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天路

你,源自心靈,所以擁得一切。你,生於永恒,因而無所可畏,因而無所可悲。----Namaste
正文

上輩子定下的旅行-2016西藏阿裏(四)

(2016-07-15 16:06:56) 下一個

第六天:衝賽康市場。

8:30 在酒店大堂送行老媽和大姐。雖然在一起旅行隻有六天,我們共同經曆了很多美好的時光。在成都吃鴛鴦火鍋,逛寬窄巷子,一起和小商販討價還價,在長途裏聊家 常,聊我們從小到大成長過程中的喜怒哀樂。感謝神把我們放在一起成為一家人。家庭就是一個道場,父母,夫妻,兒女,兄弟姐妹... 從身心靈的觀點來講,孩子其實不是父母的,他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獨特的人生觀,有他自己所有轉世的曆程,還有他內在生命的 智慧。如果我們在跟孩子的相處上麵沒有看到這一點,就會不斷爆發衝突。當每個靈魂要來投胎時,他大致已經對他想生存的這個年 代、環境等作了調查,所有信息都已經儲存在他的潛意識中。

宇宙何其大,我們能共同一起來到這這地球上,地球上目前約有70億,為何會遇見他(她)?不論好或壞,滿意或不滿意,能夠相逢自是有緣。今生有靈魂功課要完成。生命的目的是經由挑戰而獲得成長。

送走她們,我和妹妹吃完早餐又回去睡覺。睡到下午兩點才起床。感覺好多了,嗓子還是有點疼。

打 的15元到八廓街取我們兩天前定製的藏服。的哥是個蘭州來的小夥子,一看就是90後,問他為什麽來西藏,他說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因為朋友回內地結婚, 需要他過來幫忙開一段時間的出租車。頂個崗。問他喜歡西藏嗎,他說他一點也不喜歡。我很吃驚。問他為什麽。他說和藏民打交道不容易,政府做了這麽多好事他 們一點也不感謝,而且也不歡迎內地人在這做生意。他每天要去布達拉宮至少5次,現在一看到布宮都要吐了。因為在大學是學的旅遊專業,前段時間當導遊領團。 我們問他路上為什麽當兵的這麽多。他說有公安,有警察,有特警,有部隊士兵,有保安,有城管...編製不同,製服不同,工資待遇不同。他知道誰是誰。最高 待遇是特警,一月一萬多元。但轉業回家幾十萬人民幣都花在治病上了。問他為什麽,他說汗人和藏民人種不一樣,人家土生土長身體好的很,汗人在西藏時間長了 一身病。那些當兵的許多人不孕不育。我想這從哪來的理論?因為我們要去八廓街逛街,問他我們要注意什麽事,他說一看你們這身打扮就是旅遊的:背個雙肩包, 相機掛在胸前,帶著遮陽帽,不宰你們宰誰?他說了一個故事:他帶團時有個女的要買天珠,真正西藏的天珠或各種石頭都要幾十萬元才能買到。她花了6千元買了 個假天珠,當時小夥使勁給她丟眼色,她根本不看他。等回到自己當地的家打電話過來責問他當時為什麽不攔著她。他說大姐,我一直在使眼色不要買,你不看我 呀。聽著的哥的話以後我們在小攤前隻隨便看看。除非有特別喜歡的小手飾便宜就買。本來買東西不是我們進藏的目的。他還提醒我們穿著打扮盡量像在拉薩工作的 內地人。下車前感謝他的信息和教誨。

拿 著訂製衣服的收據找服裝店鋪。因為兩天前是導遊帶我們去的。我們一邊逛一邊找,花了一個小時才找得到。店員幫著我們穿上衣服,穿上藏服後感覺立刻變成另外 一個人。 當時定衣服時要一個人400元,我們各人交了200定金。最後收費時每人要多加60元。因為圍裙另算。我們說你當時也不說,原來還分為兩件算。她們最後要 我們每人另付30元。現在藏民也越來越會搞這些事了。穿著訂製的藏服在大昭寺,小昭寺附近的小巷裏晃悠,也是體驗了做為藏民的感覺。幾個藏胞都以為我們是 藏族人。還有藏民對我們說好看在閑逛中常常雙手合十,帶著感恩的心對身邊的人說一句:紮西德勒!

