義上的而不是口頭行動的好人善人,總是有好報的。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和你一樣,很喜歡和敬佩這樣有擔當又很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多一些這樣的人,地球和人心都會越變越純越變越好。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等等看看' 的評論 : +1等等好文,敬佩這樣的人才!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翩翩葉子' 的評論 : 好開心看到你啊葉子,你能喜歡這個故事我就更高興啦,其實,這事情給我的觸動特別大,在堅持和放棄間,選擇16年的堅持,而且還不斷拿出自己的錢,真的不是常人所能堅持不懈的,所幸,我看到過兩位,一位是電視裏的馬先生,一位是我生活裏結識的前輩,放下生意,不斷拿出自己的錢,獻身公益事業整整十年,而且把自己所有的知識全部無償對社會公開,幫助中國救援隊伍,參與國際救援行動,還要麵對因為身份問題而遇到的各種困難,而在他周圍,有一批這樣的民間人士在做如此有意義的一件事,隻能說,這個社會,正因為有他們這些人的存在,才使得人們看到了最不虛偽造作的真善美。
我的小說,你好厲害呀,給你抓住啦,好像緊箍咒又緊了一點嗎,嗯,我一定不懶惰好好寫,謝謝你一直的鼓勵,拋個媚眼。:)古宅爭取這幾天貼上來,有沒有不偷懶的藥啊親!
翩翩葉子 回複 悄悄話 等等,還有下篇古宅呢。
翩翩葉子 回複 悄悄話 很久沒有進城,一進城,等等家總是急切要拜訪的,謝謝等等此篇為我們介紹了長年累月,孜孜不倦搶救古樹的馬先生,整個搶救過程驚心動魄,的確讓人震撼無比,很高興上海成了這些古樹的新家。

等等,好熱切昐望你的小說,你各種體裁文章都寫得瓜瓜叫。我等著,快點寫`,不要讓我等得心焦。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閑閑客' 的評論 : 抱抱閑閑同學啊!找到紀錄片同好真開心啊!我最愛紀錄片,然後是動畫片,咳咳,動畫片好看又感人嗎,所以別嘲笑我,然後是電影,哎呀呀呀,好有緣!這個故事特別感動我,但我擱了一個多月,因為總覺得詞不達意。十六年,足以改變很多事和人,然而馬先生和他的團隊就是那麽專心致誌,用了十多年,做了一件這麽有意義的事情。由於篇幅所限,我隻能把它分成兩個部份,這篇古樹下篇古宅。我總說好人有好報,七年後,被慧眼識中,馬先生也得以繼續他的事業。我爭取下周寫出來。
閑閑客 回複 悄悄話 難怪每次看到等等都感覺親切,我現在也是隻喜歡看紀錄片真故事。圖中的巨樟樹能在八百公裏之外成活,勇氣財力技術辛苦的結果,馬先生和上海人有錢有遠見,做了一件大好事,樟樹也會給上海帶來旅遊收入吧?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小聲音' 的評論 : 謝謝小小,熱烈握爪紀錄片同好!是啊小小,我當時被徹底震撼到,心裏的感動久久無法平息,所以我才會真的很認真地去尋找它們的下落。十六年的時間,能有多少人願意可以能夠這樣堅持做一件事情?而且前麵的幾年是完全不知道搶救出來之後的未來會怎樣。馬先生真的是充滿了人格魅力和社會責任感,在現在這樣一個社會裏,他的那種情懷和理想是如此動人和寶貴。
小聲音 回複 悄悄話 讀著等等的文章令人震撼、感動,為馬先生和他的團隊感動!真是mission impossible,不可思議啊,幾千棵古樹,16年的時間,多麽巨大的工程,其中的艱辛我們常人是無法想象…………,令人欣慰的是,最後遷移成功,還80%的成活率,太偉大了!
