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天路

你,源自心靈,所以擁得一切。你,生於永恒,因而無所可畏,因而無所可悲。----Namaste
正文

古格王朝遺址-2016西藏阿裏(九)

(2016-08-03 11:22:01) 下一個

第十一天:紮達土林,托林寺,古格王朝遺址。

與林芝相比,古格則是一派粗獷甚至荒蠻的景象,這種蒼涼古樸的畫風有時候更能直達人的內心。每一塊石頭,每一片殘垣斷瓦的曆史悠長,讓我知道越是古老的越是能包裹住這渾厚的滄桑。轉山轉水轉佛陀,這裏有震懾心魄的風景。

中午2:00左右來到劄達縣城。先在鎮裏一家川菜館(川香緣)午餐, 284元。 我們四人一起用的餐。我們和川香緣老板聊天,他是無錫人。他聽見我們在找旅館,就對我們說,劄達最好的酒店:古格賓館已全部住滿遊客。我們問他怎麽知 道的。他說他的餐館是當地最大最好的。來來往往的人太多,小鎮上的事情他都知道。他答應幫我們找旅館,如果司機和導遊找不著的話。他的餐館是信息中心,找 不著地兒的遊客都會讓他幫忙。而且他很熱心腸,也提供各種各樣的幫助。但是小黃和索朗也沒找他幫忙。我不知為什麽?當時是午餐時間,餐館裏都應該是滿座 了。我們吃飯的時候,其他有兩桌的客人都盯著我們這桌看。在西藏的導遊和司機都知道,如果一個團裏有司機和導遊兩人帶團,這個團一定是外賓團。而且才有兩 個遊客,又看到我們說中文,一定對我們很好奇。

等我們在縣政府注冊登記完才知道古格賓館已被印度香客全包下了。我們被公安局安排住在一個藏民開的家庭旅館裏。我們跟本就沒有選擇的餘地。知道今晚的住宿沒 問題了。懸著的心也放下了。根據索朗的安排先去托林寺參觀,接下來去藏民的家庭旅館放行李休息一下再去劄達土林和古格遺址。

托林寺位於阿裏紮達縣政府所在的托林鎮西北邊,是阿裏地區的著名寺廟,11世紀初由古格王國國王益西沃及佛經翻譯大師仁青桑布所建,建築結構上仿照了前藏山南地區的桑耶寺而設計。托林,意思是飛翔空中永不墜落,所以托林寺可以音譯為飛翔寺。因古格王國尊崇佛教,故托林寺逐漸成為當時的藏傳佛教中心。11世紀中葉著名的印度僧人阿底峽大師進藏後,便居住在托林寺。現為阿裏地區最古老的西藏佛教寺院,古格王朝覆滅後托林寺屬黃教格魯派。

托林寺有寺藏三寶: 一是麋鹿角,有說是阿底峽從印度帶來的,也有說是當年佛祖講經地的一隻麋鹿角;二是象牙質的五佛冠(象徵著智如來的寶冠),據說是托林寺第一任堪布戴用而 流傳後世。該寺每任堪布在佛事活動中都戴此冠;三是一塊黑色的大鏇石,上麵凹進一個清晰的腳步印,深入石內寸許,掌紋很清晰,據說這是阿底峽尊者留下的腳 印。因裏麵不許照相。隻能看看。

它像是一座憂傷而偉大的紀念碑,向來到跟前的人講述它曾經的奇跡和宿命。廢墟間的幾間大殿早已沒了往日的恢宏。除了主寺周 圍都在維修。到處塵土飛揚。索朗還叫了裏麵一個喇嘛專門介紹寺廟的曆史。索朗再用英文翻譯過來。托林寺外表看起來灰頭土臉,與一個小寺廟沒多少差別。但隻 有真正懂得的人知道,托林寺簡陋的外表下有著整個藏地絕無僅有的曠世瑰寶——壁畫。托林寺外還有著名的108佛塔。我們沒去看。功課沒做好,回來才知道還有佛塔。導遊也沒說。70元一人的門票。