本來這兩天計劃就是休息,沒有任何安排。真高興這兩天沒有導遊跟著,自由自在,願遊就遊,願歇就歇。閑庭漫步的感覺真是好。

前一天妹妹在看酒店的雜誌,裏麵有有一篇介紹衝賽康市場的文章。妹妹說這個地方一定要去看看。藏民喜歡去的衝賽康市場我們也專門體驗一下。 這裏是拉薩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老集市,處處洋溢著真正的拉薩氣息。衝賽康是古城拉薩的商業之魂。如果說八廓街是外地遊客和當地人各占一半的話,那衝賽康可以說幾乎是絕對屬於本地人的市場,要感受普通拉薩市民是怎樣的生活,那就一定得去衝賽康。

這就是衝賽康,喧囂市井中,傳統習俗與現代商貿並存。

 

在這裏你可以聞到人間煙火的溫暖與美好,市井小民的真實生活就那樣毫不掩飾地呈現在你眼前。

然而,衝賽康又不僅僅隻是菜市場那麽簡單。在這裏,除了能夠買到那些青翠欲滴的新鮮蔬菜,還可以買到任何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小商品,衝賽康的商品豐富程度超乎想象。

我們還可以看到康巴商人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群體——珠寶商們大搖大擺地站在衝賽康市場的馬路中間做生意,人們把這種經營方式稱作康巴langcong”,意思是康巴站市,或者叫做康巴路市。這是當地人對這種經營方式的兩種說法,作為路市理解時藏語的發音是喇(木)聰,意思是在馬路邊上做生意;作為站市理解時藏語的發音是朗聰,指站著完成交易。

它位於一個五岔路口,往南走是西 藏商業中心八廓街,朝北延伸貫通的街道是著名的小商品市場小昭寺路,向西向北方向以及東北方向都有通行老城區各個商業街巷和大昭寺的小道,熙來攘往,市聲 鼎沸。路口上站滿了來自各地的康巴商人。康巴商人們一到這裏就如魚得水、揮灑自如,這裏有他們爛熟於心的商業規則。他們漫無目的地遊走在人群中,每當看到 一件中意的東西,就會用西藏最具特色的袖筒生意討價還價,表麵上不動聲色、風平浪靜,隻有會心的笑和輕聲的耳語,成千上萬的交易或許已經悄然談妥。當時照的時候不知這麽多人站在外麵幹什麽,回來一查才知道是衝賽康市場最重要的亮點.

這裏賣的東西比八廓街要便宜很多.

走街串巷,幽閑掃街。

 

與伊斯蘭教同胞和平相處.

走到哪裏都會遇見朝聖者,感動,祝福。

唐卡店也是我們非常感興趣的地方。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係藏文音譯,指用彩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剛進去時小夥已為我們是藏民,一說話就知道我們是山寨版。畫唐卡的小夥子告訴我們他從早八點開始畫一直到晚上9點鍾。他現在畫的唐卡要兩個半月才能完成。純正的手繪唐卡的價格從幾千到幾十萬元都有。

今天又路過酒吧。還原真實的倉央嘉措六世達喇喇嘛。"瑪吉阿米,一個美麗的誤會

今天,很多小資是通過瑪吉阿米酒吧知道倉央嘉措的。酒吧的服務人員會告訴人們,那裏曾是倉央嘉措密會情人的地方,瑪吉阿米的意思就是情人門前每天都人來人往,有多少人會因此想起他, 又有多少人懂得他的無奈?

 倉央嘉措詩歌的第一首即寫道:

 在那東山頂上,

升起了皎潔的月亮。

瑪吉阿米的臉龐,

浮現在我的心上。

 在這裏,瑪吉阿米直接翻譯過來的意思是未曾生育我的母親。此前的譯者都本著情歌的套路,把這個詞理解為情人嬌娘少女等等,但是這些說法不過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實際上,這個詞的真正意思是年輕的********看到東山升起的皎潔月亮,心中升起像明月光輝一樣廣大無限的慈悲情懷,於是,母親般的眾生(如母眾生)形象,清晰地浮現在年輕活佛的腦海。