謝謝等等分享,我也喜歡看記錄片,真實感,還喜歡看動物世界,真實的自然世界!:))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雲之嵐' 的評論 : 熱烈握爪同好雲同學。每次看到有古跡被搶救被保護,心裏就特別感動和欣慰。有一位曾經的朋友,在住家的一所房子即將被拆遷時,完全可以憑其能力和知名度有一定的阻止,因為那是上百年曆史啊,但卻沒有,知道後特別失望,雖然對方意識到後表示會盡力去做一些彌補,但又能彌補多少?拆了就是拆了,這其實是每一個人的社會責任,而對方本可以用自己的影響力擔當更多的社會責任,但卻沒有,所以我才會在看到這部紀錄片的時候,對馬先生以及他的團隊無比敬仰,16年,從青年到中年,那得有多少毅力和恒心之人才可以做到的事情,特別是在現今這樣物欲為上的社會裏,實在太過難能可貴,而更可貴的是他心裏始終的情懷或者說是理想,不曾因為外界的變化而改變。就如你所說,至善至真至美,我深信好人必有好報,馬先生就是最真實的一個例子。
那麽大的樹,看到被迫離開原址,被移植,然後在新鄉成活,生命的奇跡,曆史的延續,大美!
雲之嵐 回複 悄悄話 我去過的一個城市有一段街道上的行道樹就是樟樹,味道特別好聞,又幹淨,又遮陰,樹形還優美。但還是第一次知道有兩千多年樹齡的樟樹,看了圖真是高大啊,我比較喜歡樹,我喜歡各種老古樹被人搶救而不是被人損毀。同時也很感慨有的人真的很有毅力和恒心,把不可能的事情變為可能,至善至真。也要和一樓一樣找來這部紀錄片看一遍。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amsyrny' 的評論 : 多謝來訪。在看了紀錄片之後我對這位企業家的義舉極其欽佩,這篇文由於篇幅所限,被分成了古樹和古宅,目前隻寫完了古樹部份。而你說到的虛假,我在寫此文時的確瞄到有一篇文章提到過,所以感謝你提出使我又去看了一下相關的文章,第一這是後來的運營方安縵集團為了市場而在其宣傳軟文裏說到一萬多棵,但後來確認未到一萬多棵而是八千多棵樹,這是說到的虛假宣傳最大的一個爭議點,而那篇軟文與馬先生多年來的搶救古樹古宅行動沒有絲毫關聯。但由於這個具體數量至今我並不確定,所以我當時就在文章裏刻意避開了錯誤的一萬多棵,而用了幾千棵來替代。第二,這批樹不全部達標古樹要求,但有絕對大比例的是古樹,這也有中西方對古樹的理解和要求不一樣的原因。第三,古宅在當地被損毀得相當嚴重,如果沒有馬先生的這一行動,許多頗有曆史意義的古樹古宅將從此徹底消失於民間,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所以古樹被淹在當地不會是一件稀奇事。第四,無論這批古樹數量多少,古宅多少,都不能改變這樣一位熱血企業家和團隊為搶救這批古樹以及古宅所付出的十多年努力和精力財力這樣一個鐵打的事實,而這才是最大的重點。也是我想要凸顯的絕對重點,更是我寫此文的唯一目的。第五,我們都要學會嚴謹,而不是斷章取義,見風就是雨而忽略重點是什麽,你我共勉。感謝來訪和留言。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axi' 的評論 : 謝謝xiaxi,真是太巧了,本來沒開門,昨天很晚收到“投訴”不開門才開的門,趕緊回複你。其實這個故事跨度相當大,所以我隻能分成兩篇來寫,記錄下來也是為自己當時看片被徹底震撼到的感動,有幾個人還能在這樣的物質社會裏潛心做這樣一件壯舉,而且一做就是那麽多年,希望這個故事和馬先生會被更多的人知道。BTW,很喜歡你的名字,我正在寫的小說裏女主的小名就是xixi滴中文呢。:)
samsyrny 回複 悄悄話 這已經被揭露了是虛假的商業宣傳。怎麽可能兩千年的古樹任由水庫淹沒?還好幾千棵?全中國也沒那麽多。
xiaxi 回複 悄悄話 讀了你的文章後,我這不喜串門的人這次必須要留個腳印!
謝謝等等的分享!
16年時間,幾千棵幾百至幾千年的古樹們,從即將被淹沒的江西原址搶救到了八百公裏外的上海。這是一件多麽巨大的工程啊!難以想象組織搶救古樹壯舉的人得有多麽堅強的信心和毅力啊!為古樹在我們的家鄉落戶感到欣慰,向馬先生和他的團隊致敬!我要去找來這部紀錄片仔細觀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