參觀完托林寺。我們四人來到公安局安排的藏民家庭旅館:金卓德吉家庭旅社。這個家庭旅館位於劄達縣的紮布讓村。家家戶戶都是一樣的標準和大小。在村裏轉了一 圈沒找到。打電話給女主人。她來村門口接我們。村門口還有大鐵門攔著,晚上還要關起門來。到了金卓德吉的家,推開旅館大門,便可見一個典型的藏式大院,各 色花卉開放其中,陽光透過明亮的窗子灑入房間。從屋中向遠處望去,可以看到不遠處一條土黃色的山脊,那裏便坐落著古格王國的遺址。她把我們安排好房間。我 們住的是含有8個人床鋪的大屋。很幹淨,她說今天住這裏的遊客不多,這間屋子裏隻安排我和妹妹住。她的家庭旅已有48個床位,因設施完善、衛生良好被村裏評為金星級家 庭旅館。她告訴我們在旅遊忙碌季節,她一晚上送出去100多人的遊客到村裏其他的家庭旅館。有的導遊以後帶團來玩時還要求住她家,因為一比較還是覺得她家 好。一個床鋪60元一晚,還提供早餐和晚餐,另付費。我參觀了一下她的廚房,我們四人商量一下預定了2個葷菜,4個素菜。金卓德吉和她的丈夫兩人沒有孩 子。她的丈夫不會講中文,都是德吉和遊客交流各種問題。老板娘話不多,都是我們問她問題才回答,一直麵帶微笑。看大廳裏卓子上的照片,許多是外國遊客的留 影,還有她被政府培訓和獲獎的照片。我在院子裏看到她種的菜,就詢問菜的名字。同時也告訴她我也在自家院子裏種了好幾種蔬菜還有室內的植物。因為我看她廳 裏養了許多的花草。聊到種菜我們倆的共同話題就多了,一下子也變得親切許多。觀察院子裏的布置,他們還用太陽能燒開水。他們的生活方式雖然和我們不一樣, 但是能感受到他們生活狀態平靜,舒適,簡單。

在德吉家休息了半小時後,我們起身去古格遺址參觀。回來後吃晚飯。交代好後我們下午5:30出發去古格。

古格遺址位於西藏阿裏地區紮達縣,古格王朝最早在距今1300多年前建立,因為吐蕃王朝崩潰,王室後裔逃亡到紮達縣後,建立起的又一個偉大王朝。古格王朝雄踞西藏西部,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後的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對藏傳佛教的普及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古格的建立到最終消失,先後傳承20餘代國王,跨越700多 年的曆史。它的都城和皇宮就是建在阿裏劄達縣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曾經輝煌一時的古格王朝留給我們的也僅僅是這一座充滿神秘感的遺址皇城,它的神秘在於 一個曾經弘揚佛教、擁有燦爛文化的王國竟在一夜之間突然徹底消失。在其後的幾個世紀,古格遺址孤零零的矗立在荒原之上。直到1912年 被英國人發現,期間曆經三百年於年,世人竟然不知道它的存在,附近的常住民沒有人去破壞它的遺址建築,外來勢力也沒有掠奪它的精美壁畫和珍貴文物,使得神 秘的古格王朝更顯神奇。對於古格王朝在一夜之間突然人間蒸發,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至今國內外沒有權威的科考學術結論。

在去往古格的路上,路旁士林環繞,時而峰巒疊起,時而大柱橫立,巧奪天工。這也就是西藏兩部最為壯麗的景觀之一--土林。紮達縣的這種土林,在地貌學上稱為水平宕層地貌, 是經過流水侵蝕形成的比較特殊的決生鬆造地貌。結構致密而堅實的砂岩和礫岩常常構成粗細砂岩和粘土岩的保護層,或平鋪於岩壁的頂部,或突出於岩壁之上,與 軟岩層次交互組成。當汽車駛近它的麵前,我發現那高而平的山頂,被縱向切割侵蝕成一條條深深的溝壑。即使是一條小溝穀,我估計至少也要深達100-200米。晚霞下那一座座山峰連成的林海。倒出十分壯觀。走下汽車觀察,我感到每一座土林都運它獨特的體形,有的似那持槍而立的哨兵,有的形如騰飛的駿馬,有的如同雄偉挺拔的古城堡。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讓人感慨萬分。