總有人讀倉央嘉措的漢譯詩,認為 不夠華美高妙。有人曾經請教一位藏族作家:倉央嘉措詩作原文的美,翻譯成漢語還能剩下多少?這位作家告訴他說:最多還有三分之一。這也就是說,由於不同語 言在韻律、意境表現上的差異,詩歌的意思雖然可以翻譯,但詩歌大部分的美是很難通過翻譯移植的。所以,這些從漢語看來很平淡的詩,在藏文原作中卻十分精 彩,這也是他的詩作廣為傳唱的根本原因。

很多藏傳佛教的高僧大德相信,《倉央嘉措詩歌》裏的很多句子從字麵意義上看似乎是描寫男女情愛,但實則宣講佛教義理,是在以或暗示或譬喻或代指的手法,表達佛學中的某些觀念,並非兒女情長 倉央嘉措詩集原文的題目用的是古魯,而非雜魯”——在藏語裏,雜魯特指情歌,而古魯的含義則是泛指的詩歌,甚至有道歌(含勸誡意義的宗教詩)的意思。

有一首倉央嘉措的詩歌,於道泉先生逐字意譯為:

若要隨彼女的心意,

今生同佛法的緣分斷絕了;

若要往空寂的山嶺間去雲遊,

就把彼女的心願違背了。

 

 曾緘先生的譯作要華麗許多:

 隻恐多情捐梵行,

入山又恐負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在原作之上,譯者更多地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和理解。

 有個學佛的朋友說,荷花的幹淨不在於出汙泥而不染,而在於染汙泥而自清。很多人以為學佛就是要消滅人的情感,其實學佛是為了將人的親情、友情、愛情等情感引向更加牢固不破的境界。那不是情感的泯滅,而是情感的升華。

實際上在通讀完倉央嘉措大部分詩作及評注後,人們就會知道所謂情僧之說,其實是一個多麽大的誤會。他在經曆了最荒唐的世俗體驗和最為劇烈的從法王到囚徒的人間寵辱之後,最後獲得了最為篤定的宗教虔誠。真愛才會真痛,真痛才會真悟。成佛成聖從來都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有時候迷途知返,其實反而對得道開悟有幫助。

晚餐在酒店對麵的阿可丁藏式麵包 坊體驗不同的飲食。裏麵的裝飾風格讓你感覺在田野鄉村。阿可丁自種青稞田,最有機的青稞原料直供自己的麵包房,做出來的青稞麵包,未必好看,未必膨鬆,可是卻是最健康的食物。我 喜歡阿可丁老板夫婦做事的良心法則。回來後才知這家麵包坊是相當有名氣的。晚上8:30有藝術表演。6:00我們剛到時裏麵都沒有多少人。快8點時才陸續有人進來,我們也沒有事情,享受這慢慢悠悠的節奏,在旅行中太難得了。節目開始後才知道那晚是脫口秀。表演者就是剛才滿餐館裏端菜倒水服務的Waiter。我們聽了一會,聽不懂啊。看著周圍客人開心的笑容猜想他說的還不錯。

思緒亂飛,糊言幾句。

聖經裏記載在巴別塔之前人類都說 同一種語言。世上的各個民族如今處在巴別塔之後的狀況中,他們分散於各地,各說各的語言,各有各的民族心智與文化傳統,彼此難以溝通交流。各種文化的差 異、隔閡以及由此導致的衝突,如今已被普遍視作導致人類各種災難乃至最終自身毀滅的最可能的原因。

神隻需變亂一下人類的語音,不僅彈指間便讓一座原可通天的宏大建築中止營造,最終塔毀人散!——這是新天方夜譚嗎?語言何以能夠有如此之大的力量?語言的隔閡何以能夠造成如此之大的後果?

我試著反著向後推測:多種語言》一種語言》象形文字》心靈感應。這就是中國古言:心有靈犀一點通!以前有沒有過不需要說話隻需心靈感應交流的高等文明?

如果一切你被教導有關於文明的起源都是錯的了呢?無論是我們的曆史已經被刻意隱藏的某些部分,或者是我們還沒有發現以及了解到我們過去的真實故事,新的考古和地質的發現正揭示出複雜的文明可能早已經在史前時代就存在了。Danny Natawidjaja博士,印度尼西亞科學研究所(ILPI)的地質工學研究中心,資深地質學家:「我們一直被教導一切有關於文明的起源可能都是錯的。關於亞特蘭提斯和其他偉大的史前失落文明的古老故事,長久以來被考古學家們視為神話,看起來將會被證明是真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