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酋,沙漠裏的一片海市蜃樓

世界太大了,書本裏讀到的未必都是真相,出去看看才知道。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美中貿易談判的三個層麵

(2019-01-29 16:25:51) 下一個

美中貿易談判的三個層麵

                         01/29/2019

 

        從美中最高領導人在12月的布宜諾斯艾利斯G20峰會上的晚餐會談以後貿易戰的緊張形勢似乎有所鬆動。中方表態會積極跟進落實會談精神,美方也暗示前景樂觀。元月份美方派副部級談判代表來北京溝通,原定兩天的會議延長到三天,似乎進展不小,涵蓋了更多的議程。現在劉鶴副總理率團來到華盛頓要與美方首席代表萊特希澤敲定協議條款。

 

        似乎一切要水到渠成,但美方又不時傳出矛盾的聲音。不妨分析一下美方到底想要達到什麽,會不會又出現去年那種出爾反爾的情形。其實可以看出美方的要求在三個層麵,妥協會變得越來越難。

 

        第一層麵就是貿易赤字:美對中的巨大貿易赤字盡人皆知,但數字並不真實反映貿易不平衡的原因。中國在中低端消費品生產上有全球性的競爭優勢,美國的消費者從中獲益。其實美國對於全球主要經濟體都是貿易赤字,但對別國可以用銷售軍火和高科技產品抵消一部分。但美國在這方麵對中國全麵封鎖,所以赤字就顯得尤為突出。

 

        特朗普開始就是咬定這貿易赤字,要求中國多買美國產品,尤其是美國強項農產品和石油天然氣。在去年五月北京的談判裏中方就提出了大額買單,當時的美方談判代表財政部長穆努欽表示滿意,向特朗普報喜。但受到強硬派的強烈反對,特朗普隨即反悔。美方的要求也進入第二和第三層麵。

 

        第二層麵就是所謂的知識產權保護強迫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一直是美中貿易關係中的爭議點,可以說從山寨版旅遊鞋到盜版軟件。但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許多問題都已逐漸成為曆史。現在世界上主要豪華消費品都是靠著中國市場發財,中國遊客也紛擁出國購買名貴品牌。另外,中國近年投重金搞技術研發,已成為專利申請最大國之一,從自身利益也開始重視知識產權保護。

 

        所謂強迫技術轉讓主要就是講合資企業。按WTO談判的協議發展中國家有權用市場換技術,汽車產業就是如此。合資汽車公司在中國飛速發展,掙得盆滿缽滿。美國的通用汽車公司在全球其它市場全麵敗退,隻有在中國一枝獨秀。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如沒中國的合資公司的支撐恐怕早已破產。

 

        當然中國已經不再是當初在WTO談判時那麽技術落後的發展中國家,也在對於合資企業的要求方麵不斷作出了讓步。最近美國電動車廠商特斯拉(Tesla) 獲權在上海建立全資生產廠就是個例子。

 

        估計在這個層麵上中方談判的餘地很大,能作出不少讓步。這對於美國企業是好消息,期望能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第三層麵會是本次談判爭論焦點,就是美方強硬派要求中國全麵改變經濟格局,放棄政府對於重點產業的支持。中國近年來在公鐵交通,裝備製造,5G通訊,人工智能和其它高技術領域取得長足進步,在有些方麵逼近了世界最先進水平。美方從全球競爭的視角感到挑戰和壓力,欲全麵打壓中方企業。

 

        但中方認為這是自己國家的發展戰略,不會做出實質性的讓步。美方在這個議題上自己也不能達成一致。強硬鷹派想利用這張牌攪局談判以達到將中國從國際經濟體係中隔離出去的目的。

 

        務實的華爾街和企業界卻更看重從中國賺錢,想利用談判從中國獲得更多的利益,並不想讓談判崩盤。再說美國股市已經十分緊張,華爾街不願想談判失敗帶來的衝擊,雪上加霜。特朗普也似乎認識到貿易戰不可能獨家全贏,就像前幾天為建墨西哥邊境牆讓政府停擺一個多月後要讓步一樣。

 

        在這幾天裏華盛頓會演出談判好戲,挑戰著雙方的智慧和膽識,也挑戰著觀戰者的神經。因為結果不僅會影響美中經濟,也會把全球產業鏈扭的嘎嘎作響。世界兩個最大的經濟體打仗,沒有人能安然無恙。

 

於蘇黎世去華盛頓的飛機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