終於來到魂牽夢繞的古格遺址。來之前在網上爬文惡補古格遺址的曆史和文化。古格的起源應該沒有什麽異議。但是它的滅亡確有不同的說法。 時至今日,對於古格王國還是知之甚少,少量的曆史典刊,殘缺並且相互矛盾的記載,不僅沒能揭開古格王國神秘的麵紗,反而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1985年經過考察,人們才揭開了古格王國神秘的麵紗。時至今日,古格王朝遺址仍然是極有氣派的。整個城堡自地麵至山頂依山勢而建,遺址在阿裏劄達縣象泉河畔一座土山上,由300餘座房屋、300餘孔洞窟、310餘米高的佛塔、4座寺廟、2間殿堂及2條地下通道組成。整個遺址占地18萬平方米,相對高差175米。其中尤以紅廟、白廟、輪回廟、王宮殿、護法神殿最為壯觀。古格雕塑多為金銀佛教造像,而遺存數量最多、最為完整的是它的壁畫。古格壁畫氣勢宏大,風格獨特,全麵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

司機小黃出門前還說隻把我們送到 古格遺址,他就回旅館休息。我們遊完後打電話給他,他再來接我們。在路上問他爬過古格沒有。他說他從來沒有爬上去過。我和妹妹都很吃驚。這麽有名的地方沒 爬過太可惜了。小黃說每次爬一半就放棄了。沒幾分鍾我們就來到古格遺址的山下,在門口買完票(100元一人)正要準備爬山。小黃又改變主意了。他說他不回 旅館了,今天一定要爬到山頂。不知道他腦子裏鬥爭了多久才下定決心。索朗和小黃都有導遊證,他們是免費。買完票索朗對我和妹妹說讓我們找一個古格的導遊帶 我們。我們沒意見。一路下來發現索朗知道的不如當地導遊多。他說一個團50元。當索朗把古格遺址裏麵的導遊找來時,我猜可能就是我在網上看到過介紹的那位 很有名的導遊。這個導遊叫巴桑次仁,簡名巴次。因為已是下午快6點了。又來了兩個團。巴次說3個團他一次帶領並講解。一個人收費10元。巴次說:我們夏天九點鍾開門,每年八、九、十月份是客流高峰期。每天迎接200300名 遊客。首先,我們對(每批進殿)遊客數量有控製,控製了二氧化碳對壁畫的影響,防止掉色;第二,我們隨時鎖殿門,隻要遊客看完了,我們就鎖上。所以經常晚 上十點也下不了班;第三是殿內禁止拍照。你看(各)殿裏也沒有燈,所有人都用自然光看,很清楚。另外,(每逢)下雨、下雪,大殿就不開放了。晚上工作人員 會輪流巡邏。

巴次帶領我們參觀講解了4個寺廟。從他講解的過程中能感受到他對古格的曆史非常的熟悉和對這個工作的熱愛。回美後上網查出來他的背景。這兩篇文章詳細說明他 的成長過程和經曆。最讓我佩服他的是他對人生的領悟:當問及將來的打算時,巴桑次仁說:“或許有一天,他還是會回到城裏去。但就目前來說,留在古格還是他 最好的選擇。不僅因為這裏有曆史的滄桑、千年的壁畫,更有在這裏獲得的心靈的安然和幸福。其實幸福是來自心靈的安然,而不會先去追求外在的東西,所以我現 在已經是很幸福了”。他今年也是28歲。在當今物欲膨脹,追求自我感官刺激的時代,有幾個人能認識到幸福是來自心靈的安然?用他的話說我們都是年輕人,喜歡現代化的生活,我在拉薩生活,也經常去北京。為什麽到這個地方來呢?對啊,為什麽啊?因為有夢想。別逗記者了行嗎?什麽夢想啊!說說月薪吧!4000元。全部寄回家裏,父母不知道自己在這麽偏遠的地方,以為在紮達縣城。看到這一段記者對他的采訪。巴桑次仁對記者說他有夢想。但是記者根本不想聽,最關心的是收入的問題。好像記者已沒有夢想了或著沒興趣知道。

索朗和小黃他們三人都是同齡人。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不同的信仰,不同的人生,不同的追求。這兩個鏈接地址是記者采訪巴桑次仁的文章。感興趣的看一下會很有收獲。

1,http://news.sina.cn/2015-08-18/detail-ifxfxrai2050037.d.html?from=wap

2http://m.sohu.com/n/405977567/?_trans_=000115_3w

古格遺址裏麵最有名的紅廟及白廟壁畫:白廟和紅廟內牆上繪滿了各種不同題材的壁畫,。遺存的壁畫達700餘平方米。壁畫題材有各類佛、菩薩、度母、護法神、高僧像以及吐蕃讚普世係圖、古格王及臣後禮佛圖、釋迦牟尼傳記圖等。壁畫上的人物極具動感,數千人物絕少雷同。廟內天花板上的圖案多達500多種,大部分為裝飾圖案,少量為飛天、瑞獸題材。白廟內有一幅吐蕃曆代讚普和古格國王世係的壁畫,非常珍貴,尤其是古格王世係壁畫,這是古格王朝傳承16代的證據。紅廟內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1038年 阿裏王意希沃迎請古印度佛學大師阿底峽的壁畫,畫中一隊舞女翩翩起舞,旁邊有人擊鼓吹號,形象生動,栩栩如生。這些壁畫雖時隔數百年,色澤仍很鮮豔,線條 流暢,借鑒了印度、尼泊爾藝術的表現手法,充分體現了古格王國獨特的藝術氣質和時代風格,可以這樣說,紅廟、白廟、度母殿和護法神殿內的壁畫是古格藝術的 精華。

當巴桑談到文化大革命其間紅衛兵 對這幾個寺廟的大肆毀壞,幾個遊客都同時說:造孽。現今寺廟內還保存有大量文革期間被打砸毀壞的佛像殘骸。回美後上網查那段曆史根本不像巴桑說的那麽簡 單。有一種說法是當地的駐軍高層竊揄寺廟裏的黃金財富,讓手下的官兵冒充紅衛兵去打砸搶。當時的紅衛兵和士兵服裝有區別嗎?在那混亂無序的時代,總有人想 渾水摸魚。事後紅潮結束後北京想調查此事,結果一次次不了了之。

每參觀完一個殿,巴桑次仁都讓我 們坐在外麵休息一下再參觀下一個殿。他還問我妹妹是從哪裏來的。妹妹說我們是從江蘇來的。他說:不是,你們從國外來的。我妹妹隻好說她是從舊金山來的遊 客。回中國探望父母並順便來西藏。我們還分別和巴桑次仁留了影。當他介紹完古格的曆史文化和壁畫,我們有一堆的問題想問他,因為時間有限,我們還要爬到山 頂就放棄問他問題,非常的遺憾。主要是想問他古格滅亡的說法。

回來又上網查尋,古格王國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戰爭的困擾,經濟凋敝,財政困難,王權開始衰落;從政治上分析,在西藏政教合一製度逐漸確立的年代,古格王赤·紮 西查巴德試圖維持王權的至尊地位,和佛教勢力的矛盾日益加深,其采取的借助外來宗教天主教削弱佛教影響的政策,並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反倒是引起了僧人集 團的暴亂。拉達克則趁叛亂僧人的邀請,一舉吞並了古格王國,古格王與喇嘛集團的權力矛盾無疑是古格滅亡的內部原因,而拉達克的擴張,直接顛覆了古格政權, 是古格滅亡的直接原因。《西藏曆史大事記》的記載是:“1630年,阿裏僧俗人民暴動,消滅了入侵的教會設立,推翻了古格王朝的統治曆史就這樣巧,古格誕生的700年前,佛教徒刺殺了自己的讚普朗達磨,導致吐蕃王朝解體滅亡,10萬人一夜之間消失,700年之後曆史又重演,同一信仰的教徒又借拉達克之手滅掉了 自己的國家。

當我們開始爬山時,大家慢慢拉開了距離,一邊爬一邊觀察四周的環境和城堡裏麵的設施建設。與 眾不同的是,它下部的窯洞群,既有一般的民居,又有許多出家人修行的法洞,遙見當年宗 教風氣之盛。

山不高,卻很陡,前後均有小 路可供攀緣

站在古格遺址的遂道中,通過禦敵嘹望孔,遠處的雅丹地貌如同童話世界一般叩擊著人們的心弦。

古格王朝遺址,在荒僻的原野上,默默地訴說著曆史,閃耀著藝術之光,給人以悲愴的美感。

由於幾百年風沙雨水的侵蝕,地麵及牆頭已布滿溝隙。在山頂的北部,尚存一洞口,深有20來米,洞口狹小,但洞底開闊。一條坡度很陡的隧道向下延伸,這是山體中還沒有完工的地下宮殿,很是令人驚歎。整個王室建築都在山頂上,四周全部是懸崖峭壁,險不可攀,隻有一條長約50米 的曲折幽暗的登山隧道連接半山腰與山頂王室區。立於山頂,縱覽全城,東西兩側的山溝、北部開闊地帶以及象泉河穀地全都盡收眼底。爬到山頂後圍著王宮轉了一 圈。王宮有大鐵鎖關閉了。不讓參觀。站在最高處,俯瞰整座都城,試想一下當年10萬人在古格王宮下麵生活的情景,牛羊成群,青翠的河流和樹木,人民安居樂 業。現在整個阿裏地區也才10萬人左右。遙望古格幾乎看不到綠洲的沙漠化土地,到底是什麽原因讓古格一帶地理環境的迅速惡化導致的滅頂之災?

 

被眾土林遠遠近近地環抱其中,因其是用取自周圍土林的粘性土壤建築而成,所以古老城堡的斷壁殘垣與腳下的土林渾然一體,使人難以分辨究竟何為城堡、何為土林。每當朝霞初起或夜幕降臨之時,古格遺址便會在土林的映襯下透射出一種殘缺美、悲壯美。

古格銀眼——空前絕後的佛教精品。劄布讓的北麵,有一個名叫魯巴的地方,今天仍然是劄達縣的一個鄉。藏語中魯巴意為冶煉人。傳說古格王國時期這個地方素以精於冶煉與金銀器製造而聞名,當年阿裏三圍以托林寺為主寺的下屬24座寺院的金屬佛像與法器,都由魯巴鑄造。據說魯巴鑄造的佛像用金、銀、銅等不同的原料合煉而成,工藝精湛,通體全無接縫如自然形成,其價值甚至超過了純金佛像。其中,最為神奇的還有一種名叫古格銀眼的銅像,隻有古格才能製作,更是被視為佛像中的精品,因為極少流傳於世,所以尤為珍奇。長期以來,無人知曉其究竟為何物。直到1997年夏季,國家考古隊在皮央遺址杜康大殿的考古發掘中,出土了一件精美的銅像,才終於揭開了古格銀眼之謎。這尊頭戴化佛寶冠、4臂各執法器、頭生3眼的金黃色銅像銀光閃閃,晶瑩鋥亮,這就是所謂古格銀眼。透過古格銀眼,我們似乎看到了古格王國時期的金屬製造業是何等的精湛。這張照片是從網上找的。

土格遺址還有一個必須參觀的地方:這就要從古格王朝遺址不遠處神秘詭異的藏屍洞說起了。藏屍洞又被成為幹屍洞。說它神秘,是因為古格王朝消失與附近藏屍洞的產生原因至今無人知曉更無史料記載;說它詭異,則是藏在三個洞室中的所有屍體都沒有頭顱!

藏屍洞位於古格遺址北麵600多米遠的一處斷崖上,洞窟開鑿在距地表近3米高的山溝崖壁上,洞口很小,,寬0.8米,高僅l.2米, 洞內有三個洞室組成。這裏應該是古格最後的遺跡,也許導致古格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就藏在洞中。在那場拉達克入侵戰爭中,因為攻擊石樓進展緩慢,或者因為古 格王國的人民不想自己的國王遭受傷害而故意怠工,惱羞成怒的拉達克國王把全部工人殘忍的砍頭殺害,隨即又派出軍隊把附近的大批居民百姓抓來。為了脅迫古格 國王投降,他們把手無寸鐵的百姓推到城下,喪心病狂的命令士兵把他們頭顱砍下。站在城頭的古格國王親眼目睹自己的人民在敵人屠刀下慘死,在權力和生命之間 抉擇,最終,他為了臣民不再失去生命,國王選擇了投降。拉達克國王在徹底征服古格王國後,進行了瘋狂的報複。他下令按照同一種方式處決了包括國王在內的王 室成員,隨後命令軍隊在不遠處的峭壁上挖洞,把這些慘死的無頭屍身拋入洞中並把洞口封蓋嚴實,而那些被砍掉的頭顱,被丟到茫茫戈壁之中任憑狼群野狗啃食。 拉達克國王自知自己犯下滔天罪行,隨即下令封鎖消息,不允許人們口頭傳播這場戰爭的殘酷,更不允許任何人在任何地方留下任何有關的戰爭記錄。自此,繁榮的 古格王朝從茫茫高原消失,被強製刪除的戰爭記憶也湮滅在孔雀河涓涓細流之中。

這確是一個動人的故事。在現代考古活動中,藏屍洞內發現了年輕女性以及老人和孩子的屍體,這些都能印證當時死亡場麵的殘酷性。從考古學與民俗學的角度分析,這種屍首分離帶有懲罰意味的的藏屍洞中絕對不是高原藏傳佛教的標準喪葬儀式之一。因此,戰爭才導致古格神秘消失的原因漸漸成為主流結論,被許多的人所接受的。

當我們幾個人在藏屍洞外麵探頭向 裏麵觀望時,洞口還有人撒的錢到處都有。這時另一團的4個年輕人也來了。其中兩個男生還爬進去看。好奇心真是害死人。他們爬進去1,2米就不敢爬了,退了 出來。我在想:人在做,天在看。等他們出來後我問他們:你們看到了什麽。他們說:確實有人骨頭,裏麵味道太難聞,受不了就爬出來了。

看完藏屍洞正準備離開,我們看到 有一輛車停在景區裏,一般旅遊車是有停車的地方。4個人正在擺弄航拍器。我們走近觀看,我還問了一句話:是拍落日嗎?其中一個人很不耐煩的說:落日早過 了。我一看就知道不要再說話了。索朗在我身邊悄聲說:“這是政府的車。如果我現在有個炸彈就把他們全炸死”。我當時聽見嚇了一大跳。沒想到仇恨的心理淨這 樣把一個人扭曲。我沒有說話。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或安慰他。

當 我們回到家庭旅館時已晚上九點鍾了。女主人已把我們的晚飯準備好了。2葷菜4素菜。共250元。小黃很開心今天爬到了山頂,因為不開車,我們們就向老板娘 要了幾聽啤酒,我用茶代替酒。好好慶祝一下,因為明天開始原路返回拉薩了。除了我們還有3個團入住。一個從香港來的團,4個女青年。也定了晚餐。唧唧喳喳 的,晚上12點才睡,早晨7點就出發去下一個景點。從台灣來的團,幾個人都吃方便麵。也是第二天很早就走了。另一個團不知道是從哪裏來的。沒有交談。我們 在中間的大廳裏開始的吃喝。小黃突然問我們住的如何。我說6個人的房間隻有我和妹妹兩人。小黃說他們的房間好幾個人。我一聽就知道他不喜歡。我對索朗說等 會老板娘過來,向她提出換房間。我看到旁邊有兩人的房間是空的。一會兒老板娘過來,索朗用藏語提出換房間。她馬上同意了。小黃和索朗很高興。大概是酒精開 始起作用了,話也多了起來。告訴我們他們導遊和司機有修理遊客300招方法。如果遊客讓他們感到不舒服或不被尊重的話。我就說趕緊告訴我們幾招。他們說都是 導遊們,司機們相互交流帶團經驗總結出來的,不能告訴我們。我們也無所謂。聽聽他們海闊天空的聊著天也很放鬆。他們也問我們許多的問題,像做什麽工作,拿 多少錢,在美國可以隨便搬家嗎,有沒有戶口之類的。我們也都盡量說的讓他們明白。一直聊到晚上11:00才分手回去睡覺。這裏也提供電熱水澡(隻有一 個),大家得排隊洗澡。沒有WI-FI。

 

一天就在遊玩中匆匆而過。我想花更多的時間在古格,但是不可能。第二天就要離開這裏。古格是個夢,是個難圓的夢,更是個難解的夢,探險獵奇者來了一批,走了一批,而這裏更呼喚著曆史學家、地理學家、民族學家、人類學家、古文字學家的實際工作來解開古格之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